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田野调查, 又称“田野工作” , 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 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住居体验等方式与被研究者经过一段长时间的了解, 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过程。本主信仰是白族地区最主要的宗教信仰。“本主”就是本村社的保护神,意为“我们的主人”,系“本地福主”或“本境土主”的简称。本主神是本主信仰的最主要对象,每个村庄的本主神都有來历,都有动人故事。大理白族地区的本主信仰与道教、佛教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主信仰中的许多配神就是直接来自于道教,如牛神、马神、猪神等牲畜神;痘二哥哥主管瘟疫,而道教中也有主管瘟疫的神灵;几乎每个本主庙都供有财神,这也是直接来自于道教。
【关键词】:社会历史调查;白族;本主信仰
最近有幸拜读了云南省编辑组的《白族社会历史调查》,由于导师指导我的论文是有关大理地区的名家大姓的,所以此本书更引起了我的兴趣。
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获取一手资料的基本途径, 也是民族志架构的源泉。田野调查, 又称“田野工作” , 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 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住居体验等方式与被研究者经过一段长时间的了解, 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过程。人类学中田野调查方法强调“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 研究者要长期居住在当地,和研究对象共同生活,共同经历事件的过程。最好能用当地语言和研究对象交流,在情感上取得对方的认同,才能真正获得真实的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去建构相关理论。
本主信仰是白族地区最主要的宗教信仰。“本主”就是本村社的保护神,意为“我们的主人”,系“本地福主”或“本境土主”的简称。据历史记载,白族的本主崇拜文化始于南诏(唐代)时期,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只要是白族聚居的地方就有本主。所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亦有“本主王国”的美誉。本主崇拜在白族当中根深蒂固,影响极为深远。除白族支系勒墨人不信仰本主外,其他地方的白族都崇拜本主。在白族地区,每个大一点的村寨几乎都建有本主庙(也有几个村子共建一个本主庙的),庙内供奉泥塑或木雕的本主神像。据1990年大理州各县市统战、宗教、民族、政协等有关部门联合调查,全州境内共有本主庙986座,分布在全州各县市的白族村寨。2005年9月份,笔者以大理市城邑乡下鸡邑村为中心,对周边的村落进行了为期一月的社会调查。本文主要以大理白族的本主信仰调查所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因本次调查所涉村落众多,每村皆有本主庙,由于篇幅有限,不能逐一叙述,只能择要概括。
一、本主信仰的崇拜对象
本主神是本主信仰的最主要对象,每个村庄的本主神都有来历,都有动人故事。本主神有的是南诏或大理时期的清平官,如庆洞村本主庙神都的本主就是南诏劝丰右时期的清平官段宗榜,由于保世隆太子有功,在上层社会很有威望。据说他对百姓也十分体贴,且有秉公之德,因此在民间也颇得民心,从上到下都十分敬重他。有的本主是唐将或明将。如将军洞供奉的本主就是唐天宝年间率十万大军征讨南诏最后全军覆的败军之将李泌。大理白族人民不计前嫌,在李泌死后,不仅将李泌与其部将、士兵尸体埋葬,还建立本主庙,将李泌与其部将奉为本主,将军洞就是大理地区最大的以李泌为本主的本主庙。我们所调查的石砰村也建有宏伟的本主庙,将李泌作为本主来供奉。还有的本主是为民除害的英雄,如龙凤村本主庙龙王庙,就是把斩蟒英雄段赤诚奉为本主。更多的本主则是为民求雨立有功劳而被奉为本主的,如车邑村本主就是“通天护法如意宝珠赤子三爷”李定国,他曾经给龙王上表文斥责龙王降雨不力,死后成神又斩掉作乱的母猪龙,人们为了感激他的恩德,奉他为雨神和车邑村本主;另外,马久邑村本主张御灵也是因为他向段宗榜借雨葫芦拯救马久邑村村民而被奉为本主的。
二、本主信仰的崇拜行为
每个白族居民,从出生到去世,一生都注定要与本主打交道。白族居民的娶妻生子、读书求学、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农事活动等一切日常生活都要到本主庙烧香祷告,祈求本主保佑。
本主的崇拜行为除了包括各家各户家中有事到本主庙中进行的各种祈求外,老年妇女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还要到本主庙中念经。而且每个村庄都有一年一度的本主节。每年本主节,是村民们盛大而欢乐的节日,他们身穿节日的盛装,在本主庙烧香磕头、演奏大本曲和洞经音乐、举行盛大宴会,其场面之壮观是任何一家婚宴也无法相比的。
三、本主信仰的组织者
大理白族地区的本主信仰,除了每家在有事相求时自发地到本主庙烧香朝拜之外,一些涉及全村人的本主崇拜活动都有严密的组织,主要有老年协会、莲池会、洞经会(文礼会)等。
莲池会是一种老年妇女组织,因此又称为老妈妈会。每个莲池会都有会长一人,副会长若干人,每次组织活动,费用大家均摊。一般村落每月初一、十五的念经活动以及涉及大理人共同的本主崇拜活动的大型节日如绕三灵、财神诞、耍海会等都由其组织。莲池会成员大多不识字,口耳相传的汉语经文难免错讹,吟诵者亦多不知其含义为何。吟诵时以吟佛腔齐声唱诵,每人手挂一木鱼或一铜罄击打配音。
四、总结:本主信仰与道教、佛教的融合
大理白族地区的本主信仰与道教、佛教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主信仰中的许多配神就是直接来自于道教,如牛神、马神、猪神等牲畜神;痘二哥哥主管瘟疫,而道教中也有主管瘟疫的神灵;几乎每个本主庙都供有财神,这也是直接来自于道教。另外,道教祀神的封号,也明显对本主本信仰有深刻影响。道教常冠以“帝”、“君”等至尊高贵的封号。本主神的封号如“爱民皇帝”、“洱河灵帝”、“通天护法如意宝珠赤子三爷”等都与道教神的封号极其相似。
佛教对本主信仰同样有重要影响。许多佛教人物不仅作为本主的配神而存在,而且有的佛教人物直接被作为本主供奉。如大赫天神,本来是佛教中的伽蓝菩萨,在本主信仰中與白族人民传统的神话传说结合在一起,就变成吞下瘟药、为民解难的英雄之神并被人们作为本主或本主的重要配神来崇拜。如白塔邑的本主就是大赫天神,而超过80%的本主庙都把大赫天神作为配神来供奉。除此之外,佛教中的观音菩萨也成为本主信仰的重要对象。观音塘就是供奉的负石阻兵的观音老母;神都有一观音阁,供奉的是伏罗刹的观音老爹;河矣城村的八母庙则供奉着观音三姐妹。 本主信仰的是文化互动、综合创新的产物。白族聚居的洱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场所,以儒家为代表的汉文化早已于秦汉时期传入,一直影响着白族社会,明朝以后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以及汉族人口的大量移入,成为主流文化;东汉时期,道教文化刚产生就传入云南,南诏时期为了迎合唐王朝統治者崇道的政策,一度被南诏统治者尊崇。南诏中后期,佛教阿叱力教被统治阶级尊崇为国教,道教地位有所下降,但在洱海地区仍具有较大影响。明代,随着大量汉族人口迁入洱海地区,全真道传入云南,促进了云南道教的再次兴盛;佛教于唐朝初期传入,传入洱海地区以后,很快吸收和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并借助白蛮贵族的力量,站稳了脚跟,得到蓬勃发展,大理国时期受到统治者的青睐,成为国教,南诏中后期至元代之前一直是洱海地区的主要宗教信仰。元代密宗衰微,禅宗逐渐兴起,此后一直是洱海地区主要宗教信仰之一。正是由于借鉴和吸收了这些外
来文化,才使得白族人民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形成、发展了本主信仰,以致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本主信仰。今天,透过本主神、本主传说、本主庙、本主祭祀活动等,我们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儒、佛、道等外来文化的痕迹。
近年来,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带动了全世界文化的传播,多元文化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多元文化,特别是西方现代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态势传入白族地区,冲击着白族传统文化。白族传统文化是白族社会传统经济与政治的反映,与现代西方经济与政治的产物—现代西方文化相比,是一种弱势文化,当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发生碰撞时,其结果必然是强势文化战胜弱势文化。
然而,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积淀的物质进步与精神发展的所有成果,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的集中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失必将带来与此有关的整个精神文化体系的动摇,甚至消亡。正是在这种危机意识的影响下,部分白族学者试图通过既具有白族特色,又具有民族凝聚作用的本主信仰来增强白族人民的民族意识。然而,全球化、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面对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我们不能一味倡导强化民族文化,文化传播交流遵循维模理论(即:文化体系模式维护的功能),“在文化传播中,维模功能使文化圈对外来文化起到一种选择和自我保护作用。当外来文化有利于原来的文化模式的维护、保持时,便容易被接受,并被作为一种新的营养补充到文化机体之中,而如果外来文化对原有的文化模式具有危害或破坏性时,维模功能便会起到一种守门人的作用,竭力阻止破坏性文化的浸入。”因此一种文化要想在一个民族内部得以滋生与繁荣,这种文化必须与该民族的社会发展需要相符。
外来文化在洱海地区兴起与传播,归根结底是因为外来文化适应了洱海地区社会形态与经济生活等历史语境的内在需求。此外,“文化是一种符号的积累,文化并不是將要发生的现象,而是已经发生的现象的符号积累。文化的积淀并不是一种封闭的仅仅由上一代文化简单机械传递的过程,而应该是有所创造、不断吸取外来优秀文化的继承过程。”当今世界没有一种文化是没有吸收外来文化的,相反,文化越是能够吸取其它文化的精华,就越能发出光辉。历史上,白族就是因为广泛吸取了外来文化的因子,才发展为云南地区比较先进的一个民族,白族本主信仰正因为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来充实本民族文化,又不致于使外来文化取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成为白族地区广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民间信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白族与其它民族相区别的标志。
因此,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该采取迎接的态度,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成果,不断推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民族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时,也不能抛弃本民族的文化积淀。因为“完全抛弃文化积淀的意义就等于扼杀了文化的母体,而没有母体的文化是无法同其他文化圈进行交往和彼此补偿的。”因此,在面对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一方面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全方位的深刻了解,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另一方面在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借鉴和吸取外来文化、现代文化中的精华,以充实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晓斌《历史上云南文化交流现象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
[2]杨政业《白族本主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3]马耀《云南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4]杨学政《云南宗教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5]林超民、杨政业、赵寅松主编《南诏大理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民族出版社2006年
[6]刘小兵《滇文化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7]邵献书《南诏和大理国》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作者简介:田雪(1990—),山东泰安人,现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社会史。
【关键词】:社会历史调查;白族;本主信仰
最近有幸拜读了云南省编辑组的《白族社会历史调查》,由于导师指导我的论文是有关大理地区的名家大姓的,所以此本书更引起了我的兴趣。
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获取一手资料的基本途径, 也是民族志架构的源泉。田野调查, 又称“田野工作” , 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 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住居体验等方式与被研究者经过一段长时间的了解, 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过程。人类学中田野调查方法强调“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 研究者要长期居住在当地,和研究对象共同生活,共同经历事件的过程。最好能用当地语言和研究对象交流,在情感上取得对方的认同,才能真正获得真实的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去建构相关理论。
本主信仰是白族地区最主要的宗教信仰。“本主”就是本村社的保护神,意为“我们的主人”,系“本地福主”或“本境土主”的简称。据历史记载,白族的本主崇拜文化始于南诏(唐代)时期,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只要是白族聚居的地方就有本主。所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亦有“本主王国”的美誉。本主崇拜在白族当中根深蒂固,影响极为深远。除白族支系勒墨人不信仰本主外,其他地方的白族都崇拜本主。在白族地区,每个大一点的村寨几乎都建有本主庙(也有几个村子共建一个本主庙的),庙内供奉泥塑或木雕的本主神像。据1990年大理州各县市统战、宗教、民族、政协等有关部门联合调查,全州境内共有本主庙986座,分布在全州各县市的白族村寨。2005年9月份,笔者以大理市城邑乡下鸡邑村为中心,对周边的村落进行了为期一月的社会调查。本文主要以大理白族的本主信仰调查所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因本次调查所涉村落众多,每村皆有本主庙,由于篇幅有限,不能逐一叙述,只能择要概括。
一、本主信仰的崇拜对象
本主神是本主信仰的最主要对象,每个村庄的本主神都有来历,都有动人故事。本主神有的是南诏或大理时期的清平官,如庆洞村本主庙神都的本主就是南诏劝丰右时期的清平官段宗榜,由于保世隆太子有功,在上层社会很有威望。据说他对百姓也十分体贴,且有秉公之德,因此在民间也颇得民心,从上到下都十分敬重他。有的本主是唐将或明将。如将军洞供奉的本主就是唐天宝年间率十万大军征讨南诏最后全军覆的败军之将李泌。大理白族人民不计前嫌,在李泌死后,不仅将李泌与其部将、士兵尸体埋葬,还建立本主庙,将李泌与其部将奉为本主,将军洞就是大理地区最大的以李泌为本主的本主庙。我们所调查的石砰村也建有宏伟的本主庙,将李泌作为本主来供奉。还有的本主是为民除害的英雄,如龙凤村本主庙龙王庙,就是把斩蟒英雄段赤诚奉为本主。更多的本主则是为民求雨立有功劳而被奉为本主的,如车邑村本主就是“通天护法如意宝珠赤子三爷”李定国,他曾经给龙王上表文斥责龙王降雨不力,死后成神又斩掉作乱的母猪龙,人们为了感激他的恩德,奉他为雨神和车邑村本主;另外,马久邑村本主张御灵也是因为他向段宗榜借雨葫芦拯救马久邑村村民而被奉为本主的。
二、本主信仰的崇拜行为
每个白族居民,从出生到去世,一生都注定要与本主打交道。白族居民的娶妻生子、读书求学、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农事活动等一切日常生活都要到本主庙烧香祷告,祈求本主保佑。
本主的崇拜行为除了包括各家各户家中有事到本主庙中进行的各种祈求外,老年妇女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还要到本主庙中念经。而且每个村庄都有一年一度的本主节。每年本主节,是村民们盛大而欢乐的节日,他们身穿节日的盛装,在本主庙烧香磕头、演奏大本曲和洞经音乐、举行盛大宴会,其场面之壮观是任何一家婚宴也无法相比的。
三、本主信仰的组织者
大理白族地区的本主信仰,除了每家在有事相求时自发地到本主庙烧香朝拜之外,一些涉及全村人的本主崇拜活动都有严密的组织,主要有老年协会、莲池会、洞经会(文礼会)等。
莲池会是一种老年妇女组织,因此又称为老妈妈会。每个莲池会都有会长一人,副会长若干人,每次组织活动,费用大家均摊。一般村落每月初一、十五的念经活动以及涉及大理人共同的本主崇拜活动的大型节日如绕三灵、财神诞、耍海会等都由其组织。莲池会成员大多不识字,口耳相传的汉语经文难免错讹,吟诵者亦多不知其含义为何。吟诵时以吟佛腔齐声唱诵,每人手挂一木鱼或一铜罄击打配音。
四、总结:本主信仰与道教、佛教的融合
大理白族地区的本主信仰与道教、佛教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主信仰中的许多配神就是直接来自于道教,如牛神、马神、猪神等牲畜神;痘二哥哥主管瘟疫,而道教中也有主管瘟疫的神灵;几乎每个本主庙都供有财神,这也是直接来自于道教。另外,道教祀神的封号,也明显对本主本信仰有深刻影响。道教常冠以“帝”、“君”等至尊高贵的封号。本主神的封号如“爱民皇帝”、“洱河灵帝”、“通天护法如意宝珠赤子三爷”等都与道教神的封号极其相似。
佛教对本主信仰同样有重要影响。许多佛教人物不仅作为本主的配神而存在,而且有的佛教人物直接被作为本主供奉。如大赫天神,本来是佛教中的伽蓝菩萨,在本主信仰中與白族人民传统的神话传说结合在一起,就变成吞下瘟药、为民解难的英雄之神并被人们作为本主或本主的重要配神来崇拜。如白塔邑的本主就是大赫天神,而超过80%的本主庙都把大赫天神作为配神来供奉。除此之外,佛教中的观音菩萨也成为本主信仰的重要对象。观音塘就是供奉的负石阻兵的观音老母;神都有一观音阁,供奉的是伏罗刹的观音老爹;河矣城村的八母庙则供奉着观音三姐妹。 本主信仰的是文化互动、综合创新的产物。白族聚居的洱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场所,以儒家为代表的汉文化早已于秦汉时期传入,一直影响着白族社会,明朝以后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以及汉族人口的大量移入,成为主流文化;东汉时期,道教文化刚产生就传入云南,南诏时期为了迎合唐王朝統治者崇道的政策,一度被南诏统治者尊崇。南诏中后期,佛教阿叱力教被统治阶级尊崇为国教,道教地位有所下降,但在洱海地区仍具有较大影响。明代,随着大量汉族人口迁入洱海地区,全真道传入云南,促进了云南道教的再次兴盛;佛教于唐朝初期传入,传入洱海地区以后,很快吸收和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并借助白蛮贵族的力量,站稳了脚跟,得到蓬勃发展,大理国时期受到统治者的青睐,成为国教,南诏中后期至元代之前一直是洱海地区的主要宗教信仰。元代密宗衰微,禅宗逐渐兴起,此后一直是洱海地区主要宗教信仰之一。正是由于借鉴和吸收了这些外
来文化,才使得白族人民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形成、发展了本主信仰,以致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本主信仰。今天,透过本主神、本主传说、本主庙、本主祭祀活动等,我们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儒、佛、道等外来文化的痕迹。
近年来,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带动了全世界文化的传播,多元文化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多元文化,特别是西方现代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态势传入白族地区,冲击着白族传统文化。白族传统文化是白族社会传统经济与政治的反映,与现代西方经济与政治的产物—现代西方文化相比,是一种弱势文化,当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发生碰撞时,其结果必然是强势文化战胜弱势文化。
然而,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积淀的物质进步与精神发展的所有成果,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的集中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失必将带来与此有关的整个精神文化体系的动摇,甚至消亡。正是在这种危机意识的影响下,部分白族学者试图通过既具有白族特色,又具有民族凝聚作用的本主信仰来增强白族人民的民族意识。然而,全球化、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面对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我们不能一味倡导强化民族文化,文化传播交流遵循维模理论(即:文化体系模式维护的功能),“在文化传播中,维模功能使文化圈对外来文化起到一种选择和自我保护作用。当外来文化有利于原来的文化模式的维护、保持时,便容易被接受,并被作为一种新的营养补充到文化机体之中,而如果外来文化对原有的文化模式具有危害或破坏性时,维模功能便会起到一种守门人的作用,竭力阻止破坏性文化的浸入。”因此一种文化要想在一个民族内部得以滋生与繁荣,这种文化必须与该民族的社会发展需要相符。
外来文化在洱海地区兴起与传播,归根结底是因为外来文化适应了洱海地区社会形态与经济生活等历史语境的内在需求。此外,“文化是一种符号的积累,文化并不是將要发生的现象,而是已经发生的现象的符号积累。文化的积淀并不是一种封闭的仅仅由上一代文化简单机械传递的过程,而应该是有所创造、不断吸取外来优秀文化的继承过程。”当今世界没有一种文化是没有吸收外来文化的,相反,文化越是能够吸取其它文化的精华,就越能发出光辉。历史上,白族就是因为广泛吸取了外来文化的因子,才发展为云南地区比较先进的一个民族,白族本主信仰正因为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来充实本民族文化,又不致于使外来文化取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成为白族地区广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民间信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白族与其它民族相区别的标志。
因此,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该采取迎接的态度,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成果,不断推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民族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时,也不能抛弃本民族的文化积淀。因为“完全抛弃文化积淀的意义就等于扼杀了文化的母体,而没有母体的文化是无法同其他文化圈进行交往和彼此补偿的。”因此,在面对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一方面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全方位的深刻了解,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另一方面在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借鉴和吸取外来文化、现代文化中的精华,以充实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晓斌《历史上云南文化交流现象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
[2]杨政业《白族本主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3]马耀《云南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4]杨学政《云南宗教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5]林超民、杨政业、赵寅松主编《南诏大理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民族出版社2006年
[6]刘小兵《滇文化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7]邵献书《南诏和大理国》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作者简介:田雪(1990—),山东泰安人,现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社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