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绍兴有个周姓青年,在南京一所学堂读书,每隔一段时间,他就要回绍兴省亲,每次回家,他都是从水路坐船回去的。
那是一种叫“长江船”的船,乘客很杂,也很乱,船上有床位,但是并不对号,谁占了谁就坐,有一些码头上的地皮阿三,便结成团伙,先于乘客上船,在所有的床位上都放上一件破衣、一条绳子、或一支担杆,等乘客上来了,他们便卖床位,乘客跟他们理论,便会挨一顿骂,于是大家只好忍气吞声地付了钱把床位买下。船主害怕这些人捣乱,所以也不敢主持正义,乘客就只好花冤枉钱。
这个周姓青年,每次坐船时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他观察了一下,看明白了形势,知道和这些人讲道理没有用,和他们硬碰硬地干,自己肯定会吃亏,而自己又不想花那份冤枉钱,怎么办呢?
他想出了一个主意,每次上船后,便选定一张床位,把自己的行李放到上面,不去理会地皮阿三们事先放上去的破衣服或绳子,然后坐到床位上,装作睡觉。那些地皮阿三看到了,就跑过来叫他,让他付钱买座位,可他装作没听到的样子,依然坐在行李上打盹儿,任那些人又喊又骂,又做出要打人的架势,可他就是“呼呼大睡”,不予理睬。
那些人虽然嚣张,但众目睽睽之下,也不能做得太过分,眼看着船就要开了,拿这个人没办法,只好收起了旧衣服或绳子,骂骂咧咧地下船了。而那个周姓青年,见地皮阿三走了,便立即清醒过来,从容地打开行李、铺好床,舒舒服服地休息。
这个青年身上有着一种不向恶势力妥协的精神,但他没有硬碰硬地蛮干,而是采取了一种“韧”的策略与对方斗争,并取得了胜利。这个周姓青年,后来成了著名文字家,他就是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后来选择了杂文这一形式与恶势力进行斗争,在斗争过程中,他不主张硬碰硬地对抗,反对《三四演义》里许褚那样赤膊上阵,认为那是不明智的做法,他解释说:“这并非是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
在日本留学时,光复会派鲁迅回国刺杀清廷官员,鲁迅拒绝了,有人也许会因此而认为鲁迅“胆小怕事”、“无牺牲精神”,但实际上,鲁迅是不想做无谓的牺牲,对于那个已经烂透了的封建政权,他当然是反对的,但他想用自己的方式与之斗争;鲁迅在上海时,也遇到了一个相同的问题,有一天,中共负责人李立三找到了他,要他发表公开宣言反对蒋介石,他又拒绝了。
这并不是他怯懦,而是他不想如李立三所希望的那样,把自己一次性就牺牲掉,如果他公开发表了反对蒋委员长的宣言,他就无法在上海呆下去了,自然也就无法继续写杂文与专制政府进行战斗了,所以,他的拒绝,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李立三的想法,则明显带有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子。
鲁迅欣赏的是“壕堑战”,认为这是一种既可保护自己、又可给敌人以痛击的战斗方式。他说道:“欧战的时候,最重‘壕堑战’,战士伏在壕中,有时吸烟,也唱歌、打纸牌、喝酒,也在壕内开美术展览会,但有时忽向敌人开他几枪。挺身而出的勇士容易丧命,这种战法是必要的吧。”
韧性的战斗,不是怯懦,而是一种智慧,诚如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所说的那样:“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
那是一种叫“长江船”的船,乘客很杂,也很乱,船上有床位,但是并不对号,谁占了谁就坐,有一些码头上的地皮阿三,便结成团伙,先于乘客上船,在所有的床位上都放上一件破衣、一条绳子、或一支担杆,等乘客上来了,他们便卖床位,乘客跟他们理论,便会挨一顿骂,于是大家只好忍气吞声地付了钱把床位买下。船主害怕这些人捣乱,所以也不敢主持正义,乘客就只好花冤枉钱。
这个周姓青年,每次坐船时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他观察了一下,看明白了形势,知道和这些人讲道理没有用,和他们硬碰硬地干,自己肯定会吃亏,而自己又不想花那份冤枉钱,怎么办呢?
他想出了一个主意,每次上船后,便选定一张床位,把自己的行李放到上面,不去理会地皮阿三们事先放上去的破衣服或绳子,然后坐到床位上,装作睡觉。那些地皮阿三看到了,就跑过来叫他,让他付钱买座位,可他装作没听到的样子,依然坐在行李上打盹儿,任那些人又喊又骂,又做出要打人的架势,可他就是“呼呼大睡”,不予理睬。
那些人虽然嚣张,但众目睽睽之下,也不能做得太过分,眼看着船就要开了,拿这个人没办法,只好收起了旧衣服或绳子,骂骂咧咧地下船了。而那个周姓青年,见地皮阿三走了,便立即清醒过来,从容地打开行李、铺好床,舒舒服服地休息。
这个青年身上有着一种不向恶势力妥协的精神,但他没有硬碰硬地蛮干,而是采取了一种“韧”的策略与对方斗争,并取得了胜利。这个周姓青年,后来成了著名文字家,他就是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后来选择了杂文这一形式与恶势力进行斗争,在斗争过程中,他不主张硬碰硬地对抗,反对《三四演义》里许褚那样赤膊上阵,认为那是不明智的做法,他解释说:“这并非是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
在日本留学时,光复会派鲁迅回国刺杀清廷官员,鲁迅拒绝了,有人也许会因此而认为鲁迅“胆小怕事”、“无牺牲精神”,但实际上,鲁迅是不想做无谓的牺牲,对于那个已经烂透了的封建政权,他当然是反对的,但他想用自己的方式与之斗争;鲁迅在上海时,也遇到了一个相同的问题,有一天,中共负责人李立三找到了他,要他发表公开宣言反对蒋介石,他又拒绝了。
这并不是他怯懦,而是他不想如李立三所希望的那样,把自己一次性就牺牲掉,如果他公开发表了反对蒋委员长的宣言,他就无法在上海呆下去了,自然也就无法继续写杂文与专制政府进行战斗了,所以,他的拒绝,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李立三的想法,则明显带有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子。
鲁迅欣赏的是“壕堑战”,认为这是一种既可保护自己、又可给敌人以痛击的战斗方式。他说道:“欧战的时候,最重‘壕堑战’,战士伏在壕中,有时吸烟,也唱歌、打纸牌、喝酒,也在壕内开美术展览会,但有时忽向敌人开他几枪。挺身而出的勇士容易丧命,这种战法是必要的吧。”
韧性的战斗,不是怯懦,而是一种智慧,诚如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所说的那样:“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