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民航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加剧,人才是航空企业发展的“金钥匙”观念已成为经典共识。而高素质、复合型等人才日益成为企业(公司)发展潜力的一面旗帜,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科学系统方法对员工进行甄选培训,使员工在知识、技能、思想等方面得到提高,进而满足企业各岗位用人需求,胜任相关工作任务。
关键词:安全教育;培训;自我深造;拓展;主人翁;思想教育
1 浅述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安全是当今民航业永恒的话题,国际航空安全专家认为:安全安全,无危无患则安,无损无伤则全。而安全教育则是强化民航员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观念,规范安全行为,确保航空安全的有效手段。在安全工作中,加强人员教育培训,既是安全的基础建设工作,也是保障安全的治本之策。
长期以来,航空安全管理人员的水平缺失和素质缺失,一直是我国民航安全领域内一个毋庸置疑、不可回避的“硬伤”。中国民航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水平,再创安全新业绩,就必须始终把教育培训等安全基础性建设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做到真正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唯有如此,才是航空安全实现长利久享、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生产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企业提高职工安全素养和安全技能、强化安全防范意识的必要手段,也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治本之举。但是从安全生产工作实践来看,很多机场单位尚未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对安全教育培训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安全教育培训质量不高,直接导致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安全生产纪律等不安全行为屡禁不止,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当前企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必然要求。
1.1 是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明确要求民航企事业单位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如果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职责,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规定,民航企事业单位应当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建立并统一管理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档案,记录培训考核情况。,并且每年要有不少于一次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与民航运行安全有关的岗位工作。
1.2 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民航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加剧,人才是航空企业发展的“金钥匙”观念已成为经典共识。而高素质、复合型等人才日益成为企业(公司)发展潜力的一面旗帜,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科学系统方法对员工进行甄选培训,使员工在知识、技能、思想等方面得到提高,进而满足企业各岗位用人需求,胜任相关工作任务。任何新员工无论素质技能高低,不经过培训都不可能切合企业的岗位需求。开展员工培训时企业对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也是一种激励手段。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各方面的运行和管理对应的要求也会改变,企业需要不停的充电(培训)来满足需求。企业通过培训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以获得在众多的竞争中脱引而出的机会,做好培训工作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3 是员工自我保护自我深造的内在要求
任何新员工无论素质、技能高低,不经过培训都不可能切合企业的岗位需求,新员工入职,对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岗位职责不甚了解:企业是做什么的?生产中会有什么不安全因素?不安全因素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防护措施?自己将要去的岗位有什么危险?万一发生事故,如何采取应急措施等等,这些都要求员工在正式上岗前就有所了解、掌握。因此,员工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和掌握企业概况,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获得安全操作技能,掌握处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本领,从而预防和避免在生产过程发生事故,保障自身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运行。另外,企业是不断的发展的,需要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也必须不断的更新来适应外部环境。如果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在现有的领域中将会逐步丧失原有的工作技能。
2 目前民航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单位对安全培训不够重视
部分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仍然存在重技能轻安全的现象。在未对一线操作人员进行足够的基本安全生产技能培训的情况下,就安排其从事生产操作(如未对新员工进行飞行区驾驶车辆培训就让其驾驶车辆,未取得上岗证就上岗工作等)。特别是对一线操作岗位的员工,由于他们与单位签订的合同时间短、工资待遇偏低、流动性大(以本场安检护卫岗为例,每年的员工流动率达到40%以上),另外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许多员工在公司花费大量精力和费用进行培训,在掌握了操作技能后就“跳槽”到同行业其他单位(如机场机务、签派等岗位),因此单位大都不愿花费时间和经费对其进行安全培训。从另一方面讲,许多生产一线的员工尤其是操作岗位的员工,自身知识水平较低,自我保护能力差,安全知识和事故防范和应急能力不够。据非官方调查,有60%以上的员工认为参加教育培训太浪费时间;只有不到10%认为参加教育培训可以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身防护能力,愿意参加安全培训。
2.2 安全教育培訓计划不统一
当前员工培训不统一是培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原因是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各管个的培训,之间没有一个沟通协调,各自为政,培训情况较混乱,上级部门无法真正掌握实际的培训情况。根据非正式调查,某些单位上报的年度培训计划连着几年都是一样的,人事部门监管责任不到位,收到计划后不去核实就束之高阁了。当上级领导问起相关情况时才去查找,并敷衍了事。
2.3 安全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质量达不到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的安全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员工需要得到越来越高水平的安全培训,但目前的安全培训现状很难得到满足(无论在方式、内容、形式、手段、计划和评估上)。部分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以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为借口推脱,个别企业培训走过场,为了培训而培训,培训课时不够,教学内容不足,授课方式呆板,培训效果不佳。即使能够完成培训,也仅仅表现在员工对所在岗位的必备操作能力的掌握上。 3 針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3.1 注重企业文化对员工培训机制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它会对企业的管理理念,经营目标的确定,发展战略的形成,人力资源的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培训符合企业文化背景要求,则水涨船高,推进培训工作展开,反之则相互掣肘,混乱成粥。
3.2 拓展培训途径
打破原有培训模式和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外派培训,员工培训(一是单位从员工中挑选业务骨干,充当讲师,二是内部每位员工轮番当讲师,通过讲课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自我充电),另外,单位要鼓励员工的充电行为,充分调动员工的潜力。目前白云机场已经按照这样的模式开展培训(每个单位都选拔出了一批岗位业务讲师,每年对完成自我充电的员工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3.3 培训资金要到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古至今都在强调。因大多数民航单位的培训还建立在安全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的基础上,有经费就开展培训,没有就不开展,培训十分的被动。俗话说得好“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草”,要想培训很好的落实就必须确保资金到位。
3.4 建立切实可行的培训监督机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执行力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高效运行的基础,加强监督管理是保证企业执行力有效推行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要强化监督,健全规章制度,提升企业执行力。为确保培训不走过场,保质保量完成,就必须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没有监督机制,培训效果也无法保证(培训资料造假、考核事后补充等早有先例)。
另外除了要抓好员工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完善职工安全教育档案,月安全例会教育,安全警示教育,航空安全讲座,职工安全征文等这些前瞻性、开放式的安全教育以外,应当重点突出二项教育: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
民航是一个系统性、专业性、国际性、准军事性强,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需要我们结合民航安全特点,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全局高度,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方面,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充分认识到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要贯彻民航各级安全会议精神的教育。尤其要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安全形势,理清安全思路,重点抓好落实。特别要认识到民航在安全上面临的“三种压力”,即民航快速大发展带来的机遇压力;空防安全形势严峻的压力;技术人才与人力资源的压力。要在理性认识民航安全面临的“三种压力”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航空安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继而,积极实践探索航空安全管理的新途径、新思路、新境界、新手段,促进航空安全积极、稳妥、持续、健康、协调地向前发展。
第二,加强主人翁思想教育,强化集体荣誉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民航是一个很考究企业文化及集体协作能力的特殊企业,他即需要员工具有“忠于民航,爱岗敬业,严谨求实,执着追求,认真负责,主人翁,大无畏,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等精神;同时也需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真抓实干带队伍,坚持原则,对下属要严格管理,公平、公正,用制度管理,把坚持原则体现在日常管理,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关心每一位员工,形成良好的团结氛围,才能确保所有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团结奋战,实现一个又一个的安全年,打造一个又个航空安全品牌。
4 结论
当今社会是一个拼知识的社会,如果不接受培训进行二次充电的话,很快会被社会所淘汰,企业应该以长远的眼光对待员工培训,不能因为时间、精力、钱财等原因不重视培训,单位制定的培训要适应并主动服务于长远目标,要能够使员工持续的培训和学习,不断的提高知识及技能,从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6号).
[2]中华人员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3]民用航空安全培训规定(民航局206号令).
[4]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
关键词:安全教育;培训;自我深造;拓展;主人翁;思想教育
1 浅述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安全是当今民航业永恒的话题,国际航空安全专家认为:安全安全,无危无患则安,无损无伤则全。而安全教育则是强化民航员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观念,规范安全行为,确保航空安全的有效手段。在安全工作中,加强人员教育培训,既是安全的基础建设工作,也是保障安全的治本之策。
长期以来,航空安全管理人员的水平缺失和素质缺失,一直是我国民航安全领域内一个毋庸置疑、不可回避的“硬伤”。中国民航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水平,再创安全新业绩,就必须始终把教育培训等安全基础性建设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做到真正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唯有如此,才是航空安全实现长利久享、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生产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企业提高职工安全素养和安全技能、强化安全防范意识的必要手段,也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治本之举。但是从安全生产工作实践来看,很多机场单位尚未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对安全教育培训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安全教育培训质量不高,直接导致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安全生产纪律等不安全行为屡禁不止,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当前企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必然要求。
1.1 是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明确要求民航企事业单位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如果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职责,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规定,民航企事业单位应当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建立并统一管理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档案,记录培训考核情况。,并且每年要有不少于一次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与民航运行安全有关的岗位工作。
1.2 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民航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加剧,人才是航空企业发展的“金钥匙”观念已成为经典共识。而高素质、复合型等人才日益成为企业(公司)发展潜力的一面旗帜,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科学系统方法对员工进行甄选培训,使员工在知识、技能、思想等方面得到提高,进而满足企业各岗位用人需求,胜任相关工作任务。任何新员工无论素质技能高低,不经过培训都不可能切合企业的岗位需求。开展员工培训时企业对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也是一种激励手段。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各方面的运行和管理对应的要求也会改变,企业需要不停的充电(培训)来满足需求。企业通过培训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以获得在众多的竞争中脱引而出的机会,做好培训工作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3 是员工自我保护自我深造的内在要求
任何新员工无论素质、技能高低,不经过培训都不可能切合企业的岗位需求,新员工入职,对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岗位职责不甚了解:企业是做什么的?生产中会有什么不安全因素?不安全因素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防护措施?自己将要去的岗位有什么危险?万一发生事故,如何采取应急措施等等,这些都要求员工在正式上岗前就有所了解、掌握。因此,员工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和掌握企业概况,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获得安全操作技能,掌握处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本领,从而预防和避免在生产过程发生事故,保障自身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运行。另外,企业是不断的发展的,需要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也必须不断的更新来适应外部环境。如果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在现有的领域中将会逐步丧失原有的工作技能。
2 目前民航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单位对安全培训不够重视
部分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仍然存在重技能轻安全的现象。在未对一线操作人员进行足够的基本安全生产技能培训的情况下,就安排其从事生产操作(如未对新员工进行飞行区驾驶车辆培训就让其驾驶车辆,未取得上岗证就上岗工作等)。特别是对一线操作岗位的员工,由于他们与单位签订的合同时间短、工资待遇偏低、流动性大(以本场安检护卫岗为例,每年的员工流动率达到40%以上),另外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许多员工在公司花费大量精力和费用进行培训,在掌握了操作技能后就“跳槽”到同行业其他单位(如机场机务、签派等岗位),因此单位大都不愿花费时间和经费对其进行安全培训。从另一方面讲,许多生产一线的员工尤其是操作岗位的员工,自身知识水平较低,自我保护能力差,安全知识和事故防范和应急能力不够。据非官方调查,有60%以上的员工认为参加教育培训太浪费时间;只有不到10%认为参加教育培训可以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身防护能力,愿意参加安全培训。
2.2 安全教育培訓计划不统一
当前员工培训不统一是培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原因是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各管个的培训,之间没有一个沟通协调,各自为政,培训情况较混乱,上级部门无法真正掌握实际的培训情况。根据非正式调查,某些单位上报的年度培训计划连着几年都是一样的,人事部门监管责任不到位,收到计划后不去核实就束之高阁了。当上级领导问起相关情况时才去查找,并敷衍了事。
2.3 安全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质量达不到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的安全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员工需要得到越来越高水平的安全培训,但目前的安全培训现状很难得到满足(无论在方式、内容、形式、手段、计划和评估上)。部分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以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为借口推脱,个别企业培训走过场,为了培训而培训,培训课时不够,教学内容不足,授课方式呆板,培训效果不佳。即使能够完成培训,也仅仅表现在员工对所在岗位的必备操作能力的掌握上。 3 針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3.1 注重企业文化对员工培训机制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它会对企业的管理理念,经营目标的确定,发展战略的形成,人力资源的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培训符合企业文化背景要求,则水涨船高,推进培训工作展开,反之则相互掣肘,混乱成粥。
3.2 拓展培训途径
打破原有培训模式和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外派培训,员工培训(一是单位从员工中挑选业务骨干,充当讲师,二是内部每位员工轮番当讲师,通过讲课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自我充电),另外,单位要鼓励员工的充电行为,充分调动员工的潜力。目前白云机场已经按照这样的模式开展培训(每个单位都选拔出了一批岗位业务讲师,每年对完成自我充电的员工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3.3 培训资金要到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古至今都在强调。因大多数民航单位的培训还建立在安全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的基础上,有经费就开展培训,没有就不开展,培训十分的被动。俗话说得好“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草”,要想培训很好的落实就必须确保资金到位。
3.4 建立切实可行的培训监督机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执行力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高效运行的基础,加强监督管理是保证企业执行力有效推行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要强化监督,健全规章制度,提升企业执行力。为确保培训不走过场,保质保量完成,就必须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没有监督机制,培训效果也无法保证(培训资料造假、考核事后补充等早有先例)。
另外除了要抓好员工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完善职工安全教育档案,月安全例会教育,安全警示教育,航空安全讲座,职工安全征文等这些前瞻性、开放式的安全教育以外,应当重点突出二项教育: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
民航是一个系统性、专业性、国际性、准军事性强,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需要我们结合民航安全特点,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全局高度,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方面,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充分认识到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要贯彻民航各级安全会议精神的教育。尤其要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安全形势,理清安全思路,重点抓好落实。特别要认识到民航在安全上面临的“三种压力”,即民航快速大发展带来的机遇压力;空防安全形势严峻的压力;技术人才与人力资源的压力。要在理性认识民航安全面临的“三种压力”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航空安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继而,积极实践探索航空安全管理的新途径、新思路、新境界、新手段,促进航空安全积极、稳妥、持续、健康、协调地向前发展。
第二,加强主人翁思想教育,强化集体荣誉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民航是一个很考究企业文化及集体协作能力的特殊企业,他即需要员工具有“忠于民航,爱岗敬业,严谨求实,执着追求,认真负责,主人翁,大无畏,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等精神;同时也需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真抓实干带队伍,坚持原则,对下属要严格管理,公平、公正,用制度管理,把坚持原则体现在日常管理,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关心每一位员工,形成良好的团结氛围,才能确保所有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团结奋战,实现一个又一个的安全年,打造一个又个航空安全品牌。
4 结论
当今社会是一个拼知识的社会,如果不接受培训进行二次充电的话,很快会被社会所淘汰,企业应该以长远的眼光对待员工培训,不能因为时间、精力、钱财等原因不重视培训,单位制定的培训要适应并主动服务于长远目标,要能够使员工持续的培训和学习,不断的提高知识及技能,从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6号).
[2]中华人员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3]民用航空安全培训规定(民航局206号令).
[4]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