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所有媒体中,网络媒体是最快捷便利的新闻传播平台。由于诞生不久的网络媒体既缺少人财物,又缺少专业经验,新闻采访权还受到一定限制,很难在新闻采编上与传统媒体竞争。为此,网络媒体必须学会“新闻再造”,通过包装转载、捕捉反馈、辨伪追访、放大背景、新闻接龙、旧闻新做、独家评说、异地约访、名家号脉、亲缘钩沉、以图代文、业内扫描等方法,拓展新闻采编的资源与渠道,从而增强网络媒体的市场竞争力。“新闻再造”既适用于网络媒体,也适用于传统媒体,但它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不能违反新闻的真实性。
关键词:网络媒体;新闻采访;新闻再造;采编;创意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1—0172—05
一、网络媒体新闻采访现状
网络媒体诞生以来,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主渠道,便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由传统的平面、电子媒体,转向了今天的各种网站。但同时网上传播的新闻信息,绝大部分并非网站自己采访获得,其来源或是转载其他媒体发表的新闻,或是来自网友发布的信息。网络媒体的这种行为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普通商业网站没有新闻采访权,需要转载新闻来充实网页内容。国务院新闻办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综合性互联网站“不得登载自行采写的新闻”。可见这些媒体缺少直接获取新闻信息的资格,这对以快速、便捷传播信息为主业的网站来说,等于是做无米之炊。好在《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允许这一类网站“可以从事登载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发布的新闻的业务”,否则其真的难以生存。
第二,尽管“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互联网站,经批准可以从事登载新闻业务”(《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也没有限制它的新闻采访权,然而这一类网站缺少人才、资金与品牌影响力,发布的新闻很难产生反响,也需要适量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才能吸引互联网的受众。《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条件,应当具有“新闻编辑机构、资金、设备及场所”、“相关新闻工作经验和中级以上新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专职新闻编辑负责人”与“相应数量的具有中级以上新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事实上,作为传媒新生力量的网站,大家普遍达不到这个要求,这意味着网站独立采编新闻的条件是有限的,必须依靠传统媒体。
第三,能够发布新闻信息的网站大都由传统媒体创办与主管,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发表的新闻质量不高,在内容和形态上囿于旧观念的局限,难以满足网民需求,同样需要充实一部分来自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
这一切都说明,网络媒体的生存不容乐观,它想在新闻信息的采编发布中寻求突破, 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学会“新闻”再造。
二、“新闻再造”的12种思路与方法
何谓“新闻再造”?就是对同一条新闻的二度创造,对新闻资源的多重利用。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网站对其报道也好,转载新闻也好,都要超凡脱俗,视角独特,令人耳目一新,给受众带来新鲜感。但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遵循新闻再造的特殊规律。本文所述新闻再造的一些思路与方法,可为网络媒体提供借鉴和参考。
1.包装转载
采访独家新闻,媒体都有这个愿望。然而,如今“世界是平的”(托马斯·弗里德曼语),任何一家媒体要垄断信息,都十分艰难。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会有许多记者去采访;一条新闻发表了,也会被数不清的媒体转载。这就势必出现媒体的同质化现象。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媒体同质的背景下,仍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那些效益好的媒体,其实并没有垄断新闻,只是他们报道的新闻,与其他媒体同源却不同质。即使转载新闻,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将新闻重新定位与包装起来,以此达到新闻再造的效果。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修改标题,将传统的“大而全”标题,改为“突出亮点”(但必须注明原标题)。2009年10月11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全国多家媒体闻风报道。第二天《广州日报》就将它定位成一条揭秘新闻进行了报道,标题为《袁伟民新书曝体坛内幕 马家军缘何无缘悉尼奥运》。新浪网转载时,在标题上更加突出它的揭秘细节:《袁伟民新书称马家军涉嫌用药缺席悉尼奥运》。其实《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是从宏观视角回忆中国体育的风云际会,马家军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根本算不上核心内容。但新闻报道并不是内容综述,而应对其最新变动的信息进行披露。《广州日报》和新浪网上的新闻标题便突出了这样的特点,自然受到关注。
2.捕捉反馈
网络媒体是新闻报道的速度之王。但由于人手少,缺少经验,采编新闻在质和量上均不敌传统媒体。所以,具有信息传播优势的网站,实际上是新闻采编队伍中的弱势群体。面对这种窘况,网络可以绕道而行,如果众多媒体都去抢先报道一则新闻,那么网络媒体可以到群众(读者、论坛、博客、微博)中去,采访、收集受众对这条新闻的反馈,这样的信息同样具有新闻价值。2009年9月28日,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上称:“中国高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自2004年以来,科研能力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这一信息被无数媒体报道。但《成都商报》并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努力收集专家与群众对这一观点的真实反馈。我国航天专家韩杰才对记者说:“首先,需要分清科研活动中量和质的关系。他介绍,我们高校的科研人员基数大,论文数量多是必然的,论文数排世界第五,数据应该是准确的。但数量和质量是两个范畴的事情。目前,我们高校的论文的质量确实有待提高。”专家如是说,那么群众呢?报道说:“就在新闻发布会的当天,许多资深人士就写文章驳斥教育部,他们认为,这仅仅是相关职能部门给自己脸上贴金。真实的状况和这个世界第五的说法,有相当的距离。还有业内人士指出,高校的论文抄袭之风愈演愈烈,核心期刊论钱发文,学术含金量日趋下滑。在这种状况下,作为教育的主管部门谈‘论文数全世界第五,或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等是非常不严肃的事情。”根据这些信息,10月12日《成都商报》发表了题为《教育部称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遭质疑》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与各家媒体争先恐后报道教育部“发布会”的新闻相比,《成都商报》对受众反馈的报道,其社会影响一点也不逊色。像这样通过电话就能采访、坐在编辑部就可以搜索网民反馈意见的工作,一般的网络媒体都可以做到。 3.辨伪追访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新闻报道也有娱乐的成分。媒体不加选择地转载他人的新闻,就会以讹传讹,愚弄受众,影响传媒的公信力。所以,记者要学会辨伪追访,对真假难分的新闻信息,来一次求证的过程,看看它是否有假,从而收到“拨乱反正”的效果。2010年,媒体纷纷转载这样一条新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一时间关于“本科毕业论文存废”的问题,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瞩目的焦点,有些媒体并不了解信息的真实性,还煞有介事发表评论。《天府早报》记者比较理性,他们通过走访四川大学的干部和师生,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四川大学并不想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只是优化毕业论文设计。①由此便挖掘出了一条更有价值的新闻。这种新闻再造经验,也值得网络效法。
4.放大背景
新闻有六要素:何事、何因、何人、何时、何地、何果。其中的“何因”,类似于新闻背景。将其放大采编成一条新闻,也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新闻背景分直接与间接两种,直接背景即新闻发生的直接动因;而间接背景容易被忽略。其实,直接背景是由间接背景延伸而来,把它写成独立的新闻,会使新闻产生历史的纵深感,更加引人入胜。2009年6月12日,原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赴任深圳市委副书记、深圳市代市长,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记者纷纷到深圳采访王荣及相关人员。但由于人事变动属于敏感话题,有关部门不给媒体提供详细资料,所以媒体的报道了无新意。《南方都市报》记者却独辟蹊径,赴王荣老家江苏省滨海县,去采访他的父母、老师、同学、亲友,从中采集王荣当年的生活、学习故事。6月16日发表了以《解密深圳代市长王荣》为题的报道,详细披露王荣“学而优则仕”的人生历程。由于这篇报道揭示了一位国家高官的成长背景,被各家媒体纷纷转载。可见,把间接背景转化为新闻也很重要,它体现了新闻再造的新思路。
5.新闻接龙
新闻接龙即新闻的后续报道。一个新闻事件出现,记者及时报道,能够体现其实力。大型强势媒体得天独厚,而缺少条件和经验的媒体(比如网络)难以望其项背。后者怎么办?静观事态的发展变化。一般来说,新闻发生之后都有结局,有些结局呈现得枝蔓且周期较长。记者坚持调查采访,就能捕捉到新闻延续的相关信息,以精彩的后续报道实现“新闻接龙”。2009年3月23日,网络曝出内幕信息:温州市的一些官员和“关系户”,利用特权和关系网,以每平方米低于市场的“暂定价”,从旧城改建指挥部那里,购到安置房剩余的房子。媒体曝光后,在舆论压力下温州市政府2009年5月22日作出处理决定:要求购房者按实际市场价补交差价。百姓听到消息,拍手称快。媒体曝光至此,似乎事态有了结局。但新华网7月3日对其事件的后续报道,让我们看到了更为精彩的故事:有的官员补钱后心安理得,认为“大局”与“形象”更重要;有的官员补了钱,却怒气冲冲,说自己“打掉牙齿往肚里咽”;有的购房者已经将房子卖出去了,那么谁来补交这剩余的房款?卖房者与买房者各执一词,直至闹上法庭;有的购房者则抱怨政府,不该把皮球踢给群众,致使社会矛盾重重,影响了稳定。②这篇报道读完,读者还有阅读欲望,因为故事还在进行。“新闻接龙”能写出悬念与期待,容易产生社会影响力。
6.旧闻新做
记者还可以从故纸堆里寻找灵感,收集新闻报道的素材与线索,此所谓“旧闻新做”。每一则新闻的发生,都有背景与渊源,人们也有窥视揭秘的欲望,这就难免涉及历史。所以,如果网络媒介的采编条件有限,可考虑选编一些与现实有关联、可以启迪人们思考的旧闻。所谓与现实有关联,一是旧闻能够衬托社会的最新发展;二是在新闻后面链接旧闻,使其形成历史景深;三是以史鉴今,用旧闻警醒世人;四是以历史旧闻为由头,重新采访与之相关的人、事、物,从旧闻中提炼出新闻意义。2009年9月13日,新华网刊登一条新闻《1949·旧闻新解:解放北平》,正文先用一幅黑白照片(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式,经过前门大街的情景);然后选用“新华社陕北(1949年)2月31日电”的一段文字,介绍照片的背景;接下来的正文,就是由这篇旧闻引出来的一个话题:“北平的和平解放,归功于傅作义最后时刻的正确抉择,归因于大势所趋,其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推手,就是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积极活动——平津战事未开,北平的地下党已经形成一条巨大的暗河,向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渗透。”③那么,谁是北平的地下党?地下党是怎样向守城的国民党劝降的?这篇新闻的主体内容,就是讲述那段峥嵘岁月的人物故事。这就将新闻与旧闻糅合在一起,既为受众提供了新闻信息,又具有历史的纵深感。
7.独家评说
让评论与新闻平分秋色,是当今媒体的一大特征。媒体有了独特的观点,才可体现思想深度。电视界就有“话筒出新闻”一说。这种传播理念,也值得网络媒体借鉴。当别人都在千人一面地报道同一则新闻时,网站对此发表独家观点,也能引起受众的关注。它可以是原创,也可以借船出海(比如转载博客文章),以此增强媒体的评论力量与信息独创性。当年媒体对方宏进“诈骗”一事进行报道④,当新浪娱乐频道的记者通过采访方宏进来求证信息的真伪时,网友们纷纷在网上发表文章,剖析此事的本质。一位网友在博客中说,方宏进涉嫌诈骗“是河北邢台公安提供给媒体的新闻稿。根据里面透露出的信息,难以认定方宏进构成合同诈骗”。博文列举四条理由来证实这一观点,最后得出结论:“方宏进欠钱固然可恨,公安滥用职权插手经济纠纷,比欠钱还可恨百倍。”⑤观点直指可能存在的司法腐败。另一位网友的博文也说:“未经记者本人调查核实和有关部门特别是经办司法机关证实的消息,就是程序上的假新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媒体或者其他人包括评论员上纲上线,把嫌疑人的一般道德过错问题上升到刑事犯罪范畴,把无罪者硬是说成罪犯,造成当事人在行业内的声誉或者评价降低,也要构成不当评论诽谤罪。”⑥这一观点涉及了媒体的职业道德与遵纪守法问题,可谓一针见血。适度转载这类文章,能增加网络媒体的思想分量。 8.异地约访
由于经费、器材、人员、制度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网络记者有时很难如愿采访。比如异地发生新闻,或某个特殊场合出现了新闻人物,记者想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便力不从心,请人代劳则是一个好办法。这人就是媒体常说的“特约记者”。异地突发新闻无法前往采访,那就请当地的特约记者代劳一下;特殊场合进不去,就把采访使命委托给一个能够进去的人,同样可以达到新闻再造的目的。2008年8月,中国举办奥运会,国际摄影网苦于没有记者,便委托国际摄影协会副秘书长何进以“特约记者”的身份,参与奥运会的宣传报道。这是国际摄影网第一次参与重大国际活动的新闻采访,特约记者为网站提供了大量图片和文字,这些最新奥运资讯,使网站的点击量大幅提高。该网站打算在今后的国际性活动中,尽可能组织类似人员参加拍摄采访活动,“以体现国际摄影协会的作用及影响力”⑦。异地约访除了委托特约记者,媒体还可以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直接对新闻当事人进行采访。从采编成本看,这是网络媒体的最佳选择。
9.名家号脉
如今电视专访、座谈节目越来越多,深受观众喜爱,那些嘉宾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新信息与新思想。可见名人名家的思想能量不逊于新闻本身。这对于实力不强的网络来说,倒是一个福音。当一些重大事件、问题引起群众普遍关注的时候,网站邀请专家学者、当事人或管理者,就此事表达观点,点穴评判,可能会受到欢迎。这既能深化传播内涵,也是一条新闻再造的有效捷径。2008年初业界预测,新的一年将会成为中国大规模开启住房保障的一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将成为平民化市场。那么,这种预测会有多大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南方周末》为此采访了参加“海螺行动II中英低收入群体比较研究”活动的官员、专家和企业家,这些人包括中国住房保障与公积金监督管理司副司长金一平、华高莱斯首席分析师殷冬明、伦敦大学教授彼得·霍尔、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伟强教授、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王竹、中山大学副教授朱亚鹏等人,他们为中国新一年的房地产市场把脉预测,媒体用他们新颖独到的观点,来体现自己的思想深度。一篇题为《学者为中国住房保障时代号脉》的新闻,就出现在2008年1月10日的《南方周末》上。
10.亲缘钩沉
所谓亲缘钩沉,就是从非本土新闻中提炼出本土元素,使之扩展成为独立的新闻作品。任何地方民众,都有文化认同的本性,他们一旦从新闻报道中找到家乡的信息,就会增加阅读兴趣,传播效果事半功倍。而“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各新闻要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与本地读者存在关联”⑧。尤其是异地新闻,或全国共享的新闻信息,要想让它受到本土受众的关注,媒体必须学会寻找它与本土受众的“亲缘”关系,这样的新闻不会同质化。2008年7月10日深夜,网上出现一条《科学家地震“前兆”研究获新进展》的消息,《苏州日报》记者查阅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发现,它的第一作者钮凤林教授是苏州人。于是越洋电话采访之后,一篇以《苏州人捕捉到地震“前兆” 旅美科学家钮凤林研究震前预报取得最新进展》为题的报道,11日便发表在《苏州日报》上。苏州读者来电称:“这是件让所有中国人,尤其苏州人感到振奋和自豪的事情。”⑨同样报道重大突发新闻,《苏州日报》的竞争策略是:你洋我土,你远我近,你俗我亲,总是努力让新闻与受众配上“亲缘”关系,以此赢得苏州市民的认同。这种新闻再造的思维值得网络媒体学习与借鉴。
11.以图代文
以图代文,就是用图片的方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网络发表图片在媒体中最便捷,应该发挥这个优势。当其他媒体还没有足够重视图片新闻的价值时,期待创新的网络媒体恰好可以拾遗补缺,多发这一类照片,以此实现新闻的视觉再造。2009年10月12日,新华社发了一篇题为《组图:索马里港口一艘油船起火》的新闻稿。文字只有两句:“10月10日,一艘载有油料的船只在索马里东北部港口博萨索起火燃烧。这艘船是在卸载油料时起火的,大火造成港口工作暂停。”稿件的主体,只有三张新闻图片,都是索马里卸油船燃火的画面,有近拍的镜头,也有远拍的镜头。⑩这篇稿子启示我们,如果记者在新闻现场没有时间深入采访,可以在第一时间抓拍几张照片,以此传输新闻信息。记者无法赶赴新闻现场,可借助网友拍的图片发布信息。
12.业内扫描
就是把新闻采编的目标对准媒介本身,从中搜寻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在老百姓心目中,媒体和记者的分量很重。精明的媒体总是利用受众的好奇心,来报道一些有趣的媒介业内信息,以满足群众的窥视欲和知情欲。2009年11月9日《法制日报》刊登一篇报道《崔永元托病离开〈实话实说〉?阿忆愤怒回应》,就是曝光媒介的内业信息。央视《实话实说》栏目一度走红中国,后来收视率渐低将被取消,特别受人关注,历任主持人在此背景下透露的信息,便成了大家瞩目的焦点。崔永元和阿忆,都担任过《实话实说》主持人。媒体称,阿忆曾经在博客中说,当年崔永元感到《实话实说》在走下坡路,所以托词“生病”离开了《实话实说》。可见《实话实说》的衰微,崔永元有责任。对媒体的这种报道,阿忆在记者节当晚写下博文《今天是记者节》,怒斥记者“挑拨”他与小崔的兄弟关系。文章指出:自己的原话是“崔永元离开《实话实说》是因为无法说实话”。《法制日报》刊登此类新闻,当然有“八卦”之嫌。但发表后被国内媒体广泛转载,说明老百姓很关心新闻界内部的信息,这恰好是新闻再造的一个机遇。
以上从12个方面,总结了媒介常用的新闻再造的思路与方法。它们互补使用,对网络媒体拓展新闻资源会有帮助。
三、“新闻再造”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新闻再造是新闻采编的权宜之计,不能因此否定传统的新闻采编思路。但凡有条件对新闻事件做正面采访,记者还应当多从这方面努力。正业和副业之间互为补充,新闻采编方可“左右逢源”。
第二,利用好博客、论坛、微博等网络信息资源。尤其是利用好博客资源。不少博主是社会的中坚与精英,其话语权和影响力很大,相关信息一旦得到传播,媒体自然会提高受众的关注度。目前国内外较热的网站,都在借助博客的力量获益。新浪首页就把博客放在了前几个版块上,它的各个频道也充斥着博客信息与内容,“博客频道”甚至成为新浪网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阐述“新闻再造”各种手法,不少个案也来自博客,由此可见博客的价值。 第三,本文所提“新闻再造”概念,虽为新闻网站出谋划策,其理念同样适用于其他媒体。因为新闻再造的成功,既与传媒人的敬业精神有关,也与其思维方式、采编视角和文化底蕴有关,这个原理适用于任何媒体。
第四,本文阐述“新闻再造”的原理和实现途径,意在拓展网络媒体的新闻资源与采编思路。从本质上说,它是网络媒体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智慧与技巧,也是利用新闻形态的变装,吸引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二度关注。但它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不能违反新闻的真实性。尤其在重新拟定新闻标题时,其形式无论怎样新颖独特,都要围绕新闻内容的核心和主题去仔细推敲,突出其热点和亮点,而不能为了吸引眼球去标新立异,否则就会误导读者,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①马天帅:《四川大学否认新闻系将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天府早报》2009年10月13日。②张和平:《“补差价”背后的博弈——温州“购房门”事件后续报道》,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9-07/03/content_11648029.htm,2009年7月3日。③张汨汨、黎云:《1949·旧闻新解:解放北平》,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9-09/14/content_12047563.htm,2009年9月13日。④JZB:《方宏进独家回应“诈骗”:这些事情就随它去吧》,新浪网,http://ent.sina.com.cn/s/m/2009-10-18/17542735594.shtml,2009年10月18日。⑤苏占军:《抓方宏进涉嫌为企业收债》,搜狐博客,http://suzhanjun.blog.sohu.com/134387123.html,2009年10月19日。⑥鲁国平:《请媒体先放过涉嫌诈骗被拘的原央视主持方宏进!》,新浪博客,http://blog.china.com/u/061116/16709/200910/5322309.html,2009年10月18日。⑦猩猩:《我网特约记者何进奥运采访凯旋而归》,国际摄影网,http://www.ipa001.com/a/news/guojidongtai/2009/1126/825.html,2008年8月26日。⑧⑨常新、张波:《让遥远的新闻清晰起来——〈苏州日报〉重大事件“落地”的操作体》,《传媒观察》2009年第9期。⑩新华社:《索马里港口一艘油船起火》,新华网,http://news.sina.com.cn/w/p/2009-10-12/075718810518.shtml,2009年10月11日。
责任编辑:沐 紫
关键词:网络媒体;新闻采访;新闻再造;采编;创意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1—0172—05
一、网络媒体新闻采访现状
网络媒体诞生以来,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主渠道,便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由传统的平面、电子媒体,转向了今天的各种网站。但同时网上传播的新闻信息,绝大部分并非网站自己采访获得,其来源或是转载其他媒体发表的新闻,或是来自网友发布的信息。网络媒体的这种行为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普通商业网站没有新闻采访权,需要转载新闻来充实网页内容。国务院新闻办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综合性互联网站“不得登载自行采写的新闻”。可见这些媒体缺少直接获取新闻信息的资格,这对以快速、便捷传播信息为主业的网站来说,等于是做无米之炊。好在《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允许这一类网站“可以从事登载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发布的新闻的业务”,否则其真的难以生存。
第二,尽管“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互联网站,经批准可以从事登载新闻业务”(《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也没有限制它的新闻采访权,然而这一类网站缺少人才、资金与品牌影响力,发布的新闻很难产生反响,也需要适量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才能吸引互联网的受众。《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条件,应当具有“新闻编辑机构、资金、设备及场所”、“相关新闻工作经验和中级以上新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专职新闻编辑负责人”与“相应数量的具有中级以上新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事实上,作为传媒新生力量的网站,大家普遍达不到这个要求,这意味着网站独立采编新闻的条件是有限的,必须依靠传统媒体。
第三,能够发布新闻信息的网站大都由传统媒体创办与主管,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发表的新闻质量不高,在内容和形态上囿于旧观念的局限,难以满足网民需求,同样需要充实一部分来自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
这一切都说明,网络媒体的生存不容乐观,它想在新闻信息的采编发布中寻求突破, 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学会“新闻”再造。
二、“新闻再造”的12种思路与方法
何谓“新闻再造”?就是对同一条新闻的二度创造,对新闻资源的多重利用。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网站对其报道也好,转载新闻也好,都要超凡脱俗,视角独特,令人耳目一新,给受众带来新鲜感。但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遵循新闻再造的特殊规律。本文所述新闻再造的一些思路与方法,可为网络媒体提供借鉴和参考。
1.包装转载
采访独家新闻,媒体都有这个愿望。然而,如今“世界是平的”(托马斯·弗里德曼语),任何一家媒体要垄断信息,都十分艰难。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会有许多记者去采访;一条新闻发表了,也会被数不清的媒体转载。这就势必出现媒体的同质化现象。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媒体同质的背景下,仍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那些效益好的媒体,其实并没有垄断新闻,只是他们报道的新闻,与其他媒体同源却不同质。即使转载新闻,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将新闻重新定位与包装起来,以此达到新闻再造的效果。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修改标题,将传统的“大而全”标题,改为“突出亮点”(但必须注明原标题)。2009年10月11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全国多家媒体闻风报道。第二天《广州日报》就将它定位成一条揭秘新闻进行了报道,标题为《袁伟民新书曝体坛内幕 马家军缘何无缘悉尼奥运》。新浪网转载时,在标题上更加突出它的揭秘细节:《袁伟民新书称马家军涉嫌用药缺席悉尼奥运》。其实《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是从宏观视角回忆中国体育的风云际会,马家军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根本算不上核心内容。但新闻报道并不是内容综述,而应对其最新变动的信息进行披露。《广州日报》和新浪网上的新闻标题便突出了这样的特点,自然受到关注。
2.捕捉反馈
网络媒体是新闻报道的速度之王。但由于人手少,缺少经验,采编新闻在质和量上均不敌传统媒体。所以,具有信息传播优势的网站,实际上是新闻采编队伍中的弱势群体。面对这种窘况,网络可以绕道而行,如果众多媒体都去抢先报道一则新闻,那么网络媒体可以到群众(读者、论坛、博客、微博)中去,采访、收集受众对这条新闻的反馈,这样的信息同样具有新闻价值。2009年9月28日,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上称:“中国高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自2004年以来,科研能力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这一信息被无数媒体报道。但《成都商报》并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努力收集专家与群众对这一观点的真实反馈。我国航天专家韩杰才对记者说:“首先,需要分清科研活动中量和质的关系。他介绍,我们高校的科研人员基数大,论文数量多是必然的,论文数排世界第五,数据应该是准确的。但数量和质量是两个范畴的事情。目前,我们高校的论文的质量确实有待提高。”专家如是说,那么群众呢?报道说:“就在新闻发布会的当天,许多资深人士就写文章驳斥教育部,他们认为,这仅仅是相关职能部门给自己脸上贴金。真实的状况和这个世界第五的说法,有相当的距离。还有业内人士指出,高校的论文抄袭之风愈演愈烈,核心期刊论钱发文,学术含金量日趋下滑。在这种状况下,作为教育的主管部门谈‘论文数全世界第五,或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等是非常不严肃的事情。”根据这些信息,10月12日《成都商报》发表了题为《教育部称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遭质疑》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与各家媒体争先恐后报道教育部“发布会”的新闻相比,《成都商报》对受众反馈的报道,其社会影响一点也不逊色。像这样通过电话就能采访、坐在编辑部就可以搜索网民反馈意见的工作,一般的网络媒体都可以做到。 3.辨伪追访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新闻报道也有娱乐的成分。媒体不加选择地转载他人的新闻,就会以讹传讹,愚弄受众,影响传媒的公信力。所以,记者要学会辨伪追访,对真假难分的新闻信息,来一次求证的过程,看看它是否有假,从而收到“拨乱反正”的效果。2010年,媒体纷纷转载这样一条新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一时间关于“本科毕业论文存废”的问题,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瞩目的焦点,有些媒体并不了解信息的真实性,还煞有介事发表评论。《天府早报》记者比较理性,他们通过走访四川大学的干部和师生,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四川大学并不想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只是优化毕业论文设计。①由此便挖掘出了一条更有价值的新闻。这种新闻再造经验,也值得网络效法。
4.放大背景
新闻有六要素:何事、何因、何人、何时、何地、何果。其中的“何因”,类似于新闻背景。将其放大采编成一条新闻,也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新闻背景分直接与间接两种,直接背景即新闻发生的直接动因;而间接背景容易被忽略。其实,直接背景是由间接背景延伸而来,把它写成独立的新闻,会使新闻产生历史的纵深感,更加引人入胜。2009年6月12日,原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赴任深圳市委副书记、深圳市代市长,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记者纷纷到深圳采访王荣及相关人员。但由于人事变动属于敏感话题,有关部门不给媒体提供详细资料,所以媒体的报道了无新意。《南方都市报》记者却独辟蹊径,赴王荣老家江苏省滨海县,去采访他的父母、老师、同学、亲友,从中采集王荣当年的生活、学习故事。6月16日发表了以《解密深圳代市长王荣》为题的报道,详细披露王荣“学而优则仕”的人生历程。由于这篇报道揭示了一位国家高官的成长背景,被各家媒体纷纷转载。可见,把间接背景转化为新闻也很重要,它体现了新闻再造的新思路。
5.新闻接龙
新闻接龙即新闻的后续报道。一个新闻事件出现,记者及时报道,能够体现其实力。大型强势媒体得天独厚,而缺少条件和经验的媒体(比如网络)难以望其项背。后者怎么办?静观事态的发展变化。一般来说,新闻发生之后都有结局,有些结局呈现得枝蔓且周期较长。记者坚持调查采访,就能捕捉到新闻延续的相关信息,以精彩的后续报道实现“新闻接龙”。2009年3月23日,网络曝出内幕信息:温州市的一些官员和“关系户”,利用特权和关系网,以每平方米低于市场的“暂定价”,从旧城改建指挥部那里,购到安置房剩余的房子。媒体曝光后,在舆论压力下温州市政府2009年5月22日作出处理决定:要求购房者按实际市场价补交差价。百姓听到消息,拍手称快。媒体曝光至此,似乎事态有了结局。但新华网7月3日对其事件的后续报道,让我们看到了更为精彩的故事:有的官员补钱后心安理得,认为“大局”与“形象”更重要;有的官员补了钱,却怒气冲冲,说自己“打掉牙齿往肚里咽”;有的购房者已经将房子卖出去了,那么谁来补交这剩余的房款?卖房者与买房者各执一词,直至闹上法庭;有的购房者则抱怨政府,不该把皮球踢给群众,致使社会矛盾重重,影响了稳定。②这篇报道读完,读者还有阅读欲望,因为故事还在进行。“新闻接龙”能写出悬念与期待,容易产生社会影响力。
6.旧闻新做
记者还可以从故纸堆里寻找灵感,收集新闻报道的素材与线索,此所谓“旧闻新做”。每一则新闻的发生,都有背景与渊源,人们也有窥视揭秘的欲望,这就难免涉及历史。所以,如果网络媒介的采编条件有限,可考虑选编一些与现实有关联、可以启迪人们思考的旧闻。所谓与现实有关联,一是旧闻能够衬托社会的最新发展;二是在新闻后面链接旧闻,使其形成历史景深;三是以史鉴今,用旧闻警醒世人;四是以历史旧闻为由头,重新采访与之相关的人、事、物,从旧闻中提炼出新闻意义。2009年9月13日,新华网刊登一条新闻《1949·旧闻新解:解放北平》,正文先用一幅黑白照片(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式,经过前门大街的情景);然后选用“新华社陕北(1949年)2月31日电”的一段文字,介绍照片的背景;接下来的正文,就是由这篇旧闻引出来的一个话题:“北平的和平解放,归功于傅作义最后时刻的正确抉择,归因于大势所趋,其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推手,就是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积极活动——平津战事未开,北平的地下党已经形成一条巨大的暗河,向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渗透。”③那么,谁是北平的地下党?地下党是怎样向守城的国民党劝降的?这篇新闻的主体内容,就是讲述那段峥嵘岁月的人物故事。这就将新闻与旧闻糅合在一起,既为受众提供了新闻信息,又具有历史的纵深感。
7.独家评说
让评论与新闻平分秋色,是当今媒体的一大特征。媒体有了独特的观点,才可体现思想深度。电视界就有“话筒出新闻”一说。这种传播理念,也值得网络媒体借鉴。当别人都在千人一面地报道同一则新闻时,网站对此发表独家观点,也能引起受众的关注。它可以是原创,也可以借船出海(比如转载博客文章),以此增强媒体的评论力量与信息独创性。当年媒体对方宏进“诈骗”一事进行报道④,当新浪娱乐频道的记者通过采访方宏进来求证信息的真伪时,网友们纷纷在网上发表文章,剖析此事的本质。一位网友在博客中说,方宏进涉嫌诈骗“是河北邢台公安提供给媒体的新闻稿。根据里面透露出的信息,难以认定方宏进构成合同诈骗”。博文列举四条理由来证实这一观点,最后得出结论:“方宏进欠钱固然可恨,公安滥用职权插手经济纠纷,比欠钱还可恨百倍。”⑤观点直指可能存在的司法腐败。另一位网友的博文也说:“未经记者本人调查核实和有关部门特别是经办司法机关证实的消息,就是程序上的假新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媒体或者其他人包括评论员上纲上线,把嫌疑人的一般道德过错问题上升到刑事犯罪范畴,把无罪者硬是说成罪犯,造成当事人在行业内的声誉或者评价降低,也要构成不当评论诽谤罪。”⑥这一观点涉及了媒体的职业道德与遵纪守法问题,可谓一针见血。适度转载这类文章,能增加网络媒体的思想分量。 8.异地约访
由于经费、器材、人员、制度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网络记者有时很难如愿采访。比如异地发生新闻,或某个特殊场合出现了新闻人物,记者想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便力不从心,请人代劳则是一个好办法。这人就是媒体常说的“特约记者”。异地突发新闻无法前往采访,那就请当地的特约记者代劳一下;特殊场合进不去,就把采访使命委托给一个能够进去的人,同样可以达到新闻再造的目的。2008年8月,中国举办奥运会,国际摄影网苦于没有记者,便委托国际摄影协会副秘书长何进以“特约记者”的身份,参与奥运会的宣传报道。这是国际摄影网第一次参与重大国际活动的新闻采访,特约记者为网站提供了大量图片和文字,这些最新奥运资讯,使网站的点击量大幅提高。该网站打算在今后的国际性活动中,尽可能组织类似人员参加拍摄采访活动,“以体现国际摄影协会的作用及影响力”⑦。异地约访除了委托特约记者,媒体还可以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直接对新闻当事人进行采访。从采编成本看,这是网络媒体的最佳选择。
9.名家号脉
如今电视专访、座谈节目越来越多,深受观众喜爱,那些嘉宾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新信息与新思想。可见名人名家的思想能量不逊于新闻本身。这对于实力不强的网络来说,倒是一个福音。当一些重大事件、问题引起群众普遍关注的时候,网站邀请专家学者、当事人或管理者,就此事表达观点,点穴评判,可能会受到欢迎。这既能深化传播内涵,也是一条新闻再造的有效捷径。2008年初业界预测,新的一年将会成为中国大规模开启住房保障的一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将成为平民化市场。那么,这种预测会有多大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南方周末》为此采访了参加“海螺行动II中英低收入群体比较研究”活动的官员、专家和企业家,这些人包括中国住房保障与公积金监督管理司副司长金一平、华高莱斯首席分析师殷冬明、伦敦大学教授彼得·霍尔、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伟强教授、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王竹、中山大学副教授朱亚鹏等人,他们为中国新一年的房地产市场把脉预测,媒体用他们新颖独到的观点,来体现自己的思想深度。一篇题为《学者为中国住房保障时代号脉》的新闻,就出现在2008年1月10日的《南方周末》上。
10.亲缘钩沉
所谓亲缘钩沉,就是从非本土新闻中提炼出本土元素,使之扩展成为独立的新闻作品。任何地方民众,都有文化认同的本性,他们一旦从新闻报道中找到家乡的信息,就会增加阅读兴趣,传播效果事半功倍。而“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各新闻要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与本地读者存在关联”⑧。尤其是异地新闻,或全国共享的新闻信息,要想让它受到本土受众的关注,媒体必须学会寻找它与本土受众的“亲缘”关系,这样的新闻不会同质化。2008年7月10日深夜,网上出现一条《科学家地震“前兆”研究获新进展》的消息,《苏州日报》记者查阅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发现,它的第一作者钮凤林教授是苏州人。于是越洋电话采访之后,一篇以《苏州人捕捉到地震“前兆” 旅美科学家钮凤林研究震前预报取得最新进展》为题的报道,11日便发表在《苏州日报》上。苏州读者来电称:“这是件让所有中国人,尤其苏州人感到振奋和自豪的事情。”⑨同样报道重大突发新闻,《苏州日报》的竞争策略是:你洋我土,你远我近,你俗我亲,总是努力让新闻与受众配上“亲缘”关系,以此赢得苏州市民的认同。这种新闻再造的思维值得网络媒体学习与借鉴。
11.以图代文
以图代文,就是用图片的方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网络发表图片在媒体中最便捷,应该发挥这个优势。当其他媒体还没有足够重视图片新闻的价值时,期待创新的网络媒体恰好可以拾遗补缺,多发这一类照片,以此实现新闻的视觉再造。2009年10月12日,新华社发了一篇题为《组图:索马里港口一艘油船起火》的新闻稿。文字只有两句:“10月10日,一艘载有油料的船只在索马里东北部港口博萨索起火燃烧。这艘船是在卸载油料时起火的,大火造成港口工作暂停。”稿件的主体,只有三张新闻图片,都是索马里卸油船燃火的画面,有近拍的镜头,也有远拍的镜头。⑩这篇稿子启示我们,如果记者在新闻现场没有时间深入采访,可以在第一时间抓拍几张照片,以此传输新闻信息。记者无法赶赴新闻现场,可借助网友拍的图片发布信息。
12.业内扫描
就是把新闻采编的目标对准媒介本身,从中搜寻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在老百姓心目中,媒体和记者的分量很重。精明的媒体总是利用受众的好奇心,来报道一些有趣的媒介业内信息,以满足群众的窥视欲和知情欲。2009年11月9日《法制日报》刊登一篇报道《崔永元托病离开〈实话实说〉?阿忆愤怒回应》,就是曝光媒介的内业信息。央视《实话实说》栏目一度走红中国,后来收视率渐低将被取消,特别受人关注,历任主持人在此背景下透露的信息,便成了大家瞩目的焦点。崔永元和阿忆,都担任过《实话实说》主持人。媒体称,阿忆曾经在博客中说,当年崔永元感到《实话实说》在走下坡路,所以托词“生病”离开了《实话实说》。可见《实话实说》的衰微,崔永元有责任。对媒体的这种报道,阿忆在记者节当晚写下博文《今天是记者节》,怒斥记者“挑拨”他与小崔的兄弟关系。文章指出:自己的原话是“崔永元离开《实话实说》是因为无法说实话”。《法制日报》刊登此类新闻,当然有“八卦”之嫌。但发表后被国内媒体广泛转载,说明老百姓很关心新闻界内部的信息,这恰好是新闻再造的一个机遇。
以上从12个方面,总结了媒介常用的新闻再造的思路与方法。它们互补使用,对网络媒体拓展新闻资源会有帮助。
三、“新闻再造”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新闻再造是新闻采编的权宜之计,不能因此否定传统的新闻采编思路。但凡有条件对新闻事件做正面采访,记者还应当多从这方面努力。正业和副业之间互为补充,新闻采编方可“左右逢源”。
第二,利用好博客、论坛、微博等网络信息资源。尤其是利用好博客资源。不少博主是社会的中坚与精英,其话语权和影响力很大,相关信息一旦得到传播,媒体自然会提高受众的关注度。目前国内外较热的网站,都在借助博客的力量获益。新浪首页就把博客放在了前几个版块上,它的各个频道也充斥着博客信息与内容,“博客频道”甚至成为新浪网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阐述“新闻再造”各种手法,不少个案也来自博客,由此可见博客的价值。 第三,本文所提“新闻再造”概念,虽为新闻网站出谋划策,其理念同样适用于其他媒体。因为新闻再造的成功,既与传媒人的敬业精神有关,也与其思维方式、采编视角和文化底蕴有关,这个原理适用于任何媒体。
第四,本文阐述“新闻再造”的原理和实现途径,意在拓展网络媒体的新闻资源与采编思路。从本质上说,它是网络媒体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智慧与技巧,也是利用新闻形态的变装,吸引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二度关注。但它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不能违反新闻的真实性。尤其在重新拟定新闻标题时,其形式无论怎样新颖独特,都要围绕新闻内容的核心和主题去仔细推敲,突出其热点和亮点,而不能为了吸引眼球去标新立异,否则就会误导读者,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①马天帅:《四川大学否认新闻系将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天府早报》2009年10月13日。②张和平:《“补差价”背后的博弈——温州“购房门”事件后续报道》,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9-07/03/content_11648029.htm,2009年7月3日。③张汨汨、黎云:《1949·旧闻新解:解放北平》,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9-09/14/content_12047563.htm,2009年9月13日。④JZB:《方宏进独家回应“诈骗”:这些事情就随它去吧》,新浪网,http://ent.sina.com.cn/s/m/2009-10-18/17542735594.shtml,2009年10月18日。⑤苏占军:《抓方宏进涉嫌为企业收债》,搜狐博客,http://suzhanjun.blog.sohu.com/134387123.html,2009年10月19日。⑥鲁国平:《请媒体先放过涉嫌诈骗被拘的原央视主持方宏进!》,新浪博客,http://blog.china.com/u/061116/16709/200910/5322309.html,2009年10月18日。⑦猩猩:《我网特约记者何进奥运采访凯旋而归》,国际摄影网,http://www.ipa001.com/a/news/guojidongtai/2009/1126/825.html,2008年8月26日。⑧⑨常新、张波:《让遥远的新闻清晰起来——〈苏州日报〉重大事件“落地”的操作体》,《传媒观察》2009年第9期。⑩新华社:《索马里港口一艘油船起火》,新华网,http://news.sina.com.cn/w/p/2009-10-12/075718810518.shtml,2009年10月11日。
责任编辑:沐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