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进城务工或经商的农民日益增加,其子女便留在老家,由父辈或亲戚朋友代为监管。这些孩子就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现状不容乐观,应引起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的深深思考。
【关键词】留守儿童 现状思考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那些父母到外地经商、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管理教育的孩子。这些孩子的现状如何,笔者身为农村初中老师,对他们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恕我直言,他们的现状不容乐观,值得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的深深思考。
一、留守儿童现状剖析
(一)人身安全没有保障
农村留守儿童,按其具体情况大体可分为两类:父母其中一方不在孩子身边,这类孩子就变成所谓的“单亲孩子”;父母双方都不在孩子身边,这类孩子就变成另一个意义的“孤儿”。
据中央教科所的一份调查报告披露,在农村的留守儿童中,所谓的“单亲孩子”达56%;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进行隔代教育抚养的达32%。由于代理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有限,很多常规的管理工作都做得不到位。因而,造成孩子人身伤害的现象屡有发生。据报道,2004年在河南省系列杀人案件的受害人中,留守儿童就占了一大部分。
(二)学业成绩不是很理想
造成留守儿童学业成绩差的原因有三:厌学思想严重,逃学现象普遍;监管人能力有限,缺乏应有的家庭辅导;学习方法不当,信心不足。
(三)道德品质相对不良
究其原因,留守儿童缺乏应有的父爱或母爱,心里感到孤独凄凉,人格发展受到扭曲。西部阳光行动“留守儿童教育研究”项目组的调研证明,心理孤独是留守儿童的通病,他们情绪低沉,欠缺热情,不思进取,表现冷漠,寡言少语,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社交行为与能力极差。个别留守儿童甚至流落乡里,与社会不法青年同流合污,走上犯罪道路。
二、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这既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作为老师,应以这一精神为指导思想,加强校本研究,因地制宜,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留守儿童管理办法。
(一)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当然也是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进行教育的主渠道。为增强教育留守儿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学校德育工作应设立一项“特别关爱”工程,布置有生力量,加强领导,以期达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目的。方法如下:以“特别关爱”为主题,把爱传递给留守儿童家庭,将他们那个“支离破碎”的家重新圆满起来,使失去的父爱和母爱再度回归。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更是如此。笔者通过实践认为,解决留守儿童道德品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用爱心去弥合他们那颗破碎的心灵。
(二)大力开展特色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品质不理想,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自卑自怨、冷漠孤僻、破罐破摔。因此,只有实行特别的爱心教育才能让他们从良心上发现自己的不足,点燃他们那颗熄灭了的心灯,重新拾起对生活对前途的希望。西部阳光行动“留守儿童教育研究”项目组的研究表明,在心理上,留守儿童的情感支撑更多的是来自朋友而非家人。为此,为留守儿童量体裁衣,开展对他们身心有利的、丰富多彩的爱心活动很有必要。通过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所以,建立和谐的班集体,开展以“爱心”为主题的班会、团会,从中加强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同学友情,陶冶他们的情操特别重要。
(三)健全留守儿童监护制度
为填补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的缺位,学校要注意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实行班主任“代理家长制”,将留守儿童管理和教育任务落实到班主任身上。要求班主任要像父母那样关心、爱护每一个留守儿童,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爱就是父母般的爱,视班主任为自己的亲生父母,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服从班主任的教育和指导。
(四)发挥同学的友情作用
重视友情熏陶,组织品学兼优学生、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与留守儿童结对子,交朋友,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品行上引导他们,在情感上陶醉他们,让他们感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里,享受到班集体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和温暖。
(五)积极推进家庭教育
《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华东经广泛的调查研究后说:“每一个孩子刚生下来时都是天使,只是由于降生在不同的家庭,从而获得不同的教育,才使得人生变得迥然不同。”这话的内涵与三字经上的意义是基本相同的。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学校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一方面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家长工作,要求家长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要求家长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去换取眼前的、暂时的利益;要求家长掌握一定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切实负起家庭在教育子女中的责任。另一方面,学校还尽可能地采取一些实际措施推进家庭教育,比如建立家校热线联系网络,举办家长学校,祖父母、外祖父母“教子培训班”等等。
(六)主动联络社会教育
学校应主动与留守儿童所在的乡镇、社区及邻居取得联系,请求他们加入到留守儿童教育的行列中来,形成教育合力,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心、教育留守儿童。
【关键词】留守儿童 现状思考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那些父母到外地经商、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管理教育的孩子。这些孩子的现状如何,笔者身为农村初中老师,对他们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恕我直言,他们的现状不容乐观,值得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的深深思考。
一、留守儿童现状剖析
(一)人身安全没有保障
农村留守儿童,按其具体情况大体可分为两类:父母其中一方不在孩子身边,这类孩子就变成所谓的“单亲孩子”;父母双方都不在孩子身边,这类孩子就变成另一个意义的“孤儿”。
据中央教科所的一份调查报告披露,在农村的留守儿童中,所谓的“单亲孩子”达56%;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进行隔代教育抚养的达32%。由于代理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有限,很多常规的管理工作都做得不到位。因而,造成孩子人身伤害的现象屡有发生。据报道,2004年在河南省系列杀人案件的受害人中,留守儿童就占了一大部分。
(二)学业成绩不是很理想
造成留守儿童学业成绩差的原因有三:厌学思想严重,逃学现象普遍;监管人能力有限,缺乏应有的家庭辅导;学习方法不当,信心不足。
(三)道德品质相对不良
究其原因,留守儿童缺乏应有的父爱或母爱,心里感到孤独凄凉,人格发展受到扭曲。西部阳光行动“留守儿童教育研究”项目组的调研证明,心理孤独是留守儿童的通病,他们情绪低沉,欠缺热情,不思进取,表现冷漠,寡言少语,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社交行为与能力极差。个别留守儿童甚至流落乡里,与社会不法青年同流合污,走上犯罪道路。
二、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这既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作为老师,应以这一精神为指导思想,加强校本研究,因地制宜,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留守儿童管理办法。
(一)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当然也是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进行教育的主渠道。为增强教育留守儿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学校德育工作应设立一项“特别关爱”工程,布置有生力量,加强领导,以期达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目的。方法如下:以“特别关爱”为主题,把爱传递给留守儿童家庭,将他们那个“支离破碎”的家重新圆满起来,使失去的父爱和母爱再度回归。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更是如此。笔者通过实践认为,解决留守儿童道德品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用爱心去弥合他们那颗破碎的心灵。
(二)大力开展特色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品质不理想,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自卑自怨、冷漠孤僻、破罐破摔。因此,只有实行特别的爱心教育才能让他们从良心上发现自己的不足,点燃他们那颗熄灭了的心灯,重新拾起对生活对前途的希望。西部阳光行动“留守儿童教育研究”项目组的研究表明,在心理上,留守儿童的情感支撑更多的是来自朋友而非家人。为此,为留守儿童量体裁衣,开展对他们身心有利的、丰富多彩的爱心活动很有必要。通过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所以,建立和谐的班集体,开展以“爱心”为主题的班会、团会,从中加强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同学友情,陶冶他们的情操特别重要。
(三)健全留守儿童监护制度
为填补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的缺位,学校要注意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实行班主任“代理家长制”,将留守儿童管理和教育任务落实到班主任身上。要求班主任要像父母那样关心、爱护每一个留守儿童,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爱就是父母般的爱,视班主任为自己的亲生父母,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服从班主任的教育和指导。
(四)发挥同学的友情作用
重视友情熏陶,组织品学兼优学生、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与留守儿童结对子,交朋友,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品行上引导他们,在情感上陶醉他们,让他们感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里,享受到班集体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和温暖。
(五)积极推进家庭教育
《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华东经广泛的调查研究后说:“每一个孩子刚生下来时都是天使,只是由于降生在不同的家庭,从而获得不同的教育,才使得人生变得迥然不同。”这话的内涵与三字经上的意义是基本相同的。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学校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一方面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家长工作,要求家长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要求家长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去换取眼前的、暂时的利益;要求家长掌握一定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切实负起家庭在教育子女中的责任。另一方面,学校还尽可能地采取一些实际措施推进家庭教育,比如建立家校热线联系网络,举办家长学校,祖父母、外祖父母“教子培训班”等等。
(六)主动联络社会教育
学校应主动与留守儿童所在的乡镇、社区及邻居取得联系,请求他们加入到留守儿童教育的行列中来,形成教育合力,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心、教育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