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21世纪的优先发展方向。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是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俄罗斯远东开发的政策目标、措施,认为俄罗斯远东开发的政策目标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国内目标是大力发展远东地区,国际目标是融入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为此,俄罗斯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效果。俄罗斯中央政府欢迎中国参与俄罗斯远东开发进程,一些俄罗斯地方政府对此持谨慎态度。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投资合作具有潜力,在能源、农业、林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可以继续深化,科学和高新技术合作需要特别关注和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21世纪的优先发展方向。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是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俄罗斯远东开发的政策目标、措施,认为俄罗斯远东开发的政策目标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国内目标是大力发展远东地区,国际目标是融入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为此,俄罗斯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效果。俄罗斯中央政府欢迎中国参与俄罗斯远东开发进程,一些俄罗斯地方政府对此持谨慎态度。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投资合作具有潜力,在能源、农业、林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可以继续深化,科学和高新技术合作需要特别关注和支
其他文献
盆地内的微古地貌是控制沉积砂体的重要因素,决定着储集砂体的发育位置及分布规模。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结合钻井数据,运用残余厚度法与沉积学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残余厚度求取、去压实校正及古流向分析,恢复鄂尔多斯盆地庆阳气田二叠系山西组13亚段(山13亚段)沉积期的微古地貌,分析微古地貌对三角洲前缘砂体的控制作用,进而预测山13亚段的有利砂体的分布规律,指导井位部署。研究表明:山13期研究区西部和南部为地貌高地,东北部为低洼区,中部为缓坡过渡带;沉积期的古流向整体呈南西-北东向,自南部高地发育的3~4支分支河
7月23日,由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我国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搭载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组成“三峡引领号”,在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场顺利安装。该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及平台位于南海海域,单机容量5.5 MW;轮毂中心距海平面约107 m;叶轮直径158 m;风轮扫风面积相当于3个标准化足球场。
7月13日,中核集团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小堆示范项目)在海南昌江核电现场正式开工。该项目成为全球首个开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标志着我国模块化小型堆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小堆示范项目采用中核集团玲龙一号(ACP100)技术。该技术是中核集团通过十余年自主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模块化小型压水堆堆型。
以文明构建、演进的视域审视中国历史,阐述华夏文明与非华夏文明交融为中华文明的过程,是一个新的命题。在古代的中国及其周边地区,长期存在农耕、游牧、山地三大文明,其中农耕文明较早形成华夏文明。以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山地文明及其相互关系为主线,后期加入海洋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相关运动推动中国不断发展。基于文明构建、演进的视域审视中国历史,阐述中华文明形成演进的过程,可促进我们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中国与邻国关系演化等问题的认识。
1929年4月,国内舆论喧腾抗议英军入侵中缅未定界的江心坡区域,教育部也通令全国出版界与教育界更正地图,将江心坡画入界内。本文通过构建新闻量化数据库,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较为完整地呈现这一舆论风潮的面相与过程。舆论的轰腾不仅直接影响了对相关问题的叙述,且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国民政府在江心坡问题上的立场。
1935年是班禅返藏途中最为关键的一年,国民政府从形式、经费、护卫等方面为此做了大量筹备工作,这与国民政府的西藏治理政策有着密切关系,也伴生着中央政府的治藏理念。国民政府组织班禅返藏,其过程错综复杂,裹挟着各种国内地方派系、利益团体的利益,甚至还牵涉蒋介石围剿红军的策略。在这种政治环境下,其治藏在形式上努力,但效果式微,而西藏噂厦在国民政府驻藏人员的积极干预下,始终未敢公开对抗中央。
渤海国与唐朝保持的密切而长期的朝贡关系,是渤海国作为唐朝统治下的地方政权的主要证据之一。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学界对渤海国遣唐使的次数尚未达成共识。就现有的史料而言,大钦茂在位的57年间,渤海国共向唐朝派出遣唐使45次。其中,安史之乱后的31年间,大钦茂派出遣唐使29次,分布于16个年份,平均2年一次朝唐。安史之乱后大钦茂之所以仍然频繁朝贡,是因为大钦茂熟练运用唐朝封贡体系处理渤海国与周边部族和国家的关系,力图维护渤海国在东北亚政局中的地位。
会昌三年(843)唐朝从南迁回鹘手中迎回太和公主一事是唐朝转变处置南迁回鹘策略的重要转折点,本文结合《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以及《文苑英华》收录唐人李蹊所撰《蔡袭传》,将不同体裁的史料记录相互对照,对唐朝救出太和公主事件的详细情形及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指出《蔡袭传》的重要文献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属于中国历史范畴的历史疆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关于如何确定中国历史疆域范围原则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经过长期讨论,逐渐以中原统一王朝代表历史上中国疆域成为共识,为中国疆域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这场讨论推动了中国疆域研究走上学科研究的方向。40年来随着研究范围、选题内容、理论与方法的拓展,中国疆域研究已完全突破了沿革地理的藩篱,成为科学、系统阐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形成与发展规律的现代学科研究,其研究成果为构建中国疆域理论话语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未来只要充分吸收这些阶段性研究成果,正确认识研究
中国西南边疆研究是中国边疆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国西南边疆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无论是历史研究还是现状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新成果。由于“中国西南边疆”地域范围在历史时期变动不居,文中涉及“中国西南边疆”的范围包括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西藏兼及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部分地区以及中南半岛部分地区。本文通过对2016-2019年西南边疆研究文献梳理发现,中国边疆学构建缓慢影响西南边疆研究进程;西南边疆研究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现象;高水平研究成果如凤毛麟角,无法适应西南边疆研究的发展,西南边疆研究队伍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