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手术操作指南(2020版)
【机 构】
:
,
【出 处】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20年41期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克罗恩病(CD)合并肺结节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3例CD合并肺结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并以"pulmonary nodule"、"lung involvement"、"pulmonary manifestations"、"Crohn′s disease"、"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克罗恩病
外科治疗是炎症性肠病多学科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共识基于循证医学依据,采用Delphi方法制定,在克罗恩病(CD)、肛周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外科治疗方面达成初步共识意见,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目的探究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抗胰腺腺泡抗体(PAB)、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GAB)在炎症性肠病(IBD)患儿中的阳性率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确诊的199例IBD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克罗恩病(CD)患儿109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儿90例。回顾性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及pANCA、AS
白介素(IL)-9由极性状态的Th2细胞分泌,其表达受到多种信号因子的调节,与细胞因子微环境密切相关。IL-9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密切相关。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肠道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性疾病。研究发现肠黏膜免疫平衡失调与其发病密切相关,IL-9通过调节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从而参与IBD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对IL-9在IBD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本文介绍内镜活检炎症性肠病(IBD)取材和制片要求,总结内镜活检IBD的形态学特点、诊断思路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期初步了解内镜活检IBD的病理诊断。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以慢性肠道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IBD的肠外并发症几乎涉及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其中最常见的泌尿系统并发症为肾结石、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和淀粉样变性。本文旨在阐述IBD相关泌尿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克罗恩病(CD)肛管直肠狭窄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7例CD肛管直肠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表现、合并症、体质量指数(BMI)、蒙特利尔分型、简化CD活动指数(CDAI)、肛周病变活动指数(PDAI)、实验室指标以及狭窄部位和类型等资料。肛管直肠狭窄根据狭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采用单因素
皮肤是炎症性肠病(IBD)最常累及的肠外器官之一,其特异性和反应性皮损通常与IBD的发病机制相似。皮疹的出现往往与消化道疾病活动有关,预示着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包括早期使用生物制剂。本文阐述了常见的IBD皮肤表现及药物相关的皮疹及处理原则,希望能为消化科及皮肤科医生提供参考,共同强化对IBD相关皮肤病变的认识及优化治疗。
保留肾单位手术已成为治疗小肾癌(≤4cm)的标准术式,其疗效与根治性肾切除术相当,且可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但是保留肾单位手术导致的切缘阳性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导致保留肾单位手术切缘阳性的相关因素及减少切缘阳性的相关策略进行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