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库雪明的家在北京宋庄画家村,我们开车过去时,他在门口,光着膀子站在太阳下,就如同你心中所想的当代艺术家一样:光头、戴一副很酷的眼镜,不管身在哪里,都穿着随意又自在。
库雪明的画室兼家是一栋灰色小楼,占地足有两亩,前面有个花园,拥挤了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种着很随意的植物,库雪明说都是他母亲在打理。他的家里更随意,你很难将其归类为任何的风格,没有繁缛的装饰,唯有大尺度的空间给人带来的震撼。
整个空间中最为打眼的就是库雪明的画作,每一幅都是人头攒动,挂在墙上、摆在角落,放在画架上……在简朴如同厂房的画室里,这些画似乎具有生命一般,张扬了力量和气场,吸引你目不转睛地看它们。像这样的画,就应该出现在现代、简捷又质朴的空间中,若是出现在金碧辉煌的大厅,反而让人不知所措,感到些许失望。
库雪明言谈透着“王朔式”的京腔调侃,然而你看他的画,一幅幅沉默无言湮灭于众生之间的头像,又包含着无限深意,评论家说:“画作中的分量感,来自一个孤独遁世的艺术家观察历史和现实的奇异方式。”这点从库雪明处获得了肯定,他说:“大概是从1999年开始,我当老师,在政治学习的时候,回头一看黑压压一片,上面讲的人好像很重视,一本正经,底下听的人表面很重视,其实干什么的都有,我就画了一张画叫《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安排了很多人,充斥了整个画面,然后这种风格就一直延续下来。”
拥挤的人头符号一再被库雪明重复,他用这个定势表达了一切感情和思考?画家眼中却并非如此:“我本身很反对只画一种类型的作品,不想让一种类型成为自己的符号,人应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我曾经尝试过不同的变化,赋予不同的场景和故事。”在他一系列的头像画中,他让有的人在一片漠然的人头攒动中举起手;让有的人在画布上扭曲身体,歪着头耷拉在肩膀上;让有的人头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眼睛瞪得圆滚滚的,似乎要掉落下来。
一个时代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一直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共同主题,他们成长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负有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库雪明说:“去年2月份参加韩国一次集体展览,参展的有70多个韩国画家和同样多的中国画家。有的韩国大老爷们画花,我可欣赏不了,他们的画中缺少那种力量的东西。这跟人的生存环境和所受教育有关系。我只能说,韩国人特别幸福。”
阐述当代艺术的主题和风格,那是艺术评论家和社会学家的事,在库雪明这里,发表评析可是件很难的事,他坚持自己的画只是自己个人经历的一部分,从不设想主题,更不阐述风格,他说:“语言阐述是件很难的事,一旦落实到语言就变得具象。在当时那个时代,我不知道说什么,说什么都多余,我要说的都包含于画中了。”而再追问之下,他的讲述角度也和你所设想的一点不一样,没有深刻的理念和思想,倒像故事一样好玩又波折,比如他说起《四百佛爷》这张画的故事:“为什么叫四百佛爷呢,因为当时我在智华寺工作,佛堂里摆着很多小金佛爷,我看见有人随手拿走了,丢了很多。北京话把小偷又叫佛爷,佛爷偷佛,我觉得这是件很好玩的事,就画了下来。”
库雪明的画中都是这样个人化的故事,就如同他说的:“我一直觉得画画是自己的事,要是让我给别人画,我会觉得不好意思,也不知道该画什么。画画的人得有自己的信仰,不能光靠卖画活着,即使这是个商业社会。”语言总是有形又具象,不如直接面对库雪明的画,曾经成长于那个时代的人们都会获得些许思考,无论多少年过去,一旦检视,你都确信无疑,这幅场景早已印在灵魂深处。
库雪明的画室兼家是一栋灰色小楼,占地足有两亩,前面有个花园,拥挤了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种着很随意的植物,库雪明说都是他母亲在打理。他的家里更随意,你很难将其归类为任何的风格,没有繁缛的装饰,唯有大尺度的空间给人带来的震撼。
整个空间中最为打眼的就是库雪明的画作,每一幅都是人头攒动,挂在墙上、摆在角落,放在画架上……在简朴如同厂房的画室里,这些画似乎具有生命一般,张扬了力量和气场,吸引你目不转睛地看它们。像这样的画,就应该出现在现代、简捷又质朴的空间中,若是出现在金碧辉煌的大厅,反而让人不知所措,感到些许失望。
库雪明言谈透着“王朔式”的京腔调侃,然而你看他的画,一幅幅沉默无言湮灭于众生之间的头像,又包含着无限深意,评论家说:“画作中的分量感,来自一个孤独遁世的艺术家观察历史和现实的奇异方式。”这点从库雪明处获得了肯定,他说:“大概是从1999年开始,我当老师,在政治学习的时候,回头一看黑压压一片,上面讲的人好像很重视,一本正经,底下听的人表面很重视,其实干什么的都有,我就画了一张画叫《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安排了很多人,充斥了整个画面,然后这种风格就一直延续下来。”
拥挤的人头符号一再被库雪明重复,他用这个定势表达了一切感情和思考?画家眼中却并非如此:“我本身很反对只画一种类型的作品,不想让一种类型成为自己的符号,人应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我曾经尝试过不同的变化,赋予不同的场景和故事。”在他一系列的头像画中,他让有的人在一片漠然的人头攒动中举起手;让有的人在画布上扭曲身体,歪着头耷拉在肩膀上;让有的人头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眼睛瞪得圆滚滚的,似乎要掉落下来。
一个时代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一直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共同主题,他们成长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负有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库雪明说:“去年2月份参加韩国一次集体展览,参展的有70多个韩国画家和同样多的中国画家。有的韩国大老爷们画花,我可欣赏不了,他们的画中缺少那种力量的东西。这跟人的生存环境和所受教育有关系。我只能说,韩国人特别幸福。”
阐述当代艺术的主题和风格,那是艺术评论家和社会学家的事,在库雪明这里,发表评析可是件很难的事,他坚持自己的画只是自己个人经历的一部分,从不设想主题,更不阐述风格,他说:“语言阐述是件很难的事,一旦落实到语言就变得具象。在当时那个时代,我不知道说什么,说什么都多余,我要说的都包含于画中了。”而再追问之下,他的讲述角度也和你所设想的一点不一样,没有深刻的理念和思想,倒像故事一样好玩又波折,比如他说起《四百佛爷》这张画的故事:“为什么叫四百佛爷呢,因为当时我在智华寺工作,佛堂里摆着很多小金佛爷,我看见有人随手拿走了,丢了很多。北京话把小偷又叫佛爷,佛爷偷佛,我觉得这是件很好玩的事,就画了下来。”
库雪明的画中都是这样个人化的故事,就如同他说的:“我一直觉得画画是自己的事,要是让我给别人画,我会觉得不好意思,也不知道该画什么。画画的人得有自己的信仰,不能光靠卖画活着,即使这是个商业社会。”语言总是有形又具象,不如直接面对库雪明的画,曾经成长于那个时代的人们都会获得些许思考,无论多少年过去,一旦检视,你都确信无疑,这幅场景早已印在灵魂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