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国第二届合唱作品编创讲习班的成功举办为学员在合唱创编观念与写作基础间找准了切入点,在汲取民族音乐元素与应用现代写作技术间明确了方向,在作曲家的创作诉求与指挥家的二度创作上找到了平衡点,为中国合唱届注入了新的发展力量。
关键词:合唱 编创 观念 基础 民族性 现代性
中国合唱发展的瓶颈是什么?中国“合唱人口”规模巨大,但为什么发展缓慢?中国如何从“合唱大国”走向“合唱强国”?近年来,围绕这些热门话题,中国合唱届在国际国内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研讨会、培训班上展开过广泛的讨论,谈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大家不谋而合的道出两个“强音”:指挥、作品。而中国合唱作品如何在创作、创编上“有气韵、有血肉、有个性”,如何在国内业界中取得广泛认可,如何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一席之地,“2015中国深圳全国第二届编创班”给出了有力的回答。
由中国合唱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合唱作品编创讲习班,于2015年12月24日至30日在深圳市高级中学成功举办。据笔者观察,参与此次培训班的学员都表现出对更新合唱观念的强烈诉求,对合唱编创技术学习的热切渴望。期间陈国权、甘霖、刘晓耕、曹光平等四位专家先后授课,在讲座课与小组课中结合自身丰富的创作实践,充分关照学员的实际需求,为学员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使学员在合唱创编观念与写作基础间找准了切入点,在汲取民族音乐元素与应用现代写作技术间明确了方向,在作曲家的创作诉求与指挥家的二度创作上找到了平衡点。
一、合唱编创的观念与基础
“合唱是音乐里的高尔夫!它是音乐里的贵族!”——甘霖老师绝对是位不折不扣的音乐达人,他将古典与时尚巧妙结合的独特音乐观念常常幻化为生动的语言深入人心。“韵律有一种魔力,旋律有一种魅力,它甚至会使我们相信我们怀有最崇高的感情。”“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音乐是抽象的,但好的音乐给人的感觉是最具象的!”等等这发自灵魂深处的思索觸碰着学员们敏锐的神经,即被奉为“甘霖语录”。授课中他不仅宏观上从合唱艺术在音乐中的地位、合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当代中国合唱音乐艺术的欠缺与需要补充营养等三方面阐述了合唱编创前的观念之建立,亦能从简单好用的技术基础、合唱中的和弦色彩与歌词故事、合唱中的调式色彩、多种立竿见影的技术支撑与应用等四方面深入阐述律动、和弦、调式、写作原则等合唱编创中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其总结的五项原则:好的旋律创作基础原则、合唱艺术中和声概念的传承与拓展原则、结构的感性认知原则、“平面、二维、三维、四维”的合唱音响概念的画面认知原则、作曲家创作技法的否定原则等观点,对学员在旋律的分类、爵士乐和声的借鉴、如何打破传统曲式结构、确立四维合唱音响观、遴选歌词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启发。
陈国权老师以合唱编配的基本手段、合唱编配的再创作为题,对人声音域及记谱、声部的音程结合及和声暗示、二声部合唱织体、歌曲结构的扩展、调性节拍的转换与对比、合唱变奏及合唱全曲分析等诸多细节展开深入细致的讲解。最令学员感动的是他虽年逾70,但在两天六次(上午、下午、晚上)的集中授课中始终精神饱满、精力旺盛,不仅能在讲座课中深入浅出的讲解如声部进行方向、模仿等细节问题,还能在小课中为学员耐心辅导编创作业、交流心得。最令学员敬佩的是他身体力行带领大家反复演唱、演奏作业中的各种织体,带领大家切身感受不同的音响特点,使学习效果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令学员激动的是授课中能够不断听到他编创的合唱作品音响及分析,如:《我像雪花天上来》《天路》《想念战友》等。他特别强调:“合唱编创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扎实的基本功是有力的保证。”
二、合唱编创的民族性与现代性
“民族合唱,路在何方?”透过这语重心长的发问,可以看出刘晓耕老师对中国民族合唱的发展有着自己深入的考量。他结合自己的早年在菲律宾访学的学习经历以及常年扎根乡土的采风过程,以民族音乐元素的裂变与发展、民歌合唱的改编与应用为题展开授课。他提出用音乐人类学的观点去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形态,以敬畏之心去接近民族民间音乐,行万里路、亲身体验、取到真经,并要培养自身多重听辨能力和审美倾向。他结合自己的原创合唱作品《水母鸡》《月亮今晚要出嫁》《捡螺歌》等,阐述了以少数民族母语(声腔)、音调(器乐)、特殊母语(经文)为基础的创作理念,并提出以人声器乐化、节奏化、音响化、音色化、行为化、交响化等当代前沿技术和艺术风格为参照进行创作。在民歌合唱的改编上,他提出这种体裁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是历史与当代的结合,是民族与世界的结合,承载各民族特殊的历史习俗、文化符号,指向音乐更远的未来。民歌合唱的创作中要从“编配新的和声、组装新的部分、裂变式的发展”等三方面入手,既要保持旋律横向上的流畅优美,又要呈现和声纵向的丰富声效。
曹光平老师提出了旋律核心音调的民族性特色必须保留及强化、旋律线条中可以引入较自由的半音化处理、吸收非调性无调性的因素、双调性或多调性的布局和处理、和声上非传统和声的处理、运用微型复调节奏对位等现代对位手法、自由反复的处理、节奏节拍的非传统处理等多种民族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他围绕《天湖·纳木错》《靖西·田野对歌》《卓鲁·西藏牧歌》三首作品的创作分析,阐述了自己“现代性、民族性、诗意性”三结合的创作理念,深入探讨了作品采风中的启迪与多调性的处理、构思与结构的处理、民族风格与旋律线条的处理、现代性与多声部的写作手法、节奏处理的设定等问题。
三、创作与表演的对话,分享与感动的喜悦
此次编创班不仅是在中国当代创作观念、创作技法上的一次检阅,更为可喜的是,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许多闪光的思想火花。
为大众创编,为时代讴歌。老年合唱团就必须唱上世纪审美趣味的“老年作品”吗?——甘霖老师的一次发问,引发了全场的哄笑。这是合唱创作届的盲区,有谁去关照老年人当代的审美诉求,难道他们始终停留在“高、强、硬”的革命激情当中?编创关照他们嗓音能力、审美趣味的作品成为当务之急。中国的“合唱人口”基数很大,合唱活动受众面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合唱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的审美需求上存在着差异性,而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合唱作品的编创要保持个性,同时获得大众审美心理的认同,就必须准确地把握时代主题、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并在“量”与“质”上作出了正确的取舍。
合唱创作信息平台亟待搭建。当今,中国合唱艺术以创新为动力在多元文化中开拓视野、传承发展,但并不意味着创新就要做文化的附庸以及技术的奴隶。不少作品还停留在分出声部、套上和声等千篇一律的创作风格,不了解文化、不懂技术粗制滥造的作品大行其道,合唱文化市场中泛滥着盗版侵权的卑略行径,使作曲家的创作热情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合唱创作与需求的市场虽然存在,但苦于法律法规不健全、信息交流不通畅,作曲家的创作与回报不成正比,合唱团对新作的需求与作曲家的创作实际相脱节。
当代国内外的作曲家与指挥家要加强交流,共同促进作品表演效果的提升。现代记谱中,符号多样,变化繁多,找到作曲家本人才能弄清其中的玄机。深圳高级中学特意为此次编创班安排了一次合唱团的排练交流。期间,刘晓耕老师亲自指导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合唱团演唱了他的女声合唱作品《崴萨啰》。在这首作品的88至97小节中“嫂旺猛傣……”等歌词均为无乐音的诵唱,记谱仅仅体现了节奏与相对音高。它的情绪是什么?如何把握腔调的高低?“字在腔中,上滑音尽量高些……”晓耕老师耐心的为学生讲解,并指出最后的“水”字,下滑音要更为热烈,就是将家泼水节中最后喊出的六个“水”字浓缩为一个来体现。这些唱腔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歌唱技术要求恐怕只有作曲家才能说得清,而学员们则为“取到了真经”感到由衷的喜悦。
合唱作品的编创是传承创新的觉悟,是艺术灵感的闪现,是上下求索的追寻。面对网络化的“地球村”,每个人都会感到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在理解和共识中个性在消解、特质在泯灭,趋同的艺术品位使音乐逐渐丧失了发展的动力。刘晓耕老师谈到:“今日的中国,已非夕日可比,音乐家岂能再拘守过去的作品模式和理论框臼,更不能漠视当今世界新的音乐潮流和大众对音乐新的审美取向。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原创风格,让中国的原创音乐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相信在中国合唱协会的正确引领下,能够继续汇聚一批关注合唱创作的有识之士,让这种高水平的培训成为中国合唱艺术发展的力量之源!
关键词:合唱 编创 观念 基础 民族性 现代性
中国合唱发展的瓶颈是什么?中国“合唱人口”规模巨大,但为什么发展缓慢?中国如何从“合唱大国”走向“合唱强国”?近年来,围绕这些热门话题,中国合唱届在国际国内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研讨会、培训班上展开过广泛的讨论,谈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大家不谋而合的道出两个“强音”:指挥、作品。而中国合唱作品如何在创作、创编上“有气韵、有血肉、有个性”,如何在国内业界中取得广泛认可,如何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一席之地,“2015中国深圳全国第二届编创班”给出了有力的回答。
由中国合唱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合唱作品编创讲习班,于2015年12月24日至30日在深圳市高级中学成功举办。据笔者观察,参与此次培训班的学员都表现出对更新合唱观念的强烈诉求,对合唱编创技术学习的热切渴望。期间陈国权、甘霖、刘晓耕、曹光平等四位专家先后授课,在讲座课与小组课中结合自身丰富的创作实践,充分关照学员的实际需求,为学员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使学员在合唱创编观念与写作基础间找准了切入点,在汲取民族音乐元素与应用现代写作技术间明确了方向,在作曲家的创作诉求与指挥家的二度创作上找到了平衡点。
一、合唱编创的观念与基础
“合唱是音乐里的高尔夫!它是音乐里的贵族!”——甘霖老师绝对是位不折不扣的音乐达人,他将古典与时尚巧妙结合的独特音乐观念常常幻化为生动的语言深入人心。“韵律有一种魔力,旋律有一种魅力,它甚至会使我们相信我们怀有最崇高的感情。”“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音乐是抽象的,但好的音乐给人的感觉是最具象的!”等等这发自灵魂深处的思索觸碰着学员们敏锐的神经,即被奉为“甘霖语录”。授课中他不仅宏观上从合唱艺术在音乐中的地位、合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当代中国合唱音乐艺术的欠缺与需要补充营养等三方面阐述了合唱编创前的观念之建立,亦能从简单好用的技术基础、合唱中的和弦色彩与歌词故事、合唱中的调式色彩、多种立竿见影的技术支撑与应用等四方面深入阐述律动、和弦、调式、写作原则等合唱编创中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其总结的五项原则:好的旋律创作基础原则、合唱艺术中和声概念的传承与拓展原则、结构的感性认知原则、“平面、二维、三维、四维”的合唱音响概念的画面认知原则、作曲家创作技法的否定原则等观点,对学员在旋律的分类、爵士乐和声的借鉴、如何打破传统曲式结构、确立四维合唱音响观、遴选歌词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启发。
陈国权老师以合唱编配的基本手段、合唱编配的再创作为题,对人声音域及记谱、声部的音程结合及和声暗示、二声部合唱织体、歌曲结构的扩展、调性节拍的转换与对比、合唱变奏及合唱全曲分析等诸多细节展开深入细致的讲解。最令学员感动的是他虽年逾70,但在两天六次(上午、下午、晚上)的集中授课中始终精神饱满、精力旺盛,不仅能在讲座课中深入浅出的讲解如声部进行方向、模仿等细节问题,还能在小课中为学员耐心辅导编创作业、交流心得。最令学员敬佩的是他身体力行带领大家反复演唱、演奏作业中的各种织体,带领大家切身感受不同的音响特点,使学习效果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令学员激动的是授课中能够不断听到他编创的合唱作品音响及分析,如:《我像雪花天上来》《天路》《想念战友》等。他特别强调:“合唱编创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扎实的基本功是有力的保证。”
二、合唱编创的民族性与现代性
“民族合唱,路在何方?”透过这语重心长的发问,可以看出刘晓耕老师对中国民族合唱的发展有着自己深入的考量。他结合自己的早年在菲律宾访学的学习经历以及常年扎根乡土的采风过程,以民族音乐元素的裂变与发展、民歌合唱的改编与应用为题展开授课。他提出用音乐人类学的观点去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形态,以敬畏之心去接近民族民间音乐,行万里路、亲身体验、取到真经,并要培养自身多重听辨能力和审美倾向。他结合自己的原创合唱作品《水母鸡》《月亮今晚要出嫁》《捡螺歌》等,阐述了以少数民族母语(声腔)、音调(器乐)、特殊母语(经文)为基础的创作理念,并提出以人声器乐化、节奏化、音响化、音色化、行为化、交响化等当代前沿技术和艺术风格为参照进行创作。在民歌合唱的改编上,他提出这种体裁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是历史与当代的结合,是民族与世界的结合,承载各民族特殊的历史习俗、文化符号,指向音乐更远的未来。民歌合唱的创作中要从“编配新的和声、组装新的部分、裂变式的发展”等三方面入手,既要保持旋律横向上的流畅优美,又要呈现和声纵向的丰富声效。
曹光平老师提出了旋律核心音调的民族性特色必须保留及强化、旋律线条中可以引入较自由的半音化处理、吸收非调性无调性的因素、双调性或多调性的布局和处理、和声上非传统和声的处理、运用微型复调节奏对位等现代对位手法、自由反复的处理、节奏节拍的非传统处理等多种民族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他围绕《天湖·纳木错》《靖西·田野对歌》《卓鲁·西藏牧歌》三首作品的创作分析,阐述了自己“现代性、民族性、诗意性”三结合的创作理念,深入探讨了作品采风中的启迪与多调性的处理、构思与结构的处理、民族风格与旋律线条的处理、现代性与多声部的写作手法、节奏处理的设定等问题。
三、创作与表演的对话,分享与感动的喜悦
此次编创班不仅是在中国当代创作观念、创作技法上的一次检阅,更为可喜的是,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许多闪光的思想火花。
为大众创编,为时代讴歌。老年合唱团就必须唱上世纪审美趣味的“老年作品”吗?——甘霖老师的一次发问,引发了全场的哄笑。这是合唱创作届的盲区,有谁去关照老年人当代的审美诉求,难道他们始终停留在“高、强、硬”的革命激情当中?编创关照他们嗓音能力、审美趣味的作品成为当务之急。中国的“合唱人口”基数很大,合唱活动受众面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合唱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的审美需求上存在着差异性,而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合唱作品的编创要保持个性,同时获得大众审美心理的认同,就必须准确地把握时代主题、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并在“量”与“质”上作出了正确的取舍。
合唱创作信息平台亟待搭建。当今,中国合唱艺术以创新为动力在多元文化中开拓视野、传承发展,但并不意味着创新就要做文化的附庸以及技术的奴隶。不少作品还停留在分出声部、套上和声等千篇一律的创作风格,不了解文化、不懂技术粗制滥造的作品大行其道,合唱文化市场中泛滥着盗版侵权的卑略行径,使作曲家的创作热情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合唱创作与需求的市场虽然存在,但苦于法律法规不健全、信息交流不通畅,作曲家的创作与回报不成正比,合唱团对新作的需求与作曲家的创作实际相脱节。
当代国内外的作曲家与指挥家要加强交流,共同促进作品表演效果的提升。现代记谱中,符号多样,变化繁多,找到作曲家本人才能弄清其中的玄机。深圳高级中学特意为此次编创班安排了一次合唱团的排练交流。期间,刘晓耕老师亲自指导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合唱团演唱了他的女声合唱作品《崴萨啰》。在这首作品的88至97小节中“嫂旺猛傣……”等歌词均为无乐音的诵唱,记谱仅仅体现了节奏与相对音高。它的情绪是什么?如何把握腔调的高低?“字在腔中,上滑音尽量高些……”晓耕老师耐心的为学生讲解,并指出最后的“水”字,下滑音要更为热烈,就是将家泼水节中最后喊出的六个“水”字浓缩为一个来体现。这些唱腔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歌唱技术要求恐怕只有作曲家才能说得清,而学员们则为“取到了真经”感到由衷的喜悦。
合唱作品的编创是传承创新的觉悟,是艺术灵感的闪现,是上下求索的追寻。面对网络化的“地球村”,每个人都会感到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在理解和共识中个性在消解、特质在泯灭,趋同的艺术品位使音乐逐渐丧失了发展的动力。刘晓耕老师谈到:“今日的中国,已非夕日可比,音乐家岂能再拘守过去的作品模式和理论框臼,更不能漠视当今世界新的音乐潮流和大众对音乐新的审美取向。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原创风格,让中国的原创音乐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相信在中国合唱协会的正确引领下,能够继续汇聚一批关注合唱创作的有识之士,让这种高水平的培训成为中国合唱艺术发展的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