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译者的协调作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u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译者在任何翻译活动中都扮演着决定性的主体角色。翻译应当更多地研译者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所发挥的协调作用。本文从词汇、语言形式和文化典故三个方面分析了译者的协调作用。
  【关键词】译者;角色;协调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030-01
  传统的翻译研究主要是从文本或语言系统之间的关系入手,中国早期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信”、“达”、“雅”原则,西方翻译家强调的“等值翻译”。从中西方翻译史来看,传统的翻译研究基本束缚在“忠实”和“对等”观念的下,几乎完全忽视了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和角色。
  一、主体的隐身
  20世纪翻译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特点,语言学理论也翻译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语言学派的代表尤金·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强调“动态对等”要高于“形式对等”,并且“动态对等”是基于“等效原则”之上的,即译文与译文读者的接受效果和原文与原文读者的阅读效果等同[1]。80年代,纽马克认为翻译研究的对象是语言之间的关系,翻译实践就是寻找对等语,翻译理论的中心任务就是确定对等的性质和条件[2]。英国著名的翻译家卡特·福特认为翻译就是在所有潜在的等值译语中为源语寻找最合适的等值语的过程。德国的威尔斯、卡德和纽伯特都认为翻译就是寻找语法等值、语义等值、读者感受等值等简单的问题[3]。译者的能动性作用被长期忽略,译者也处于尴尬的边缘文化地位,其主体意识也处于遮蔽状态。
  二、主体的凸现
  20世纪60年代新兴起的“接受美学”强调以读者为研究中心,凸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能动性作用。70年代的“文化转向”使翻译研究进入到从文本意义转移到文本以外的因素的研究,译者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变成了与原作者、读者并列的主体存在。以霍姆斯、勒弗菲尔、左哈尔和圖里为代表的“翻译研究学派”,对译者主体力量的彰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霍姆斯认为译者对文本的形式、意义、功能等具备完全的决断权,是一个能动的、创作的主体[4]。图里把翻译规范的研究置于目标语文化系统下进行,使其更具有操作性[5]。
  阐释学强调文学翻译中译者和积极作用。每次翻译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译者自己的精神和文化观。女性主义者鼓励译者的现身,认为为翻译的过程掺有更宽更深的意识形态上的色彩。解构主义打破了作者文本意义的权威,倡导多元意义的、开放的文本,因此创造性的、主体的读者/译者诞生了。译者低微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不再被认为是原文和作者的被动的无用的接受者;相反,他们是翻译过程中积极的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越来越多的学者承认他们的重要作用,跨文化协调方法的使用在遇到文化问题时她们的初衷是促进沟通顺利进行,而不是拘泥于文字形式或文化现象。
  三、《荆棘鸟》汉译本中译者的协调作用
  翻译过程中,译者是不同文化的中介,并起着协调作用。译者通过阅读原语文本与原作者实现视野融合,使译语读者了解原语文本的表达意图。通过译语文本最大化的再现原作者意图。译者在翻译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协调作用,他协调原作者与译文读者、原语文本与译语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协助不同语言及文化背景的人群去理解另一文化群体的表达方式、创作意图以及情感期待。曾胡根据原作相应的采用押韵、对仗,合理的使用长短句,既保留原文的异质性同时还流畅易读;挖掘其意义潜势,尽可能地接近其精神实质,充分体现出曾胡在翻译过程中的协调作用。
  1.词汇的协调作用。
  翻译是一种艺术,中英两种语言文字在形、音、文法、修辞、思考习惯、美感经验以及文化背景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字、词、句之间很少有现成的对译法。语言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有监测和确定词汇“语境义”的能力。例如:
  (1)So Meggie passed the last few days of school ‘in Coventry,’ as they called it, which meant she was totally ostracized.
  这样,梅吉在校的最后几天,就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是在处处受人冷眼的情况下度过的,也就是说她被完全排斥在外了。
  在《荆棘鸟》“Coventry”是指英格兰沃里克郡中部区的县市,中文为“考文垂”,意味着“放逐;受排斥的状态”,曾胡翻译成“受人冷眼”,再根据后面的“ostracized”,译者琢磨译该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寻找最恰当的匹配词汇“在处处受人冷眼的情况下”,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梅吉在学习被排挤的景象。与上文中“Being thick with somebody”“搞得太热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冷”与“热”体现了译者的语言水平和文化视野的感知能力。
  一个词不仅有直接的、表面的意义,还有内涵的、牵涉许多联想的意义,这就需要译者必须能够驾驭词的内涵。在《荆棘鸟》中曾胡想描述梅吉在圣心女修道院度过的悲惨的童年。所以他把Sister Agatha翻译成“阿加莎嬷嬷”,因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尤其是在晚清时期,“嬷嬷”代指皇宫里那些经常惩戒年轻的宫女的长辈女仆。这种文化背景深深植根于曾胡的世界观之中,这在他翻译的《荆棘鸟》中得到了很大的体现。此外,一个词的意义有时不是从自身的形式和行为中能看清楚,而必须通过上下文才能确定,这就有要求译者有“统观全局”的能力。以英文译中文为例,因此, 译者要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将作者的意思创造性地再现。
  2.语言形式的协调作用。
  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或信息受语言形式,即语言符号的排列和特定语言语法编码的制约,仅就英语语法编码而言,英语喜欢采用并列的形容词、动词和名词等而中文则喜欢采用成语或者排比的短语体现出语言的对仗和工整。曾胡不仅精通英语和汉语,还深谙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这也为他翻译《荆棘鸟》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   (3)And he was like Fee, also. Quiet, self-contained, not one to air his feelings or opinions.
  而且,他也像菲。沉静,富于自制力,感情不形于色,见解不闻于声。
  曾胡采用一个典型的中文表达式的排列句“感情不形于色,见解不闻于声”来解释“air his feelings or opinions.”,这样可以让中国读者完全感受到此句的优雅感。类似的表达还有:将“settle-down,know each other, get along.” 翻译成“安家立业,互相了解,相敬如宾”;将“upset, anxious, contrite.”翻译成“心烦意乱,焦急如焚,追悔莫及”;将“looking sick and bewildered.”翻译成“脸色苍白,手足无措”。这些成语以及四字短语的排比更突显出译者的中文造诣水平。
  3.文化典故中的协调作用。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文化身份应顺应主流意识,既要尊重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接受幅度,又要满足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读者所需。[6]译者要发挥文化协调能力,适当的吸收异质文化。译者要增强跨文化意识,保持客观的文化态度,防止文化偏见,缓和文化冲突,根据读者的兴趣和利益,满足其期待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如:
  (4)“I mean it,Luke!” Meggie said as soon as they were out of Arne’s hearing. “The worm’s turning, do you hear me?”
  “我就是这个意思,卢克!”他们一走到阿恩听不到的地方,梅吉便说道,“逼人太甚,兔子也会蹬两脚的,你听见了吗?”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曾胡将“The worm’s turning” 译成“逼人太甚,兔子也会蹬两脚的”。显然,译者为了适应中国读者的文化意识而做出的妥协。虽然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可能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在不同的文化中也会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文化的相似性使目标读者在阅读目标文本的同时,能够欣赏到源文本中的文化元素。如果曾胡从字面意义翻译成“蠕虫的转折”,这将使目标读者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这句话要表达什么意思。所以在《荆棘鸟》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翻译成“逼人太甚,兔子也会蹬两脚的”,这就是目标读者所熟悉的文化典故,能轻易理解其意思。因此,他刻意按照目标文化的审美标准而不是源文化的主流审美标准来探讨这些文化元素,以促进目标读者的理解。又如:“It 's like talking to a brick wall”描述的是当一个人不听你的想法,也不接受你说的话,这会让你觉得你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胡曾翻译为“对牛弹琴”,因为这是所有的中国读者都非常熟悉的惯用表达式。“我们该舔她的靴子、拍她的马屁的”而在后文中曾胡将“We’re supposed to lick her boots.”翻译成“我们该舔她的靴子,拍她的马屁的”,对原文进行了补充说明,显示了译者作为调解者和创造者的角色,尽其最大努力挖掘和传达作品的潜在意义,填补空白,将不确定性具体化。
  一部好的翻译作品,不仅是对原文简单的重复,而是需要译者在此过程中,选择使用恰当的语言词汇、合适的语言形式、恰当的文化典故,以避免由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不同而带来的文化冲突。因此,一个好的译者,不仅应该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拥有外交官一樣的协调意识,这样才能促进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合作,政治的共赢,促进地球村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堤.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25-301.
  [2]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1996:13.
  [3]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312-319.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52-60.
  [5]Toury,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Amsterdam / Philadelphia:Benjamins.1995.62-70.
  [6]王金玉,孙静.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译者文化身份和文化协调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44期).
  [7]Colleen McCullough. The Thorn Bird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ing Press,1997.
  [8]麦卡洛,考琳.荆棘鸟(The Thorn Birds).曾胡,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297-01  回顾多年来的教学生涯,从初出茅庐走上三尺讲台到现在,我已从教21载了。其中做班主任也有18个年头。一路走来,真的是尝尽了酸甜苦辣。然而正是18年的班主任经历让我深刻地明白了教师这一神圣职业所肩负的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是任重而道远的。正是在班主任的道路上,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真诚的沟通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密度、压强和浮力”专题复习课为例,从“创设真情境,激发新思路”、“鼓励真探究,寻找新方法”、“设计真问题,收获新问题”和“布置真任务,培养新能力”四个方面来分析。让学生感受科学课堂的精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促成学生思维而教。  【关键词】真情境;真探究;真问题;真任务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摘 要】单元整合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目标的聚焦,它能使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变得更集中、更明晰,从而让学生学得更透彻。本文对八年级上册单元导语进行解读,分析单元导语中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的梯度变化,探索蕴含在单元导语中的教学准则。  【关键词】单元导语;活动探究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010-01  统
期刊
【摘 要】当下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社会对于各行各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端人才却比较有限。以空乘行业来说,这一行业是与乘客直接接触的,也是有一定技术性要求,空乘人员所面临的形式也是比较复杂的,因此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而当前空乘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还存在着一些欠缺,需要教师加以关注。  【关键词】空乘专业;心理素质;高端人才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
期刊
【摘 要】基于Kress &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框架,以2018年中国陆军征兵宣传片《逐梦青春》为研究语料,通过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该宣传片进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征兵宣传片中各种模态,例如图像、文字、颜色等是如何相互补充和构建意义,在短时间内传递完整的信息,展现中国军人形象,以期实现一定的宣传目的。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中国征兵宣传片  【中图
期刊
【摘 要】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学生成为网民中占比最高的群体,但是由于环境和自身原因,高校学生在网络新媒体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而且,当代高校学生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所以,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关乎高校文化功能的实现,关乎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关乎优秀文化的传承,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关乎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生;文化自信培育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顶岗實习过程中突出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提出改进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为构建校企合作、校企共管、校企共赢的顶岗实习安全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023-01  顶岗实习,是职业
期刊
【摘 要】中职院校应该重视中职计算机教学,要强调计算机理论的教学和实际的操作并重,更要关注在计算机教学上出现的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改进提升,以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培养出更有就业竞争力的中职学生。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025-01  引言  作为一名中职计算机老师,我们应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和护理服务意识的提高,社会对于护理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探索出一条完善护理教学质量,提高护理教育效果的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云南工商学院护理学院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包括在教育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及效果监测等各方面的研究讨论,以期能够为更多的教育机构和教育教学工作者带来一些影响和启发。  【关键词】民办高校;护理;教育方法
期刊
【摘 要】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力度在逐步加大,中国文化以及人文精神也随着商品的流通被“一带一路”商贸线的周边国家所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汉语传播模式也逐渐被人们所注意,各种各样的对外汉语传播形式逐渐涌现出来。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外汉语传播模式创新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汉语;对外传播模式;创新  【中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