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乒乓球专业运动员、体育院校及其他综合类院校体育系专项选修课学生、从事业余训练的运动员等,在已经出现的一些运动性损伤症状等问题上作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及分析,并提出一些损伤的一般规律进行初步探讨,总结出一些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运动损伤;损伤部位;打法类型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速度快、变化多、动作结构较复杂、竞争激烈的运动,在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时有发生,较大地影响了教学训练的正常进行。为探索乒乓球运动损伤的一般规律,从而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参加乒乓球运动训练的有关人员共 50 人,进行运动损伤调查,并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乒乓球的教学训练有所裨益。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专业运动员包括云南省乒乓球队、云南长青乒乓球俱乐部共计 17 人,综合各类院校体育系专项选修课学生包括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各专业的学生共 26 人,业余爱好者和教练 7 人。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的形式分别对专业运动员、体育院校及其专项选修课学生、业余运动员作了调查问卷发放 100 份,收回有效问卷共 50 份。
3、数理统计。用统计学方法,对 50 份有效问卷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对比分析法对足量的有代表性问卷的统计结果,从生理、解剖学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论证,从而总结出乒乓球运动损伤的一般规律,并提出了预防的措施。
二、结果与分析
(一)乒乓球运动损伤的一般情况。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发现,被调查者 50 人,有运动损伤者45 人,发生率为 90%,其中体育学院专选生,26 人接受了调查,有过运动损伤的 24 人,发生率为 92%;乒乓专业运动员 17 人接受了调查,有过运动损伤的 17 人,发生率为 100 %;业余爱好者 7 人接受了调查,有过运动损伤的 4 人,发生率为 57.14%。乒乓球打法可分为:弧圈型、快攻型、削球结合反攻型三大类。在接受调查的人中,运动损伤总人次共计 60 例,运动损伤发生分别为:弧圈型 45 例,占 75%;快攻型 11 例,占 18.33%;削球型 4例,占 6.67%。运动损伤在人体各部位的分布情况为上肢 49 例,占81.67%;下肢 11 例,占 18.33%。
(二)乒乓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及特点。
1.损伤原因。因为大强度的运动,体内分解代谢旺盛乳酸大量堆积,使肌肉的弹性、韧带的伸展性、对抗肌群的协调性、关节的灵活性均不同程度地减弱,运动量安排不合理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而目前专业运动队的教练员中,有很多对于如何运用科学训练手段,如何掌握运动员生理负荷的极限等问题尚缺乏应有的知识,在训练中一味强调大运动量因而导致受伤事故,这样的情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体育学院乒乓球专选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除少数同于专业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原因外,主要是因为不少学生在入学前就患有不同程度的劳损和老伤,入学后上课时又复发。有的则是其他普修课上的隐性损伤的表露,如有一学生在上体操课时做前手翻动作中感到腰部不适,接着上乒乓球专选课,并无用力不良的动作,就感到腰部疼痛,经检查确认为腰扭伤。有些学生认为乒乓球课运动量不太大,准备活动马马虎虎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2.不同打法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不同。快攻型打法损伤占总损伤数的 23.43%,多分布于上肢其中肩部与腕最多。因为快攻型打法的主要技术是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都是以快为主,扣杀是主要的得分手段。在扣杀中集中全身力量,通过臂、腕、手击球,具有很大的爆发性,整个手臂起到速度杠杆的作用,此时肩部承受力量最大,位置稍有不当就可能发生损伤。手腕的活动范围较小,但此时也以最大限度的极快的速度内旋(反手则外旋),如果腕关节灵活性不好或腕关节力量较差也容易发生损伤。削球型打法损伤发生占总损伤数的 37.1%,多分布于下肢与躯干部腰骶与膝部最多,下肢的活动较多且幅度较大,造成膝关节负担过重,常处于半屈位的膝关节在左右前后大范围的跑动中,呈现不稳定状态损伤较易发生。此外还要利用转腰来获得回击球的时间和空间,这时如果腰部的柔韧不好或对抗击群用力不协调也能导致运动损伤。弧圈型打法损伤占总损伤数的39%,多分布在上肢和躯干部腰部与肩部最为多见。
(三)结果与分析
表1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
由上述(表 1)调查表明,专业运动员和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条件相对都较好,所以下肢的损伤较少,对作准备活动和训练结束后的放松活动的认识也比较积极很认真,并且基本都是专项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业余运动员由于对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的认识不足所以不重视。在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时没有很好地进行训练也是导致损伤原因之一。很多人在受伤后都选择慢慢恢复,这样也造成了有伤不及时处理导致演变成老伤积少成多变成旧伤,很容易复发。一旦复发就很难治愈了。
三、预防措施
(一)合理安排运动量。在教学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安排要有大、中、小节奏,避免在高度紧张的运动之后或疲劳的状态下进行复杂的技术练习,实行运动员自我监督。同时,教练员还要学习有关运动医学的知识。
(二)充分作好准备活动,重视体育比赛前的准备活动。要加强准备活动,包括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项准备活动,以使全身各关节及肌群充分活动开,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建议引导学生在活动前,特别是院系、班级球類比赛活动前多进行下肢柔韧性练习,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增强全面身体素质与专项素质,加强小关节部位的力量练习。在教学训练中,适当安排身体素质训练,发展全身各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并不断发展专项素质。同时,还要根据各种打法类型运动损伤的特点,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易伤部位的专门性练习。
(四)加强腰、肩、膝等局部的营养与放松,注重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康复训练,加强医务监督。在乒乓球运动中,腰、肩、膝部位的负担较重,在训练结束后,可采取热敷、按摩等手段,加快这些部位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在运动结束后或运动过程的间隙中,有意识地放松这些部位的肌肉等等,多是减轻局部负担,消除疲劳的较好办法。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由于动作粗野或用力过猛造成的运动损伤比例占 20.2%,此数目不可忽视,建议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项目的比赛规则和理论知识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尽可能地减少犯规动作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伤。
四、结束语
乒乓球运动损伤多集中在上肢和腰部,这是由其高强度、高对抗、高速度的运动性质所决定的。运动损伤会严重影响乒乓球的教学和训练工作,更会影响一些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如何减少运动损伤是乒乓球运动中不容忽视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卢春艳.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防治方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19(9).
[2]元圣华,李繁荣.乒乓球运动训练中损伤的一般规律及预防[J].山东体育科技,2002,12(24)第4期.
[3]崔树青.乒乓球运动员慢性肩袖损伤的治疗和训练保护[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3(22)第2期.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运动损伤;损伤部位;打法类型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速度快、变化多、动作结构较复杂、竞争激烈的运动,在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时有发生,较大地影响了教学训练的正常进行。为探索乒乓球运动损伤的一般规律,从而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参加乒乓球运动训练的有关人员共 50 人,进行运动损伤调查,并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乒乓球的教学训练有所裨益。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专业运动员包括云南省乒乓球队、云南长青乒乓球俱乐部共计 17 人,综合各类院校体育系专项选修课学生包括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各专业的学生共 26 人,业余爱好者和教练 7 人。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的形式分别对专业运动员、体育院校及其专项选修课学生、业余运动员作了调查问卷发放 100 份,收回有效问卷共 50 份。
3、数理统计。用统计学方法,对 50 份有效问卷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对比分析法对足量的有代表性问卷的统计结果,从生理、解剖学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论证,从而总结出乒乓球运动损伤的一般规律,并提出了预防的措施。
二、结果与分析
(一)乒乓球运动损伤的一般情况。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发现,被调查者 50 人,有运动损伤者45 人,发生率为 90%,其中体育学院专选生,26 人接受了调查,有过运动损伤的 24 人,发生率为 92%;乒乓专业运动员 17 人接受了调查,有过运动损伤的 17 人,发生率为 100 %;业余爱好者 7 人接受了调查,有过运动损伤的 4 人,发生率为 57.14%。乒乓球打法可分为:弧圈型、快攻型、削球结合反攻型三大类。在接受调查的人中,运动损伤总人次共计 60 例,运动损伤发生分别为:弧圈型 45 例,占 75%;快攻型 11 例,占 18.33%;削球型 4例,占 6.67%。运动损伤在人体各部位的分布情况为上肢 49 例,占81.67%;下肢 11 例,占 18.33%。
(二)乒乓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及特点。
1.损伤原因。因为大强度的运动,体内分解代谢旺盛乳酸大量堆积,使肌肉的弹性、韧带的伸展性、对抗肌群的协调性、关节的灵活性均不同程度地减弱,运动量安排不合理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而目前专业运动队的教练员中,有很多对于如何运用科学训练手段,如何掌握运动员生理负荷的极限等问题尚缺乏应有的知识,在训练中一味强调大运动量因而导致受伤事故,这样的情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体育学院乒乓球专选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除少数同于专业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原因外,主要是因为不少学生在入学前就患有不同程度的劳损和老伤,入学后上课时又复发。有的则是其他普修课上的隐性损伤的表露,如有一学生在上体操课时做前手翻动作中感到腰部不适,接着上乒乓球专选课,并无用力不良的动作,就感到腰部疼痛,经检查确认为腰扭伤。有些学生认为乒乓球课运动量不太大,准备活动马马虎虎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2.不同打法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不同。快攻型打法损伤占总损伤数的 23.43%,多分布于上肢其中肩部与腕最多。因为快攻型打法的主要技术是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都是以快为主,扣杀是主要的得分手段。在扣杀中集中全身力量,通过臂、腕、手击球,具有很大的爆发性,整个手臂起到速度杠杆的作用,此时肩部承受力量最大,位置稍有不当就可能发生损伤。手腕的活动范围较小,但此时也以最大限度的极快的速度内旋(反手则外旋),如果腕关节灵活性不好或腕关节力量较差也容易发生损伤。削球型打法损伤发生占总损伤数的 37.1%,多分布于下肢与躯干部腰骶与膝部最多,下肢的活动较多且幅度较大,造成膝关节负担过重,常处于半屈位的膝关节在左右前后大范围的跑动中,呈现不稳定状态损伤较易发生。此外还要利用转腰来获得回击球的时间和空间,这时如果腰部的柔韧不好或对抗击群用力不协调也能导致运动损伤。弧圈型打法损伤占总损伤数的39%,多分布在上肢和躯干部腰部与肩部最为多见。
(三)结果与分析
表1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
由上述(表 1)调查表明,专业运动员和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条件相对都较好,所以下肢的损伤较少,对作准备活动和训练结束后的放松活动的认识也比较积极很认真,并且基本都是专项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业余运动员由于对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的认识不足所以不重视。在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时没有很好地进行训练也是导致损伤原因之一。很多人在受伤后都选择慢慢恢复,这样也造成了有伤不及时处理导致演变成老伤积少成多变成旧伤,很容易复发。一旦复发就很难治愈了。
三、预防措施
(一)合理安排运动量。在教学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安排要有大、中、小节奏,避免在高度紧张的运动之后或疲劳的状态下进行复杂的技术练习,实行运动员自我监督。同时,教练员还要学习有关运动医学的知识。
(二)充分作好准备活动,重视体育比赛前的准备活动。要加强准备活动,包括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项准备活动,以使全身各关节及肌群充分活动开,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建议引导学生在活动前,特别是院系、班级球類比赛活动前多进行下肢柔韧性练习,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增强全面身体素质与专项素质,加强小关节部位的力量练习。在教学训练中,适当安排身体素质训练,发展全身各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并不断发展专项素质。同时,还要根据各种打法类型运动损伤的特点,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易伤部位的专门性练习。
(四)加强腰、肩、膝等局部的营养与放松,注重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康复训练,加强医务监督。在乒乓球运动中,腰、肩、膝部位的负担较重,在训练结束后,可采取热敷、按摩等手段,加快这些部位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在运动结束后或运动过程的间隙中,有意识地放松这些部位的肌肉等等,多是减轻局部负担,消除疲劳的较好办法。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由于动作粗野或用力过猛造成的运动损伤比例占 20.2%,此数目不可忽视,建议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项目的比赛规则和理论知识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尽可能地减少犯规动作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伤。
四、结束语
乒乓球运动损伤多集中在上肢和腰部,这是由其高强度、高对抗、高速度的运动性质所决定的。运动损伤会严重影响乒乓球的教学和训练工作,更会影响一些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如何减少运动损伤是乒乓球运动中不容忽视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卢春艳.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防治方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19(9).
[2]元圣华,李繁荣.乒乓球运动训练中损伤的一般规律及预防[J].山东体育科技,2002,12(24)第4期.
[3]崔树青.乒乓球运动员慢性肩袖损伤的治疗和训练保护[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3(22)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