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易跟着周双喜老师了解了有着“锦中之锦”之称的南京云锦。临别前,周老师向他透露了一种与云锦有着不解之缘的传统手工艺品,《红楼梦》(第七回)中也提到了。至于是什么,他卖了个关子,只说与花有关,让小易自己去甘熙故居找。
一回到家,小易就迫不及待打开《红楼梦》,快速翻到第七回仔细读了起来。“薛姨妈道 :‘把那匣子里的花儿拿来。’香菱答应了,向那边捧了个小锦匣儿来。薛姨妈道 :‘这是宫里头作的新鲜花样儿堆纱花,十二枝。’……”小易越读越激动,“这‘堆纱花’难道就是……”好不容易熬到周末,他火急火燎地赶到甘熙故居,展开“地毯式搜索”。不过“搜”了一圈,还是没找到什么“堆纱花”。正沮丧着,他遇到了罗兰老师,便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了她。罗老师一听,笑了起来:“如果我没猜错,你说的东西就在我工作室的对面。”
这也是一间不大的屋子,门虚掩着,屋里还不时传来剪刀的“咔嚓”声。小易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灯光下一位戴眼镜的老师傅埋着头,左手拿绒条,右手拿剪刀,绒条飞转,剪刀快剪,不一会儿桌上就多了许多尖头绒条。“您好,我叫小易,正在找寻一样与云锦、花有关的东西,《红楼梦》里也提到了,您知道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小易向他请教。
“喏,你要找的就是这个!”老师傅拿着手上的绒条给小易看。
“啊,就这个?”小易有些不敢相信。
“不急,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老师傅自信地说。只见他用镊子并排夹起几根尖头绒条放在手上,用手指将根部的铜丝一捻,绕上几圈棉线,再用镊子为一根根绒条做造型,嗬,一朵漂亮的菊花就像变魔术般诞生了!“这叫绒花。古时候,它的制作材料正是织造云锦留下的蚕丝边角料,《红楼梦》中的‘堆纱花’也是它。”
百变的
绒花
终于找到了答案,小易兴奋极了。“请问怎么称呼您?”他突然想到还不知道老师傅的姓名呢。“我叫赵树宪,是南京绒花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老师傅答道。
“赵老师您好,我特别喜欢传统工艺,之前了解过金陵刻经技艺、微雕和云锦!”
“还不错嘛,我跟那些技艺的传承人可都是老熟人喽。今天我来给你介绍介绍绒花吧!”赵老师热心地为小易讲解起来。
“绒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武则天时期,当时它被列为皇室贡品。到了明清时代,绒花更是盛极一时,南京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就是当时的花市大街,处处都能看到绒花。由于绒花外观雍容华丽,更谐音‘荣华’,寓意富贵吉祥,所以每逢婚嫁喜事,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南京的女子都喜欢佩戴它。对了,绒花制作可不限于花哟,也有其他东西,像我身后展柜里还有动物、昆虫等,虽然造型各不相同,但全都是绒条做成的,都属于绒花作品。”
“好精致啊,像真的一样。”小易边欣赏边赞叹,“这么多作品,哪件是您最喜欢的呢?”
“哈哈,这就像要夸哪个孩子最聪明最漂亮,有些难。不过,众多作品当中,有一件虽然并非最复杂的,我却很喜欢。那是我为来自世界各地,参加‘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的市长们做的胸花,是些粉色的牡丹花,共有三层花瓣,底部衬有四片绿叶,花瓣自下而上颜色由浓转淡,远看与真花并无二致。当时做一朵就要花一天时间,为了保证按时完工,我还特意请来一位师傅帮忙做前期工作,我专门负责做造型,前前后后忙了几个月。”
“您的徒弟呢?”小易好奇地問。
“当时还只有我一个人从事绒花制作,倒是有不少人来学,但最后都走了。因为做绒花必须能‘坐得住’——每天从早到晚,而且没有休息日。不过,让我欣慰的是后来还是有两个人坚持了下来。”
小易有些惊讶,因为在他看来,越是出名的传统技艺应该越能吸引人们前来学习,但是实际结果却和自己的想法大相径庭。
交谈过程中,赵老师提到最多的就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他说:“很多人来参观,都感叹作品动辄几百上千的价格,却从未关注作品背后的文化,以及劳动者所付出的艰辛。传统手工艺体现的是从古至今劳动人民的智慧,没有智慧就做不出精美的作品;只有依靠这一件件作品,才能将这种民族传统文化与智慧传承下去。”
一回到家,小易就迫不及待打开《红楼梦》,快速翻到第七回仔细读了起来。“薛姨妈道 :‘把那匣子里的花儿拿来。’香菱答应了,向那边捧了个小锦匣儿来。薛姨妈道 :‘这是宫里头作的新鲜花样儿堆纱花,十二枝。’……”小易越读越激动,“这‘堆纱花’难道就是……”好不容易熬到周末,他火急火燎地赶到甘熙故居,展开“地毯式搜索”。不过“搜”了一圈,还是没找到什么“堆纱花”。正沮丧着,他遇到了罗兰老师,便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了她。罗老师一听,笑了起来:“如果我没猜错,你说的东西就在我工作室的对面。”
这也是一间不大的屋子,门虚掩着,屋里还不时传来剪刀的“咔嚓”声。小易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灯光下一位戴眼镜的老师傅埋着头,左手拿绒条,右手拿剪刀,绒条飞转,剪刀快剪,不一会儿桌上就多了许多尖头绒条。“您好,我叫小易,正在找寻一样与云锦、花有关的东西,《红楼梦》里也提到了,您知道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小易向他请教。
“喏,你要找的就是这个!”老师傅拿着手上的绒条给小易看。
“啊,就这个?”小易有些不敢相信。
“不急,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老师傅自信地说。只见他用镊子并排夹起几根尖头绒条放在手上,用手指将根部的铜丝一捻,绕上几圈棉线,再用镊子为一根根绒条做造型,嗬,一朵漂亮的菊花就像变魔术般诞生了!“这叫绒花。古时候,它的制作材料正是织造云锦留下的蚕丝边角料,《红楼梦》中的‘堆纱花’也是它。”
百变的
绒花
终于找到了答案,小易兴奋极了。“请问怎么称呼您?”他突然想到还不知道老师傅的姓名呢。“我叫赵树宪,是南京绒花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老师傅答道。
“赵老师您好,我特别喜欢传统工艺,之前了解过金陵刻经技艺、微雕和云锦!”
“还不错嘛,我跟那些技艺的传承人可都是老熟人喽。今天我来给你介绍介绍绒花吧!”赵老师热心地为小易讲解起来。
“绒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武则天时期,当时它被列为皇室贡品。到了明清时代,绒花更是盛极一时,南京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就是当时的花市大街,处处都能看到绒花。由于绒花外观雍容华丽,更谐音‘荣华’,寓意富贵吉祥,所以每逢婚嫁喜事,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南京的女子都喜欢佩戴它。对了,绒花制作可不限于花哟,也有其他东西,像我身后展柜里还有动物、昆虫等,虽然造型各不相同,但全都是绒条做成的,都属于绒花作品。”
“好精致啊,像真的一样。”小易边欣赏边赞叹,“这么多作品,哪件是您最喜欢的呢?”
“哈哈,这就像要夸哪个孩子最聪明最漂亮,有些难。不过,众多作品当中,有一件虽然并非最复杂的,我却很喜欢。那是我为来自世界各地,参加‘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的市长们做的胸花,是些粉色的牡丹花,共有三层花瓣,底部衬有四片绿叶,花瓣自下而上颜色由浓转淡,远看与真花并无二致。当时做一朵就要花一天时间,为了保证按时完工,我还特意请来一位师傅帮忙做前期工作,我专门负责做造型,前前后后忙了几个月。”
“您的徒弟呢?”小易好奇地問。
“当时还只有我一个人从事绒花制作,倒是有不少人来学,但最后都走了。因为做绒花必须能‘坐得住’——每天从早到晚,而且没有休息日。不过,让我欣慰的是后来还是有两个人坚持了下来。”
小易有些惊讶,因为在他看来,越是出名的传统技艺应该越能吸引人们前来学习,但是实际结果却和自己的想法大相径庭。
交谈过程中,赵老师提到最多的就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他说:“很多人来参观,都感叹作品动辄几百上千的价格,却从未关注作品背后的文化,以及劳动者所付出的艰辛。传统手工艺体现的是从古至今劳动人民的智慧,没有智慧就做不出精美的作品;只有依靠这一件件作品,才能将这种民族传统文化与智慧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