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归脾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40例气血亏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甲组(70例)、乙组(70例)。乙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甲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归脾汤治疗,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并评价1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甲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乙组的71.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占10.00%;乙组发生不良反应38例,占54.29%,差异明显。结论:归脾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失眠疗效好,可减少西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归脾汤;气血亏虚型;失眠
失眠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发病原因与环境、个体、躯体、精神、情绪及安眠药或戒酒者的戒断反应有关。失眠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并对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根据近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失眠发生率达到30%以上[1]。临床治疗失眠常采用西药,但其毒副作用较大[2]。为了寻求一种治疗失眠的有效、安全方法,我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对70例气血亏虚型失眠患者采用归脾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失眠患者140例,男性63例,女性77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58.6±2.3)岁;病程1个月~25年,平均病程(7.7±1.6)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关于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均为气血亏虚型,均出现睡眠障碍及不同程度的多梦、心悸、健忘、醒后不易再入睡、疲乏、面色少华等症状。将患者随机分成甲组、乙组,各70例。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均无各系统疾病,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1.2 方 法 给予乙组患者艾司唑仑(天津华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1141),1mg/次,睡前口服。甲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归脾汤治疗,处方:黄芪20g,酸枣仁(炒)15g,白术、龙眼肉、茯苓、人参、当归、葽绕各10g,木香6g,甘草、生姜各3g,大枣3枚。随证加减:痰湿热者,加黄连、栀子、竹茹;脘闷者,加陈皮、半夏;肝火甚者,加夏枯草、龙胆草。1剂/d,水煎200ml,下午、睡前分服2次。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评价1个疗程后的疗效,治疗期间均停服其他镇静催眠的药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睡眠时间正常,总睡眠时间>6h,少梦、入睡时间<30min,临床症状消失,醒后精神状态良好。显效:睡眠显著改善,总睡眠时间增加>3h,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睡眠有所改善,总睡眠时间增加≤3h。无效:睡眠时间、临床症状等均无变化,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 效 甲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
2.2 不良反应 甲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占10.00%,均为轻度的嗜睡、眩晕。乙组发生不良反应38例,占54.29%,其中嗜睡乏力25例、胃脘胀满14例、眩晕12例、心悸8例、便秘6例。
3 讨 论
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失眠病位主要位于心脏,其次为肝、脾胃、肾等脏器。机体脏器、人体阴阳之气均不能正常、协调地运行,就会发生睡眠障碍。睡眠环境突然改变可造成人生理上的反应,从而失眠;长期服用抗抑郁、催眠药,一旦戒掉会出现戒断症状,吸烟、睡前饮茶、咖啡等不良习惯的增多也会造成失眠;社会竞争的压力、学习的压力或某个事件导致情绪持续性低落、紧张、恐惧、郁怒、焦虑等不良心理,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因素;身体疾病,如肾病、心脏病、哮喘等及过分迷信睡眠质量越高,就百病不侵者,从而加大睡眠压力,均是造成失眠的原因。一旦失眠就会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阴阳失调、气血亏虚,轻者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醒后入睡困难,重者彻夜难眠。正如《灵枢·营卫生会》道:“营气衰弱而卫气内伐,因而昼无精,夜不寐[3]。”《景岳全书·不寐》道:“劳倦思虑过多者,必血液耗亡,神魂失主,故不寐[4]。”说明失眠的主要原因为心主血脉、脾化血统血,心脾不足而气血亏虚;过度劳累或思虑,心血受损,直接影响脾的运化及统血作用,故气血亏虚。治疗失眠应采取补益心脾为主要原则。
失眠患者若使用抗抑郁及催眠药物治疗常常会出现毒副作用,特别是老年人更易出现不良反应。归脾汤中黄芪、白术、人参、生姜益气健脾;酸枣仁滋养心肝、宁心安神;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茯苓健脾安神;当归活血补血;葽绕安神益智;木香理气醒脾;生姜、大枣安中养脾;甘草起调和作用。诸药合用健脾益气、宁心安神。有研究显示,中药既能降低抗抑郁及催眠药物的毒副作用,又能提高其治疗失眠的疗效。本研究甲组采用归脾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二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艾司唑仑组(P<0.05),且不良反应小。与郑强[5]文献结果总有效率90.91%基本一致。由于归脾汤重在益气补血、健脾安神,脾气旺盛故后天有源,心血足、神明可养之,心藏神、神内守,故失眠得以好转。
综上所述,归脾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失眠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志丹,陈少玫.失眠症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3):105-106.
[2] 高月香.归脾汤为主治疗失眠58例[J].光明中医,2012,27(8):79-80.
[3] 陈宏.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79例效果评价[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3(2):47-48.
[4] 黄露,张波.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2013,41(7):33-34.
[5] 郑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亏虚型不寐证33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3,28(2):49-50.
【关键词】 归脾汤;气血亏虚型;失眠
失眠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发病原因与环境、个体、躯体、精神、情绪及安眠药或戒酒者的戒断反应有关。失眠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并对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根据近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失眠发生率达到30%以上[1]。临床治疗失眠常采用西药,但其毒副作用较大[2]。为了寻求一种治疗失眠的有效、安全方法,我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对70例气血亏虚型失眠患者采用归脾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失眠患者140例,男性63例,女性77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58.6±2.3)岁;病程1个月~25年,平均病程(7.7±1.6)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关于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均为气血亏虚型,均出现睡眠障碍及不同程度的多梦、心悸、健忘、醒后不易再入睡、疲乏、面色少华等症状。将患者随机分成甲组、乙组,各70例。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均无各系统疾病,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1.2 方 法 给予乙组患者艾司唑仑(天津华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1141),1mg/次,睡前口服。甲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归脾汤治疗,处方:黄芪20g,酸枣仁(炒)15g,白术、龙眼肉、茯苓、人参、当归、葽绕各10g,木香6g,甘草、生姜各3g,大枣3枚。随证加减:痰湿热者,加黄连、栀子、竹茹;脘闷者,加陈皮、半夏;肝火甚者,加夏枯草、龙胆草。1剂/d,水煎200ml,下午、睡前分服2次。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评价1个疗程后的疗效,治疗期间均停服其他镇静催眠的药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睡眠时间正常,总睡眠时间>6h,少梦、入睡时间<30min,临床症状消失,醒后精神状态良好。显效:睡眠显著改善,总睡眠时间增加>3h,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睡眠有所改善,总睡眠时间增加≤3h。无效:睡眠时间、临床症状等均无变化,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 效 甲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
2.2 不良反应 甲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占10.00%,均为轻度的嗜睡、眩晕。乙组发生不良反应38例,占54.29%,其中嗜睡乏力25例、胃脘胀满14例、眩晕12例、心悸8例、便秘6例。
3 讨 论
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失眠病位主要位于心脏,其次为肝、脾胃、肾等脏器。机体脏器、人体阴阳之气均不能正常、协调地运行,就会发生睡眠障碍。睡眠环境突然改变可造成人生理上的反应,从而失眠;长期服用抗抑郁、催眠药,一旦戒掉会出现戒断症状,吸烟、睡前饮茶、咖啡等不良习惯的增多也会造成失眠;社会竞争的压力、学习的压力或某个事件导致情绪持续性低落、紧张、恐惧、郁怒、焦虑等不良心理,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因素;身体疾病,如肾病、心脏病、哮喘等及过分迷信睡眠质量越高,就百病不侵者,从而加大睡眠压力,均是造成失眠的原因。一旦失眠就会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阴阳失调、气血亏虚,轻者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醒后入睡困难,重者彻夜难眠。正如《灵枢·营卫生会》道:“营气衰弱而卫气内伐,因而昼无精,夜不寐[3]。”《景岳全书·不寐》道:“劳倦思虑过多者,必血液耗亡,神魂失主,故不寐[4]。”说明失眠的主要原因为心主血脉、脾化血统血,心脾不足而气血亏虚;过度劳累或思虑,心血受损,直接影响脾的运化及统血作用,故气血亏虚。治疗失眠应采取补益心脾为主要原则。
失眠患者若使用抗抑郁及催眠药物治疗常常会出现毒副作用,特别是老年人更易出现不良反应。归脾汤中黄芪、白术、人参、生姜益气健脾;酸枣仁滋养心肝、宁心安神;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茯苓健脾安神;当归活血补血;葽绕安神益智;木香理气醒脾;生姜、大枣安中养脾;甘草起调和作用。诸药合用健脾益气、宁心安神。有研究显示,中药既能降低抗抑郁及催眠药物的毒副作用,又能提高其治疗失眠的疗效。本研究甲组采用归脾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二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艾司唑仑组(P<0.05),且不良反应小。与郑强[5]文献结果总有效率90.91%基本一致。由于归脾汤重在益气补血、健脾安神,脾气旺盛故后天有源,心血足、神明可养之,心藏神、神内守,故失眠得以好转。
综上所述,归脾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失眠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志丹,陈少玫.失眠症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3):105-106.
[2] 高月香.归脾汤为主治疗失眠58例[J].光明中医,2012,27(8):79-80.
[3] 陈宏.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79例效果评价[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3(2):47-48.
[4] 黄露,张波.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2013,41(7):33-34.
[5] 郑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亏虚型不寐证33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3,28(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