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夜里,母亲翻了个身,她一边迷迷糊糊地抬头看了看墙壁上的石英钟,一边轻轻地拍着身边的老伴问道:“老头子,上卫生间吗?”父亲转过身来,眼睛半睁半闭着,回应一声:“噢。”于是母亲旋亮床头柜边的台灯,先和衣下床,趿拉着拖鞋,朝卫生间慢慢地走去。父亲也随即下床,走到茶几旁,拿着一只水杯,再走到热水器边,放大半杯水,咕咚咕咚地喝幾口。一会儿,母亲走出卫生间,父亲对她说:“水在茶几上,你也喝点吧。”然后,父亲晃晃悠悠地走进卫生间……
父亲和母亲在夜里起床上卫生间的这一幕场景,我已经司空见惯了。有时候,我有点忍不住,对母亲说:“爸爸睡得正香呢,你干吗非把他弄醒啊?他又不是3岁小孩子,上卫生间还要人提醒。”母亲还没有开口,父亲就抢话了:“你还别说,你妈一叫我,我还真的想上卫生间了,叫得正是时候啊。”母亲也附和着:“你爸叫我喝点水,说实话,这时候我还真的想喝点水了哩。”我不知道,这时父亲和母亲说的究竟是真话还是假话。或许,这么多年了,他俩的生物钟果真“步调一致”了。
近些年来,年逾耄耋的父亲和母亲的生活步调,的确是越来越一致了。两位老人都患有高血压,按时服药成了他俩的日常任务。每天到了时候,母亲会走到“家庭小药箱”边,从里面取出药瓶,旋开盖子倒出药片喃喃地数着,然后放在茶几上一分为二,人各一份。父亲则端来一杯温开水,递给母亲,示意“你先来吧”。待母亲服用完毕后,便会将剩下的半杯水递给父亲,父亲接过后,开始仰着脖服下药。
也许是年纪大了,有时候父亲服完药一会儿后又问母亲:“刚才我好像没有服过药。”母亲会没好气地白他一眼:“你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呀。”为此,俩人没准会争执那么一阵子。父亲的记性不如母亲,往往最后证明是父亲健忘了。于是,母亲这时便不依不饶地奚落一番:“老头子,你这记性啊,真是没法说了,连隔壁的光屁股娃娃都不如啊。”父亲听了后,便咧开嘴一个劲地笑着。
傍晚,父亲母亲携着手走到小区花园里悠然地散步,走累了就一起坐在长凳上小憩会儿,彼此依偎着,不知道娓娓地说着什么。
我想,人生最美丽的晚景,莫过于老两口能这样相知相守。而人生最温馨的细节,也莫过于老两口隐藏在日出日落间的默契。
父亲和母亲在夜里起床上卫生间的这一幕场景,我已经司空见惯了。有时候,我有点忍不住,对母亲说:“爸爸睡得正香呢,你干吗非把他弄醒啊?他又不是3岁小孩子,上卫生间还要人提醒。”母亲还没有开口,父亲就抢话了:“你还别说,你妈一叫我,我还真的想上卫生间了,叫得正是时候啊。”母亲也附和着:“你爸叫我喝点水,说实话,这时候我还真的想喝点水了哩。”我不知道,这时父亲和母亲说的究竟是真话还是假话。或许,这么多年了,他俩的生物钟果真“步调一致”了。
近些年来,年逾耄耋的父亲和母亲的生活步调,的确是越来越一致了。两位老人都患有高血压,按时服药成了他俩的日常任务。每天到了时候,母亲会走到“家庭小药箱”边,从里面取出药瓶,旋开盖子倒出药片喃喃地数着,然后放在茶几上一分为二,人各一份。父亲则端来一杯温开水,递给母亲,示意“你先来吧”。待母亲服用完毕后,便会将剩下的半杯水递给父亲,父亲接过后,开始仰着脖服下药。
也许是年纪大了,有时候父亲服完药一会儿后又问母亲:“刚才我好像没有服过药。”母亲会没好气地白他一眼:“你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呀。”为此,俩人没准会争执那么一阵子。父亲的记性不如母亲,往往最后证明是父亲健忘了。于是,母亲这时便不依不饶地奚落一番:“老头子,你这记性啊,真是没法说了,连隔壁的光屁股娃娃都不如啊。”父亲听了后,便咧开嘴一个劲地笑着。
傍晚,父亲母亲携着手走到小区花园里悠然地散步,走累了就一起坐在长凳上小憩会儿,彼此依偎着,不知道娓娓地说着什么。
我想,人生最美丽的晚景,莫过于老两口能这样相知相守。而人生最温馨的细节,也莫过于老两口隐藏在日出日落间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