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在对《锦瑟》文本的解读上过分依赖所谓的身世,而缺少对文本中文字间的微妙解读,同时也无法体会文字间的彼此关联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特有的情怀,自然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种种解不开的“谜”。究其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缺少必要多元解读和深入剖析。
【关键词】文本解读 ;多元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元好问《论诗绝句》:“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王渔洋《论诗绝句》也叹:“一篇《锦瑟》解人难”。
诚然,《锦瑟》这首诗在意象的选取上和手法的运用上独具一格。学生对锦瑟这首诗的主题解读起来,虽然离不开李商隐政治上的经历,但文本中文字的呈现方式与其特别的身份,是极其不吻合的。高中生在对文本的解读上过分依赖所谓的身世,而缺少对文本中文字间的微妙解读,同时也无法体会文字间的彼此关联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特有的情怀,自然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种种解不开的“谜”。究其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缺少必要多元解读和深入剖析。
一、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
1.文本阅读的无效性和低效性。造成文本阅读的无效和低效,原因有两个,第一,是陈旧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第二,是后现代离开文本主体的绝对的读者主体论。
机械唯物论,简而言之,就是一套“化零为整”“化整为零”的战法而已。虽然它已经过时,甚至腐朽,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然阴魂不散。其结果一定是经不起检验,这是人的一种局限性。其实,就是一种感官的选择性。当我们在课堂中谈论所谓“尊重学生”的时候,把“尊重学生主体”无条件的放在首位甚至积极鼓吹西方当代读者中心论的时候。这看似表面上的“聚焦文本”,其实,只不过是一种随心所欲,见狼打狼式的肢解文本行为。
虽然,在文本阅读的具体操作中,不加分析的主体,不能不是自发的、庸俗的。但放任庸俗主体性自流,自然就会出现《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这一切都说明,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放纵文本”、忽略文本、无视文本、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文本都会严重导致文本阅读的无效甚至低效。
2.文本阅读的唯一性。李商隐生活的时代,正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走上穷途之时。这个时期,整个的王朝在朋党纷争的风雨中飘摇。李商隐十七岁便以文才见知于牛党重要成员令狐楚,引为幕府巡官,25岁时,得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的奖誉,中了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自此,李商隐便被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旋涡。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陣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
确实,作者的经历,会隐约呈现在有形的文字中。但文本阅读的主体和方式仅仅是唯一的吗?非也。那么,如何全方面把握此文呢?我们应仔细研究以文本为主体,作者、读者主体积极参与的阅读要素。
二、文本主体、作者主体、读者主体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文本主体,本身具有客观性。作者主体与读者主体是活生生的人。读者主体是对文字敏锐性捕捉之后的“新我”。文本主体并不是想开放就开放的,而是面临着一场主体开放性与客体封闭性的搏斗。在一般读者眼里,封闭是占有惯性的优势的。聪明的读者,一定会在读者与作者之间,以信息迟钝处为捕捉点,在瞬间,被文本的波动信息所触及,但敏捷与敏锐是自发的,电光火石的。而心理固有封闭性则是固化的。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捕捉文字背后的作者潜在的意脉的变化和流动的过程。
《锦瑟》全诗共56字。作者在选择客观意象中,只有一处为实,即:绘有花纹的瑟。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形成学生阅读上的浅层次理解(哀伤、凄凉等)。但不要忘记,全诗中作者大胆的用典和离奇的想象皆有这把“对瑟”而出。可见,在“锦瑟”的背后,是瑟之声,瑟之音,也就是作者的情、态,心、志。
在全诗中,作者选择一点而发,即由具体的琴瑟,到五十之弦,到一柱到华年,而后别无他物。潜在作者主体深处的是什么呢?是离奇的想象,庄周梦蝶,物我合一,突出一个“醉”字,“醉”在美好的青春年华。突出一个“迷”字,剪不开,理不清,道不尽的蹉跎岁月。作者深知,美好的终究要过去,蝴蝶之美在于梦境。梦醒时分,即是悲情时刻。情感的进发,自然穿透了文本主体中静止的文字。大醉者自大醒,大迷者自大彻大悟。在年华中的有那么多那么深的“迷”,自然就有啼声哀凄,暮春而鸣的大悲。当作者真正从迷到悲中惊醒之时,其内心世界中自然就将万事万物看得如浮云般,随风而逝,过眼云烟了。同时也会不由地叹问到“年华已逝,万物皆谜团”。
在《锦瑟》中,我们不难看出,文本主体、读者主体和作者主体,在文本的深入解读和多元解读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我们以静止的观点来看待文本的时候,自然我们忽略了文本中文字和情感的存在性。当我们简单地以自我的生平经历,并以“现时”的经验来审视和体验文本和作者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自然会屏蔽掉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当我们完全地从作者主体入手的时候,不能充分考虑其创作时的时代局限性时,又会窄化了其作者的内心世界。可见,只有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将读者、作者和文本有机地联系起来。不断通过角色换位、比较还原,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建构字、词、句之间的关系等方式,方可破解文本之“谜”。
附注:此文系天津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高中语文基于文本主体多元阅读方式的探究;课题号:JK1250588B;级别: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十二五课题。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文本解读 ;多元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元好问《论诗绝句》:“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王渔洋《论诗绝句》也叹:“一篇《锦瑟》解人难”。
诚然,《锦瑟》这首诗在意象的选取上和手法的运用上独具一格。学生对锦瑟这首诗的主题解读起来,虽然离不开李商隐政治上的经历,但文本中文字的呈现方式与其特别的身份,是极其不吻合的。高中生在对文本的解读上过分依赖所谓的身世,而缺少对文本中文字间的微妙解读,同时也无法体会文字间的彼此关联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特有的情怀,自然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种种解不开的“谜”。究其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缺少必要多元解读和深入剖析。
一、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
1.文本阅读的无效性和低效性。造成文本阅读的无效和低效,原因有两个,第一,是陈旧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第二,是后现代离开文本主体的绝对的读者主体论。
机械唯物论,简而言之,就是一套“化零为整”“化整为零”的战法而已。虽然它已经过时,甚至腐朽,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然阴魂不散。其结果一定是经不起检验,这是人的一种局限性。其实,就是一种感官的选择性。当我们在课堂中谈论所谓“尊重学生”的时候,把“尊重学生主体”无条件的放在首位甚至积极鼓吹西方当代读者中心论的时候。这看似表面上的“聚焦文本”,其实,只不过是一种随心所欲,见狼打狼式的肢解文本行为。
虽然,在文本阅读的具体操作中,不加分析的主体,不能不是自发的、庸俗的。但放任庸俗主体性自流,自然就会出现《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这一切都说明,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放纵文本”、忽略文本、无视文本、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文本都会严重导致文本阅读的无效甚至低效。
2.文本阅读的唯一性。李商隐生活的时代,正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走上穷途之时。这个时期,整个的王朝在朋党纷争的风雨中飘摇。李商隐十七岁便以文才见知于牛党重要成员令狐楚,引为幕府巡官,25岁时,得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的奖誉,中了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自此,李商隐便被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旋涡。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陣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
确实,作者的经历,会隐约呈现在有形的文字中。但文本阅读的主体和方式仅仅是唯一的吗?非也。那么,如何全方面把握此文呢?我们应仔细研究以文本为主体,作者、读者主体积极参与的阅读要素。
二、文本主体、作者主体、读者主体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文本主体,本身具有客观性。作者主体与读者主体是活生生的人。读者主体是对文字敏锐性捕捉之后的“新我”。文本主体并不是想开放就开放的,而是面临着一场主体开放性与客体封闭性的搏斗。在一般读者眼里,封闭是占有惯性的优势的。聪明的读者,一定会在读者与作者之间,以信息迟钝处为捕捉点,在瞬间,被文本的波动信息所触及,但敏捷与敏锐是自发的,电光火石的。而心理固有封闭性则是固化的。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捕捉文字背后的作者潜在的意脉的变化和流动的过程。
《锦瑟》全诗共56字。作者在选择客观意象中,只有一处为实,即:绘有花纹的瑟。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形成学生阅读上的浅层次理解(哀伤、凄凉等)。但不要忘记,全诗中作者大胆的用典和离奇的想象皆有这把“对瑟”而出。可见,在“锦瑟”的背后,是瑟之声,瑟之音,也就是作者的情、态,心、志。
在全诗中,作者选择一点而发,即由具体的琴瑟,到五十之弦,到一柱到华年,而后别无他物。潜在作者主体深处的是什么呢?是离奇的想象,庄周梦蝶,物我合一,突出一个“醉”字,“醉”在美好的青春年华。突出一个“迷”字,剪不开,理不清,道不尽的蹉跎岁月。作者深知,美好的终究要过去,蝴蝶之美在于梦境。梦醒时分,即是悲情时刻。情感的进发,自然穿透了文本主体中静止的文字。大醉者自大醒,大迷者自大彻大悟。在年华中的有那么多那么深的“迷”,自然就有啼声哀凄,暮春而鸣的大悲。当作者真正从迷到悲中惊醒之时,其内心世界中自然就将万事万物看得如浮云般,随风而逝,过眼云烟了。同时也会不由地叹问到“年华已逝,万物皆谜团”。
在《锦瑟》中,我们不难看出,文本主体、读者主体和作者主体,在文本的深入解读和多元解读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我们以静止的观点来看待文本的时候,自然我们忽略了文本中文字和情感的存在性。当我们简单地以自我的生平经历,并以“现时”的经验来审视和体验文本和作者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自然会屏蔽掉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当我们完全地从作者主体入手的时候,不能充分考虑其创作时的时代局限性时,又会窄化了其作者的内心世界。可见,只有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将读者、作者和文本有机地联系起来。不断通过角色换位、比较还原,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建构字、词、句之间的关系等方式,方可破解文本之“谜”。
附注:此文系天津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高中语文基于文本主体多元阅读方式的探究;课题号:JK1250588B;级别: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十二五课题。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