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估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后视力、对比敏感度和主观视觉质量情况.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眼科就诊的20例(40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ICL植入术.术前及术后分别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无眩光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术
【机 构】
:
610083成都,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眼科,610083成都,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眼科,610083成都,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眼科,610083成都,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眼科,610083成都,解放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后视力、对比敏感度和主观视觉质量情况.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眼科就诊的20例(40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ICL植入术.术前及术后分别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无眩光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术后1个月和6个月UCVA和BCVA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屈光度(-0.54±0.60)D与术后6个月(-0.56±0.2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眩光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在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6.0、12.0和18.0 cpd各频率段对比敏感度值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个月相比各频率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眩光对比敏感度值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值,在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各时间段,两者间各频率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问卷调查,其满意度达100%.结论 ICL植入手术,术后患者视觉质量全面提高,是在高度近视患者中值得广泛推广的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肖× 女 60岁 农民 右眼下睑红肿,溢泪流脓4个月.外院诊断为泪囊炎,予泪道冲洗病情无好转,于2001年9月20日来我院就诊,以右眼泪囊炎收入院.眼科检杳:患者右眼下睑红肿,有隆起可见脓性分泌物溢出,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透明,眼前节及眼底正常.用于挤压肿胀区见黄白色颗粒黏稠脓性分泌物自下泪小管流出.泪道冲洗:冲洗液下冲不通,挤压出部分分泌物后,冲洗稍通.上泪小管冲洗畅通,说明泪囊及鼻泪管无堵塞。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行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情况,以及氩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远期效果,探讨该类患者白内障手术和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时机,分析其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合并白内障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共67例,以未手术眼作为对照.白内障术后经眼底荧光造影(FFA)随访观察,随访时间1年.当检查具有光凝指征时,均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对比
目的 研究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形态特征及探讨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与CNV形成有无相关性.方法 对自2004年11月至2006年6月门诊及住院的34例(60只眼)近视患者行眼部A超、B超、屈光度检查,FFA、OCT检查有无CNV,记录黄斑区病理性改变.以眼轴及屈光度为标准将病例分为实验组(眼轴≥26mm,屈光度≥-6.0D)和对照组(眼轴<26mm,屈光度<
目的 比较经瞳孔温热疗法(TTT)与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方法 对比分析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AMD),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理性近视.眼底血管样条纹继发黄斑CNV97例101只眼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矫正视力(BCVA),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治疗前均检杏BCVA、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部分病例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其中PDT治疗5
目的 研究翼状胬肉切除术中配戴角膜接触镜对角膜创面上皮修复及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8月在佛山市三水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30例双眼翼状胬肉患者,其胬肉位于鼻侧,长入角膜缘内2.5 mm以上.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2组:即在行胬肉切除手术时,随机选取1只眼为A组,另1只眼为B组.A组(30只眼),胬肉切除+丝裂霉素C+羊膜移植;B组(30只眼),胬肉切除+丝裂霉素C+羊膜移植
目的 观察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AZOOR)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特征及评价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3年7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确诊的30例32只AZOOR患者眼纳入研究对象,观察OCT特征.并将其中随访≥3个月的17只眼按照治疗方法
患者 女 82岁 患右侧三叉神经痛30年,曾口服卡马西平治疗,效果不佳.2008年7月在某院神经外科行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PMC)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
目的 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下睑赘皮性倒睫手术方式.方法 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对8例先天性下睑赘皮性倒睫患者实施手术矫正,采用“夹持皮肤定量法”切除赘余皮肤及部分轮匝肌,术后1周、1个月、6个月门诊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无眼表刺激症状,睫毛方向正常,眼睑无内外翻及退缩等异常,所有患者在6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复发,1例患者随访2年以上未见复发.结论 “夹持皮肤定量法”简单易行,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