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梭罗的《神的一滴》的创作时间相差了一百多年,作为高中语文必修一的两篇课文,海子和梭罗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他们都远离人群,遗世独立,都是精神世界的求索者。但两人的思想存在明显的个人特色,海子强调生活和生命,梭罗更关注生存和存在;海子是先验主义的化身,梭罗是超验主义的真正实践者。
关键词: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神的一滴》 海子 梭罗 比较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神的一滴》都被编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后者是一篇选教课文。之所以将这两篇课文进行对比,是因为海子和梭罗的思想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具有比较研究的价值。
海子非常欣赏梭罗,他卧轨自杀时,随身携带了四本书,《瓦尔登湖》就是其中之一,足见梭罗对其影响之深。通过比较这两篇课文,笔者试图总结出海子对梭罗思想的继承及两人对于精神求索的不同侧重,试图挖掘他们留下的精神宝藏,试图架立起跨越一百多年的文化桥梁。
一、遗世独立的理想者
海子和梭罗都是与主流世界的价值观相悖的人,当大多数人选择在主流世界中随波逐流时,他们站在漩涡的外部,跟随内心向前走。
在海子看来,尘世幸福就是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等朴素的生活,也是和亲人通信之类的生活碎片。但他无法得到这样的幸福,所以用三个“从明天起”反复强调内心的渴望。然而诗人的明天永远不会到来,他所渴望的幸福永远无法实现。他只能把美好的祝愿送给陌生人,愿他们前程似锦,愿他们终成眷属,愿他们获得幸福。他注定与这三种美好无缘,只能希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为诗人,海子的观察比常人细致,思考比常人深入,注定要与主流背道而驰。他站在人群的外部,坚定自己精神追求的同时,也祝福尘世的人们。这是一种美好而又决绝的姿态,可以窥见他的倔强、坚持、无奈、绝望。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明确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批判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崇尚自然和强调自由。从表面看,梭罗的遗世独立表现在他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人群,在湖边定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从深层看,他的遗世独立体现在心灵的充实和精神的自由。他拒绝纸醉金迷的喧嚣都市生活,选择到瓦尔登湖畔思考人生,他拒绝做物质的奴隶,而要做精神世界的领航者。这是它的理想,他用行动践行着这一理想。
二、精神世界的求索者
轻物质重精神是海子和梭罗的共同点,他们把对物质的需求降到最低,把大量时间花在探索精神世界上。
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描绘了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和大多数人所向往的尘世幸福是不同的。他在诗中反复提到的“幸福”,与物质上的满足无关,都是简单而微小的幸福,充满人情味。喂马和劈柴都是朴素的田园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只是为了养活自己的躯体,从而能使思绪和心灵自由地飞驰。在面朝大海的房子中,他获得了无限的精神空间,这个庇护所能使他安心地思考而不受打扰。他和亲人通信是因为对血缘亲情的重视,希望能和亲人分享这样的幸福,更希望他们也能得到这样的幸福。诗人想要周游世界,用眼睛看风景,用心灵悟人生。在周游世界的过程中,诗人可以走出心灵的局限,用开放的心态拥抱周遭的一切。诗人还要给山河取名,突出了他的文艺情怀,表明他精神世界的丰富。诗中用了三个“愿你”的排比:人们追求灿烂的前程、终成眷属的情人、在尘世获得幸福,而海子并不执着于这三种世俗意义上的幸福,他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精神上的纯粹至高的追求,是对灵魂充实和满足的渴望。
在梭罗的笔下,瓦尔登湖是他信仰的寄托、精神的皈依。作者年轻的时候在湖上漂流,他的后背靠在座位上,直到船撞在沙滩上才惊醒,说明他非常享受在湖上的时光,陶醉其中,忘记了时间和世俗的羁绊,这种物我两忘的状态,回归了心灵的平静和纯真,能够更专注地思考,这种旷达接近生命本真。文中用到了“慵懒”、“偷闲”、“虚掷”、“挥霍”等一系列贬义词,在这里是贬义褒用,尽管作者挥霍了大把时光,但感到非常满足,这种与金钱无关的富有,是精神上的富足,是心灵的充实和自由。
瓦尔登湖除了具有自我修复的生命力外,还有着净化灵魂的作用,“就算只有一瞥”,也能洗净污浊和油腻,说明瓦尔登湖的神圣,对灵魂有着洗涤和修复的作用。正是这种庄严和纯洁召唤着梭罗,使他想要与瓦尔登湖融为一体。文中写道:“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因为翻译的缘故,这句诗变得不容易理解,其实作者想表达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比瓦尔登更接近上帝和天堂。接着写道:“我是它的圆石岸”,“是它的水,它的沙”,作者的心灵已经与瓦尔登湖融为一体了,他在湖上的所思所感已经融入了血液,成了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生活的表象与生存的本质
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描绘了尘世幸福的图画,充满了生活的温情。第一节是诗人自己的幸福,喂马和劈柴是朴素安逸的田园生活,诗人关心粮食和蔬菜,并不渴望丰盛的料理和美味的佳肴,说明海子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只需要滿足最简单的生活需求即可。诗人希望有一所面朝大海的房子,远离喧嚣繁华的城市,一打开门就能看见大海和波涛,他希望远离纷扰,探寻心灵的宁静平和。在第二节中,诗人把自己的幸福推及亲人,希望和亲人通信,分享平凡但幸福的生活琐事。我们和亲人通过血缘的纽带联系在一起,亲人给予我们温暖和关爱,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值得我们信赖和依靠的力量。生活中的许多温暖都来自亲人。在第三节中,诗人把幸福推广到陌生人,灿烂的前程和美好的爱情是海子对于陌生人的祝福,这是俗世的平淡生活,是尘世的幸福。诗中描绘的这些幸福,都是生活中平淡而温暖的事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海子在写下这首诗的两个月之后便卧轨自杀,如此看来,这首诗带有遗书的意味。海子对个人生命的思考和总结,都蕴含在这首诗里。诗中有三处“从明天起”,都是诗人的理想,是目前未能完成的心愿。为什么是“从明天起”而不是“从今天起”?因为他明白今天注定无法实现理想,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明天。但事实上,诗人的理想明天也无法实现。重复强调三次,可以看出诗人的无奈和绝望。在诗歌的最后一节,海子给陌生人三个祝福,却不祝福自己,因为海子发现自己与尘世的幸福是无缘的,他不再抱有期待。他曾经祈求尘世幸福,却求而不得,这样的绝望导致他选择在两个月后结束生命。因此,这首诗是海子对个人生命的总结和体悟,预告了他在人生舞台上的落幕。 相比之下,梭罗更关注群体的生存和自然的存在。他年轻的时候在湖上漂浮,度过了许多慵懒的时光,尽管虚掷光阴,但他并不感到懊悔。因为他充分享受在湖上的时光,陶醉其中,忘记了时间和世俗的羁绊,平静地直面内心,他的心灵是充实和自由的。这种物我两忘的状态,使他接近生命的本真。
随着工业化的崛起和经济的发展,拜物教盛行。一些人失去了原有的纯粹,心灵蒙上了灰尘。在如此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作者认为需要静下心来与自己的心灵独处,瓦尔登湖正是发挥了净化灵魂的作用。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不仅可以洗净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更是对司机和旅客灵魂的洗涤和修复。
在现代文明的粗暴蹂躏下,瓦尔登湖虽然被破坏,却并没有被彻底毁灭,它仍然顽强地生存着,在社会变迁中一直以年轻活力的姿態出现。湖边的森林被砍伐后又拔地而起,生长出崭新细嫩的生命力。瓦尔登湖之所以能保持纯洁,得益于它自我修复的生命力,给人常看常新的体验,并给人带来新的喜悦。任凭岁月变迁,它依然长久地存在,自然之永恒与博大令人敬畏。在瓦尔登湖的对比之下,俗世人生显得短暂而虚幻,金钱和名利都是表面的繁荣,是转瞬即逝的。正如苏轼在《赤壁赋》所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个体的生命终将走向衰亡,但自然是永恒的,宇宙是无限的。在物欲横流的浮躁社会,梭罗能够静下心来,站在更高的角度,对世间万物存在的本质进行哲理化的思考,是难能可贵的。
四、先验主义与超验主义
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用短短的几行诗阐述了对于尘世幸福的理解,描绘了理想世界,展示了心中的大地乌托邦。海子的先验性就在于这一乌托邦深深地存在于他的思想里,他用心中的乌托邦考量现实世界,对世界彻底失望后,他选择结束生命。海子与现实世界是格格不入的,他所理解的尘世幸福并不是追名逐利的拜金主义。喂马、劈柴是朴素的田园生活,是远离城市喧嚣的安宁与平和,是与世无争的淡然和从容。周游世界是为了走出去看看,避免局限在狭窄的世界观里,从而获得心灵的充实和自由。粮食和蔬菜是最简朴的生活需求,诗人只求维持温饱。他还渴望春暖花开的季节,这样温暖明媚的景象,正是诗人内心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海子还希望河与山都能有温暖的名字,让它们带上情感的温度,不只是冷冰冰的风景,好让游历山河的人都感受到这份温暖。山河美景在大自然中永远存在,诗人希望这名字能像自然一样永恒。
海子是都市的浪子,机器的喧嚣轰鸣和人群的自私冷漠把他推离了城市,使他对乡土自然产生了向往之情。在现代都市异化的困境中,他选择未被现代工业文明倾染的乡村,并把它作为灵魂的家园和栖息地。
超验主义文化思潮兴起于19世纪3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在超验主义者那里,三个基本主题贯穿于他们的著作中——自然的神性、单独个体的价值及每个人直接了解真理的能力。
梭罗的思想与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对自然的态度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独到的见解。他用拟人化的方法描写大自然,有意模糊人与自然的界限,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把瓦尔登湖比作大地的眼睛,把湖边的树木比作睫毛,把四周的群山和山崖比作眉毛。这就把瓦尔登湖当作一个可以亲切交流的、平等的、有性灵的生命体,他用湖水的深幽和纯洁象征心灵的深邃和纯洁,“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他从瓦尔登湖看到的是它的精神和内涵,湖水并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充满灵性的有生命的活物。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批判了工业化造成的追名逐利的社会趋向,认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依靠人内心的修养和完善,通过自我的约束和提升实现社会的革新。梭罗在湖边建了一座木屋,过了两年自耕自食的生活,在自然中思考并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他在湖上漂流,尽管虚掷了宝贵的时光,但精神是充实的,心灵是自由的。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决定了他必然抛弃拜物教,追求自然和自由。
梭罗用一种超验的态度看待自然,认为自然背后体现了上帝的力量,它尽善尽美,无时不在为人们提供某种精神启迪和享受,对人们的忧郁与庸俗进行治疗。瓦尔登湖是“神的一滴”,是神性的体现,可以洗净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洗涤和修复人类的灵魂。这是一种无所不在、无所不容的宇宙的力量,是万物之本,万物之所属。同时,梭罗相信,自己能够通过沉思,通过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领悟宇宙的真谛,与大自然背后的超验力量进行交流,向其取法。
总而言之,梭罗和海子所处的时代和国度不同,继承的文化不同,其作品蕴含的思想在两点相似之处伴随着很大的差异。他们都远离人群,用遗世独立的姿态探索精神世界。但海子关注生活和生命,梭罗则研究生存和存在的本质。海子的理想主义包含先验性,梭罗则投身自然躬身实践超验主义。通过对比海子和梭罗的思想,对这两位文学家的研究更深入,希望能为今后开展其他研究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1]刘晓东.海子:一个追求尘世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解读[J].名作欣赏,2003(07):52-54.
[2]王焱.论梭罗超验主义的自然书写[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04):67-69 86.
[3]王颖.现代性视野下的梭罗与海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28-31.
[4]杨四平.在尘世中寻找天堂?——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解读[J].名作欣赏,2002(04):103-104.
摘 要: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梭罗的《神的一滴》的创作时间相差了一百多年,作为高中语文必修一的两篇课文,海子和梭罗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他们都远离人群,遗世独立,都是精神世界的求索者。但两人的思想存在明显的个人特色,海子强调生活和生命,梭罗更关注生存和存在;海子是先验主义的化身,梭罗是超验主义的真正实践者。
关键词: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神的一滴》 海子 梭罗 比较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神的一滴》都被编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后者是一篇选教课文。之所以将这两篇课文进行对比,是因为海子和梭罗的思想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具有比较研究的价值。
海子非常欣赏梭罗,他卧轨自杀时,随身携带了四本书,《瓦尔登湖》就是其中之一,足见梭罗对其影响之深。通过比较这两篇课文,笔者试图总结出海子对梭罗思想的继承及两人对于精神求索的不同侧重,试图挖掘他们留下的精神宝藏,试图架立起跨越一百多年的文化桥梁。
一、遗世独立的理想者
海子和梭罗都是与主流世界的价值观相悖的人,当大多数人选择在主流世界中随波逐流时,他们站在漩涡的外部,跟随内心向前走。
在海子看来,尘世幸福就是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等朴素的生活,也是和亲人通信之类的生活碎片。但他无法得到这样的幸福,所以用三个“从明天起”反复强调内心的渴望。然而诗人的明天永远不会到来,他所渴望的幸福永远无法实现。他只能把美好的祝愿送给陌生人,愿他们前程似锦,愿他们终成眷属,愿他们获得幸福。他注定与这三种美好无缘,只能希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为诗人,海子的观察比常人细致,思考比常人深入,注定要与主流背道而驰。他站在人群的外部,坚定自己精神追求的同时,也祝福尘世的人们。这是一种美好而又决绝的姿态,可以窥见他的倔强、坚持、无奈、绝望。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明确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批判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崇尚自然和强调自由。从表面看,梭罗的遗世独立表现在他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人群,在湖边定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从深层看,他的遗世独立体现在心灵的充实和精神的自由。他拒绝纸醉金迷的喧嚣都市生活,选择到瓦尔登湖畔思考人生,他拒绝做物质的奴隶,而要做精神世界的领航者。这是它的理想,他用行动践行着这一理想。
二、精神世界的求索者
轻物质重精神是海子和梭罗的共同点,他们把对物质的需求降到最低,把大量时间花在探索精神世界上。
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描绘了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和大多数人所向往的尘世幸福是不同的。他在诗中反复提到的“幸福”,与物质上的满足无关,都是简单而微小的幸福,充满人情味。喂马和劈柴都是朴素的田园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只是为了养活自己的躯体,从而能使思绪和心灵自由地飞驰。在面朝大海的房子中,他获得了无限的精神空间,这个庇护所能使他安心地思考而不受打扰。他和亲人通信是因为对血缘亲情的重视,希望能和亲人分享这样的幸福,更希望他们也能得到这样的幸福。诗人想要周游世界,用眼睛看风景,用心灵悟人生。在周游世界的过程中,诗人可以走出心灵的局限,用开放的心态拥抱周遭的一切。诗人还要给山河取名,突出了他的文艺情怀,表明他精神世界的丰富。诗中用了三个“愿你”的排比:人们追求灿烂的前程、终成眷属的情人、在尘世获得幸福,而海子并不执着于这三种世俗意义上的幸福,他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精神上的纯粹至高的追求,是对灵魂充实和满足的渴望。
在梭罗的笔下,瓦尔登湖是他信仰的寄托、精神的皈依。作者年轻的时候在湖上漂流,他的后背靠在座位上,直到船撞在沙滩上才惊醒,说明他非常享受在湖上的时光,陶醉其中,忘记了时间和世俗的羁绊,这种物我两忘的状态,回归了心灵的平静和纯真,能够更专注地思考,这种旷达接近生命本真。文中用到了“慵懒”、“偷闲”、“虚掷”、“挥霍”等一系列贬义词,在这里是贬义褒用,尽管作者挥霍了大把时光,但感到非常满足,这种与金钱无关的富有,是精神上的富足,是心灵的充实和自由。
瓦尔登湖除了具有自我修复的生命力外,还有着净化灵魂的作用,“就算只有一瞥”,也能洗净污浊和油腻,说明瓦尔登湖的神圣,对灵魂有着洗涤和修复的作用。正是这种庄严和纯洁召唤着梭罗,使他想要与瓦尔登湖融为一体。文中写道:“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因为翻译的缘故,这句诗变得不容易理解,其实作者想表达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比瓦尔登更接近上帝和天堂。接着写道:“我是它的圆石岸”,“是它的水,它的沙”,作者的心灵已经与瓦尔登湖融为一体了,他在湖上的所思所感已经融入了血液,成了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生活的表象与生存的本质
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描绘了尘世幸福的图画,充满了生活的温情。第一节是诗人自己的幸福,喂马和劈柴是朴素安逸的田园生活,诗人关心粮食和蔬菜,并不渴望丰盛的料理和美味的佳肴,说明海子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只需要滿足最简单的生活需求即可。诗人希望有一所面朝大海的房子,远离喧嚣繁华的城市,一打开门就能看见大海和波涛,他希望远离纷扰,探寻心灵的宁静平和。在第二节中,诗人把自己的幸福推及亲人,希望和亲人通信,分享平凡但幸福的生活琐事。我们和亲人通过血缘的纽带联系在一起,亲人给予我们温暖和关爱,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值得我们信赖和依靠的力量。生活中的许多温暖都来自亲人。在第三节中,诗人把幸福推广到陌生人,灿烂的前程和美好的爱情是海子对于陌生人的祝福,这是俗世的平淡生活,是尘世的幸福。诗中描绘的这些幸福,都是生活中平淡而温暖的事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海子在写下这首诗的两个月之后便卧轨自杀,如此看来,这首诗带有遗书的意味。海子对个人生命的思考和总结,都蕴含在这首诗里。诗中有三处“从明天起”,都是诗人的理想,是目前未能完成的心愿。为什么是“从明天起”而不是“从今天起”?因为他明白今天注定无法实现理想,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明天。但事实上,诗人的理想明天也无法实现。重复强调三次,可以看出诗人的无奈和绝望。在诗歌的最后一节,海子给陌生人三个祝福,却不祝福自己,因为海子发现自己与尘世的幸福是无缘的,他不再抱有期待。他曾经祈求尘世幸福,却求而不得,这样的绝望导致他选择在两个月后结束生命。因此,这首诗是海子对个人生命的总结和体悟,预告了他在人生舞台上的落幕。 相比之下,梭罗更关注群体的生存和自然的存在。他年轻的时候在湖上漂浮,度过了许多慵懒的时光,尽管虚掷光阴,但他并不感到懊悔。因为他充分享受在湖上的时光,陶醉其中,忘记了时间和世俗的羁绊,平静地直面内心,他的心灵是充实和自由的。这种物我两忘的状态,使他接近生命的本真。
随着工业化的崛起和经济的发展,拜物教盛行。一些人失去了原有的纯粹,心灵蒙上了灰尘。在如此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作者认为需要静下心来与自己的心灵独处,瓦尔登湖正是发挥了净化灵魂的作用。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不仅可以洗净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更是对司机和旅客灵魂的洗涤和修复。
在现代文明的粗暴蹂躏下,瓦尔登湖虽然被破坏,却并没有被彻底毁灭,它仍然顽强地生存着,在社会变迁中一直以年轻活力的姿態出现。湖边的森林被砍伐后又拔地而起,生长出崭新细嫩的生命力。瓦尔登湖之所以能保持纯洁,得益于它自我修复的生命力,给人常看常新的体验,并给人带来新的喜悦。任凭岁月变迁,它依然长久地存在,自然之永恒与博大令人敬畏。在瓦尔登湖的对比之下,俗世人生显得短暂而虚幻,金钱和名利都是表面的繁荣,是转瞬即逝的。正如苏轼在《赤壁赋》所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个体的生命终将走向衰亡,但自然是永恒的,宇宙是无限的。在物欲横流的浮躁社会,梭罗能够静下心来,站在更高的角度,对世间万物存在的本质进行哲理化的思考,是难能可贵的。
四、先验主义与超验主义
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用短短的几行诗阐述了对于尘世幸福的理解,描绘了理想世界,展示了心中的大地乌托邦。海子的先验性就在于这一乌托邦深深地存在于他的思想里,他用心中的乌托邦考量现实世界,对世界彻底失望后,他选择结束生命。海子与现实世界是格格不入的,他所理解的尘世幸福并不是追名逐利的拜金主义。喂马、劈柴是朴素的田园生活,是远离城市喧嚣的安宁与平和,是与世无争的淡然和从容。周游世界是为了走出去看看,避免局限在狭窄的世界观里,从而获得心灵的充实和自由。粮食和蔬菜是最简朴的生活需求,诗人只求维持温饱。他还渴望春暖花开的季节,这样温暖明媚的景象,正是诗人内心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海子还希望河与山都能有温暖的名字,让它们带上情感的温度,不只是冷冰冰的风景,好让游历山河的人都感受到这份温暖。山河美景在大自然中永远存在,诗人希望这名字能像自然一样永恒。
海子是都市的浪子,机器的喧嚣轰鸣和人群的自私冷漠把他推离了城市,使他对乡土自然产生了向往之情。在现代都市异化的困境中,他选择未被现代工业文明倾染的乡村,并把它作为灵魂的家园和栖息地。
超验主义文化思潮兴起于19世纪3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在超验主义者那里,三个基本主题贯穿于他们的著作中——自然的神性、单独个体的价值及每个人直接了解真理的能力。
梭罗的思想与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对自然的态度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独到的见解。他用拟人化的方法描写大自然,有意模糊人与自然的界限,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把瓦尔登湖比作大地的眼睛,把湖边的树木比作睫毛,把四周的群山和山崖比作眉毛。这就把瓦尔登湖当作一个可以亲切交流的、平等的、有性灵的生命体,他用湖水的深幽和纯洁象征心灵的深邃和纯洁,“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他从瓦尔登湖看到的是它的精神和内涵,湖水并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充满灵性的有生命的活物。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批判了工业化造成的追名逐利的社会趋向,认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依靠人内心的修养和完善,通过自我的约束和提升实现社会的革新。梭罗在湖边建了一座木屋,过了两年自耕自食的生活,在自然中思考并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他在湖上漂流,尽管虚掷了宝贵的时光,但精神是充实的,心灵是自由的。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决定了他必然抛弃拜物教,追求自然和自由。
梭罗用一种超验的态度看待自然,认为自然背后体现了上帝的力量,它尽善尽美,无时不在为人们提供某种精神启迪和享受,对人们的忧郁与庸俗进行治疗。瓦尔登湖是“神的一滴”,是神性的体现,可以洗净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洗涤和修复人类的灵魂。这是一种无所不在、无所不容的宇宙的力量,是万物之本,万物之所属。同时,梭罗相信,自己能够通过沉思,通过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领悟宇宙的真谛,与大自然背后的超验力量进行交流,向其取法。
总而言之,梭罗和海子所处的时代和国度不同,继承的文化不同,其作品蕴含的思想在两点相似之处伴随着很大的差异。他们都远离人群,用遗世独立的姿态探索精神世界。但海子关注生活和生命,梭罗则研究生存和存在的本质。海子的理想主义包含先验性,梭罗则投身自然躬身实践超验主义。通过对比海子和梭罗的思想,对这两位文学家的研究更深入,希望能为今后开展其他研究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1]刘晓东.海子:一个追求尘世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解读[J].名作欣赏,2003(07):52-54.
[2]王焱.论梭罗超验主义的自然书写[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04):67-69 86.
[3]王颖.现代性视野下的梭罗与海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28-31.
[4]杨四平.在尘世中寻找天堂?——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解读[J].名作欣赏,2002(04):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