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贫困生的救助问题受到了国家、社会等各方的重视,救助工作也在高校有序的进行,但是在开展救助的过程中,救助主体更多的是关注贫困生物质层面的救助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救助,本文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下,运用其理论方法来探讨对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救助。
关键词:社会工作 贫困生 精神救助
一、关于高校贫困生救助的现状
为解决学生上大学难问题,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实行了“奖、贷、助、补、勤、免、减”的资助政策,诸多高校开通了“绿色通道”、“校园绿卡”等一系列方便快捷的助学措施,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很多贫困生的经济问题,但学生由于贫困引发的精神问题的解决方案尚未完全被纳入以上资助政策实施的具体过程中。
目前,政府、社會和学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单纯从经济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彻底解决他们本身存在的症结,因此在提供必要经济帮助的同时也强调要做好贫困生的精神帮扶工作,但是这种意识现在更多的还没有真正的付诸实际行动之中,学校、政府、社会上更多的是关注对于贫困生的物质救助,还没有把精神救助列为主要任务。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对于贫困生不仅需要物质救助,还需要精神方面的救助,减轻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重塑自信心,将自己的精力投注于学业之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二、贫困大学生精神层面易出现的问题
1.情绪、情感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开始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和困惑。高校贫困生在承受经济贫困的同时,他们的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心理贫困”。他们常常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在校生活费的周转而焦虑,思想压力大,容易造成精神紧张。
2.人际交往障碍
贫困生由于生活拮据等种种原因,容易形成自卑心理,有的学生心情压抑,沉默寡言,甚至性情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以及在交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
3.压力问题
贫困生在原来的经济基础上,学习资源就不能和经济基础好的学生相比,知识或者是其他方面的能力就落下于非贫困生。然而,当申请勤工助学之后,还要付诸精力在工作上,缩小与周围同学的差距,可见学业压力非常之大。除此之外,种种社会现实和贫困大学生的敏感自尊所引发的冲突,也加剧了他们人格与心理健康的负性变化。
4.发展性障碍
如果在大学里一直处于“贫困生视角”,那么这些贫困大学生在将来的发展中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其最大的限制就是来自于他们的自我限制,然而这种自我限制又会限制外界对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
三、探讨社会工作在贫困大学生精神救助中的运用
(一)社会工作定义的界定
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对社会工作定义的界定: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二)社会工作方法在高校实施对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的运用
1.个案工作的运用
个案工作, 是一种以个体为对象( 案主) 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即学校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 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与技术, 协调、整合、动员、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通过对个人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的有效调适, 促进个体成长。[1]这种方法可以在为精神状况方面不是很好的贫困学生提供服务与咨询, 先分析其心理机制与行为模式, 诊断问题产生的个体原因与社会原因, 然后再加以处理和治疗。
2.小组工作的运用
通过小组经验与小组过程, 达到个人、小组共同发展的目的。运用小组工作,可以把贫困大学生集中起来,利用互动中的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感化、教育, 获得组员态度与行为的良性变化。工作者利用这些资源, 适时引导, 强化暗示, 引领小组组员向健康、积极、建设性的方向发展, 实现小组目的。在小组类别中,可以运用治疗小组为精神状况不好的贫困大学生进行治疗,同时也可利用学习技巧小组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增加自身学习技能,弥补课业知识的欠缺。除此之外,还可以创建社交小组,改善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态,让他们在小组中增加沟通与交流,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3.社区工作的运用
将社会工作的理念运用到社区范围内开展学生工作, 强调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密切配合。首先,可以加强与家庭的交流,让贫困学生获得较好的家庭情感支持;其次,利用社区工作方法可以充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 促进贫困学生的个人成长;再次,将学校教育融入社区服务之中, 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和开放性,让贫困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将学校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加以结合, 增加自己遇事处事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奇娟.“学校社会工作: 一种专业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J].社会工作(下半月),2008(1).
[2]宋丽玉.社会工作理论[M].(台)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何毅.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视角看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关怀与救助[J].教书育人,2006(32).
[5]刘永琴.高校贫困生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J].高教探索,2001(1).
[6]沈港,梁丽.我国当前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体系的完善探索[D].2009年重庆市教委课题“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中教育救助制度研究”(kj090418)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社会工作 贫困生 精神救助
一、关于高校贫困生救助的现状
为解决学生上大学难问题,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实行了“奖、贷、助、补、勤、免、减”的资助政策,诸多高校开通了“绿色通道”、“校园绿卡”等一系列方便快捷的助学措施,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很多贫困生的经济问题,但学生由于贫困引发的精神问题的解决方案尚未完全被纳入以上资助政策实施的具体过程中。
目前,政府、社會和学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单纯从经济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彻底解决他们本身存在的症结,因此在提供必要经济帮助的同时也强调要做好贫困生的精神帮扶工作,但是这种意识现在更多的还没有真正的付诸实际行动之中,学校、政府、社会上更多的是关注对于贫困生的物质救助,还没有把精神救助列为主要任务。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对于贫困生不仅需要物质救助,还需要精神方面的救助,减轻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重塑自信心,将自己的精力投注于学业之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二、贫困大学生精神层面易出现的问题
1.情绪、情感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开始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和困惑。高校贫困生在承受经济贫困的同时,他们的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心理贫困”。他们常常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在校生活费的周转而焦虑,思想压力大,容易造成精神紧张。
2.人际交往障碍
贫困生由于生活拮据等种种原因,容易形成自卑心理,有的学生心情压抑,沉默寡言,甚至性情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以及在交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
3.压力问题
贫困生在原来的经济基础上,学习资源就不能和经济基础好的学生相比,知识或者是其他方面的能力就落下于非贫困生。然而,当申请勤工助学之后,还要付诸精力在工作上,缩小与周围同学的差距,可见学业压力非常之大。除此之外,种种社会现实和贫困大学生的敏感自尊所引发的冲突,也加剧了他们人格与心理健康的负性变化。
4.发展性障碍
如果在大学里一直处于“贫困生视角”,那么这些贫困大学生在将来的发展中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其最大的限制就是来自于他们的自我限制,然而这种自我限制又会限制外界对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
三、探讨社会工作在贫困大学生精神救助中的运用
(一)社会工作定义的界定
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对社会工作定义的界定: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二)社会工作方法在高校实施对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的运用
1.个案工作的运用
个案工作, 是一种以个体为对象( 案主) 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即学校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 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与技术, 协调、整合、动员、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通过对个人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的有效调适, 促进个体成长。[1]这种方法可以在为精神状况方面不是很好的贫困学生提供服务与咨询, 先分析其心理机制与行为模式, 诊断问题产生的个体原因与社会原因, 然后再加以处理和治疗。
2.小组工作的运用
通过小组经验与小组过程, 达到个人、小组共同发展的目的。运用小组工作,可以把贫困大学生集中起来,利用互动中的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感化、教育, 获得组员态度与行为的良性变化。工作者利用这些资源, 适时引导, 强化暗示, 引领小组组员向健康、积极、建设性的方向发展, 实现小组目的。在小组类别中,可以运用治疗小组为精神状况不好的贫困大学生进行治疗,同时也可利用学习技巧小组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增加自身学习技能,弥补课业知识的欠缺。除此之外,还可以创建社交小组,改善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态,让他们在小组中增加沟通与交流,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3.社区工作的运用
将社会工作的理念运用到社区范围内开展学生工作, 强调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密切配合。首先,可以加强与家庭的交流,让贫困学生获得较好的家庭情感支持;其次,利用社区工作方法可以充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 促进贫困学生的个人成长;再次,将学校教育融入社区服务之中, 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和开放性,让贫困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将学校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加以结合, 增加自己遇事处事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奇娟.“学校社会工作: 一种专业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J].社会工作(下半月),2008(1).
[2]宋丽玉.社会工作理论[M].(台)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何毅.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视角看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关怀与救助[J].教书育人,2006(32).
[5]刘永琴.高校贫困生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J].高教探索,2001(1).
[6]沈港,梁丽.我国当前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体系的完善探索[D].2009年重庆市教委课题“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中教育救助制度研究”(kj090418)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