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投入使用,让道德与法治教师对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解读,对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是我们一直在教学中不断反思的方向之一。如何运用好教材,上好道法课,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我作了以下思考:
一、明确了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引了方向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洗涤学生心灵
新教材将爱国、敬业、诚信这些公民个体层面的价值观渗入此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子,由近及远,渐次开展,使他们对自我价值观的构建递进深化。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最后的相关链接:21世纪,我们需要学会什么?此处的设计对学生自我发展、重塑自我具有目标引领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在中学阶段应该学会的事情,同时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2、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入
首先,教材内容大量渗入中国传统文化。如: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做更好的自己这一框中说到“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古人云: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工;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柴矣。其次,在案例分析、实践设计等方面也尽可能安插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中,开篇讨论“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说文解字的形式展现,引发学习兴趣,再以《礼记.月令》中对“学习”的阐述为话题,激起他们对“学习”的探讨。
准确把握学科特点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课程,课本揭示了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色。
教材不再直接告诉学生对与错的灌输式学习方法,注重双向对等的交流与对话。在分析问题、表达观点上,给学生更多思维、判断、选择的空间,让学生结合所学、所感,经过实际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水平,达到教学目标。
二、把握了新旧教材的内容变化,对今后的教学内容更为明确
加强法治教育
七年级下册及八年级下册开设了专门的单元来讲述法律知识,让学生在七年纪上册学习的基础上,对法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促进他们做合法公民产生了巩固作用。
注重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新教材课程标准将“做负责任公民”作为一大核心,注重培养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与担当能力。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中“我与集体共成长”这一框中加入的“共建”“自治”的公共生活的要素对学生形成公民意识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
三、了解了新教材的特点,为今后的教学策略点明了出路
1、注重导言的引领作用
新教材在每单元和每课都加入了导语,这样贴近生活,对学生的意识也有一些冲击,让导语设计有思想性,总括性,清晰明了,要言不烦。如:七上第一单元的导语,从生命成长的角度揭开中学时代的序幕,意图引导学生感悟成长的连续性,发现生命中的每一段成长历程都将对个体的成长产生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促使学生对个人步入的新的人生阶段充满更多的期待和思考。而第一课的导语,描述了人们对于中学时代的不同看法,意在引发学生对中学时期在人的一生成长历程中的意义和价值的初步思考,促使学生在“众说纷纭”中对自己的中学生活更加期待和向往。同时,为学生开启中学时期的大门,引领他们步入人生中一段新的旅程,进而导入新课。
重视教材的思想性,避免表面化
在七上第一课少年有梦这一框中,在“运用你的经验”活动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我们知道,初中学生青春年少,想法单纯,因此,在与他们探讨梦想这一话题的时候,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读懂梦想源于生活而且高于生活,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做到勇敢追梦、努力圆梦,一步步完成人生中不同阶段的成长任务,登上人生的新舞台。
贴近生活,又引领生活
新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原点,将教材内容、活动设计、知识目标等目的集中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讨论,为师生一起发掘正面价值观提供了良好的依据。正文语言清爽利落,言简意赅,安然平静而富有气力。如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友谊的特质一框中“探究与分享”活动中提到的两个观点:“君子之交淡如水;多个朋友多条路。”教材同时呈现两种不同观点,对不同品质的友谊,在通过对观点和现象的讨论,使学生对友谊有自己更獨到的认识和理解。
栏目设计多样,功能各异
新教材中的“运用你的经验、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方法与技能、拓展空间”这些不同栏目的设计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自然的把知识点和生活联系起来,真正的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从而达到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化。其中,“方法与技能、拓展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从思想认识走向道德实践的行为指导,行动策略,让学生能够真正践行于生活中。如七上第一课中学时代中努力就有改变这一框中的“方法与技能”,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特点,为学生的实践指明了方向。
在新教材投入使用之际,让我们随着新教材所带来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共同以更新课程理念,正确把握教材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提高教学实效为目标,带着立德树人的教学使命,一起出发!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初级中学 李婷
一、明确了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引了方向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洗涤学生心灵
新教材将爱国、敬业、诚信这些公民个体层面的价值观渗入此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子,由近及远,渐次开展,使他们对自我价值观的构建递进深化。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最后的相关链接:21世纪,我们需要学会什么?此处的设计对学生自我发展、重塑自我具有目标引领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在中学阶段应该学会的事情,同时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2、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入
首先,教材内容大量渗入中国传统文化。如: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做更好的自己这一框中说到“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古人云: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工;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柴矣。其次,在案例分析、实践设计等方面也尽可能安插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中,开篇讨论“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说文解字的形式展现,引发学习兴趣,再以《礼记.月令》中对“学习”的阐述为话题,激起他们对“学习”的探讨。
准确把握学科特点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课程,课本揭示了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色。
教材不再直接告诉学生对与错的灌输式学习方法,注重双向对等的交流与对话。在分析问题、表达观点上,给学生更多思维、判断、选择的空间,让学生结合所学、所感,经过实际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水平,达到教学目标。
二、把握了新旧教材的内容变化,对今后的教学内容更为明确
加强法治教育
七年级下册及八年级下册开设了专门的单元来讲述法律知识,让学生在七年纪上册学习的基础上,对法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促进他们做合法公民产生了巩固作用。
注重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新教材课程标准将“做负责任公民”作为一大核心,注重培养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与担当能力。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中“我与集体共成长”这一框中加入的“共建”“自治”的公共生活的要素对学生形成公民意识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
三、了解了新教材的特点,为今后的教学策略点明了出路
1、注重导言的引领作用
新教材在每单元和每课都加入了导语,这样贴近生活,对学生的意识也有一些冲击,让导语设计有思想性,总括性,清晰明了,要言不烦。如:七上第一单元的导语,从生命成长的角度揭开中学时代的序幕,意图引导学生感悟成长的连续性,发现生命中的每一段成长历程都将对个体的成长产生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促使学生对个人步入的新的人生阶段充满更多的期待和思考。而第一课的导语,描述了人们对于中学时代的不同看法,意在引发学生对中学时期在人的一生成长历程中的意义和价值的初步思考,促使学生在“众说纷纭”中对自己的中学生活更加期待和向往。同时,为学生开启中学时期的大门,引领他们步入人生中一段新的旅程,进而导入新课。
重视教材的思想性,避免表面化
在七上第一课少年有梦这一框中,在“运用你的经验”活动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我们知道,初中学生青春年少,想法单纯,因此,在与他们探讨梦想这一话题的时候,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读懂梦想源于生活而且高于生活,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做到勇敢追梦、努力圆梦,一步步完成人生中不同阶段的成长任务,登上人生的新舞台。
贴近生活,又引领生活
新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原点,将教材内容、活动设计、知识目标等目的集中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讨论,为师生一起发掘正面价值观提供了良好的依据。正文语言清爽利落,言简意赅,安然平静而富有气力。如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友谊的特质一框中“探究与分享”活动中提到的两个观点:“君子之交淡如水;多个朋友多条路。”教材同时呈现两种不同观点,对不同品质的友谊,在通过对观点和现象的讨论,使学生对友谊有自己更獨到的认识和理解。
栏目设计多样,功能各异
新教材中的“运用你的经验、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方法与技能、拓展空间”这些不同栏目的设计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自然的把知识点和生活联系起来,真正的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从而达到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化。其中,“方法与技能、拓展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从思想认识走向道德实践的行为指导,行动策略,让学生能够真正践行于生活中。如七上第一课中学时代中努力就有改变这一框中的“方法与技能”,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特点,为学生的实践指明了方向。
在新教材投入使用之际,让我们随着新教材所带来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共同以更新课程理念,正确把握教材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提高教学实效为目标,带着立德树人的教学使命,一起出发!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初级中学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