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策略进行思考,提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处理好文学史与具体作家作品的关系,重视具体作品的阐释,注意补充学界新成果,利用课件拓宽学生视野,多开设相关选修课,加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化之联系;并且让学生养成朗读与背诵的学习习惯,加强古文写作,多识典故与意象;另外可让嗜爱古代文学的学生组成研讨小组定期交流,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优秀文化,进而提高艺术鉴赏力,增强人文素质。
【关键词】高等院校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C-0050-03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在内容、题材、方法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关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研究成果很有限,大多涉及古代文學与人文素质教育、人格教育及德育教育的培养之关系,多宏阔之高论,鲜有具体之措施,实际操作性不强。且当前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古代文学距今久远,语言文字及表达方式相对难懂,造成了其与当代大学生的疏远和隔阂。很多学生不愿过多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而倾向阅读难度更小、相对更有意思的现当代或外国文学作品。其次是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课程的设置,挤压了古代文学的教学课时,使得教师只能偏重讲“史”而无法阐发作品的魅力,学生无从体会作品的美与妙。再次是不少教师在专业上有短板,欠缺历史、哲学、宗教等方面知识,不能视野开阔地看待作家作品。此外,许多教师迫于职称、科研及发论文的压力,把重心转向学术研究活动,而相对忽视了教学。大学没有升学压力,这也使教师时常忽视了教学质量,照本宣科。如此状况,教学质量将难以得到保障。如何在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中,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优秀文化进而提高其艺术鉴赏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是目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难题。对此,本文试从以下方面提出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策略。
一、文学史总体的梳理与专题之深化
古代文学的教学一贯重“史”,通过文学史的梳理,学生大致把握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按照传统的分期教学,一般分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宋元辽金文学、元明清文学等几段,各段的分配课时有所不同。唐诗宋词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其授课时间最多。先秦两汉文学似乎普遍不受重视。但有学者认为,应该给予先秦文学多些课时,一者,先秦两汉文学的学习是一个提高阅读能力、打基础的过程;二者,学到后段之时,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速度明显提高,且所接触的材料虽然量大,但是毕竟浅显多了。另外,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道家、法家思想惠泽后世,影响至深,故应足够重视。
分朝代讲授文学史是国内大多数高校所采取的讲授方式,优势明显,不过也切断了各种文体的发展脉络。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文体专题的方式进行弥补。诸如设立诗歌专题、词学专题、小说专题及戏曲专题,用文体发展的视角可以把某一文体的发展脉络梳理清楚而不至于被分割支离。同时,再用诸如《诗经》专题、楚辞专题、《史记》专题、李杜专题等专题的形式对核心知识点进行深化。
二、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之关系,重视具体的文学作品
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应以“史”为纲,同时又通过具体作品的学习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文学史。当前古代文学教学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过于重“史”,而忽视了作品的解读与阐释。建议尽量简化、淡化文学史知识的灌输,力避下定义式的说教,应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悟方面。如谈到唐诗的讲究情韵时,可举张籍与朱庆余的诗歌酬对为例。朱庆余参加进士考试后,给张籍写了《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考官,忐忑地询问自己是否中举。而张籍《酬朱庆馀》答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把朱庆余比作艳丽动人且有绝妙歌喉的采菱女,其非身着贵重丝绸的其他越女所能比,让其放心。此外,张籍还有一首名作《节妇吟》云:“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以节妇自拟,喻己对朝廷之忠,婉言拒绝藩镇之拉拢。三首诗涉及举业及政治,但均充满着生活情趣。而其共同之处即在于遇不便明说之事,多以男女之情示之,其实这正是屈原“美人香草”传统之继承。如此串联讲解,使学生既体味到了唐诗的情韵,又对古代诗词的传统表现手法有了更为直接、感性的认识。
三、适当补充学界研究成果
与中文系其他课程比较,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相对稳定,但绝不是一成不变。新材料的发现,研究的深入,也将使人不断产生新的认识。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不断吸收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是本课程教师专业素质、学术眼光和责任心的体现,也是该课程充满活力的保证。比如,学界一直认为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但有学者考证,“三十六体”实为“三才子体”之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补充”不宜太过深入,毕竟本专科生的学识积累还不能承受过重的“知识”压力。教师可以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如果学生想深入了解,可以自己课后找相关材料做拓展阅读。
四、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课件的制作,可以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于课件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在课件中,“史”及理论部分应言简意赅,做到提纲举目,不能大段大段地录入,否则会造成学生视觉的疲劳,应接不暇以致找不到重点。可多录入相关的作品例证,给学生以直观感受。此外可穿插些诸如图片、视频之类的多媒体文件,一可调节课堂气氛,二则可增学生见闻。珍贵的古籍版页、字画,唐宋诗词的音频,戏曲片段,甚至是影视片段,都可以作为很好的补充。 五、配套设置相关选修课
文学作品的创作,多离不开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故可开设一些相关的选修课,如中国哲学思想史,重点为儒、释、道三教思想。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主流的思想意识形态。而道家及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以及中国化的佛教,可给士人以新的思维方式及精神上之解脱,对古人个性之独立与解放亦具有极大作用,所以唐宋以后士人多“佛(道)内儒外”,很多人本身就是著名的佛道信徒。故而儒、释、道三教思想对古人影响极大,如果不能对此有个基本的了解,就很难参透古人的思想,对其作品只能表面化地对待。历史方面,可开设中国通史。另外,应重视科举史、科举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在中国传统中对读书人的影响非常巨大,其与文学的关系也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如程千帆的《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傅璇琮的《唐代科举与文学》,祝尚书的《宋代科举与文学》,林岩的《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陈文新、何坤翁、赵伯陶主撰的《明代科舉与文学编年(上、中、下)》等注重文学与史学的结合,可供参考。通过对科举的了解,可深入地理解古代读书人的心态及其作品。其他诸如书法、绘画史等选修课可增加学生的艺术修为。这些选修课,中文系可与哲学系、历史系与艺术系共同协商开设,发挥各自优势。
六、加强古今文学之对比联系
教师可以纵横地比对古今文学,如把唐诗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进行比较。当代流行歌曲虽是大众俗文化,但其对唐诗宋词精华的吸收却从未中断过。有的是对唐诗宋词全文诗句直接引用,如邓丽君的《淡淡幽情》专辑,其中的歌词即为李煜、苏轼、范仲淹、秦观、李煜、欧阳修、朱淑真、柳永、辛弃疾等宋代著名词人的词作;有的则是化用诗词的意境,如大陆的陈小奇所写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巴山夜雨》,其歌曲意境即来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杜牧的《山行》及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有的则是歌名化用诗词名句,如刘海波的《人面桃花》取自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则化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句,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直接源自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种比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值得参考与借鉴。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课余多收集相关资料补充研究,这种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艺术敏锐力很有帮助。
七、重视培养学生古文朗读与背诵的习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是诗歌诵读的重要性。诗、词、赋等韵文学,因为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故人们多喜欢通过吟咏来感受它们的美,同时可使记忆更深刻。而对于古文,人们则忽视了诵读。其实鉴赏古文,同样需要诵读来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从韩愈起,历代古文家都很重视气显于声的特点和声调在构成古文艺术美中的独特作用,以及以气运词所带来的美。清代桐城派有“因声求气”之法,就是要通过诵读古文来感受古文之美。刘大櫆就说过:“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论文偶记》)曾国藩也曾说:“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会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音。”(《谕纪泽》)古人重视诵读可见一斑。
当今电子检索技术的强大,让很多人不再重视知识的记忆,大学文科教育对背诵这一古人常用的学习方法多弃之不用或强调不够,实乃教学的失误。笔者主张学习古代文学,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背诵量。因为古典名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精华,这些文章在立意取材、炼字造句和结构的安排等方面都非常讲究。如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强调经典名篇的背诵,使学生做到字、词、句烂熟于胸,日积月累,自然会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妙处。陕西师范大学著名学者、作家霍松林先生就认为,早年的“死记硬背”使他终身受用无穷,这种方法看似很笨,其实最巧。既是扎扎实实地打基础,又有利于能力培养;既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可培养研究、写作等能力和艺术感受力。
另外,在诵读的同时,可让学生抄写经典作品。平时把一些名篇名句抄在笔记本上,而且应选择繁体字的版本。这样既可识篇,又能认字,两全其美,是一种看似笨实则巧的古代文学学习方法。
八、鼓励学生学写古文
有些教师认为,中文系的学生要会格律诗,这当然是好的,但格律诗的写作对古音韵的知识要求较高,一般学生可能会觉得较难。所以笔者主张学写古文。古文为单行散体,学生较易把握,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复习和运用古代汉语知识,并且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让文笔显得雅洁。既然要学写文言文,那么精读、背诵一些范文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样的文字可作为范本呢?除作品选中极优秀的篇目与唐宋八大家及优秀的桐城派古文文外,还可以参考古人的尺牍,如有清朝三大尺牍之称的《小仓山房尺牍》《雪鸿轩尺牍》《秋水轩尺牍》,以及姚鼐的《姚惜抱尺牍》等。这些书信,或给家人,或寄师友,无不出于肺腑,完全是以我手写我心,学生揣摩玩味,既可了解世态人情,又能学到最日常的古文用语及笔法。另外,可取法明清之际的小品文,因为它们包罗万象但又篇幅短小、精美隽秀而又明白晓畅,是一种充满着雅致闲逸、韵趣俱佳的文字。但须提醒学生在学习中切忌偏好生僻古字或甲骨文以资炫博,走向偏途。
九、帮助学生熟悉典故、诗词意象
古人行文,多喜用典。而典故的运用多由古人崇古重史之思想造成。故典故多以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居多,学习典故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古代历史文化的过程。另外,用典能可使作品显得文雅,并可增强文字语言的表现力,增添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表达委婉含蓄,避免过于直露浅白。杜甫、李商隐、苏轼、黄庭坚、江西诗派及西昆派诗人就嗜爱用典。多识典故,既能增加学养,还能透过表面字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作品,准确把握作家有意或不得已而隐藏起来的真实情感。基于此,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师可建议学生多阅读有关典故的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大辞典》《汉语典故大辞典》《常用典故辞典》。 另外,古典诗词之所以深邃优美,原因之一就是其蕴含丰富的审美意象,这些意象渗透了作家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其形成反映了千百年来人们审美情趣的人文沉淀。要品味诗词之美,必须深入理解构成诗词的意象之内蕴。有时这甚至是解读诗词的关键所在。所以,学生必须了解一些比较常见的意象。诸如菊花、梅花之意象多用于指代人品之清高,松之意象多喻孤直傲骨,杜鹃之意象多顯凄怨哀伤之苦,柳之意象多喻离别与挽留,鸿雁意象多渲染游子之羁旅思乡愁绪,等等。学生可通过检索,尽可能找出某意象的相关诗词,试着厘清这些意象演变的源流情况并加以分析,这样既能加强学生的学术训练,也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严云受的《诗词意象的魅力》一书是不错的入门选择。
除此之外,可让嗜爱古代文学的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形成研讨小组,教师指导其进行专书或专题之研读,将心得形成论文,定期进行交流。
总之,高校教师如何更好地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课,如何通过这门课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及文化进而提高其艺术领悟力鉴赏力,是目前古代文学教学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将古代文学的魅力充分展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优秀文化进而提高其艺术鉴赏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立.古代文学教学贯彻文学主题思路的一点尝试[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3)
[2]吴晟.古代文学教学中如何扩充学术含量[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莫道才.新旧《唐书》李商隐传“三十六(体)”为“三才子”之误考[J].文献,2011(2)
[4]王卫波.流行歌曲与唐诗宋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5]熊礼汇.中国古代散文艺术二十四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6]霍松林.我的学习经历和体会[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1)
[7]潘万木.典故生成因由论[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6)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A类项目“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2019JGA42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 城(1980— ),男,壮族,广西钦州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广西教育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亚洲语言文化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责编 何田田)
【关键词】高等院校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C-0050-03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在内容、题材、方法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关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研究成果很有限,大多涉及古代文學与人文素质教育、人格教育及德育教育的培养之关系,多宏阔之高论,鲜有具体之措施,实际操作性不强。且当前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古代文学距今久远,语言文字及表达方式相对难懂,造成了其与当代大学生的疏远和隔阂。很多学生不愿过多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而倾向阅读难度更小、相对更有意思的现当代或外国文学作品。其次是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课程的设置,挤压了古代文学的教学课时,使得教师只能偏重讲“史”而无法阐发作品的魅力,学生无从体会作品的美与妙。再次是不少教师在专业上有短板,欠缺历史、哲学、宗教等方面知识,不能视野开阔地看待作家作品。此外,许多教师迫于职称、科研及发论文的压力,把重心转向学术研究活动,而相对忽视了教学。大学没有升学压力,这也使教师时常忽视了教学质量,照本宣科。如此状况,教学质量将难以得到保障。如何在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中,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优秀文化进而提高其艺术鉴赏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是目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难题。对此,本文试从以下方面提出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策略。
一、文学史总体的梳理与专题之深化
古代文学的教学一贯重“史”,通过文学史的梳理,学生大致把握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按照传统的分期教学,一般分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宋元辽金文学、元明清文学等几段,各段的分配课时有所不同。唐诗宋词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其授课时间最多。先秦两汉文学似乎普遍不受重视。但有学者认为,应该给予先秦文学多些课时,一者,先秦两汉文学的学习是一个提高阅读能力、打基础的过程;二者,学到后段之时,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速度明显提高,且所接触的材料虽然量大,但是毕竟浅显多了。另外,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道家、法家思想惠泽后世,影响至深,故应足够重视。
分朝代讲授文学史是国内大多数高校所采取的讲授方式,优势明显,不过也切断了各种文体的发展脉络。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文体专题的方式进行弥补。诸如设立诗歌专题、词学专题、小说专题及戏曲专题,用文体发展的视角可以把某一文体的发展脉络梳理清楚而不至于被分割支离。同时,再用诸如《诗经》专题、楚辞专题、《史记》专题、李杜专题等专题的形式对核心知识点进行深化。
二、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之关系,重视具体的文学作品
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应以“史”为纲,同时又通过具体作品的学习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文学史。当前古代文学教学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过于重“史”,而忽视了作品的解读与阐释。建议尽量简化、淡化文学史知识的灌输,力避下定义式的说教,应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悟方面。如谈到唐诗的讲究情韵时,可举张籍与朱庆余的诗歌酬对为例。朱庆余参加进士考试后,给张籍写了《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考官,忐忑地询问自己是否中举。而张籍《酬朱庆馀》答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把朱庆余比作艳丽动人且有绝妙歌喉的采菱女,其非身着贵重丝绸的其他越女所能比,让其放心。此外,张籍还有一首名作《节妇吟》云:“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以节妇自拟,喻己对朝廷之忠,婉言拒绝藩镇之拉拢。三首诗涉及举业及政治,但均充满着生活情趣。而其共同之处即在于遇不便明说之事,多以男女之情示之,其实这正是屈原“美人香草”传统之继承。如此串联讲解,使学生既体味到了唐诗的情韵,又对古代诗词的传统表现手法有了更为直接、感性的认识。
三、适当补充学界研究成果
与中文系其他课程比较,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相对稳定,但绝不是一成不变。新材料的发现,研究的深入,也将使人不断产生新的认识。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不断吸收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是本课程教师专业素质、学术眼光和责任心的体现,也是该课程充满活力的保证。比如,学界一直认为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但有学者考证,“三十六体”实为“三才子体”之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补充”不宜太过深入,毕竟本专科生的学识积累还不能承受过重的“知识”压力。教师可以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如果学生想深入了解,可以自己课后找相关材料做拓展阅读。
四、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课件的制作,可以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于课件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在课件中,“史”及理论部分应言简意赅,做到提纲举目,不能大段大段地录入,否则会造成学生视觉的疲劳,应接不暇以致找不到重点。可多录入相关的作品例证,给学生以直观感受。此外可穿插些诸如图片、视频之类的多媒体文件,一可调节课堂气氛,二则可增学生见闻。珍贵的古籍版页、字画,唐宋诗词的音频,戏曲片段,甚至是影视片段,都可以作为很好的补充。 五、配套设置相关选修课
文学作品的创作,多离不开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故可开设一些相关的选修课,如中国哲学思想史,重点为儒、释、道三教思想。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主流的思想意识形态。而道家及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以及中国化的佛教,可给士人以新的思维方式及精神上之解脱,对古人个性之独立与解放亦具有极大作用,所以唐宋以后士人多“佛(道)内儒外”,很多人本身就是著名的佛道信徒。故而儒、释、道三教思想对古人影响极大,如果不能对此有个基本的了解,就很难参透古人的思想,对其作品只能表面化地对待。历史方面,可开设中国通史。另外,应重视科举史、科举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在中国传统中对读书人的影响非常巨大,其与文学的关系也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如程千帆的《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傅璇琮的《唐代科举与文学》,祝尚书的《宋代科举与文学》,林岩的《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陈文新、何坤翁、赵伯陶主撰的《明代科舉与文学编年(上、中、下)》等注重文学与史学的结合,可供参考。通过对科举的了解,可深入地理解古代读书人的心态及其作品。其他诸如书法、绘画史等选修课可增加学生的艺术修为。这些选修课,中文系可与哲学系、历史系与艺术系共同协商开设,发挥各自优势。
六、加强古今文学之对比联系
教师可以纵横地比对古今文学,如把唐诗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进行比较。当代流行歌曲虽是大众俗文化,但其对唐诗宋词精华的吸收却从未中断过。有的是对唐诗宋词全文诗句直接引用,如邓丽君的《淡淡幽情》专辑,其中的歌词即为李煜、苏轼、范仲淹、秦观、李煜、欧阳修、朱淑真、柳永、辛弃疾等宋代著名词人的词作;有的则是化用诗词的意境,如大陆的陈小奇所写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巴山夜雨》,其歌曲意境即来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杜牧的《山行》及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有的则是歌名化用诗词名句,如刘海波的《人面桃花》取自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则化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句,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直接源自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种比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值得参考与借鉴。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课余多收集相关资料补充研究,这种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艺术敏锐力很有帮助。
七、重视培养学生古文朗读与背诵的习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是诗歌诵读的重要性。诗、词、赋等韵文学,因为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故人们多喜欢通过吟咏来感受它们的美,同时可使记忆更深刻。而对于古文,人们则忽视了诵读。其实鉴赏古文,同样需要诵读来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从韩愈起,历代古文家都很重视气显于声的特点和声调在构成古文艺术美中的独特作用,以及以气运词所带来的美。清代桐城派有“因声求气”之法,就是要通过诵读古文来感受古文之美。刘大櫆就说过:“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论文偶记》)曾国藩也曾说:“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会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音。”(《谕纪泽》)古人重视诵读可见一斑。
当今电子检索技术的强大,让很多人不再重视知识的记忆,大学文科教育对背诵这一古人常用的学习方法多弃之不用或强调不够,实乃教学的失误。笔者主张学习古代文学,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背诵量。因为古典名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精华,这些文章在立意取材、炼字造句和结构的安排等方面都非常讲究。如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强调经典名篇的背诵,使学生做到字、词、句烂熟于胸,日积月累,自然会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妙处。陕西师范大学著名学者、作家霍松林先生就认为,早年的“死记硬背”使他终身受用无穷,这种方法看似很笨,其实最巧。既是扎扎实实地打基础,又有利于能力培养;既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可培养研究、写作等能力和艺术感受力。
另外,在诵读的同时,可让学生抄写经典作品。平时把一些名篇名句抄在笔记本上,而且应选择繁体字的版本。这样既可识篇,又能认字,两全其美,是一种看似笨实则巧的古代文学学习方法。
八、鼓励学生学写古文
有些教师认为,中文系的学生要会格律诗,这当然是好的,但格律诗的写作对古音韵的知识要求较高,一般学生可能会觉得较难。所以笔者主张学写古文。古文为单行散体,学生较易把握,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复习和运用古代汉语知识,并且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让文笔显得雅洁。既然要学写文言文,那么精读、背诵一些范文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样的文字可作为范本呢?除作品选中极优秀的篇目与唐宋八大家及优秀的桐城派古文文外,还可以参考古人的尺牍,如有清朝三大尺牍之称的《小仓山房尺牍》《雪鸿轩尺牍》《秋水轩尺牍》,以及姚鼐的《姚惜抱尺牍》等。这些书信,或给家人,或寄师友,无不出于肺腑,完全是以我手写我心,学生揣摩玩味,既可了解世态人情,又能学到最日常的古文用语及笔法。另外,可取法明清之际的小品文,因为它们包罗万象但又篇幅短小、精美隽秀而又明白晓畅,是一种充满着雅致闲逸、韵趣俱佳的文字。但须提醒学生在学习中切忌偏好生僻古字或甲骨文以资炫博,走向偏途。
九、帮助学生熟悉典故、诗词意象
古人行文,多喜用典。而典故的运用多由古人崇古重史之思想造成。故典故多以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居多,学习典故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古代历史文化的过程。另外,用典能可使作品显得文雅,并可增强文字语言的表现力,增添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表达委婉含蓄,避免过于直露浅白。杜甫、李商隐、苏轼、黄庭坚、江西诗派及西昆派诗人就嗜爱用典。多识典故,既能增加学养,还能透过表面字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作品,准确把握作家有意或不得已而隐藏起来的真实情感。基于此,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师可建议学生多阅读有关典故的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大辞典》《汉语典故大辞典》《常用典故辞典》。 另外,古典诗词之所以深邃优美,原因之一就是其蕴含丰富的审美意象,这些意象渗透了作家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其形成反映了千百年来人们审美情趣的人文沉淀。要品味诗词之美,必须深入理解构成诗词的意象之内蕴。有时这甚至是解读诗词的关键所在。所以,学生必须了解一些比较常见的意象。诸如菊花、梅花之意象多用于指代人品之清高,松之意象多喻孤直傲骨,杜鹃之意象多顯凄怨哀伤之苦,柳之意象多喻离别与挽留,鸿雁意象多渲染游子之羁旅思乡愁绪,等等。学生可通过检索,尽可能找出某意象的相关诗词,试着厘清这些意象演变的源流情况并加以分析,这样既能加强学生的学术训练,也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严云受的《诗词意象的魅力》一书是不错的入门选择。
除此之外,可让嗜爱古代文学的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形成研讨小组,教师指导其进行专书或专题之研读,将心得形成论文,定期进行交流。
总之,高校教师如何更好地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课,如何通过这门课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及文化进而提高其艺术领悟力鉴赏力,是目前古代文学教学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将古代文学的魅力充分展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优秀文化进而提高其艺术鉴赏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立.古代文学教学贯彻文学主题思路的一点尝试[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3)
[2]吴晟.古代文学教学中如何扩充学术含量[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莫道才.新旧《唐书》李商隐传“三十六(体)”为“三才子”之误考[J].文献,2011(2)
[4]王卫波.流行歌曲与唐诗宋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5]熊礼汇.中国古代散文艺术二十四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6]霍松林.我的学习经历和体会[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1)
[7]潘万木.典故生成因由论[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6)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A类项目“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2019JGA42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 城(1980— ),男,壮族,广西钦州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广西教育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亚洲语言文化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