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21日,歌手朴树发表了一篇长微博。他在微博上公开表达自己对所处行业的态度。一天的时间,他的这篇长微博的转发量就达到了四万,朴树也再一次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十年前,他说生如夏花般绚烂;十年后,他说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树·初印象
年轻时的朴树,叛逆却英俊,碎的长发、冷的眼神,有点偏执,有点忧郁,带着点不知道如何与世界相处的彷徨。他这种独特风格,既满足了文艺青年的敏感忧伤,又满足了摇滚青年的傲慢和叛逆。如今,淡出公众视线十多年的朴树,已成中年大叔,语言行为更加简单直接,眼睛却依然清澈纯粹,也依然用带有朴树特点的音乐为我们带来感动。
他人认知
20年人来人往,你还在,不是因为你爱这圈子,是因为这圈子爱你。既然生如夏花,就不怕秋风凛冽。
——著名音乐人 高晓松
他是艺人,却是异类,习惯性逃离,想唱了再回归。他没有强曝光率,却依然被万众追逐想念。他的粉丝不疯狂,却不远千里赴他一面之约,默默看着,安静唱着,泪流满面。他就有这种黏性的魔力,不在江湖,江湖甩不掉他的传说,因为音乐绕梁,旋律永恒。
——知名时评人 陈曦
朴树现象
.微博的纯净之地
朴树的微博及其评论算是网络上为数不多的清静之地。2015年10月21日,朴树发表了长微博,博文中用激烈的言辞表达了他对娱乐行业的不满。但他这条微博下的评论却几乎像瓶装水一样纯净,网络暴力在这里仿佛绝迹一般,大家都克制又有分寸地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鼓励他,赞许他,安慰他,开导他,像在呵护一棵全世界仅有的树,生怕他一个不高兴又消失十年,一个人躲在家里默默赌气。
点拨:朴树早已成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大众对他带有时代的情怀,又怎会将世俗的价值观强加于他?
2.媒体的宽容
朴树是位让人捉摸不透的歌手。他对拥趸者若即若离,永远保持着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他不谙世事,仿佛对这颗星球的运转规则一无所知,曾经在各路流言蜚语甚嚣尘上时无视这个社会的观念,在娱乐圈横冲直撞却毫发无损。他愤世嫉俗又坦然率真,干净得不接地气、不染片尘,让一向苛刻的媒体也对其网开一面。除非必要,媒体绝不会拿朴树开刀,连措辞都是字斟句酌和小心翼翼的。
点拨:在无风也能起浪的娱乐圈,舆论给了朴树最大的宽容。因为这个社会并不缺少娱乐人,只是缺少像朴树这样的音乐“疯子”。
【角色玩家】
//朴树//逆时代的风向标
“我赞同人们各行其是,互不相扰,没有你死我活。就我而言,我只希望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心安理得地,让它们尽可能有趣。这一点愈发清楚。它对我很重要。”
——朴树
关键词 真实
“朴式台风”
2015年10月下旬,朴树在“好好地”演唱会上延续着他一贯低调的风格:没有华丽的演出服、没有眼花缭乱的舞台设计,朴树甚至整晚都没有换衣服。他带给歌迷的只有一首接一首的歌,《白桦林》《生如夏花》《那些花儿》《平凡之路》……每首歌曲唱罢,歌迷都会喊“多说两句吧”,朴树就笑,不知道该说什么,准备好的话也词不达意,他依然嘴笨得很。但在演唱成名曲《生如夏花》时,朴树与数万名歌迷一样,难以控制情绪,哽咽着红了双眼。
素材角度说:真性情
——不被世俗的浮躁所拘,不为红尘的喧嚣所扰。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朴式音乐”
从2003年发行专辑《生如夏花》至今,沉寂了整整十二年的朴树终于发了新专辑《在木星》和《好好地》。在2003年年底发行《生如夏花》后,朴树红极一时,但他选择淡出娱乐圈,直到2009年才重新开始写歌。很多人认为,朴树是“十二年磨一剑”,他是在用心打磨作品。但朴树却很反感这种说法,他认为“如果一张唱片做了十二年,可以预见,那该有多糟糕”。朴树用掉的这十二年,是如他所说的:“我不要再过那种生活(被人裹挟着,半推半就着往前走)。我需要一整段时间来搞清楚,我到底想要什么,要干嘛。”
素材角度说:缓一缓节奏
——快餐时代,快餐文化,快节奏的我们永远在追赶生活,可是我们前进得过于匆忙,早已忘了起步的初衷。停一停脚步,灵魂才能有积淀;缓一缓节奏,生活才会有更多的从容。
“朴式行为”
朴树是一个“反娱乐产业规律”的人,他不急不慢地做着新专辑,看到新专辑的单曲封面是按照这个行业标准模式的宣传通稿来做的就怒不可遏,哪怕别人说“不如此就没有人看、没有人听”,但朴树依然执着地认为:“你们就是用这方法让你们的行业每况愈下,奄奄一息的。”他从出道起就讨厌对着媒体说重复的话,至今如此。他不适应被围观,他讨厌站在镁光灯下。有一次在北京开演唱会时,他的父母怕世界忘了他,特意买了两张票去增加两个观众。朴树保持着和这个行业的距离,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尽量从心而为,他唯一关心和在意的是写歌和创作。
素材角度说:坚持自我
——英国作家恰普曼说:“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意志松动之人随波逐流,意志坚韧之人坚持自我。
【同类人物】
许巍
2015年2月,许巍的《在那摇滚的故乡》纪录片在腾讯视频热播。在纪录片中,许巍走过了伦敦、利物浦、斯里兰卡、爱丁堡、格拉斯哥、曼彻斯特等地方,经过了披头士的故乡,去了佛教徒朝圣的舍利塔,也赤脚寻找了菩提树。
作为一名中国摇滚乐坛和流行乐坛都不能忽视的元老级人物,许巍选择以一种宁静致远的方式,由一个大众歌者过渡到了一个行者音乐家。
微评:用音乐表达内心,用行动坚持音乐非市场化的自由,这是歌者的情怀,也是音乐家的奉献。
宋冬野
宋冬野自幼酷爱音乐,他在高中时就开始写歌,大学时正式开始创作歌曲。宋冬野的歌都来自生活,身边人的故事或自己身上的故事都可以成为他创作的素材,《抓住那个胖子》《佛祖在一号线》《安和桥》等民谣都是宋冬野的心情写照。宋冬野甚至没有专业学习过音乐,只是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放到音乐中去。
微评: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也来自内心丰富的情感。只有将生活与真情实感凝聚成歌声,方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音乐。
【回味传奇】
青春已逝,他们仍是宠儿
范协洪
与朴树相比,歌声跨越了30年的天后级歌手王菲更是被大众所追捧。其实90后成长的环境里早就没有了王菲活跃歌坛的身影,但依旧有90后歌迷爱上了王菲的歌声,愿意出资百万元为其出版封存了近20年的粤语专辑。这样的魅力,相信整个华语乐坛也没有几人能够做到。
我们看到高晓松评价朴树的长微博:“20年人来人往,你还在,不是因为你爱这圈子,是因为这圈子爱你。”而高晓松也曾在节目中评价过王菲的歌曲:因为唱出了现代女性的勇敢,所以受爱戴。我相信朴树与王菲备受大众宠爱的更重要原因是,他们不仅仅是摆了一个姿态,还坚持了自己的言行一致。
其实不难看出,大家对朴树的宽容,正是因为他的较真,他不仅跟整个娱乐圈较真,也和自己较真。所以即便从《平凡之路》开始,他的歌曲受好评度一首不如一首,但大家依旧不忍苛责他,因为大家知道他一定是把自己目前能拿出的最好作品拿出手了。而王菲这些年除了《因为爱情》《匆匆那年》,碍于各种人情世故唱过的平庸歌曲,其实也不在少数。
可我们就是乐于保护这两位歌手。我们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丢失的“较真”,学会的“妥协”,却不希望朴树也如此;我们在现实面前遗忘的“勇敢”,却希望王菲还能继续保持下去,无论多大年纪,也敢于追求真爱。因为他们,我们说起这个用利益捆绑的娱乐圈时,还能看到一丝“真”。只要能做到这一步,那么一个歌手就可以说是在用他的态度歌唱,至于唱的是什么,好像就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了。
点评:他们曾用音乐为一代人的青春写下墓志铭,也曾在这个娱乐圈中留下足够分量的足印。现在的他们,或许不再理解这个娱乐圈的浮华喧嚣,或许不再理会这个娱乐圈的捆绑炒作,但在他们出现时,观众仍愿意为他们埋单,因为当我们在生活中汲汲营营,为了混得好点说些违心话、做些违心事的时候,他们依然保留着我们扔掉的最初的“真”以及最初的“勇敢”。
十年前,他说生如夏花般绚烂;十年后,他说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树·初印象
年轻时的朴树,叛逆却英俊,碎的长发、冷的眼神,有点偏执,有点忧郁,带着点不知道如何与世界相处的彷徨。他这种独特风格,既满足了文艺青年的敏感忧伤,又满足了摇滚青年的傲慢和叛逆。如今,淡出公众视线十多年的朴树,已成中年大叔,语言行为更加简单直接,眼睛却依然清澈纯粹,也依然用带有朴树特点的音乐为我们带来感动。
他人认知
20年人来人往,你还在,不是因为你爱这圈子,是因为这圈子爱你。既然生如夏花,就不怕秋风凛冽。
——著名音乐人 高晓松
他是艺人,却是异类,习惯性逃离,想唱了再回归。他没有强曝光率,却依然被万众追逐想念。他的粉丝不疯狂,却不远千里赴他一面之约,默默看着,安静唱着,泪流满面。他就有这种黏性的魔力,不在江湖,江湖甩不掉他的传说,因为音乐绕梁,旋律永恒。
——知名时评人 陈曦
朴树现象
.微博的纯净之地
朴树的微博及其评论算是网络上为数不多的清静之地。2015年10月21日,朴树发表了长微博,博文中用激烈的言辞表达了他对娱乐行业的不满。但他这条微博下的评论却几乎像瓶装水一样纯净,网络暴力在这里仿佛绝迹一般,大家都克制又有分寸地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鼓励他,赞许他,安慰他,开导他,像在呵护一棵全世界仅有的树,生怕他一个不高兴又消失十年,一个人躲在家里默默赌气。
点拨:朴树早已成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大众对他带有时代的情怀,又怎会将世俗的价值观强加于他?
2.媒体的宽容
朴树是位让人捉摸不透的歌手。他对拥趸者若即若离,永远保持着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他不谙世事,仿佛对这颗星球的运转规则一无所知,曾经在各路流言蜚语甚嚣尘上时无视这个社会的观念,在娱乐圈横冲直撞却毫发无损。他愤世嫉俗又坦然率真,干净得不接地气、不染片尘,让一向苛刻的媒体也对其网开一面。除非必要,媒体绝不会拿朴树开刀,连措辞都是字斟句酌和小心翼翼的。
点拨:在无风也能起浪的娱乐圈,舆论给了朴树最大的宽容。因为这个社会并不缺少娱乐人,只是缺少像朴树这样的音乐“疯子”。
【角色玩家】
//朴树//逆时代的风向标
“我赞同人们各行其是,互不相扰,没有你死我活。就我而言,我只希望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心安理得地,让它们尽可能有趣。这一点愈发清楚。它对我很重要。”
——朴树
关键词 真实
“朴式台风”
2015年10月下旬,朴树在“好好地”演唱会上延续着他一贯低调的风格:没有华丽的演出服、没有眼花缭乱的舞台设计,朴树甚至整晚都没有换衣服。他带给歌迷的只有一首接一首的歌,《白桦林》《生如夏花》《那些花儿》《平凡之路》……每首歌曲唱罢,歌迷都会喊“多说两句吧”,朴树就笑,不知道该说什么,准备好的话也词不达意,他依然嘴笨得很。但在演唱成名曲《生如夏花》时,朴树与数万名歌迷一样,难以控制情绪,哽咽着红了双眼。
素材角度说:真性情
——不被世俗的浮躁所拘,不为红尘的喧嚣所扰。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朴式音乐”
从2003年发行专辑《生如夏花》至今,沉寂了整整十二年的朴树终于发了新专辑《在木星》和《好好地》。在2003年年底发行《生如夏花》后,朴树红极一时,但他选择淡出娱乐圈,直到2009年才重新开始写歌。很多人认为,朴树是“十二年磨一剑”,他是在用心打磨作品。但朴树却很反感这种说法,他认为“如果一张唱片做了十二年,可以预见,那该有多糟糕”。朴树用掉的这十二年,是如他所说的:“我不要再过那种生活(被人裹挟着,半推半就着往前走)。我需要一整段时间来搞清楚,我到底想要什么,要干嘛。”
素材角度说:缓一缓节奏
——快餐时代,快餐文化,快节奏的我们永远在追赶生活,可是我们前进得过于匆忙,早已忘了起步的初衷。停一停脚步,灵魂才能有积淀;缓一缓节奏,生活才会有更多的从容。
“朴式行为”
朴树是一个“反娱乐产业规律”的人,他不急不慢地做着新专辑,看到新专辑的单曲封面是按照这个行业标准模式的宣传通稿来做的就怒不可遏,哪怕别人说“不如此就没有人看、没有人听”,但朴树依然执着地认为:“你们就是用这方法让你们的行业每况愈下,奄奄一息的。”他从出道起就讨厌对着媒体说重复的话,至今如此。他不适应被围观,他讨厌站在镁光灯下。有一次在北京开演唱会时,他的父母怕世界忘了他,特意买了两张票去增加两个观众。朴树保持着和这个行业的距离,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尽量从心而为,他唯一关心和在意的是写歌和创作。
素材角度说:坚持自我
——英国作家恰普曼说:“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意志松动之人随波逐流,意志坚韧之人坚持自我。
【同类人物】
许巍
2015年2月,许巍的《在那摇滚的故乡》纪录片在腾讯视频热播。在纪录片中,许巍走过了伦敦、利物浦、斯里兰卡、爱丁堡、格拉斯哥、曼彻斯特等地方,经过了披头士的故乡,去了佛教徒朝圣的舍利塔,也赤脚寻找了菩提树。
作为一名中国摇滚乐坛和流行乐坛都不能忽视的元老级人物,许巍选择以一种宁静致远的方式,由一个大众歌者过渡到了一个行者音乐家。
微评:用音乐表达内心,用行动坚持音乐非市场化的自由,这是歌者的情怀,也是音乐家的奉献。
宋冬野
宋冬野自幼酷爱音乐,他在高中时就开始写歌,大学时正式开始创作歌曲。宋冬野的歌都来自生活,身边人的故事或自己身上的故事都可以成为他创作的素材,《抓住那个胖子》《佛祖在一号线》《安和桥》等民谣都是宋冬野的心情写照。宋冬野甚至没有专业学习过音乐,只是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放到音乐中去。
微评: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也来自内心丰富的情感。只有将生活与真情实感凝聚成歌声,方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音乐。
【回味传奇】
青春已逝,他们仍是宠儿
范协洪
与朴树相比,歌声跨越了30年的天后级歌手王菲更是被大众所追捧。其实90后成长的环境里早就没有了王菲活跃歌坛的身影,但依旧有90后歌迷爱上了王菲的歌声,愿意出资百万元为其出版封存了近20年的粤语专辑。这样的魅力,相信整个华语乐坛也没有几人能够做到。
我们看到高晓松评价朴树的长微博:“20年人来人往,你还在,不是因为你爱这圈子,是因为这圈子爱你。”而高晓松也曾在节目中评价过王菲的歌曲:因为唱出了现代女性的勇敢,所以受爱戴。我相信朴树与王菲备受大众宠爱的更重要原因是,他们不仅仅是摆了一个姿态,还坚持了自己的言行一致。
其实不难看出,大家对朴树的宽容,正是因为他的较真,他不仅跟整个娱乐圈较真,也和自己较真。所以即便从《平凡之路》开始,他的歌曲受好评度一首不如一首,但大家依旧不忍苛责他,因为大家知道他一定是把自己目前能拿出的最好作品拿出手了。而王菲这些年除了《因为爱情》《匆匆那年》,碍于各种人情世故唱过的平庸歌曲,其实也不在少数。
可我们就是乐于保护这两位歌手。我们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丢失的“较真”,学会的“妥协”,却不希望朴树也如此;我们在现实面前遗忘的“勇敢”,却希望王菲还能继续保持下去,无论多大年纪,也敢于追求真爱。因为他们,我们说起这个用利益捆绑的娱乐圈时,还能看到一丝“真”。只要能做到这一步,那么一个歌手就可以说是在用他的态度歌唱,至于唱的是什么,好像就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了。
点评:他们曾用音乐为一代人的青春写下墓志铭,也曾在这个娱乐圈中留下足够分量的足印。现在的他们,或许不再理解这个娱乐圈的浮华喧嚣,或许不再理会这个娱乐圈的捆绑炒作,但在他们出现时,观众仍愿意为他们埋单,因为当我们在生活中汲汲营营,为了混得好点说些违心话、做些违心事的时候,他们依然保留着我们扔掉的最初的“真”以及最初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