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及实施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ygt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教学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角度的软件性顶层设计,是专业办学水平的体现,是年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锻炼的必要历练条件与工作平台。文章通过对民办教育中建筑学专业教育实践做出总结,并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从而探讨出建筑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与实施方案。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架构与实施
  
  一、建筑学专业培养目标与能力需求
  建筑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设计与原理、建筑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对各类建筑的使用功能、空间组织、建筑造型、场地环境、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综合、优选和评价的能力,具有项目策划、建筑方案设计及建筑施工图的绘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②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和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以及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文字、图形的处理能力。③了解中外建筑历史的发展规律,掌握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与建筑有关的经济、社会文化习俗、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④掌握建筑物理、结构、构造、材料、设备等相关技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合理选用、综合应用以及组织协调的能力。⑤具有处理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物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具有根据建筑设计的不同阶段,采用多种方法表达设计意图及快速完成方案设计的能力。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得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与研究并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⑦具有一般规划设计项目组织或策划的初步能力以及与工程项目设计相关的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
  二、我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体系基础
  我校建筑学专业立足于国家和地方发展建设的实际,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强化能力训练。专业培养方案围绕建筑设计,以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建筑设计与人类生存环境相结合、空间创造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建筑文脉的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四个方面设置教学内容,通过建筑设计的系列课程教学,实现基本技能到职业能力的逐步提升,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方案创作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建筑研究与分析能力、合作与组织能力以及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这些能力即社会中建筑人才的需求特征,总结为:知识技能、设计技能、营造技能和表达技能。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培养训练方向即为:空间认知能力、形态塑造能力、材料实践能力和技术表现能力。
  三、建筑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与实施方案
  通过分析,我们得到了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架构的基础,进一步分析后,我们又将四大能力细化:设计能力细化为方案构思能力、过程组织能力和版面设计能力;知识能力细化为认知能力和调研能力;表达能力细化为尺规作图能力和徒手表达能力;营造能力细化为手工模型能力和计算机及建模能力。针对这些具体能力的培养,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予以支撑。
  其中,方案构思能力、过程组织能力和版面设计能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各种培养能力中的重中之重,我们用8个课堂实训(建筑设计基础①建筑设计基础;②住宅建筑设计、公建建筑设计、室内建筑设计、城规建筑设计、园林建筑设计、综合建筑设计)和四个课程设计给予重点支持。认知能力是培养我们对建筑的专业敏感,通过城市参观和建筑认知以及工程测量实习等实践环节来积累。而调研能力的培养则通过对公共建筑、传统建筑、园林建筑乃至整个城市的一系列实地寻访调查,达到对各种建筑形式的初步了解。徒手表达能力主要是通过美术实习进行训练,包括:素描写生、水粉水彩写生和建筑画写生。而尺规作图的能力除了配套版面表达能力的设计周之外,还补充了一个古建筑测绘环节。手工模型能力通过建筑模型制作的集中训练来巩固,计算机建模能力则是通过两个上机实践环节建筑AutoCAD和建筑3Dmax来检验。
  在执行上以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为核心,从时间上划分为五个教学阶段的专业教学实践体系,各阶段相互衔接、循序渐进:
  第一阶段(一年级)为设计初步阶段。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强调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基本表达及动手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对造型的创造能力、品评能力和形式美的鉴赏能力。
  第二阶段(二年级)为设计基础训练阶段。通过住宅建筑和小型公共建筑设计题目,注重专业基本功训练和设计构思训练,使学生逐步树立功能意识、空间意识和环境意识,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
  第三阶段(三年级)为提高技能阶段。通过室内设计、规划设计和中型公共建筑设计、快题设计训练,注重提升学生处理功能、形式、空间关系的能力,强调学会正确分析和处理较复杂建筑功能、流线组织和复杂空间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快速设计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四阶段(四年级)为综合拓宽阶段。按照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建筑设计与人类生存环境相结合,空间创造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建筑文脉的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等几个方面安排专业课程学习,扩大知识面,强化专业技能,加强建筑师业务能力的培养。
  第五阶段(五年级)为职业训练阶段。这一阶段安排了较长时间的实践环节,强调建筑师的职业训练,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实际建筑设计的能力。建筑设计实践环节在设计单位进行,要求学生直接接触实际工程项目,毕业设计也尽可能选择实际科研和工程项目进行教学,为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四、结语
  我们的建筑学专业还很年轻,教学实践也不完整、不成熟。我们所做的一些努力和尝试,得益于领导的总体把握和各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在此拟定实施方案,求教于前辈及同仁。我们亦会继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加强对学生专业实践深度和广度上的指导,更好地践行“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过程。
  作者简介:
  [1]樊莹(1984~),女,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建筑系,助教。
  [2]董晓婉(1984~),女,河南城建学院城市规划与建筑系,助教。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泽替米贝抑制巨噬细胞摄取脂质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油红O染色、DiI-oxLDL荧光示踪法检测细胞内脂滴数量和细胞摄取脂质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对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1 (Niemann-Pick type C1 Like-1, NPC1L1)和清道夫受体B族I型(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 S
Fascaplysin是一种从海绵中发现的海洋天然产物,因其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而备受关注。它除了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和调节代谢来抑制肿瘤生长,还可以通过抑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