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梅毒感染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1例

来源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zx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48岁。因“外阴不适6d,牙龈出血伴皮肤紫癜5d”于2013年7月24日人院。患者6d前出现外阴不适,伴局部红色小片状皮疹,在某医院就诊,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plasmareagin,RPR)阳性,诊断“梅毒”,给予长效青霉素(具体剂量不详)肌肉注射及醋酸泼尼松25mg口服治疗,当日夜间患者出现畏寒、寒战,发热,
其他文献
以五水合四氯化锡和碳酸氢铵为原料,用气-固相反应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锡,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粉末进行了表征.气-固相反应制备纳米二氧化锡的最佳工艺为:五水
以Zn(NO3)2·6H2O和Na2C2O4为原料,先通过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出前驱体ZnC2O4·2H2O再将前驱体在400 ℃热分解3 h,得到产物纳米氧化锌.借助XRD和TEM等技术对产物进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目前HCC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证据、血清学指标及肝组织的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其中影像学
通过对EC12002标准色靶数码打样样张进行实验数据测试、分析得到其色块网点呈色符合平面规律,并建立起不同K值下的CMYK到L^*a^*b^*色彩空间转换方程,应用△Eab^*二色差公式进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