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日常教学实践出发,探索语文教学有效途径,从而更好地组织语文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一直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话题,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总力图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却不尽如人意。如何使语文课堂活起来,一改原有的枯燥乏味呢?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语文”有两个义项,一是指语言和文字;二是语言和文学。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里更明确指出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由此可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包括语言、文字,也包括文学的教学,纵观语文教学的过程是由浅入深,由文字到文学,层层深入的过程。语文是一门充满艺术色彩的学科,它是融逻辑学、哲学、结构学、统筹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只有将听、说、读、写、思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语文教学才能生动起来。那么,怎样才能将量化分数化的语文课上成轻松活泼自由富有情理的课堂,让师生能共同感悟情和理,学知识,学做人,学成才呢?对此,笔者做了如下的探讨:
(一)将绘画纳入日常教学中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诗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诗词的内容画画,然后将画和诗词进行比较学习,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加深了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好的教师不仅能传授学生知识,而且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全面发展。绘画融入语文教学课堂,就是一个好的契合点。当然要以语文教学为中心,否则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这里需要语文教师的适当引导,可以用提问或学生讨论评价的形式回到教学的话题上。这种教学方法切忌上成绘画课,美术欣赏课。为了防止这一弊端的出现,老师可以强调学生在绘画时要以课本为依托,在评画时以课本为依据,这样评画亦是在梳理课文,画画亦是在熟悉课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诗词教学,写景散文亦适用。譬如在《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有“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一句。我们可以让学生将这句话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眉毛和痣画出来时,不妨引导学生“这样的面部如果补充完整会是怎样的呢?”柳叶眉,美人痣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是一幅美女的面容。山是眉,小屋是痣,那么美女的面容又是什么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是大自然了。因为这种教学方法直观灵活、形象生动,学生很容易进入课本的内容中,课堂氛围也显得活泼轻松而有趣。
(二)将歌曲、音乐、影视作品引入课堂
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教学中,我是用《杜十娘》这首歌曲导入课堂的并提出了以下的思考题:歌曲中的主人公是谁?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伴随音乐旋律的响起,学生进入了故事情节中,并对人物的遭遇展开思考。音乐作品加歌曲为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布置了良好的氛围和情调,使语文教学走出了单调乏味和枯燥的教学模式。如果在学习该文后组织观摩影片并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写影评,从而将听、说、思、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要注意音乐、歌曲和影视作品与课本的紧密联系,否则容易产生“两张皮”的现象,学生或是留于听歌、留于看电影,完全忽视学习课本内容,那么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与此同名的歌曲更可以作为导入,亦可以作为背诵该词的有效途径,学唱歌曲比单纯的死记硬背要轻松容易得多。电影等音像作品能活动地、立体地再现课文描绘的情境,通过视觉、听觉综合作用,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日常教学服务:结合课文教学有计划地加以选择与指导,运用比较法、讨论法,有效地进行说写训练,这样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三)将表演引进语文教学中
语文是一门融听、说、读、写、思为一体的学科,要使语文教学绘声绘色,表演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常见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只是让学生停留在“读”上面,真正能调动学生的则是表演。表演是建立在对课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较为熟悉地掌握上,灵活加以处理,才能顺利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譬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可以让学生试着扮演王熙凤的角色,我们可以从学生表演与课本描写的比较中来完成对王熙凤人物性格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也适用于作文教学中。在一次以“告别”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我把全班的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表演“父女告别”、“与友作别”、“恋人相别”三个情景。同学们在观看表演后可以写这三个情景中的任一情景,也可以写其他的情景。在表演的环节里,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充分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活跃了作文教学的课堂气氛。
(四)将续写、假设引进日常教学中
续写和假设并不是凭空乱造,信口开河。它既要忠实于课文内容,更要合乎情理,又要超出课本上的内容。例如:我在教学《陈焕生上城》时添置了这样一个情景:陈焕生离去后,服务员进房去收拾房间,那么此时服务员又是什么样的表现呢?有的学生说:“哎!农民就是农民,把房间糟蹋成这样了。”有的说:“服务员此时一声不响,默默地收拾房间。”还有的说:“不行,得把那个人找回来,要他赔偿,这沙发都踩坏了。”再如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中,我假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李甲没有遇到孙富,杜十娘与李甲会有完美的结局吗?这些情节的设置,续写的练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文章主题思想的挖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退位让贤”,将三尺讲台让给学生
针对于现在的学生看课外书多、上网多、看影视作品多、兴趣广泛等特点,我将课前十分钟留给学生唱主角。每次由一位同学讲十分钟的课。讲课的内容是他们挑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一本课外书、一个故事、一部影视作品、一个明星、一次难忘的经历……要求每位学生讲课前必须备课。一个星期一次小结,评出一位最优秀的“教育之星”,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虽然我只给了学生十分钟的时间,但是学生从中的收获是很大的。课堂上看课外书的少了,学生也不只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在对明星的狂热崇拜中加进了理性的思考。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积累了写作素材,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保证了另外三十五分钟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有位同学喜欢篮球明星姚明,特别爱打篮球。他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篮球明星课。他系统地讲到了篮球的比赛规则并画出了球场平面示意图,还讲到了姚明的成长经历。这位学生在给大家讲课的过程中,丰富系统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谈吐获得学生热烈的掌声;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肯定。此后学习语文的热情也高涨了,课堂上守纪律了,语文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发挥了群策群力的优势,但是由于学生还小,思想不够成熟,看问题不够全面甚至是偏激、片面化并容易将其带进课堂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必须予以及时的开导和纠正,防止产生负面影响。
语文教学是复杂的,复杂在于它以课本为依托又远远超出课本的内容。无论是教育思想的更新、教学内容的改变,还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使学生乐学。语文是个大看台,同样是白纸黑字,但你得透过文字看到情、理、礼,看到生活,看到人生,看到社会。字词可以记忆,情感又怎能通过记忆去体会呢?文章可以背诵,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和启示还得我们用心去领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处处是生活,生活处处是语文。因此语文学科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传统语文教学中强化了工具性,弱化了人文性,忽视了语文课在陶冶情操、人格培养方面的作用,失去了语文独特的魅力。“以学为本,因学治教,本心乐为,教有成效。”我们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留在老一套教学模式上;要研究学生,要灵活利用教学资源大胆创新,付诸于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和调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以上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些教学方法,毕竟精力和能力有限,可能不太成熟和完善,期待着教育专家和广大同仁的批评指正。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一直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话题,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总力图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却不尽如人意。如何使语文课堂活起来,一改原有的枯燥乏味呢?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语文”有两个义项,一是指语言和文字;二是语言和文学。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里更明确指出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由此可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包括语言、文字,也包括文学的教学,纵观语文教学的过程是由浅入深,由文字到文学,层层深入的过程。语文是一门充满艺术色彩的学科,它是融逻辑学、哲学、结构学、统筹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只有将听、说、读、写、思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语文教学才能生动起来。那么,怎样才能将量化分数化的语文课上成轻松活泼自由富有情理的课堂,让师生能共同感悟情和理,学知识,学做人,学成才呢?对此,笔者做了如下的探讨:
(一)将绘画纳入日常教学中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诗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诗词的内容画画,然后将画和诗词进行比较学习,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加深了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好的教师不仅能传授学生知识,而且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全面发展。绘画融入语文教学课堂,就是一个好的契合点。当然要以语文教学为中心,否则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这里需要语文教师的适当引导,可以用提问或学生讨论评价的形式回到教学的话题上。这种教学方法切忌上成绘画课,美术欣赏课。为了防止这一弊端的出现,老师可以强调学生在绘画时要以课本为依托,在评画时以课本为依据,这样评画亦是在梳理课文,画画亦是在熟悉课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诗词教学,写景散文亦适用。譬如在《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有“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一句。我们可以让学生将这句话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眉毛和痣画出来时,不妨引导学生“这样的面部如果补充完整会是怎样的呢?”柳叶眉,美人痣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是一幅美女的面容。山是眉,小屋是痣,那么美女的面容又是什么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是大自然了。因为这种教学方法直观灵活、形象生动,学生很容易进入课本的内容中,课堂氛围也显得活泼轻松而有趣。
(二)将歌曲、音乐、影视作品引入课堂
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教学中,我是用《杜十娘》这首歌曲导入课堂的并提出了以下的思考题:歌曲中的主人公是谁?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伴随音乐旋律的响起,学生进入了故事情节中,并对人物的遭遇展开思考。音乐作品加歌曲为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布置了良好的氛围和情调,使语文教学走出了单调乏味和枯燥的教学模式。如果在学习该文后组织观摩影片并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写影评,从而将听、说、思、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要注意音乐、歌曲和影视作品与课本的紧密联系,否则容易产生“两张皮”的现象,学生或是留于听歌、留于看电影,完全忽视学习课本内容,那么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与此同名的歌曲更可以作为导入,亦可以作为背诵该词的有效途径,学唱歌曲比单纯的死记硬背要轻松容易得多。电影等音像作品能活动地、立体地再现课文描绘的情境,通过视觉、听觉综合作用,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日常教学服务:结合课文教学有计划地加以选择与指导,运用比较法、讨论法,有效地进行说写训练,这样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三)将表演引进语文教学中
语文是一门融听、说、读、写、思为一体的学科,要使语文教学绘声绘色,表演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常见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只是让学生停留在“读”上面,真正能调动学生的则是表演。表演是建立在对课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较为熟悉地掌握上,灵活加以处理,才能顺利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譬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可以让学生试着扮演王熙凤的角色,我们可以从学生表演与课本描写的比较中来完成对王熙凤人物性格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也适用于作文教学中。在一次以“告别”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我把全班的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表演“父女告别”、“与友作别”、“恋人相别”三个情景。同学们在观看表演后可以写这三个情景中的任一情景,也可以写其他的情景。在表演的环节里,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充分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活跃了作文教学的课堂气氛。
(四)将续写、假设引进日常教学中
续写和假设并不是凭空乱造,信口开河。它既要忠实于课文内容,更要合乎情理,又要超出课本上的内容。例如:我在教学《陈焕生上城》时添置了这样一个情景:陈焕生离去后,服务员进房去收拾房间,那么此时服务员又是什么样的表现呢?有的学生说:“哎!农民就是农民,把房间糟蹋成这样了。”有的说:“服务员此时一声不响,默默地收拾房间。”还有的说:“不行,得把那个人找回来,要他赔偿,这沙发都踩坏了。”再如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中,我假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李甲没有遇到孙富,杜十娘与李甲会有完美的结局吗?这些情节的设置,续写的练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文章主题思想的挖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退位让贤”,将三尺讲台让给学生
针对于现在的学生看课外书多、上网多、看影视作品多、兴趣广泛等特点,我将课前十分钟留给学生唱主角。每次由一位同学讲十分钟的课。讲课的内容是他们挑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一本课外书、一个故事、一部影视作品、一个明星、一次难忘的经历……要求每位学生讲课前必须备课。一个星期一次小结,评出一位最优秀的“教育之星”,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虽然我只给了学生十分钟的时间,但是学生从中的收获是很大的。课堂上看课外书的少了,学生也不只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在对明星的狂热崇拜中加进了理性的思考。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积累了写作素材,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保证了另外三十五分钟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有位同学喜欢篮球明星姚明,特别爱打篮球。他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篮球明星课。他系统地讲到了篮球的比赛规则并画出了球场平面示意图,还讲到了姚明的成长经历。这位学生在给大家讲课的过程中,丰富系统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谈吐获得学生热烈的掌声;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肯定。此后学习语文的热情也高涨了,课堂上守纪律了,语文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发挥了群策群力的优势,但是由于学生还小,思想不够成熟,看问题不够全面甚至是偏激、片面化并容易将其带进课堂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必须予以及时的开导和纠正,防止产生负面影响。
语文教学是复杂的,复杂在于它以课本为依托又远远超出课本的内容。无论是教育思想的更新、教学内容的改变,还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使学生乐学。语文是个大看台,同样是白纸黑字,但你得透过文字看到情、理、礼,看到生活,看到人生,看到社会。字词可以记忆,情感又怎能通过记忆去体会呢?文章可以背诵,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和启示还得我们用心去领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处处是生活,生活处处是语文。因此语文学科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传统语文教学中强化了工具性,弱化了人文性,忽视了语文课在陶冶情操、人格培养方面的作用,失去了语文独特的魅力。“以学为本,因学治教,本心乐为,教有成效。”我们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留在老一套教学模式上;要研究学生,要灵活利用教学资源大胆创新,付诸于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和调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以上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些教学方法,毕竟精力和能力有限,可能不太成熟和完善,期待着教育专家和广大同仁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