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给社会治安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公安机关作为人口管理的主要部门,应在管理的理念、方式和手段上进行创新,通过社区警务建设、加大警力保障和支持、增强群众工作能力、分级重点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方面着力构建“社会人”管理的新机制。
关键词社区警务 管理机制 社会人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0-193-02
一、“社会人”的概念和构成
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来看,“社会人”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含义。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广义上来说,就是人人都在社会之中,人人都是社会人;从狭义上讲,是相对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人”这一个概念而提出的,即个人自由得到充分尊重,在农村不依附土地、在城镇不依附单一单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自主择业、自由流动、自由安排生活的社会群体。从公安机关人口管理的角度讲,管理的重点是狭义上的“社会人”。
当前,郑州市的“社会人”构成主要包括流动人口、无业人员、离退休人员、自谋职业者等。“社会人”管理比较突出的就是流动人口问题。所谓流动人口,主要是指那些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另一地区滞留、居住、从事各种活动的人口,绝大多是是从农村转移进来的富余劳动力。目前,郑州市区常住人口279万人,流动人口223万人,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比例是1:1.25,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这些流动人口对郑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由于其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给社会管理和治安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难题。此外,无业人员主要包括下岗失业人员、闲散青少年等,这部分人因经济困难、心理失衡、交友不慎、缺乏有效管理等因素,成为违法犯罪高危人群。
二、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社会人”管理机制
(一)创新管理理念
1.对“社会人”的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城市的原住居民,都应摒弃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对于人们观念上的错误认识,要抛弃已有的高高在上的“贵族”心态,消除对于那些从农村流入城市人口的偏见,要认识到城市化的进程不是城市人口的独善其身,而是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
2.由传统的管理控制为主向服务管理转变。现代新型的社会风险,由于其原因不确定、扩散迅速且影响范围大,和我们传统的社会安全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在传统的社会安全视野当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基本上是确定的,而且事件的过程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相对来说,它的结果是可以预见和预测的,也易于管理和控制。随着当前利益格局加快调整,诱发社会矛盾的触点增多,社会矛盾的对抗性、破坏性明显增强,一旦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一些社会矛盾就有可能转化为治安问题、刑事事件,甚至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作为社会治安管理部门,也应积极转变观念,改变工作方式,由传统的管理控制为主向服务管理转变。实践证明,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由以管理控制为主向服务管理并重的转变,努力做到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这种提供服务的理念,不仅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对于减少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3.树立有限警务的理念。所谓有限警务,即警力资源是有限的,警务工作不是万能的。“社会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数量多、来源广,依靠现有的警力资源实现全面的管理和控制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找准管理的对象,减少人口管理盲目性、加大重点人口的管理力度。管好了社会人中的重点高危人群,也就管好了社会人,也就解决了人口管理的难题。
(二)创新管理方式
公共事务治理理论告诉我们,好的治理的核心要求政府的职能应该从“划船”的转变为“掌舵”的,也就是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应该利用更多的市场化的方法,通过分权和社区参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与社会合作互动、共同治理的模式。从这项理论出发,“社会人”管理根本思路就要依托社区,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管理的社会化。“社会人”管理的社会化就是打破传统的以单位管人的管理模式,以社区和社会组织为载体,积极培养社会的自主管理能力,实现人口管理社会化,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社会人”的有效覆盖。因此,仅仅依靠公安机关、司法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与“社会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城管、民政、劳动部门、计生、防疫等部门的共同参与,形成网络化,填补管理的“真空”。比如一些国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并十分重视发挥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社区是“社会人”惟一、固定的联系。对于社会人的管理,社区是整个社会人管理的托盘。管理的根本思路其实就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我国独创的一种犯罪控制模式,随着体制转轨的速度大大加快,综合治理模式也必须随着体制的完善,从以单位制度为依托的模式转变为以社区防范体系为核心的模式。也就是以社区为综合治理的基本单位,成立民间的治安机构,经费由全体社区居民共同分担,再配合社区民警的监督和指导,建立社区治安防范体系,预防和减少“社会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创新管理手段
在信息化时代下,人、财、物大流动,社会形态动态化,传统的控制手段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治安需要,特别是在庞大的“社会人”群体中,流动人口占有相当比重。管好了流动人口,才能减少社会治安问题。而管好流动人口的前提就是要做到底数清,切实摸清“社会人”基本情况和活动轨迹,努力实现对“社会人”的实时、动态管理。因此,在传统的公安人口管理模式中融入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是转变警务模式、提高警务效能的重要手段。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社区警务建设
社区警务战略使西方的价值理念与我国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实现了融合,成为公民、社会参与社会治安治理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对公安工作缺乏理解和认同,部分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热情和积极性降低;另一方面,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期望值却很高,再包括一些民警本身对社区警务的认识不高,在工作上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工作作风,影响着社区警务效能的发挥,
(二)加强警力保障支持
警力不足是制约社区警务工作开展的普遍性问题。如果按照管理“单位人”的方式管理“社会人”,客观条件不允许,也不可能。实践表明,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除了依靠地方政府的开支,增加警察编制,还可通过内部管理,调整警务运行战略机制,向科技要警力、向素质要警力、向机制要警力,节约警力资源。如河南省商丘市率先在全省推行的“四警合一、一警多能”警务机制改革,打破了部门与警种分工,大大改变了过去不同警种各自为政造成的警力资源浪费、效能低下的现象。
(三)增强群众工作能力,提高群众参与治安防范工作的积极性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思想在我国早已深入人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对于基层民警来说,就是要做到“三懂四会”即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要把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变成自觉行动。
(四)对“社会人”实行分层级管理
基于大中城市社会治安环境复杂,“社会人”来源广泛,为减少人口管理盲目性、加大重点人口管理力度,公安机关应整合有限的警力,对“社会人”实行分层级管理。具体来说,一是基础信息。在采集常住人口信息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的是流动人员的人口信息,社区民警应在实有人口协管员和房屋租赁协管员的配合下进行采集。二是重点人口、高危人群动态信息。主要包括: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政治背景复杂、有从事破坏社会政治稳定活动迹象的人员和经常上访闹事的人员,有暴力倾向可能被黑恶势力招募利用的人员,吸毒人员,失足青少年,以及其他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采集这类人员信息可通过社区民警走访所获得的直接信息,或者安排治安积极分子和治安耳目开展工作搜集社情民意等等。
(五)以信息化手段带动
加快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信息转化为线索,是适应复杂社会治安环境的现实需要。一是整合公安机关内部信息资源,建立各部门共同参与、资源共享的实有人口综合信息平台,为人口管理提供决策信息。二是针对“社会人”流动性强,管理和控制难度大的特点,创新人口管理模式。各地公安机关围绕管理创新,纷纷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如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今年摸索出的以房管人”、“以单位管人”、“以旅馆业管人”的新的人口管理手段取得了成效,通过落实房屋出租人、用工单位和旅馆业的治安责任,全面、及时、准确的登记、上传暂住人口信息和落实各项治安、消防安全措施。江西省上栗县公安局创造性地采用增绘楼房立面图的形式,实行一栋楼房多个编号,并将住址信息与住户人口信息相关联,形成了方位图—楼房立面图—户—人的多层次链接,使人口与方位图地址关联率达到97.9%%,提升了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石宗政.治安基层基础教程.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
[2]李健和.新编治安行政管理学总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夏新平.构建现代警务机制,增强打防控实战功能.公安研究.2005(10).
[4]邬思奇.以信息化手段推动“社会人”管理.http://www.cpd.com.cn/gb/newspaper,2010年7月21日.
[5]周吉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提高基层公安民警.http://gsfzb.gansudaily. com.cn/system.2009年5月22日.
关键词社区警务 管理机制 社会人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0-193-02
一、“社会人”的概念和构成
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来看,“社会人”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含义。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广义上来说,就是人人都在社会之中,人人都是社会人;从狭义上讲,是相对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人”这一个概念而提出的,即个人自由得到充分尊重,在农村不依附土地、在城镇不依附单一单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自主择业、自由流动、自由安排生活的社会群体。从公安机关人口管理的角度讲,管理的重点是狭义上的“社会人”。
当前,郑州市的“社会人”构成主要包括流动人口、无业人员、离退休人员、自谋职业者等。“社会人”管理比较突出的就是流动人口问题。所谓流动人口,主要是指那些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另一地区滞留、居住、从事各种活动的人口,绝大多是是从农村转移进来的富余劳动力。目前,郑州市区常住人口279万人,流动人口223万人,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比例是1:1.25,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这些流动人口对郑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由于其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给社会管理和治安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难题。此外,无业人员主要包括下岗失业人员、闲散青少年等,这部分人因经济困难、心理失衡、交友不慎、缺乏有效管理等因素,成为违法犯罪高危人群。
二、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社会人”管理机制
(一)创新管理理念
1.对“社会人”的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城市的原住居民,都应摒弃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对于人们观念上的错误认识,要抛弃已有的高高在上的“贵族”心态,消除对于那些从农村流入城市人口的偏见,要认识到城市化的进程不是城市人口的独善其身,而是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
2.由传统的管理控制为主向服务管理转变。现代新型的社会风险,由于其原因不确定、扩散迅速且影响范围大,和我们传统的社会安全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在传统的社会安全视野当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基本上是确定的,而且事件的过程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相对来说,它的结果是可以预见和预测的,也易于管理和控制。随着当前利益格局加快调整,诱发社会矛盾的触点增多,社会矛盾的对抗性、破坏性明显增强,一旦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一些社会矛盾就有可能转化为治安问题、刑事事件,甚至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作为社会治安管理部门,也应积极转变观念,改变工作方式,由传统的管理控制为主向服务管理转变。实践证明,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由以管理控制为主向服务管理并重的转变,努力做到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这种提供服务的理念,不仅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对于减少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3.树立有限警务的理念。所谓有限警务,即警力资源是有限的,警务工作不是万能的。“社会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数量多、来源广,依靠现有的警力资源实现全面的管理和控制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找准管理的对象,减少人口管理盲目性、加大重点人口的管理力度。管好了社会人中的重点高危人群,也就管好了社会人,也就解决了人口管理的难题。
(二)创新管理方式
公共事务治理理论告诉我们,好的治理的核心要求政府的职能应该从“划船”的转变为“掌舵”的,也就是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应该利用更多的市场化的方法,通过分权和社区参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与社会合作互动、共同治理的模式。从这项理论出发,“社会人”管理根本思路就要依托社区,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管理的社会化。“社会人”管理的社会化就是打破传统的以单位管人的管理模式,以社区和社会组织为载体,积极培养社会的自主管理能力,实现人口管理社会化,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社会人”的有效覆盖。因此,仅仅依靠公安机关、司法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与“社会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城管、民政、劳动部门、计生、防疫等部门的共同参与,形成网络化,填补管理的“真空”。比如一些国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并十分重视发挥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社区是“社会人”惟一、固定的联系。对于社会人的管理,社区是整个社会人管理的托盘。管理的根本思路其实就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我国独创的一种犯罪控制模式,随着体制转轨的速度大大加快,综合治理模式也必须随着体制的完善,从以单位制度为依托的模式转变为以社区防范体系为核心的模式。也就是以社区为综合治理的基本单位,成立民间的治安机构,经费由全体社区居民共同分担,再配合社区民警的监督和指导,建立社区治安防范体系,预防和减少“社会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创新管理手段
在信息化时代下,人、财、物大流动,社会形态动态化,传统的控制手段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治安需要,特别是在庞大的“社会人”群体中,流动人口占有相当比重。管好了流动人口,才能减少社会治安问题。而管好流动人口的前提就是要做到底数清,切实摸清“社会人”基本情况和活动轨迹,努力实现对“社会人”的实时、动态管理。因此,在传统的公安人口管理模式中融入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是转变警务模式、提高警务效能的重要手段。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社区警务建设
社区警务战略使西方的价值理念与我国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实现了融合,成为公民、社会参与社会治安治理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对公安工作缺乏理解和认同,部分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热情和积极性降低;另一方面,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期望值却很高,再包括一些民警本身对社区警务的认识不高,在工作上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工作作风,影响着社区警务效能的发挥,
(二)加强警力保障支持
警力不足是制约社区警务工作开展的普遍性问题。如果按照管理“单位人”的方式管理“社会人”,客观条件不允许,也不可能。实践表明,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除了依靠地方政府的开支,增加警察编制,还可通过内部管理,调整警务运行战略机制,向科技要警力、向素质要警力、向机制要警力,节约警力资源。如河南省商丘市率先在全省推行的“四警合一、一警多能”警务机制改革,打破了部门与警种分工,大大改变了过去不同警种各自为政造成的警力资源浪费、效能低下的现象。
(三)增强群众工作能力,提高群众参与治安防范工作的积极性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思想在我国早已深入人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对于基层民警来说,就是要做到“三懂四会”即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要把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变成自觉行动。
(四)对“社会人”实行分层级管理
基于大中城市社会治安环境复杂,“社会人”来源广泛,为减少人口管理盲目性、加大重点人口管理力度,公安机关应整合有限的警力,对“社会人”实行分层级管理。具体来说,一是基础信息。在采集常住人口信息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的是流动人员的人口信息,社区民警应在实有人口协管员和房屋租赁协管员的配合下进行采集。二是重点人口、高危人群动态信息。主要包括: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政治背景复杂、有从事破坏社会政治稳定活动迹象的人员和经常上访闹事的人员,有暴力倾向可能被黑恶势力招募利用的人员,吸毒人员,失足青少年,以及其他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采集这类人员信息可通过社区民警走访所获得的直接信息,或者安排治安积极分子和治安耳目开展工作搜集社情民意等等。
(五)以信息化手段带动
加快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信息转化为线索,是适应复杂社会治安环境的现实需要。一是整合公安机关内部信息资源,建立各部门共同参与、资源共享的实有人口综合信息平台,为人口管理提供决策信息。二是针对“社会人”流动性强,管理和控制难度大的特点,创新人口管理模式。各地公安机关围绕管理创新,纷纷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如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今年摸索出的以房管人”、“以单位管人”、“以旅馆业管人”的新的人口管理手段取得了成效,通过落实房屋出租人、用工单位和旅馆业的治安责任,全面、及时、准确的登记、上传暂住人口信息和落实各项治安、消防安全措施。江西省上栗县公安局创造性地采用增绘楼房立面图的形式,实行一栋楼房多个编号,并将住址信息与住户人口信息相关联,形成了方位图—楼房立面图—户—人的多层次链接,使人口与方位图地址关联率达到97.9%%,提升了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石宗政.治安基层基础教程.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
[2]李健和.新编治安行政管理学总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夏新平.构建现代警务机制,增强打防控实战功能.公安研究.2005(10).
[4]邬思奇.以信息化手段推动“社会人”管理.http://www.cpd.com.cn/gb/newspaper,2010年7月21日.
[5]周吉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提高基层公安民警.http://gsfzb.gansudaily. com.cn/system.2009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