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陆军航空兵作为中国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主战兵种,既扮演着陆军建设转型的先导角色,也关系着陆军转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围绕陆军航空兵的基本构成要素,如何实现陆军航空兵现代化转型的问题具体可以从机-人-后勤三方面来考虑。首先直升机作为陆军航空兵的主要工具,提高直升机的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是其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是陆军航空兵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具体可以从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上培养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的陆军航空兵人才;最后要以现代化后勤为重要保障,从后勤人才、后勤精准化建设两方面来提高后勤保障一体化建设和服务的水平。
关键词:中国;陆军航空兵;建设
陆军航空兵作为最年轻的兵种之一,是依托直升机或其他飞行器发展起来的一支新兵种,陆军航空兵以其卓越的低空或超低空快速机动、精确打击的作战能力在现代军队建设和军事改革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军曾有人断言:“在未来的战场上,谁失去一树之高的优势,谁就无法赢得战斗的胜利。”①对此国家也给予了陆军航空兵建设发展高度的重视。而现代战争的高技术性和立体性,给陆军航空兵的现代化建设既提供了历史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建设一支能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空中骑兵”就成为时代的要求。②
一、武器装备:直升机的建设
陆军航空兵是一支以直升机为主要装备,通过运输、突击、侦察、通信等手段来支持地面部队作战的现代陆军高技术兵种。其中直升机作为主要作战装备,一般包括运输直升机、攻击直升机、侦察直升机、通信直升机、电子干扰直升机等。毋庸置疑,直升机在“一树之高”的低空、超低空空域活动,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了所谓的“第五空间”③,使传统的陆军摆脱了地面的束缚,实现了空地一体化,成为连接海、陆、空三个作战空间的关键桥梁,极大地扩大了未来战争的作战范围,有利于形成海陆空相互配合的一体化作战模式。
1、以科学技术为指导
目前,中国陆军航空兵在直升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自主研发的直升机不断涌现,攻击能力也不断增强。但是相比美国、俄国等发达国家的直升机来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吸取这些发达国家在建设陆军航空兵方面的经验,不断提高直升机的性能,加速研发专用攻击直升机及机载武器,④增强直升机机载武器在射程、命中精度等方面的作战能力。
为了加强陆航直升机在空中的作战能力,必须提升直升机和机载武器的内在性能,一方面要“武装”直升机,采用现代复合材料,使机身更加耐磨损、抗坠毁、能够躲避雷达的探测;生产大功率的发动机,增强直升机的续航能力;采用非常规旋冀技术,加强直升机的巡航时速;加强直升机的承载能力,使之能够承载更多的导弹、重武器。①另一方面要發展与陆航相关的航空电子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头盔显示、数字控制飞行、数字地图等技术的应用,这不仅有利于增强直升机在探测、锁定、截获、摧毁目标方面的作战能力,而且也会使直升机更容易操纵,减少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夜视设备和夜间驾驶系统,使直升机能够在夜间无障碍飞行,并且可以在夜间悬停、隐蔽、搜索目标、远距离攻击目标。
2、以信息化为重要抓手
面对波及全球、涉及社会诸多领域的现代军事变革,“高技术战争的本质就是信息化”这个观点已经得到普遍地认同,而信息化战争是二十一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也已经被事实证明,新时期的陆军航空兵建设必须要以“能打仗、打胜仗”为落脚点,主动适应多样化的军事任务和现代化军事变革挑战,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陆军航空兵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对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的信息化改造,主要围绕提高信息化能力进行,一方面要加紧研制能够适应我国各种地形和气候条件特点并且能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新型直升机,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实现陆航内部以及和其他兵种之间的信息共享,以便能在战场上做出迅速反应,与其他部队密切配合,实施精确打击。同时还要发展和完善陆航野战指挥自动化装备,研究先进传感器技术,使陆航能够向 “灵巧”和“智能”作战方向发展,实现机载的导弹、核弹等武器在火力圈之外远距离发射,并且能够自主识别目标,达到智能化精准攻击作战的目的。
3、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
现代战争不只是武器装备的较量,而且也是一场数字化的较量,要想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主战装备战斗力之外,还要积极借助数字化平台,促进陆航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协调发展。直升机作为陆航最主要的作战装备,要想实现精准打击、协同作战,就必须借助数字化平台,利用数据链将各种作战力量连接起来,实现彼此间的资源共享和密切配合。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已经认识到数字化装备的重要性,努力对陆军航空兵的原有装备进行数字化改进,使陆军航空兵的侦察、攻击等作战行动与先进的数字化网络系统实现了无缝化连接。在这种趋势下,我国的陆军航空兵也必须以数字化为平台,对原有装备进行数字化改造,适应数字化战场环境,进一步提高了陆军航空兵的作战能力。
二、以人为本:陆航人才建设
人才是兴军之本,是完成各种军事任务的主导和灵魂。先进的武器装备只有同高素质的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队的战斗力。在陆军航空兵建设中,除了提升直升机的建设水平外,更要以高素质人才为保障,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陆军航空兵军事人才,提升陆军航空兵应对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以完成新时期新阶段党和人民赋予的“提高部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重大战略任务。
1、确立培养观念
培养理念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旨在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陆军航空兵作为一种新式兵种,应围绕陆军航空兵自身特点确立合理的培养理念。首先要树立超前培养的理念,针对陆军航空兵要应对多样化的军事任务和未来战争的需要,培养理念要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要树立发展和超前的观念,合理预测未来安全威胁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挑战,提前培养能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重大战略任务”的陆军航空兵人才。其次是树立复合培养的观念,军事任务的多样化和未来战争的复杂化对陆军航空兵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合培养的目标旨在培养专业知识精通、同时具备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是确立创新培养的观念。传统的知识灌输和经验传授不可能涵盖陆军航空兵遇到的所有问题和情况,需要他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需要在传授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应对多样化的军事任务和复杂的战争环境。① 2、确立培养模式
在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引领下,我们必须依据陆军航空兵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其量身定制有规可循、有例可依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军事院校为基础,辅之以地方工厂和部队,实现联合办校,形成基础教育-技术培训-实践磨练三大环节的有机衔接,实现由传授学科知识转化为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工作目标。
习近平在2019年8月21日视察陆军步兵学院时提出:“全面提高办学育人水平,为强军事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持。” 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了军队院校建设发展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这对于树立起“为战育人的鲜明导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后勤保障:后勤保障一体化建设
随着多样化军事任务和未来战争的复杂性对陆军航空兵提出的更高要求,以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陆军航空兵必将是未来战场上一支武器装备完善、技术性能很强的兵种。对于这样一支力量,只有周密组织好后勤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陆军航空兵的各种后勤保障体系,使陆军航空兵的建设发展没有后顾之忧,才可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功能。
1、后勤人才建设
陆军航空兵的后勤人才建设要着重加强“四种人才队伍”建设:一支以老、中、青指挥干部相结合的既懂军事又懂装备保障,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现代化指挥工具的装备保障高素质指挥人才,主要负责陆军航空兵装备保障指挥工作;一支以经验丰富的专家型人才和高学历专业技术干部人才为主体,能够紧密结合形势,具有创新思维的科研攻关队伍,主要攻关陆军航空兵装备保障工作所出现的新情况、新课题;一支以专业技术干部和士官相结合的维修骨干队伍,围绕陆军航空兵各种装备,搞好装备保障的维修等工作;一支以初级士官和士兵相结合的基础保障队伍,在各种军事任务中,起到基础服务保障作用。这四种人才队伍可以从广度、深度上为陆军航空兵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②
2、后勤保障的精准化建设
为促使后勤保障和陆航的作战行动能够保持同步,这就对陆军航空兵后勤保障实现精准化、快速化提出了要求。一方面要依靠陆航后勤保障人员在各种环境下都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具有准确的判断力和高效、灵活的技术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则要结合陆航实际需要,通过积极吸收信息化建设优势,建构具有陆航特色的信息化后勤保障系统,促进后勤保障的精准化,提高后勤保障性能。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一是要健全后勤部队应急保障自动指挥系统,以信息化、数字化为依托,开发涵盖通讯、传输、服务等功能在内的自动化指挥系统,提高后勤保障服务的智能化;二是优化后勤部队保障装备,提高供应保障效率,针对陆航后勤部队的特点,研制机动性较强、生存防护能力较强的轻型保障装备;三是增强陆航后勤部队储备及配送信息化物资的能力,运用网络化管理,围绕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后勤需要,合理调配物资,安排运输人员和车辆,提高后勤保障效率。①
雄關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克劳塞维茨说过:“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战争样式……”②,陆军航空兵作为当今社会现代化军事革命转型下的一种产物,以直升机为媒介,在陆空、海天、海陆之间成功地架起了一道桥梁,成为未来一体化联合战争中一支必不可少的重要作战力量。建设什么样的陆军航空兵和怎样建设陆军航空兵的问题不仅是关乎陆军航空兵前途和命运的存亡问题,而且也是关乎强军目标实现的重要问题。在新时代的号召下,陆军航空兵正在以提升军队战斗力为核心,用改革之剑破除壁垒,助推军队练就钢铁般的肌肉,筑造中国新的铜墙铁壁。银鹰呼啸,剑指苍穹,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功能强大、体制合理、性能先进、快速机动的“陆战雄鹰”正呼啸而来。
参考文献
[1]张宝书.陆军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
[2]周国泰.军事高技术与高技术武器装备[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德和,张广岭,曲海波.飞行化趋势下的美国陆军航空兵[J].现代军事,2006(2).
[4]别良杰.伴随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悄然崛起一支崭新的高技术兵种——中国陆军航空兵[J].国防,1992(12).
[5]廖恒茂,徐向阳.路在天上——中国陆军航空兵20年发展历程[J].军事历史,2006(12).
[6]李辉,张德和.陆军之鹰——21世纪驰骋第五空间的陆军航空兵[J].国防科技,2005(4).
[7]张德和,高洪样,马春才.美国陆军航空兵[J].现代军事,2001(5).
[8]张德和,云大鹏.外国陆军航空兵信息化发展的新走向[J].国防科技,2008(3).
[9]宋有法,徐礼银,董启滨.外军陆军航空兵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国防科技,2004(9)
[10]张鹤耀,屠恒章.陆军航空兵应对多样化军事任务装备保障人才队伍建设[J].继续教育,2009(11).
[11]肖海峰.陆军航空兵航空医学需求与发展思考[J].空军医学杂志,2012(1).
[12]吕志博,张晶,方徐高.加强陆军后勤部队信息化建设探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7(9).
[13]段本相,季栋华.陆军航空兵在一体化联合作战中的运用[J].国防科技,2015(4).
作者简介:
靳泽民(1998-),男,山西忻州,陆军航空兵学院本科学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陆军航空兵发展。
注释:
[1]别良杰:《伴随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悄然崛起一支崭新的高技术兵种——中国陆军航空兵》,《国防》1992年第12期,第18页。
[2]廖恒茂、徐向阳:《路在天上——中国陆军航空兵20年发展历程》,《军事历史》2006年第12期,第64页。
[3]李辉、张德和:《陆军之鹰——21世纪驰骋第五空间的陆军航空兵》,《国防科技》2005年第4期,第53页。
[4]周国泰:《军事高技术与高技术武器装备》,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5年。
[5]张德和、高洪样、马春才:《美国陆军航空兵》,《现代军事》2001年5月,第13页。
[6]张鹤耀、屠恒章:《陆军航空兵应对多样化军事任务装备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教育》2009年第11期,第47页。
[7]张鹤耀、屠恒章:《陆军航空兵应对多样化军事任务装备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教育》2009年第11期,第47页。
[8]吕志博、张晶、方徐高:《加强陆军后勤部队信息化建设探究》,《信息系统工程》2017年第9期,第134页。
[9]段本相、季栋华:《陆军航空兵在一体化联合作战中的运用》,《国防科技》2015年第4期,第124页。
(作者单位:陆军航空兵学院)
关键词:中国;陆军航空兵;建设
陆军航空兵作为最年轻的兵种之一,是依托直升机或其他飞行器发展起来的一支新兵种,陆军航空兵以其卓越的低空或超低空快速机动、精确打击的作战能力在现代军队建设和军事改革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军曾有人断言:“在未来的战场上,谁失去一树之高的优势,谁就无法赢得战斗的胜利。”①对此国家也给予了陆军航空兵建设发展高度的重视。而现代战争的高技术性和立体性,给陆军航空兵的现代化建设既提供了历史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建设一支能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空中骑兵”就成为时代的要求。②
一、武器装备:直升机的建设
陆军航空兵是一支以直升机为主要装备,通过运输、突击、侦察、通信等手段来支持地面部队作战的现代陆军高技术兵种。其中直升机作为主要作战装备,一般包括运输直升机、攻击直升机、侦察直升机、通信直升机、电子干扰直升机等。毋庸置疑,直升机在“一树之高”的低空、超低空空域活动,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了所谓的“第五空间”③,使传统的陆军摆脱了地面的束缚,实现了空地一体化,成为连接海、陆、空三个作战空间的关键桥梁,极大地扩大了未来战争的作战范围,有利于形成海陆空相互配合的一体化作战模式。
1、以科学技术为指导
目前,中国陆军航空兵在直升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自主研发的直升机不断涌现,攻击能力也不断增强。但是相比美国、俄国等发达国家的直升机来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吸取这些发达国家在建设陆军航空兵方面的经验,不断提高直升机的性能,加速研发专用攻击直升机及机载武器,④增强直升机机载武器在射程、命中精度等方面的作战能力。
为了加强陆航直升机在空中的作战能力,必须提升直升机和机载武器的内在性能,一方面要“武装”直升机,采用现代复合材料,使机身更加耐磨损、抗坠毁、能够躲避雷达的探测;生产大功率的发动机,增强直升机的续航能力;采用非常规旋冀技术,加强直升机的巡航时速;加强直升机的承载能力,使之能够承载更多的导弹、重武器。①另一方面要發展与陆航相关的航空电子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头盔显示、数字控制飞行、数字地图等技术的应用,这不仅有利于增强直升机在探测、锁定、截获、摧毁目标方面的作战能力,而且也会使直升机更容易操纵,减少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夜视设备和夜间驾驶系统,使直升机能够在夜间无障碍飞行,并且可以在夜间悬停、隐蔽、搜索目标、远距离攻击目标。
2、以信息化为重要抓手
面对波及全球、涉及社会诸多领域的现代军事变革,“高技术战争的本质就是信息化”这个观点已经得到普遍地认同,而信息化战争是二十一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也已经被事实证明,新时期的陆军航空兵建设必须要以“能打仗、打胜仗”为落脚点,主动适应多样化的军事任务和现代化军事变革挑战,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陆军航空兵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对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的信息化改造,主要围绕提高信息化能力进行,一方面要加紧研制能够适应我国各种地形和气候条件特点并且能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新型直升机,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实现陆航内部以及和其他兵种之间的信息共享,以便能在战场上做出迅速反应,与其他部队密切配合,实施精确打击。同时还要发展和完善陆航野战指挥自动化装备,研究先进传感器技术,使陆航能够向 “灵巧”和“智能”作战方向发展,实现机载的导弹、核弹等武器在火力圈之外远距离发射,并且能够自主识别目标,达到智能化精准攻击作战的目的。
3、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
现代战争不只是武器装备的较量,而且也是一场数字化的较量,要想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主战装备战斗力之外,还要积极借助数字化平台,促进陆航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协调发展。直升机作为陆航最主要的作战装备,要想实现精准打击、协同作战,就必须借助数字化平台,利用数据链将各种作战力量连接起来,实现彼此间的资源共享和密切配合。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已经认识到数字化装备的重要性,努力对陆军航空兵的原有装备进行数字化改进,使陆军航空兵的侦察、攻击等作战行动与先进的数字化网络系统实现了无缝化连接。在这种趋势下,我国的陆军航空兵也必须以数字化为平台,对原有装备进行数字化改造,适应数字化战场环境,进一步提高了陆军航空兵的作战能力。
二、以人为本:陆航人才建设
人才是兴军之本,是完成各种军事任务的主导和灵魂。先进的武器装备只有同高素质的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队的战斗力。在陆军航空兵建设中,除了提升直升机的建设水平外,更要以高素质人才为保障,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陆军航空兵军事人才,提升陆军航空兵应对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以完成新时期新阶段党和人民赋予的“提高部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重大战略任务。
1、确立培养观念
培养理念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旨在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陆军航空兵作为一种新式兵种,应围绕陆军航空兵自身特点确立合理的培养理念。首先要树立超前培养的理念,针对陆军航空兵要应对多样化的军事任务和未来战争的需要,培养理念要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要树立发展和超前的观念,合理预测未来安全威胁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挑战,提前培养能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重大战略任务”的陆军航空兵人才。其次是树立复合培养的观念,军事任务的多样化和未来战争的复杂化对陆军航空兵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合培养的目标旨在培养专业知识精通、同时具备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是确立创新培养的观念。传统的知识灌输和经验传授不可能涵盖陆军航空兵遇到的所有问题和情况,需要他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需要在传授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应对多样化的军事任务和复杂的战争环境。① 2、确立培养模式
在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引领下,我们必须依据陆军航空兵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其量身定制有规可循、有例可依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军事院校为基础,辅之以地方工厂和部队,实现联合办校,形成基础教育-技术培训-实践磨练三大环节的有机衔接,实现由传授学科知识转化为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工作目标。
习近平在2019年8月21日视察陆军步兵学院时提出:“全面提高办学育人水平,为强军事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持。” 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了军队院校建设发展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这对于树立起“为战育人的鲜明导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后勤保障:后勤保障一体化建设
随着多样化军事任务和未来战争的复杂性对陆军航空兵提出的更高要求,以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陆军航空兵必将是未来战场上一支武器装备完善、技术性能很强的兵种。对于这样一支力量,只有周密组织好后勤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陆军航空兵的各种后勤保障体系,使陆军航空兵的建设发展没有后顾之忧,才可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功能。
1、后勤人才建设
陆军航空兵的后勤人才建设要着重加强“四种人才队伍”建设:一支以老、中、青指挥干部相结合的既懂军事又懂装备保障,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现代化指挥工具的装备保障高素质指挥人才,主要负责陆军航空兵装备保障指挥工作;一支以经验丰富的专家型人才和高学历专业技术干部人才为主体,能够紧密结合形势,具有创新思维的科研攻关队伍,主要攻关陆军航空兵装备保障工作所出现的新情况、新课题;一支以专业技术干部和士官相结合的维修骨干队伍,围绕陆军航空兵各种装备,搞好装备保障的维修等工作;一支以初级士官和士兵相结合的基础保障队伍,在各种军事任务中,起到基础服务保障作用。这四种人才队伍可以从广度、深度上为陆军航空兵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②
2、后勤保障的精准化建设
为促使后勤保障和陆航的作战行动能够保持同步,这就对陆军航空兵后勤保障实现精准化、快速化提出了要求。一方面要依靠陆航后勤保障人员在各种环境下都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具有准确的判断力和高效、灵活的技术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则要结合陆航实际需要,通过积极吸收信息化建设优势,建构具有陆航特色的信息化后勤保障系统,促进后勤保障的精准化,提高后勤保障性能。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一是要健全后勤部队应急保障自动指挥系统,以信息化、数字化为依托,开发涵盖通讯、传输、服务等功能在内的自动化指挥系统,提高后勤保障服务的智能化;二是优化后勤部队保障装备,提高供应保障效率,针对陆航后勤部队的特点,研制机动性较强、生存防护能力较强的轻型保障装备;三是增强陆航后勤部队储备及配送信息化物资的能力,运用网络化管理,围绕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后勤需要,合理调配物资,安排运输人员和车辆,提高后勤保障效率。①
雄關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克劳塞维茨说过:“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战争样式……”②,陆军航空兵作为当今社会现代化军事革命转型下的一种产物,以直升机为媒介,在陆空、海天、海陆之间成功地架起了一道桥梁,成为未来一体化联合战争中一支必不可少的重要作战力量。建设什么样的陆军航空兵和怎样建设陆军航空兵的问题不仅是关乎陆军航空兵前途和命运的存亡问题,而且也是关乎强军目标实现的重要问题。在新时代的号召下,陆军航空兵正在以提升军队战斗力为核心,用改革之剑破除壁垒,助推军队练就钢铁般的肌肉,筑造中国新的铜墙铁壁。银鹰呼啸,剑指苍穹,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功能强大、体制合理、性能先进、快速机动的“陆战雄鹰”正呼啸而来。
参考文献
[1]张宝书.陆军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
[2]周国泰.军事高技术与高技术武器装备[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德和,张广岭,曲海波.飞行化趋势下的美国陆军航空兵[J].现代军事,2006(2).
[4]别良杰.伴随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悄然崛起一支崭新的高技术兵种——中国陆军航空兵[J].国防,1992(12).
[5]廖恒茂,徐向阳.路在天上——中国陆军航空兵20年发展历程[J].军事历史,2006(12).
[6]李辉,张德和.陆军之鹰——21世纪驰骋第五空间的陆军航空兵[J].国防科技,2005(4).
[7]张德和,高洪样,马春才.美国陆军航空兵[J].现代军事,2001(5).
[8]张德和,云大鹏.外国陆军航空兵信息化发展的新走向[J].国防科技,2008(3).
[9]宋有法,徐礼银,董启滨.外军陆军航空兵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国防科技,2004(9)
[10]张鹤耀,屠恒章.陆军航空兵应对多样化军事任务装备保障人才队伍建设[J].继续教育,2009(11).
[11]肖海峰.陆军航空兵航空医学需求与发展思考[J].空军医学杂志,2012(1).
[12]吕志博,张晶,方徐高.加强陆军后勤部队信息化建设探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7(9).
[13]段本相,季栋华.陆军航空兵在一体化联合作战中的运用[J].国防科技,2015(4).
作者简介:
靳泽民(1998-),男,山西忻州,陆军航空兵学院本科学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陆军航空兵发展。
注释:
[1]别良杰:《伴随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悄然崛起一支崭新的高技术兵种——中国陆军航空兵》,《国防》1992年第12期,第18页。
[2]廖恒茂、徐向阳:《路在天上——中国陆军航空兵20年发展历程》,《军事历史》2006年第12期,第64页。
[3]李辉、张德和:《陆军之鹰——21世纪驰骋第五空间的陆军航空兵》,《国防科技》2005年第4期,第53页。
[4]周国泰:《军事高技术与高技术武器装备》,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5年。
[5]张德和、高洪样、马春才:《美国陆军航空兵》,《现代军事》2001年5月,第13页。
[6]张鹤耀、屠恒章:《陆军航空兵应对多样化军事任务装备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教育》2009年第11期,第47页。
[7]张鹤耀、屠恒章:《陆军航空兵应对多样化军事任务装备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教育》2009年第11期,第47页。
[8]吕志博、张晶、方徐高:《加强陆军后勤部队信息化建设探究》,《信息系统工程》2017年第9期,第134页。
[9]段本相、季栋华:《陆军航空兵在一体化联合作战中的运用》,《国防科技》2015年第4期,第124页。
(作者单位:陆军航空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