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零件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加工硬化、残余应力、金相组织的变化与磨削烧伤)等因素的分析和研究,来提高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工艺措施。
关键词:表面质量;工艺因素;机械加工;控制措施
只有了解和掌握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才能在生产实践中,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减少零件因表面质量缺陷而引起的加工质量问题,从而提高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寿命和可靠性。
一、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因素
(一)切削加工
1、刀具的几何参数、材料和刃磨质量刀具的几何参数中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主要是副偏角、主偏角、刀尖圆弧半径。在一定的条件下,减小副偏角、主偏角、刀尖圆弧半径都可以降低表面粗糙度。在同样条件下,硬质合金刀具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值低于高速钢刀具,而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刀具又优于硬质合金,但由于金刚石与铁族材料亲和力大,故不宜用来加工铁族材料。另外,刀具的前、后刀面、切削刃本身的粗糙度直接影响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因此,提高刀具的刃磨质量,使刀具前后刀面、切削刃的粗糙度值应低于工件的粗糙度值。2、切削条件与切削条件有关的工艺因素,包括切削用量、冷却润滑情况。中、低速加工塑性材料时,容易产生积屑瘤和鳞刺,所以,提高切削速度,减少积屑瘤和鳞刺,减小零件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对于脆性材料,一般不会形成积屑瘤和鳞刺,所以,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基本上无影响。进给速度增大,塑性变形也增大,表面粗糙度值增大,所以,减小进给速度可以减小表面粗糙度值,但是,进给量减小到一定值时,粗糙度值不会明显下降。正常切削条件下,切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影响不大,因此,机械加工时不能选用过小的切削深度。合理选用切削液,对工件起到冷却、润滑作用,减少被加工材料的变形和摩擦,降低切削区温度,抑制积屑瘤和鳞刺的生成,是减少表面粗糙度值有效途径。
3、工艺系统的精度和刚度要想获得很小表面粗糙度,要求工艺系统具有足够的运动精度和刚度。
(二)磨削加工
1、砂轮(1)粒度磨粒越细,单位面积上的磨粒数越多,刻划沟痕越细密,表面粗糙度越小。但磨粒过细,砂轮易堵塞,磨削性能下降,磨削力和磨削温度下降,反而增大表面粗糙度,甚至出现烧伤现象。(2)硬度砂轮的硬度要适中,太软,磨粒易脱落,使粗糙度增加;太硬,磨钝了的磨粒又不易脱落,堵塞砂轮,增加工件材料的塑性变形,也会使工件表面变粗糙。(3)砂轮修整砂轮磨钝后必须进行认真修整,目的是使砂轮具有正确的几何形状和锐利刀刃。砂轮修整的质量越好,砂轮的表面磨粒的等高性越好,磨削出表面粗糙度值越小。
2、磨削用量(1)砂轮转速提高砂轮转速,可以减小表面粗糙度。(2)工件转速增大工件转速,塑性变形增加,表面粗糙度值也增加。(3)工件材料若工件的材料硬度太高,磨粒易磨钝,不易提高表面质量;若工件材料的塑性、韧性较大,变形大,易堵塞砂轮,也得不到较小表面粗糙度值。
二、影响零件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工艺因素机械加工过程中,在切削力和切削热的作用下,工件表面一定深度内的表面层材料沿径向产生剪切滑移,晶格扭曲,晶粒拉长并纤维化,金相组织发生变化,导致材料物理、机械性能不同于基体材料,形成变质层(加工硬化、残余应力、金相组织变化等),从而影响零件表面质量。
(一)表面层的加工硬化
表面层的加工硬化程度取决于产生塑性变形时力、变形速度和变形温度。试验证明,力越大,塑性变形就越大,产生的加工硬化也越大;变形速度越大,塑性变形就越不充分,产生硬化程度相应减小;变形温度高,则硬化程度减小。因此,提高切削速度、减小进给量和背吃刀量,都可以减小切削变形和切削力,减轻加工硬化;增大刀具前角和后角、减小刃口钝圆半径,提高刀具的锋利性,可以减小挤压变形和切削力,从而减轻加工硬化;另外,合理用切削液、减小刀具后刀面与加工表面间摩擦,同样降低加工硬化程度。
(二)表面残余应力机械加工后,工件表面层的残余应力是冷态塑性变形、热态塑性变形和金相组织变化三者综合作用结果。切削加工时主要由冷态塑性变形引起的残余应力,磨削加工时主要是热态塑性变形和金相组织变化引起体积变化而产生的残余应力。总之,凡能减小塑性变形和降低切削或磨削温度的因素,都可以减少零件表层残余应力。
(三)表面层的金相组织变化——磨削烧伤机械加工中,因变形和摩擦所消耗的能量大部分转变为切削热,当切削区温度达到临界点(727℃)时,表层金属会发生金相组织变化。只有磨削加工,由于磨削速度高,磨削厚度小,磨粒负前角切削等原因,产生的热量比切削加工大得多,磨削区温度很高(工件表面层温度达900℃以上),容易引起金相组织变化,导致强度和硬度下降,产生残余应力,出现微观裂纹,严重时产生烧伤现象。
三、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在机械加工中,零件的加工表面产生微观不平、残余应力等各种缺陷,虽然仅存于零件极薄的表面层中,却严重影响着机械零件的精度、耐磨性、配合性、抗腐蚀性和疲劳强度等,从而进一步影响机械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一)表面质量对配合性质的影响对于间隙配合,如果表面太粗糙,会使配合表面很快磨损而增大配合间隙,降低配合精度,特别对于液压系统、气压系统的元件,会使泄露量增大,造成机器不能正常工作;对于过盈配合而言,如果表面粗糙度值过大,装配时配合表面的波峰会被挤平,减小了实际过盈量,降低了配合件的连接强度,从而影响了配合的可靠性。因此,有配合要求的表面一般都要求有适当小的表面粗糙度,配合要求越高,要求配合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
(二)表面质量对耐磨性的影响零件的耐磨性不仅与材料、润滑条件有关,而且还与零件的表面质量有关。当两个表面接触时,开始时接触表面实际上是一些凸峰顶部接触,实际接触面积是理论接触面积的一小部分。在外力的作用下,凸峰接触部分将产生很大的压强,当零件作相对运动时,接触处的部分凸峰就会产生塑性变形被磨掉。实验证明,表面越粗糙,凸峰处压力越大,磨损加快;表面粗糙度值小,零件接触面积大,耐磨性就好。若表面粗糙度值过小,将使紧密接触的两个光滑表面间的贮油能力变差,润滑条件恶化,变成干摩擦,加剧磨损。所以,并不是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越耐磨,表面粗糙度与初期磨损量之间存在一个最佳值。
(三)表面质量对零件抗腐蚀性能的影响当零件在有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下工作时,腐蚀性介质容易吸附和积聚在粗糙表面的谷处,并通过微细裂纹向内渗透。实践证明,表面粗糙度越高,零件的腐蚀作用越强烈。此外,表面残余应力对零件的耐腐蚀性也有较大的影响。残余压应力使零件表面紧密,阻碍腐蚀性物质进入,可增强零件耐腐蚀性;而残余拉应力则可降低耐腐蚀性。因此,减小零件表面粗糙度、使表面具有适当的残余应力和加工硬化,均可提高抗腐蚀性能。
(四)表面质量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
在交变载荷作用下,零件表面微观不平、划痕等都会引起应力集中而产生疲劳裂纹造成零件的疲劳破坏。实验表明,对于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减小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部位(如圆角、沟槽处)的表面粗糙度,可以明显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另外,当表面层残余应力为拉应力时,在拉力作用下,会使表面的裂纹扩大而降低疲劳强度;而残余压应力则可以延缓疲劳裂纹扩展,提高零件疲劳强度。表面层的加工硬化能阻碍疲劳裂纹的出现,但硬化程度过大反而会降低疲劳强度。
关键词:表面质量;工艺因素;机械加工;控制措施
只有了解和掌握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才能在生产实践中,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减少零件因表面质量缺陷而引起的加工质量问题,从而提高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寿命和可靠性。
一、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因素
(一)切削加工
1、刀具的几何参数、材料和刃磨质量刀具的几何参数中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主要是副偏角、主偏角、刀尖圆弧半径。在一定的条件下,减小副偏角、主偏角、刀尖圆弧半径都可以降低表面粗糙度。在同样条件下,硬质合金刀具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值低于高速钢刀具,而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刀具又优于硬质合金,但由于金刚石与铁族材料亲和力大,故不宜用来加工铁族材料。另外,刀具的前、后刀面、切削刃本身的粗糙度直接影响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因此,提高刀具的刃磨质量,使刀具前后刀面、切削刃的粗糙度值应低于工件的粗糙度值。2、切削条件与切削条件有关的工艺因素,包括切削用量、冷却润滑情况。中、低速加工塑性材料时,容易产生积屑瘤和鳞刺,所以,提高切削速度,减少积屑瘤和鳞刺,减小零件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对于脆性材料,一般不会形成积屑瘤和鳞刺,所以,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基本上无影响。进给速度增大,塑性变形也增大,表面粗糙度值增大,所以,减小进给速度可以减小表面粗糙度值,但是,进给量减小到一定值时,粗糙度值不会明显下降。正常切削条件下,切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影响不大,因此,机械加工时不能选用过小的切削深度。合理选用切削液,对工件起到冷却、润滑作用,减少被加工材料的变形和摩擦,降低切削区温度,抑制积屑瘤和鳞刺的生成,是减少表面粗糙度值有效途径。
3、工艺系统的精度和刚度要想获得很小表面粗糙度,要求工艺系统具有足够的运动精度和刚度。
(二)磨削加工
1、砂轮(1)粒度磨粒越细,单位面积上的磨粒数越多,刻划沟痕越细密,表面粗糙度越小。但磨粒过细,砂轮易堵塞,磨削性能下降,磨削力和磨削温度下降,反而增大表面粗糙度,甚至出现烧伤现象。(2)硬度砂轮的硬度要适中,太软,磨粒易脱落,使粗糙度增加;太硬,磨钝了的磨粒又不易脱落,堵塞砂轮,增加工件材料的塑性变形,也会使工件表面变粗糙。(3)砂轮修整砂轮磨钝后必须进行认真修整,目的是使砂轮具有正确的几何形状和锐利刀刃。砂轮修整的质量越好,砂轮的表面磨粒的等高性越好,磨削出表面粗糙度值越小。
2、磨削用量(1)砂轮转速提高砂轮转速,可以减小表面粗糙度。(2)工件转速增大工件转速,塑性变形增加,表面粗糙度值也增加。(3)工件材料若工件的材料硬度太高,磨粒易磨钝,不易提高表面质量;若工件材料的塑性、韧性较大,变形大,易堵塞砂轮,也得不到较小表面粗糙度值。
二、影响零件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工艺因素机械加工过程中,在切削力和切削热的作用下,工件表面一定深度内的表面层材料沿径向产生剪切滑移,晶格扭曲,晶粒拉长并纤维化,金相组织发生变化,导致材料物理、机械性能不同于基体材料,形成变质层(加工硬化、残余应力、金相组织变化等),从而影响零件表面质量。
(一)表面层的加工硬化
表面层的加工硬化程度取决于产生塑性变形时力、变形速度和变形温度。试验证明,力越大,塑性变形就越大,产生的加工硬化也越大;变形速度越大,塑性变形就越不充分,产生硬化程度相应减小;变形温度高,则硬化程度减小。因此,提高切削速度、减小进给量和背吃刀量,都可以减小切削变形和切削力,减轻加工硬化;增大刀具前角和后角、减小刃口钝圆半径,提高刀具的锋利性,可以减小挤压变形和切削力,从而减轻加工硬化;另外,合理用切削液、减小刀具后刀面与加工表面间摩擦,同样降低加工硬化程度。
(二)表面残余应力机械加工后,工件表面层的残余应力是冷态塑性变形、热态塑性变形和金相组织变化三者综合作用结果。切削加工时主要由冷态塑性变形引起的残余应力,磨削加工时主要是热态塑性变形和金相组织变化引起体积变化而产生的残余应力。总之,凡能减小塑性变形和降低切削或磨削温度的因素,都可以减少零件表层残余应力。
(三)表面层的金相组织变化——磨削烧伤机械加工中,因变形和摩擦所消耗的能量大部分转变为切削热,当切削区温度达到临界点(727℃)时,表层金属会发生金相组织变化。只有磨削加工,由于磨削速度高,磨削厚度小,磨粒负前角切削等原因,产生的热量比切削加工大得多,磨削区温度很高(工件表面层温度达900℃以上),容易引起金相组织变化,导致强度和硬度下降,产生残余应力,出现微观裂纹,严重时产生烧伤现象。
三、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在机械加工中,零件的加工表面产生微观不平、残余应力等各种缺陷,虽然仅存于零件极薄的表面层中,却严重影响着机械零件的精度、耐磨性、配合性、抗腐蚀性和疲劳强度等,从而进一步影响机械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一)表面质量对配合性质的影响对于间隙配合,如果表面太粗糙,会使配合表面很快磨损而增大配合间隙,降低配合精度,特别对于液压系统、气压系统的元件,会使泄露量增大,造成机器不能正常工作;对于过盈配合而言,如果表面粗糙度值过大,装配时配合表面的波峰会被挤平,减小了实际过盈量,降低了配合件的连接强度,从而影响了配合的可靠性。因此,有配合要求的表面一般都要求有适当小的表面粗糙度,配合要求越高,要求配合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
(二)表面质量对耐磨性的影响零件的耐磨性不仅与材料、润滑条件有关,而且还与零件的表面质量有关。当两个表面接触时,开始时接触表面实际上是一些凸峰顶部接触,实际接触面积是理论接触面积的一小部分。在外力的作用下,凸峰接触部分将产生很大的压强,当零件作相对运动时,接触处的部分凸峰就会产生塑性变形被磨掉。实验证明,表面越粗糙,凸峰处压力越大,磨损加快;表面粗糙度值小,零件接触面积大,耐磨性就好。若表面粗糙度值过小,将使紧密接触的两个光滑表面间的贮油能力变差,润滑条件恶化,变成干摩擦,加剧磨损。所以,并不是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越耐磨,表面粗糙度与初期磨损量之间存在一个最佳值。
(三)表面质量对零件抗腐蚀性能的影响当零件在有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下工作时,腐蚀性介质容易吸附和积聚在粗糙表面的谷处,并通过微细裂纹向内渗透。实践证明,表面粗糙度越高,零件的腐蚀作用越强烈。此外,表面残余应力对零件的耐腐蚀性也有较大的影响。残余压应力使零件表面紧密,阻碍腐蚀性物质进入,可增强零件耐腐蚀性;而残余拉应力则可降低耐腐蚀性。因此,减小零件表面粗糙度、使表面具有适当的残余应力和加工硬化,均可提高抗腐蚀性能。
(四)表面质量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
在交变载荷作用下,零件表面微观不平、划痕等都会引起应力集中而产生疲劳裂纹造成零件的疲劳破坏。实验表明,对于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减小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部位(如圆角、沟槽处)的表面粗糙度,可以明显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另外,当表面层残余应力为拉应力时,在拉力作用下,会使表面的裂纹扩大而降低疲劳强度;而残余压应力则可以延缓疲劳裂纹扩展,提高零件疲劳强度。表面层的加工硬化能阻碍疲劳裂纹的出现,但硬化程度过大反而会降低疲劳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