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播是媒体中唯一的非视觉媒体,被称为“耳朵媒体”。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是通过表现有力的声音和语气来栩栩如生地再现新闻事件。本文着重阐述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的必要性及其方法。
【关键词】广播新闻 故事化报道
广播是当代媒体中唯一的非视觉媒体,听众可以一边干其他的事一边收听,又被称为“耳朵媒体”。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通过表现有力的声音和语气,悬念相扣的情节,栩栩如生地再现新闻事件。现笔者就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的必要性及如何把握谈一些认识。
一、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的必要性
广播记者讲故事的本质是追求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当今,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广播记者写稿子、发报道学会讲故事是项基本功。
1、增强新闻的思想性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个性到抽象共性的不断深化。广播记者讲故事就是将新闻事件中,最积极、最生动、最具闪光的东西,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音响表现出来。如四川台的专题《牵挂》中:温总理略带倦意的脸上显得非常激动,眼里噙着泪水,与站在前排的师生一一握手;温总理第一次来到北川中学,挥起双手,发出命令,现场指挥救灾……
这些客观现场细节描述,具体、真实,刻画了总理悲伤、真诚的人性光辉,展示出他心系群众、鞠躬尽瘁为人民操劳的形象,增强了新闻的思想内涵。
2、提升了新闻的真实性
广播新闻故事化讲述,结合录音音响,描述新闻发生的某一场景或某一情节,用新闻五要素展现新闻最具意义的原始情景。这在广播连线报道表现得更加突出。如中央台连线报道《玉树紧急救援》描述一位藏族孕妇接受救治时:“晚上6点02分……她出现非常不好的状况”“6点24分……在最后关头登上救护车,一同去往机场……”“9点05分……已经到达医院,孕妇情况非常复杂,她的脑部在地震中受到重击……”
故事化报道,牵动着听众紧张的心,随记者的讲述一步一步往医院手术室走去,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提高新闻的吸引力
广播媒介以声音传播的特性,要求记者采写新闻报道除了具有报纸记者文字功力外,还要擅长口头播报,结合现场采访音响,进行绘声绘色的口语表达。美联社特稿部主任德希瓦德说过:“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这几年中央台在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发生时,成功的连线报道或口播新闻的实践再次证明了,记者的故事化报道是广播媒体先声夺人的魅力所在。比如中央台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挺进映秀》虽然只有短短的2分钟,但记者播报准确到位,一气呵成,既有对现场环境的准确描摹,又有新闻细节的精确捕捉,令听众产生亲临现场的感觉,对指导救灾起到了重要作用。
多数新闻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或有隐藏的故事。记者采访报道是发掘故事的过程,从中找出最具传播价值的部分,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
二、如何把握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
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的目的是到达现场,将真实典型的新闻故事写得更有情感,引人入胜,更容易让听众对新闻事实产生共鸣,接受新闻信息。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握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来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
1注意角度选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是写文章技巧,它同样适合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的角度选择。讲述故事要有听众观念,从百姓的视角来讲述新闻,选择听众最感兴趣的内容,最具新闻价值的信息来报道,听众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新闻发生的场景和人物经历,传播的信息也容易被听众接受。
【得胜鼓音响,压混播】6月25号下午3点左右,上海世博园欧洲区内传来一阵阵铿锵悦耳的锣鼓声,这是安徽彩车巡游仪式开始了,来自我市休宁县《得胜鼓》表演队,精神抖擞地走在巡游队伍的最前面,二十四位古代武士打扮的后生“打仗鼓”巡游,雄壮威武,吸引了中外游客驻足观赏。上海市民吴先生说:【音响】“这个锣鼓队表演很像古代战场助威的阵势,很有气势,也很有特色。”
以上这段文字内容,是安徽省好新闻二等奖消息《徽文化誉满世博》精心谋划的开篇,这里为了将在世博会展出的徽州文化元素具体化、形象化,笔者特意选择一场有声有色的休宁县《得胜鼓》表演作为报道的开头,铿锵悦耳的锣鼓声音,加上古代武士的扮相,体现了广播新闻讲述故事的特色,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和兴趣,随后,报道逐一展开,世博会上展示的黄山市各种徽文化技艺纷纷登台亮相,展现了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魅力。
2、注意细节的捕捉
细节决定成败。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需要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或细节音响。抓住细节是讲好故事的关键,具有代表性的细节能在报道中起画龙点睛作用。在获安徽省好新闻一等奖作品《一江清水入“钱塘”——追寻黄山保护新安江的答案》采访中,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
日前,记者追根溯源来到了新安江源头休宁鹤城乡新安源村采访。尽管已是深秋时节,河水清澈见底,小石斑鱼轻快游动。……路旁干净整洁,沿途两岸重峦叠嶂峰波涌,满目葱茏,绿色依然。在新安源地标旁,经过整治的河道中一条用鹅卵石干砌成的河坝形成了一道靓丽风景。鹤城乡乡长胡中文告诉记者他们采用这种传统干砌的方法比用水泥更加环保。【出音响】“它体现在这个通过泥沙的灌浆以后越来越坚固,这个里面的空隙对鱼类的生息提供更好的空间,使水的生态得到恢复,更加生态环保。通过河道的整治,水环境更好,老百姓生活的空间也更好。”新安江源头村民用鹅卵石砌河坝的这一细节不仅节约成本,而且环保,说明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当地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讲故事能力好的记者善于捕捉细节,从微小处切入,形象化的描述将新闻以视觉化的形式传递给听众。比如2011年安徽省好新闻一等奖作品《菊花丰收 菊农心忧——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盐铺村菊花产业发展路在何方?》加入了典型的、最具说服力细节音响。
记者走进村民李伟的家,看见家门口堆晒着前一天刚采的菊花,李伟正蹲在自家门口默默的吸着烟,里屋还放着十几袋已烘干的菊花。李伟告诉记者,他和父亲今年一起种植了9亩菊花,原本今年风调雨顺,菊花的产量不错,可是价格却比去年低了许多。去年每斤干菊花最高可以卖到48块,最低也要30块,可今年最高就只卖到13块。菊农江拥军算账给记者听(录音):今年的情况就是亏本,本钱都卖不起来,就这个花你看别人来收是11块,采花工资要达到8块,柴火要3块,我们成本最少要达到14块,卖11块你说怎么搞,这现在是不摘不亏,摘了就亏……
这里的细节音响就起着“以一当百”的作用,让听众听过后,不禁心生同情,急切想帮助菊农破解销售难题。好的细节或音响在表现主题上能起画龙点睛作用。
3、要有思想性
讲述故事不仅要绘声绘色,引人入胜,更要有思想性,这样做出的新闻才有高度和指导性。讲述故事的新闻要有思想含量、理念含量、观点含量。这在专题报道中表现更加显著。广播记者用理念、观点讲述故事性新闻,新闻故事就有层次感、立体感、深度感和厚重感。它要求记者时刻站在时代的前沿,用创造性的现实思维和前瞻性思维去看待事物,发掘事物的新闻价值,引领时代潮流。优秀新闻报道无疑是思想深刻的新闻作品。如2011年安徽省好新闻一等奖作品《菊花丰收 菊农心忧——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盐铺村菊花产业发展路在何方?》、2010安徽省好新闻二等奖作品《徽文化誉满世博》和2012安徽省好新闻一等奖作品《一江清水入“钱塘”——追寻黄山保护新安江的答案》的报道主题分别是农产品销售难、徽文化传承、江河流域环境保护,均是近几年来社会上的热点、难点。记者敏锐感知,理性介入,精心创作。这些报道播出后,在社会上反响强烈,起到了引导社会舆论的效果。
此外,把握好故事化新闻报道,广播记者还需要注意善用情感、巧设悬念、掌握节奏、用词口语化和具体化等等环节。总之,广播记者在作故事化新闻报道时,要发挥讲述的艺术,不断制造听觉冲击力,拉住听众耳朵的同时,让听众听得懂,听得轻松,听得有意义。
责编:周蕾
【关键词】广播新闻 故事化报道
广播是当代媒体中唯一的非视觉媒体,听众可以一边干其他的事一边收听,又被称为“耳朵媒体”。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通过表现有力的声音和语气,悬念相扣的情节,栩栩如生地再现新闻事件。现笔者就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的必要性及如何把握谈一些认识。
一、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的必要性
广播记者讲故事的本质是追求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当今,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广播记者写稿子、发报道学会讲故事是项基本功。
1、增强新闻的思想性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个性到抽象共性的不断深化。广播记者讲故事就是将新闻事件中,最积极、最生动、最具闪光的东西,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音响表现出来。如四川台的专题《牵挂》中:温总理略带倦意的脸上显得非常激动,眼里噙着泪水,与站在前排的师生一一握手;温总理第一次来到北川中学,挥起双手,发出命令,现场指挥救灾……
这些客观现场细节描述,具体、真实,刻画了总理悲伤、真诚的人性光辉,展示出他心系群众、鞠躬尽瘁为人民操劳的形象,增强了新闻的思想内涵。
2、提升了新闻的真实性
广播新闻故事化讲述,结合录音音响,描述新闻发生的某一场景或某一情节,用新闻五要素展现新闻最具意义的原始情景。这在广播连线报道表现得更加突出。如中央台连线报道《玉树紧急救援》描述一位藏族孕妇接受救治时:“晚上6点02分……她出现非常不好的状况”“6点24分……在最后关头登上救护车,一同去往机场……”“9点05分……已经到达医院,孕妇情况非常复杂,她的脑部在地震中受到重击……”
故事化报道,牵动着听众紧张的心,随记者的讲述一步一步往医院手术室走去,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提高新闻的吸引力
广播媒介以声音传播的特性,要求记者采写新闻报道除了具有报纸记者文字功力外,还要擅长口头播报,结合现场采访音响,进行绘声绘色的口语表达。美联社特稿部主任德希瓦德说过:“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这几年中央台在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发生时,成功的连线报道或口播新闻的实践再次证明了,记者的故事化报道是广播媒体先声夺人的魅力所在。比如中央台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挺进映秀》虽然只有短短的2分钟,但记者播报准确到位,一气呵成,既有对现场环境的准确描摹,又有新闻细节的精确捕捉,令听众产生亲临现场的感觉,对指导救灾起到了重要作用。
多数新闻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或有隐藏的故事。记者采访报道是发掘故事的过程,从中找出最具传播价值的部分,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
二、如何把握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
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的目的是到达现场,将真实典型的新闻故事写得更有情感,引人入胜,更容易让听众对新闻事实产生共鸣,接受新闻信息。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握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来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
1注意角度选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是写文章技巧,它同样适合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的角度选择。讲述故事要有听众观念,从百姓的视角来讲述新闻,选择听众最感兴趣的内容,最具新闻价值的信息来报道,听众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新闻发生的场景和人物经历,传播的信息也容易被听众接受。
【得胜鼓音响,压混播】6月25号下午3点左右,上海世博园欧洲区内传来一阵阵铿锵悦耳的锣鼓声,这是安徽彩车巡游仪式开始了,来自我市休宁县《得胜鼓》表演队,精神抖擞地走在巡游队伍的最前面,二十四位古代武士打扮的后生“打仗鼓”巡游,雄壮威武,吸引了中外游客驻足观赏。上海市民吴先生说:【音响】“这个锣鼓队表演很像古代战场助威的阵势,很有气势,也很有特色。”
以上这段文字内容,是安徽省好新闻二等奖消息《徽文化誉满世博》精心谋划的开篇,这里为了将在世博会展出的徽州文化元素具体化、形象化,笔者特意选择一场有声有色的休宁县《得胜鼓》表演作为报道的开头,铿锵悦耳的锣鼓声音,加上古代武士的扮相,体现了广播新闻讲述故事的特色,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和兴趣,随后,报道逐一展开,世博会上展示的黄山市各种徽文化技艺纷纷登台亮相,展现了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魅力。
2、注意细节的捕捉
细节决定成败。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需要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或细节音响。抓住细节是讲好故事的关键,具有代表性的细节能在报道中起画龙点睛作用。在获安徽省好新闻一等奖作品《一江清水入“钱塘”——追寻黄山保护新安江的答案》采访中,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
日前,记者追根溯源来到了新安江源头休宁鹤城乡新安源村采访。尽管已是深秋时节,河水清澈见底,小石斑鱼轻快游动。……路旁干净整洁,沿途两岸重峦叠嶂峰波涌,满目葱茏,绿色依然。在新安源地标旁,经过整治的河道中一条用鹅卵石干砌成的河坝形成了一道靓丽风景。鹤城乡乡长胡中文告诉记者他们采用这种传统干砌的方法比用水泥更加环保。【出音响】“它体现在这个通过泥沙的灌浆以后越来越坚固,这个里面的空隙对鱼类的生息提供更好的空间,使水的生态得到恢复,更加生态环保。通过河道的整治,水环境更好,老百姓生活的空间也更好。”新安江源头村民用鹅卵石砌河坝的这一细节不仅节约成本,而且环保,说明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当地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讲故事能力好的记者善于捕捉细节,从微小处切入,形象化的描述将新闻以视觉化的形式传递给听众。比如2011年安徽省好新闻一等奖作品《菊花丰收 菊农心忧——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盐铺村菊花产业发展路在何方?》加入了典型的、最具说服力细节音响。
记者走进村民李伟的家,看见家门口堆晒着前一天刚采的菊花,李伟正蹲在自家门口默默的吸着烟,里屋还放着十几袋已烘干的菊花。李伟告诉记者,他和父亲今年一起种植了9亩菊花,原本今年风调雨顺,菊花的产量不错,可是价格却比去年低了许多。去年每斤干菊花最高可以卖到48块,最低也要30块,可今年最高就只卖到13块。菊农江拥军算账给记者听(录音):今年的情况就是亏本,本钱都卖不起来,就这个花你看别人来收是11块,采花工资要达到8块,柴火要3块,我们成本最少要达到14块,卖11块你说怎么搞,这现在是不摘不亏,摘了就亏……
这里的细节音响就起着“以一当百”的作用,让听众听过后,不禁心生同情,急切想帮助菊农破解销售难题。好的细节或音响在表现主题上能起画龙点睛作用。
3、要有思想性
讲述故事不仅要绘声绘色,引人入胜,更要有思想性,这样做出的新闻才有高度和指导性。讲述故事的新闻要有思想含量、理念含量、观点含量。这在专题报道中表现更加显著。广播记者用理念、观点讲述故事性新闻,新闻故事就有层次感、立体感、深度感和厚重感。它要求记者时刻站在时代的前沿,用创造性的现实思维和前瞻性思维去看待事物,发掘事物的新闻价值,引领时代潮流。优秀新闻报道无疑是思想深刻的新闻作品。如2011年安徽省好新闻一等奖作品《菊花丰收 菊农心忧——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盐铺村菊花产业发展路在何方?》、2010安徽省好新闻二等奖作品《徽文化誉满世博》和2012安徽省好新闻一等奖作品《一江清水入“钱塘”——追寻黄山保护新安江的答案》的报道主题分别是农产品销售难、徽文化传承、江河流域环境保护,均是近几年来社会上的热点、难点。记者敏锐感知,理性介入,精心创作。这些报道播出后,在社会上反响强烈,起到了引导社会舆论的效果。
此外,把握好故事化新闻报道,广播记者还需要注意善用情感、巧设悬念、掌握节奏、用词口语化和具体化等等环节。总之,广播记者在作故事化新闻报道时,要发挥讲述的艺术,不断制造听觉冲击力,拉住听众耳朵的同时,让听众听得懂,听得轻松,听得有意义。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