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掀起了很多领域的变革,会计人才培养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本文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从大数据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影响出发,根据目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重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加快教材和教学手段改革、重视教师专业化培训,以适应大数据时代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转变。
关键词:大数据;会计人才培养;重构;改革;专业化培训
一、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影响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从2021年起,高等职业教育中原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更名,既是为了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同时也倒逼各高等院校加快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转变。结合对大数据特点的分析,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会计工作模式的转变
在大数据时代,通过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平台进行财会账务处理和信息传递会更为普遍,意味着传统的手工账务和财务处理模式会发生重大转变。对于企业内部来说,会计专业学生应该至少会使用常规的专业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此外,目前大型企业逐步采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来统筹整个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等资源,意味着财务信息作为整个信息系统的一部分,财会人员应该要熟悉财务信息与其他业务信息互联互通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大数据时代,业财融合速度会进一步加快,企业对于具有信息系统处理能力的业财融合型人才会有更大的需求。
同时,财会人员也会面临外部事务处理模式的变化。比如,政府部门逐步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工商、税务网上登记和申报、电子发票的使用等,使得财会人员必须熟悉互联网模式下的对外业务办理模式。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也使现金等资产管理模式发生了转变。
(二)会计工作内涵的变化
传统会计工作主要要求会计核算准确、及时,侧重基础会计处理能力。而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技术和智能财务机器人的应用,使财会人员逐步从基础会计工作中解放出来。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已经提升到了管理职能的层面,要求财会人员要具备经济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能力,以便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进行最优决策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而在大数据背景下,财会人员不仅要对企业内部产生的经济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报告,也要能够对外部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挖掘、筛选整理和分析使用。
(三)会计工作理念的更新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随着随身移动通讯设备、网络通讯媒介、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在参与经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不仅成为了数据的创造者,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更大量、更多样的数据信息。与此同时,会计制度和准则也在相应不断修订。因此,财会人员要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理念,以适应新制度和新技术的发展。此外,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传递速度很快,财会人员在提高数据获取和分析处理能力的同时,更要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安全保密意识,密切关注企业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
二、目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体系偏理论化
与本科会计专业教育偏理论和学术研究型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更加侧重于技能性和实用性。目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包含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经济法、管理学、金融学等常规课程,但以上课程以理论课居多,实践课程主要体现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以及纳税实务课程上,即使是以上两门实操课,也没有能够完全仿真现实的企业财税处理过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计尚不能充分体现面向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学生经过学习后并不能很快胜任企业财会岗位工作实际。
(二)专业课程之间未能形成有机整体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在基础会计基础上,开设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等课程。各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独立讲授,对于这些会计知识如何在企业财务工作中结合应用,学生没有整体的概念。
同时,由于对会计专业课程分得较细,在对课程教材缺乏整体统筹的情况下,使得各门课程间知识点重叠的情况较多,比如财务会计所使用的教材中就包含了基础会计、管理会计的内容,经济法所使用的教材中又包含了票据、税法等内容。另外,部分院校在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开设财务管理课程,而这两门课程知识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交叉重叠的。
(三)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于实践发展
随着计算机系统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对资源管理系统尤其是财务软件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而在会计账务处理的教学上,却仍然以手工账务为主。即使是会计信息化课程,也主要以Excel应用为主。
在企业对外业务往来中,工商登记、发票领用、纳税申报等事项目前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办理,而对这些方面内容的教学却仍然以纸质材料的填报为主,学生不清楚现在对应业务应登录哪些平台办理,对平台上的业务填报入口和办理流程也不了解。教学内容的滞后使得学生难以适应企业实际工作需要。
此外,大数据的发展对于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传统会计账务处理和报表分析,会计人员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数据挖掘分析能力,以便在外部海量数据中发现对企业发展有用的信息,通过内外部数据信息的交互分析,提出对企业经营管理有用的参考和建议。但目前高职会计教育仍偏向于会计核算,近年来逐步重视管理会计教学,但对于数据挖掘分析类课程还处于探索阶段。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
(一)结合财会发展方向,重构课程体系
首先,从整体上对目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统筹,严格篩选审核教材,把知识点交叉重复较多、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进行合并。在总体课程当中增加专业技能应用和实践课程的比重。高职学生对于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和能力相对比较弱,反而是动手能力和意愿比较强。与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特点相适应,课程安排上应偏向于实训实践课,实训课程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应在50%以上。 其次,根据目前大数据和智能财务发展方向,在对学生进行摸底的基础上,开展大数据课程改革试点,对于会计基础比较好、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相应增设计算机编程、财务系统应用、数据挖掘分析等课程,重点引导和培养学生大数据、计算机系统和财会应用相结合的能力。
(二)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教材和教学手段改革
目前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偏理论化的原因,主要在于缺少实践应用型的教材和教学手段。教材内容偏理论化,普遍属于知识点罗列和讲授,没有能够真正模拟现实财会工作任务来实现知识应用,教材内容也很少能够及时根据现实工作情况更新。课堂教学虽然普遍采用多媒体设备和信息化手段,但是缺少仿真财会工作系统和平台供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因此,應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模拟企业真实财会工作岗位和任务,开发应用型教材和教学平台,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三)重视教师专业化培训,优化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专业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但由于师生比失衡的情况仍然较为普遍的存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重,如果对会计专业教师要求在原有财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参加计算机编程、大数据、智能财务软件的培训,更新所有大数据与会计相关知识,实际上既不可能也不科学。高等院校教师更应该实现专业化发展。
为了适应大数据发展,可以采用原有财会专业教师更新属于自己领域里涉及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比如财务系统应用、网上工商登记和报税等;而将专业特征更强的计算机编程和数据挖掘等课程,留给专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或者数学统计专业相关教师去开展教学。又或者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选择一门大数据相关课程参加培训,比如选择其中的计算机编程或者数据挖掘课程,而不用面面俱到、全盘掌握新技术,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自己的领域里进行专业化的发展,避免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影响教学质量。同时,为了使教学更贴近工作实际,在对教师开展专业化培训的同时,除了理论知识培训,更应该注重实践操作培训。通过加强校企交流,一线教学的老师到企业中接触企业真实财会工作场景,既有利于教材和教学资源开发,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於增辉.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财会研究,2018(31).
[2]夏菁,周婉怡.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人才的全新培养模式思考.财会月刊,2018(2).
[3]童政.大数据会计问题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4).
关键词:大数据;会计人才培养;重构;改革;专业化培训
一、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影响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从2021年起,高等职业教育中原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更名,既是为了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同时也倒逼各高等院校加快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转变。结合对大数据特点的分析,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会计工作模式的转变
在大数据时代,通过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平台进行财会账务处理和信息传递会更为普遍,意味着传统的手工账务和财务处理模式会发生重大转变。对于企业内部来说,会计专业学生应该至少会使用常规的专业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此外,目前大型企业逐步采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来统筹整个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等资源,意味着财务信息作为整个信息系统的一部分,财会人员应该要熟悉财务信息与其他业务信息互联互通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大数据时代,业财融合速度会进一步加快,企业对于具有信息系统处理能力的业财融合型人才会有更大的需求。
同时,财会人员也会面临外部事务处理模式的变化。比如,政府部门逐步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工商、税务网上登记和申报、电子发票的使用等,使得财会人员必须熟悉互联网模式下的对外业务办理模式。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也使现金等资产管理模式发生了转变。
(二)会计工作内涵的变化
传统会计工作主要要求会计核算准确、及时,侧重基础会计处理能力。而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技术和智能财务机器人的应用,使财会人员逐步从基础会计工作中解放出来。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已经提升到了管理职能的层面,要求财会人员要具备经济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能力,以便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进行最优决策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而在大数据背景下,财会人员不仅要对企业内部产生的经济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报告,也要能够对外部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挖掘、筛选整理和分析使用。
(三)会计工作理念的更新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随着随身移动通讯设备、网络通讯媒介、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在参与经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不仅成为了数据的创造者,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更大量、更多样的数据信息。与此同时,会计制度和准则也在相应不断修订。因此,财会人员要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理念,以适应新制度和新技术的发展。此外,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传递速度很快,财会人员在提高数据获取和分析处理能力的同时,更要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安全保密意识,密切关注企业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
二、目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体系偏理论化
与本科会计专业教育偏理论和学术研究型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更加侧重于技能性和实用性。目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包含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经济法、管理学、金融学等常规课程,但以上课程以理论课居多,实践课程主要体现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以及纳税实务课程上,即使是以上两门实操课,也没有能够完全仿真现实的企业财税处理过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计尚不能充分体现面向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学生经过学习后并不能很快胜任企业财会岗位工作实际。
(二)专业课程之间未能形成有机整体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在基础会计基础上,开设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等课程。各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独立讲授,对于这些会计知识如何在企业财务工作中结合应用,学生没有整体的概念。
同时,由于对会计专业课程分得较细,在对课程教材缺乏整体统筹的情况下,使得各门课程间知识点重叠的情况较多,比如财务会计所使用的教材中就包含了基础会计、管理会计的内容,经济法所使用的教材中又包含了票据、税法等内容。另外,部分院校在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开设财务管理课程,而这两门课程知识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交叉重叠的。
(三)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于实践发展
随着计算机系统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对资源管理系统尤其是财务软件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而在会计账务处理的教学上,却仍然以手工账务为主。即使是会计信息化课程,也主要以Excel应用为主。
在企业对外业务往来中,工商登记、发票领用、纳税申报等事项目前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办理,而对这些方面内容的教学却仍然以纸质材料的填报为主,学生不清楚现在对应业务应登录哪些平台办理,对平台上的业务填报入口和办理流程也不了解。教学内容的滞后使得学生难以适应企业实际工作需要。
此外,大数据的发展对于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传统会计账务处理和报表分析,会计人员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数据挖掘分析能力,以便在外部海量数据中发现对企业发展有用的信息,通过内外部数据信息的交互分析,提出对企业经营管理有用的参考和建议。但目前高职会计教育仍偏向于会计核算,近年来逐步重视管理会计教学,但对于数据挖掘分析类课程还处于探索阶段。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
(一)结合财会发展方向,重构课程体系
首先,从整体上对目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统筹,严格篩选审核教材,把知识点交叉重复较多、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进行合并。在总体课程当中增加专业技能应用和实践课程的比重。高职学生对于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和能力相对比较弱,反而是动手能力和意愿比较强。与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特点相适应,课程安排上应偏向于实训实践课,实训课程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应在50%以上。 其次,根据目前大数据和智能财务发展方向,在对学生进行摸底的基础上,开展大数据课程改革试点,对于会计基础比较好、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相应增设计算机编程、财务系统应用、数据挖掘分析等课程,重点引导和培养学生大数据、计算机系统和财会应用相结合的能力。
(二)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教材和教学手段改革
目前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偏理论化的原因,主要在于缺少实践应用型的教材和教学手段。教材内容偏理论化,普遍属于知识点罗列和讲授,没有能够真正模拟现实财会工作任务来实现知识应用,教材内容也很少能够及时根据现实工作情况更新。课堂教学虽然普遍采用多媒体设备和信息化手段,但是缺少仿真财会工作系统和平台供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因此,應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模拟企业真实财会工作岗位和任务,开发应用型教材和教学平台,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三)重视教师专业化培训,优化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专业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但由于师生比失衡的情况仍然较为普遍的存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重,如果对会计专业教师要求在原有财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参加计算机编程、大数据、智能财务软件的培训,更新所有大数据与会计相关知识,实际上既不可能也不科学。高等院校教师更应该实现专业化发展。
为了适应大数据发展,可以采用原有财会专业教师更新属于自己领域里涉及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比如财务系统应用、网上工商登记和报税等;而将专业特征更强的计算机编程和数据挖掘等课程,留给专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或者数学统计专业相关教师去开展教学。又或者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选择一门大数据相关课程参加培训,比如选择其中的计算机编程或者数据挖掘课程,而不用面面俱到、全盘掌握新技术,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自己的领域里进行专业化的发展,避免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影响教学质量。同时,为了使教学更贴近工作实际,在对教师开展专业化培训的同时,除了理论知识培训,更应该注重实践操作培训。通过加强校企交流,一线教学的老师到企业中接触企业真实财会工作场景,既有利于教材和教学资源开发,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於增辉.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财会研究,2018(31).
[2]夏菁,周婉怡.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人才的全新培养模式思考.财会月刊,2018(2).
[3]童政.大数据会计问题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