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课程改革也在随之不断深入。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高中物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大胆的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多设置一些探究性的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精神。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246
物理是一门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在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难度有所加深,这对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也就是说,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同时也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努力思考。鉴于此,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可以很好的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物理素养。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研究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改中的应用,以期能够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
一、利用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疑问是思考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开始,还是探究的基础。正是因為对问题的不解,心中有疑惑和矛盾的心理状态,才会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欲望,从而开始对问题的探究。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物理问题展开思考或者探究,并且适当地设置悬念,这样便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生动的情境,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例如,在讲授《摩擦力》这一课时,为了启发学生对摩擦力的问题展开探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了“人在冰面上滑到”的视频;另外将拧紧的瓶盖上涂上润滑油,让班上力气较大的男生来拧(学生很难拧开)。面对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学生陷入了疑惑,很容易也就会发现问题:“为什么在冰面上容易滑倒?为什么涂上润滑油的瓶子很难打开。”这时,我再给学生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之后,又让学生沿着问题的线索一步步探究,做对比实验,学生通过探究之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在学习中也是如此,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在团队合作中个人的思维能力才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由讨论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很少,探究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提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一物理问题展开探究,这样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使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还可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讲授“探究单摆的周期和哪些因素有关”这部分知识时,学生之间出现不同的想法,提出了许多影响的因素,比如摆球质量、摆长、重力、振幅等等。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8个人为一小组,对这一问题展开探究。我规定了每一个小组探究的侧重点,有的小组主要探究单摆周期与摆球质量的关系,有的小组探究单摆周期和摆长的关系。之后我将各个小组做的实践数据输入电脑并做成l-T2图象,发现由学生提供数据描成的点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学生就提出单摆周期还与重力加速度相关,并且让学生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探究。这一问题比较复杂,验证的因素也比较多,显然凭借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问题,还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自主设计物理实验,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几乎所有的物理知识都来源于实验,可以说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最核心的部分。而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下,一般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学生大都扮演一个“旁观者”的角色,缺少了主动参与的实验,学生对实验得出来的物理知识就难以形成很深的印象。并且缺乏自主设计参与实验的机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展开实验探究。
例如,在讲授《弹力》这一课时,我就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弹力”不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我让学生每个人自己设计一个探究“弹力”的小实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可以探究“弹力的影响因素”,也可以根据弹力的知识自制一个生活小用具,或者探究“生活中与弹力相关的事物”。之后,我让学生在课堂生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样一来,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会得到提升,个性化思维也会得到发展。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越来越强调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而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物理教师应当结合课程内容多进行探究式教学,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学生可以在探究学生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丙庆.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21(07):33-34.
[2]周建良.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1(01):77-78.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246
物理是一门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在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难度有所加深,这对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也就是说,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同时也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努力思考。鉴于此,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可以很好的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物理素养。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研究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改中的应用,以期能够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
一、利用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疑问是思考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开始,还是探究的基础。正是因為对问题的不解,心中有疑惑和矛盾的心理状态,才会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欲望,从而开始对问题的探究。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物理问题展开思考或者探究,并且适当地设置悬念,这样便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生动的情境,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例如,在讲授《摩擦力》这一课时,为了启发学生对摩擦力的问题展开探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了“人在冰面上滑到”的视频;另外将拧紧的瓶盖上涂上润滑油,让班上力气较大的男生来拧(学生很难拧开)。面对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学生陷入了疑惑,很容易也就会发现问题:“为什么在冰面上容易滑倒?为什么涂上润滑油的瓶子很难打开。”这时,我再给学生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之后,又让学生沿着问题的线索一步步探究,做对比实验,学生通过探究之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在学习中也是如此,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在团队合作中个人的思维能力才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由讨论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很少,探究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提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一物理问题展开探究,这样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使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还可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讲授“探究单摆的周期和哪些因素有关”这部分知识时,学生之间出现不同的想法,提出了许多影响的因素,比如摆球质量、摆长、重力、振幅等等。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8个人为一小组,对这一问题展开探究。我规定了每一个小组探究的侧重点,有的小组主要探究单摆周期与摆球质量的关系,有的小组探究单摆周期和摆长的关系。之后我将各个小组做的实践数据输入电脑并做成l-T2图象,发现由学生提供数据描成的点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学生就提出单摆周期还与重力加速度相关,并且让学生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探究。这一问题比较复杂,验证的因素也比较多,显然凭借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问题,还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自主设计物理实验,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几乎所有的物理知识都来源于实验,可以说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最核心的部分。而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下,一般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学生大都扮演一个“旁观者”的角色,缺少了主动参与的实验,学生对实验得出来的物理知识就难以形成很深的印象。并且缺乏自主设计参与实验的机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展开实验探究。
例如,在讲授《弹力》这一课时,我就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弹力”不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我让学生每个人自己设计一个探究“弹力”的小实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可以探究“弹力的影响因素”,也可以根据弹力的知识自制一个生活小用具,或者探究“生活中与弹力相关的事物”。之后,我让学生在课堂生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样一来,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会得到提升,个性化思维也会得到发展。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越来越强调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而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物理教师应当结合课程内容多进行探究式教学,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学生可以在探究学生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丙庆.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21(07):33-34.
[2]周建良.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1(0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