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当代影像馆呈现的“双城记——成都·重庆当代影像展”,从成渝影像现象本身出发,探讨地域与艺术家创作之间的关系,从城市性格看艺术家风格的影响与关联。展览艺术总监钟维兴与策展人王庆松通过系统梳理成都、重庆两地影像发展脉络,以艺术家的作品及创作历程为切入点,集中性地呈现12名活跃在西南地区的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
最初影像技术传入中国时,人们对此充满了猎奇、恐惧的复杂心态,但是很快便开始了新技术的本土实验。从早期出于宣传、广告等目的的摄影实践到后来不断深入对新媒体语言的探索,极具艺术延续性的西南地区则为中国当代影像艺术提供了丰厚的地域样本。而成都和重庆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两座城市,不仅在经济上一直带动着西南部发展,在文化艺术上对西南地区甚至对中国艺术而言都至关重要。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注重生命意识和生存境遇与艺术的关系是西南艺术一个重要的特征,因为同处这片地域,两座城市有一定的共通性与亲缘性,而本次展览则借由两地艺术家的创作,梳理、验证两地文化差异。
双城记——成都·重庆当代影像展
艺术总监:钟维兴
策展人:王庆松
参展艺术家:雷文晴骜、黎晨驰、李俊、李一凡、骆丹、木格、宁佳伟、苏葵、童文敏、王维思、杨迪、张小涛
主办:成都当代影像馆
展期:2020.12.2~2021.4.4
雷文晴骜
雷文晴骜出生于成都,先后毕业于纽约帕森斯艺术学院和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她曾获得第一届Dior新锐摄影师桂冠、Art Olympia评委特别奖、欧洲摄影奖、Phmuseum摄影艺术基金奖等国际性奖项。
Lost in Metamorphoses系列的作品表现了对于在现实与幻象之间流淌的暧昧的视觉探索。在作品中我尝试着创造有关变形的荒谬和流动,在创作过程中,超现实主义意象对我有着重要的启发。此系列作品同时提问了人与动物、垂死与死亡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可持续性发展与人类中心主义,摄影与人类和时间、空间关系的紧密交互。
我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会很多西方教育元素影响,但我依旧决定回来成都继续创作,因为我觉得我得回来找到自己的根。成都有很强的包容性,对多样文化也有非常热切的需要。这促使我也同样可以接受自己的一些不同元素、不同文化在我身上留下的多样性的痕迹。
——雷文晴骜
骆丹
1968年生于中国重庆,199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四川成都。因《素歌》系列获得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摄影类大奖(2013年);他还曾因《北方,南方》系列作品获得连州国际摄影节的年度最佳艺术家金奖(2008年)。
《中国318国道》
一直迷恋在路上,边走边拍照片,我不是去表现现实世界如何真实,只是想在现实当中去发现找寻,印证属于自己内心的种种迹象。318国道,中国最长的国道,从上海到西藏,2006年,我选择以这条横跨中国东西的国道为线索,拍摄了我的第一个作品,我用了半年的时间,在318国道上走了个来回,行程1.8万多公里。这些照片来自于旅途中的偶遇,游走的过程中,我会拿起我的玛米亚7相机,飞快地按下快门,画画当中的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我与拍摄对象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我尽可能考虑到其中的各个元素,我想把我看到的东西在二维的空间里延伸出更多的可能性。观看这个凝固的瞬间,会联想到在它之前或是在它之后发生了些什么,就如一张电影的剧照。在拍摄的8000多张底片中,最后选出88张照片,就是这个《318国道》。
我在重庆出生,成长于成都,我是比较典型的成都人。细腻、内向、温和,这些成都的特点潜移默化地渗透进我的生命和工作里。一直以来,我在向外观看、我看了许多电影,它们是世界性的,没有地域限制。我的工作也一样,我把眼光转移到外面,即用“在路上”的方式去获得影像。
——骆丹
李一凡
1966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91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工作生活于重庆。他是艺术项目《一个人的社会》《六环比五环多一环》和《外省青年》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其主要纪录片作品有《淹没》《乡村档案:龙王村2006影像文件》。
一、我把很多年生活的碎片恣意地揉捏在一起,希望能在中国现状下,以现实本身的超越性去创造新的美学思想;二、我相信福柯的工作方法:1.利用现实档案获得让特定话语紊乱的权力,尝试重构它、定位它;2.保持怀疑,不断深入;3.对其他人的判断保持警惕,尤其是所谓主流的判断;4.寻找可能性,通过事件化发现联系、相遇、支撑、封锁、作用力、策略等,在某个时刻,让它们被看成是自证的、普遍的和必要的;5.研究问题而不是主题,通过所选的例子让日常生活中那些无比重要却被大家熟视无睹的、被遮蔽的东西在论证和解释中被看见;6.正如福柯所说,我不想让我所说的东西普遍化,相反,我没说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不适合说。
我觉得成都的美术馆或者民间艺术机构、民间的展览都特别丰富,有自己的性格,也有自己的语言。而重庆有一个美院,作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机构,也产生了非常多重庆的美术机构的分支,其特色也更具冲突性、更激烈,视觉感受上喜欢浓烈的东西,有别于成都的温和细腻。
——李一凡
我的创作是根植于我小时候的一种经历,我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今天的成渝的展览,我的经历也会比较有代表性。这次我展出的两组作品都是和物件有关的,没有更多的关注人群。我觉得成都特别是老一辈的人民退休后都有很多对生活的想法,只是没有形成一个很系统的艺术语言,但是他们很会把一些老旧物进行归置。这种经历和我对曾经生活的家属院的怀念,让我希望能在物件里找到更多兴趣点,同时去探讨物件更多的可能性。
——苏葵
苏葵
1995年出生于成都。基于对“物”和“物文化”的兴趣,以及儿时与物对话、对其进行拆解重组的经历,她的作品均围绕“物”展开,通过陌生化手法对其进行重构,试图创建以现实为基点的非常态图像。曾获索尼世界摄影提名奖、第二届“艺术星未来”评委选择奖、第二届京东摄影金像奖、法国PX3摄影奖、Artand五周年:摄影组“最有价值艺术家”(MVA)称号等。
《物体系》
《物体系》关注现代居住空间及其中的物。黑白的风格,营造出“严肃庄重”的氛围,但在这表象下,通过物的堆叠与拼接,却呈现出荒诞与反常:我们能够看见拉开却只见一面空墙的窗帘,被监控环绕又密不透风的床,层层交叠宛如滑梯的室内“高架”,一排被整齐遮挡的极具仪式感的皮鞋,以“不可能”的厚度张贴在墙上的手撕日历,容纳八人却更显无用的“变异”麻将桌以及讽刺地朝向地面,被牢牢固定住,供人俯身观“景”的望远镜……无论是家具,还是与之相关、对立的物件,都被深入解构与重构,上演了戏剧化的一幕。这一系列关注“品位”“空间划分”“想象物与功能物”等话题,试图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超现实”以及隐匿于现实下的“张力”,探索物、个体、社会性之间的复杂关联。在这一语境中,物的制造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它的外观、陈列不仅出于审美需求,还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学”原理,人在物上投射出种种欲望,通过赋予物某种概念,来满足与完成。而物的增殖、堆叠、拼接,模糊了“有用”与“无用”的边界,打破了既有表征体系,希望提供一个新的表现物、理解物的可能。
最初影像技术传入中国时,人们对此充满了猎奇、恐惧的复杂心态,但是很快便开始了新技术的本土实验。从早期出于宣传、广告等目的的摄影实践到后来不断深入对新媒体语言的探索,极具艺术延续性的西南地区则为中国当代影像艺术提供了丰厚的地域样本。而成都和重庆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两座城市,不仅在经济上一直带动着西南部发展,在文化艺术上对西南地区甚至对中国艺术而言都至关重要。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注重生命意识和生存境遇与艺术的关系是西南艺术一个重要的特征,因为同处这片地域,两座城市有一定的共通性与亲缘性,而本次展览则借由两地艺术家的创作,梳理、验证两地文化差异。
展讯
双城记——成都·重庆当代影像展
艺术总监:钟维兴
策展人:王庆松
参展艺术家:雷文晴骜、黎晨驰、李俊、李一凡、骆丹、木格、宁佳伟、苏葵、童文敏、王维思、杨迪、张小涛
主办:成都当代影像馆
展期:2020.12.2~2021.4.4
艺术家
雷文晴骜
雷文晴骜出生于成都,先后毕业于纽约帕森斯艺术学院和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她曾获得第一届Dior新锐摄影师桂冠、Art Olympia评委特别奖、欧洲摄影奖、Phmuseum摄影艺术基金奖等国际性奖项。
作品阐释
Lost in Metamorphoses系列的作品表现了对于在现实与幻象之间流淌的暧昧的视觉探索。在作品中我尝试着创造有关变形的荒谬和流动,在创作过程中,超现实主义意象对我有着重要的启发。此系列作品同时提问了人与动物、垂死与死亡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可持续性发展与人类中心主义,摄影与人类和时间、空间关系的紧密交互。
我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会很多西方教育元素影响,但我依旧决定回来成都继续创作,因为我觉得我得回来找到自己的根。成都有很强的包容性,对多样文化也有非常热切的需要。这促使我也同样可以接受自己的一些不同元素、不同文化在我身上留下的多样性的痕迹。
——雷文晴骜
艺术家
骆丹
1968年生于中国重庆,199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四川成都。因《素歌》系列获得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摄影类大奖(2013年);他还曾因《北方,南方》系列作品获得连州国际摄影节的年度最佳艺术家金奖(2008年)。
作品阐释
《中国318国道》
一直迷恋在路上,边走边拍照片,我不是去表现现实世界如何真实,只是想在现实当中去发现找寻,印证属于自己内心的种种迹象。318国道,中国最长的国道,从上海到西藏,2006年,我选择以这条横跨中国东西的国道为线索,拍摄了我的第一个作品,我用了半年的时间,在318国道上走了个来回,行程1.8万多公里。这些照片来自于旅途中的偶遇,游走的过程中,我会拿起我的玛米亚7相机,飞快地按下快门,画画当中的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我与拍摄对象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我尽可能考虑到其中的各个元素,我想把我看到的东西在二维的空间里延伸出更多的可能性。观看这个凝固的瞬间,会联想到在它之前或是在它之后发生了些什么,就如一张电影的剧照。在拍摄的8000多张底片中,最后选出88张照片,就是这个《318国道》。
我在重庆出生,成长于成都,我是比较典型的成都人。细腻、内向、温和,这些成都的特点潜移默化地渗透进我的生命和工作里。一直以来,我在向外观看、我看了许多电影,它们是世界性的,没有地域限制。我的工作也一样,我把眼光转移到外面,即用“在路上”的方式去获得影像。
——骆丹
艺术家
李一凡
1966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91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工作生活于重庆。他是艺术项目《一个人的社会》《六环比五环多一环》和《外省青年》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其主要纪录片作品有《淹没》《乡村档案:龙王村2006影像文件》。
作品阐释
一、我把很多年生活的碎片恣意地揉捏在一起,希望能在中国现状下,以现实本身的超越性去创造新的美学思想;二、我相信福柯的工作方法:1.利用现实档案获得让特定话语紊乱的权力,尝试重构它、定位它;2.保持怀疑,不断深入;3.对其他人的判断保持警惕,尤其是所谓主流的判断;4.寻找可能性,通过事件化发现联系、相遇、支撑、封锁、作用力、策略等,在某个时刻,让它们被看成是自证的、普遍的和必要的;5.研究问题而不是主题,通过所选的例子让日常生活中那些无比重要却被大家熟视无睹的、被遮蔽的东西在论证和解释中被看见;6.正如福柯所说,我不想让我所说的东西普遍化,相反,我没说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不适合说。
我觉得成都的美术馆或者民间艺术机构、民间的展览都特别丰富,有自己的性格,也有自己的语言。而重庆有一个美院,作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机构,也产生了非常多重庆的美术机构的分支,其特色也更具冲突性、更激烈,视觉感受上喜欢浓烈的东西,有别于成都的温和细腻。
——李一凡
我的创作是根植于我小时候的一种经历,我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今天的成渝的展览,我的经历也会比较有代表性。这次我展出的两组作品都是和物件有关的,没有更多的关注人群。我觉得成都特别是老一辈的人民退休后都有很多对生活的想法,只是没有形成一个很系统的艺术语言,但是他们很会把一些老旧物进行归置。这种经历和我对曾经生活的家属院的怀念,让我希望能在物件里找到更多兴趣点,同时去探讨物件更多的可能性。
——苏葵
艺术家
苏葵
1995年出生于成都。基于对“物”和“物文化”的兴趣,以及儿时与物对话、对其进行拆解重组的经历,她的作品均围绕“物”展开,通过陌生化手法对其进行重构,试图创建以现实为基点的非常态图像。曾获索尼世界摄影提名奖、第二届“艺术星未来”评委选择奖、第二届京东摄影金像奖、法国PX3摄影奖、Artand五周年:摄影组“最有价值艺术家”(MVA)称号等。
作品闡释
《物体系》
《物体系》关注现代居住空间及其中的物。黑白的风格,营造出“严肃庄重”的氛围,但在这表象下,通过物的堆叠与拼接,却呈现出荒诞与反常:我们能够看见拉开却只见一面空墙的窗帘,被监控环绕又密不透风的床,层层交叠宛如滑梯的室内“高架”,一排被整齐遮挡的极具仪式感的皮鞋,以“不可能”的厚度张贴在墙上的手撕日历,容纳八人却更显无用的“变异”麻将桌以及讽刺地朝向地面,被牢牢固定住,供人俯身观“景”的望远镜……无论是家具,还是与之相关、对立的物件,都被深入解构与重构,上演了戏剧化的一幕。这一系列关注“品位”“空间划分”“想象物与功能物”等话题,试图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超现实”以及隐匿于现实下的“张力”,探索物、个体、社会性之间的复杂关联。在这一语境中,物的制造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它的外观、陈列不仅出于审美需求,还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学”原理,人在物上投射出种种欲望,通过赋予物某种概念,来满足与完成。而物的增殖、堆叠、拼接,模糊了“有用”与“无用”的边界,打破了既有表征体系,希望提供一个新的表现物、理解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