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群众广场文化在群众文化开展中占有基础位置,是重要的文化开展风向标。群众广场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潜移默化中对全社会人们起到教育作用。分析群众广场文化的现状,提出新时期发展方向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群众文化;广场文化
人类漫长的生产劳动过程中,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不断认识和精神追求产生的一系列的人文社会活动,我们称之为文化。在久远的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们基本都是在部落聚集区的开阔地上进行“文化”活动。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由人类各种集会、议事、祭祀、欢庆等活动,逐渐创造、积淀、发展出极具活力的群众文化形式——广场文化。具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广场文化发展到现代社会,通过融入新时期新的元素,某种程度上也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兴文化。自上世纪末,我国的广场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为我国现代文明生活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新势头。
一、新时期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的作用
1.群众广场文化具有极强的辐射功能。我国上世纪末,各地兴建大批群众文化广场,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场所问题。广场的建成使用,迅速的带动了群众文化的繁荣,极大的发展了我国的群众文化,由点到面的辐射到生活的各个层面。
2.群众广场文化具有普遍的教育功能。目前我国广场文化涉及广场舞、戏曲弹唱、文化展览、文艺演出等各种文化形式,涉及内容都是积极健康、催人奋进,以群众健身,歌颂新时期社会主义新文明为主,在普及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发挥出良好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
3.群众广场文化具有很好的新生活引导作用。各级政府及社会公益组织,通过积极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积极宣传社会新风尚,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掌握了社会主义文化宣传的主动权,有效解决社会不良风气,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净化社会空气。
4.群众广场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交流功能。群众广场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在文化得到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为城市增添新的风采。特别是在春节等重大节假日里举行的文化活动,在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的同时,也为地方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极大地带动了文化交流。
5.群众广场文化具有良好的地方宣传展示作用。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事业得以飞速发展,各地通过在群众文化广场开展多样活动,宣传展示地方历史文化,推广地方旅游资源,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当前群众广场文化存在的问题
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文化惠民”方针政策,随即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各地加大了群众广场文化设施的建设,旨在全面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所有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文化追求,让全国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国家飞速发展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各地方在执行“文化惠民”政策具体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影响到群众文化生活的提高。
1.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经费落实不到位。各级政府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都会就文化活动经费设立专门财政预算,但由于经验不足,往往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经费不足状况。甚至有些基层政府机构,由于对群众文化认识不足,存在忽视文化活动经费的问题,就更谈不上落实了。还有些地方政府由于经费不足,在群众文化广场公共活动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所需经费往往需要通过拉赞助或集资解决,缺乏有力的经费保障。
2.群众广场文化活动开展专业人才不足。在地方政府机构,专职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较少,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工作人员专业艺术技能不足,后期培训力度较弱;年龄结构老龄化,老文化工作者大量退休,新人不足,文化队伍面临青黄不接困局,队伍结构亟待优化;群众文化管理层工作人员匮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不能适应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需要,缺乏业务能力强、素质高、年纪轻的群众文化工作人员。
三、群众广场文化发展展望
群众广场文化在群众文化开展中占有基础位置,是重要的文化发展风向标。广场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形式多样,内容健康向上,潜移默化中对全社会人们起到教育作用,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来提升广场文化的品位,提升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和谐社会。
1.政府牵头,带动各方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有政府主管部门出面,组织各部门各单位积极投身群众文化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投身群众广场文化建设中,用文化的力量引导全社会人民群众,为新时期现代化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市场竞争的软实力。要充分认识“文化惠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各级政府要将群众广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列入各级领导的任期工作目标考核体系,逐步提高其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经常性、制度性地举办大型的高层次文化活动,在开展群众广场文化活动中既要保持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同时又要吸收现代先进文化,建立富有特色的群众文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2.各级政府保障群众文化投入经费,积极吸纳社会公益资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各级政府是“文化惠民”的主导者,要加大对基础薄弱的群众广场文化服务体系的扶持力度,提升它们的服务能力。同时要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资本捐赠和参与群众文化设施建设。
3.加大群众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建立新时期社会主义群众文化队伍。不管做什么事情,没有人是办不成的。群众广场文化的开展,仅仅依靠几个人是不行的,它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力量,需要政府牵头调动一切热爱群众文化事业的人,共同来完成这项工作。充分吸收企业、学校、社区等文化积极分子,承担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策划工作,群众的事情群众办。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文化工作人员的人事和考核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培训机制,提高专业文化技能,激发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群众广场文化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瑛,周飞然.发展繁荣群众文化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报.2008(06).
[2]于晓哲.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提高人文综合素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11).
关键词:群众文化;广场文化
人类漫长的生产劳动过程中,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不断认识和精神追求产生的一系列的人文社会活动,我们称之为文化。在久远的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们基本都是在部落聚集区的开阔地上进行“文化”活动。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由人类各种集会、议事、祭祀、欢庆等活动,逐渐创造、积淀、发展出极具活力的群众文化形式——广场文化。具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广场文化发展到现代社会,通过融入新时期新的元素,某种程度上也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兴文化。自上世纪末,我国的广场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为我国现代文明生活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新势头。
一、新时期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的作用
1.群众广场文化具有极强的辐射功能。我国上世纪末,各地兴建大批群众文化广场,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场所问题。广场的建成使用,迅速的带动了群众文化的繁荣,极大的发展了我国的群众文化,由点到面的辐射到生活的各个层面。
2.群众广场文化具有普遍的教育功能。目前我国广场文化涉及广场舞、戏曲弹唱、文化展览、文艺演出等各种文化形式,涉及内容都是积极健康、催人奋进,以群众健身,歌颂新时期社会主义新文明为主,在普及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发挥出良好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
3.群众广场文化具有很好的新生活引导作用。各级政府及社会公益组织,通过积极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积极宣传社会新风尚,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掌握了社会主义文化宣传的主动权,有效解决社会不良风气,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净化社会空气。
4.群众广场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交流功能。群众广场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在文化得到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为城市增添新的风采。特别是在春节等重大节假日里举行的文化活动,在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的同时,也为地方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极大地带动了文化交流。
5.群众广场文化具有良好的地方宣传展示作用。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事业得以飞速发展,各地通过在群众文化广场开展多样活动,宣传展示地方历史文化,推广地方旅游资源,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当前群众广场文化存在的问题
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文化惠民”方针政策,随即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各地加大了群众广场文化设施的建设,旨在全面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所有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文化追求,让全国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国家飞速发展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各地方在执行“文化惠民”政策具体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影响到群众文化生活的提高。
1.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经费落实不到位。各级政府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都会就文化活动经费设立专门财政预算,但由于经验不足,往往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经费不足状况。甚至有些基层政府机构,由于对群众文化认识不足,存在忽视文化活动经费的问题,就更谈不上落实了。还有些地方政府由于经费不足,在群众文化广场公共活动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所需经费往往需要通过拉赞助或集资解决,缺乏有力的经费保障。
2.群众广场文化活动开展专业人才不足。在地方政府机构,专职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较少,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工作人员专业艺术技能不足,后期培训力度较弱;年龄结构老龄化,老文化工作者大量退休,新人不足,文化队伍面临青黄不接困局,队伍结构亟待优化;群众文化管理层工作人员匮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不能适应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需要,缺乏业务能力强、素质高、年纪轻的群众文化工作人员。
三、群众广场文化发展展望
群众广场文化在群众文化开展中占有基础位置,是重要的文化发展风向标。广场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形式多样,内容健康向上,潜移默化中对全社会人们起到教育作用,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来提升广场文化的品位,提升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和谐社会。
1.政府牵头,带动各方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有政府主管部门出面,组织各部门各单位积极投身群众文化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投身群众广场文化建设中,用文化的力量引导全社会人民群众,为新时期现代化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市场竞争的软实力。要充分认识“文化惠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各级政府要将群众广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列入各级领导的任期工作目标考核体系,逐步提高其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经常性、制度性地举办大型的高层次文化活动,在开展群众广场文化活动中既要保持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同时又要吸收现代先进文化,建立富有特色的群众文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2.各级政府保障群众文化投入经费,积极吸纳社会公益资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各级政府是“文化惠民”的主导者,要加大对基础薄弱的群众广场文化服务体系的扶持力度,提升它们的服务能力。同时要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资本捐赠和参与群众文化设施建设。
3.加大群众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建立新时期社会主义群众文化队伍。不管做什么事情,没有人是办不成的。群众广场文化的开展,仅仅依靠几个人是不行的,它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力量,需要政府牵头调动一切热爱群众文化事业的人,共同来完成这项工作。充分吸收企业、学校、社区等文化积极分子,承担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策划工作,群众的事情群众办。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文化工作人员的人事和考核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培训机制,提高专业文化技能,激发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群众广场文化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瑛,周飞然.发展繁荣群众文化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报.2008(06).
[2]于晓哲.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提高人文综合素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