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急需培养一大批科技人才。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地理学科教学内容丰富,知识性、趣味性较强,对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地理同其它学科一样,担负着“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任务。
科技教育 地理教学 原则 方法
一、科技教育在高中地理学科发展中的必要性
通过多年教学,我们不难发现,高中地理课程安排已将人地关系作为主线,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命题考试都以它来展开。在现行《地理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地理课程的描述为“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一是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而课程内容的设计也“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可见,探索人地关系,如何解决人地矛盾,已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已经由原始的崇拜自然,经历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盲目发展,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出现了若干重大环境问题,这个时候,应该是我们清醒的时刻了,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盲目发展经济了,我们必须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认识世界,发展科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渗透科技教育的原则
根据学生实际,我认为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要遵循全面性、启发性、可行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原则,把地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讲授科学方面的知识,调动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使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教学过程,逐步掌握科学技术的操作流程,培养积极的科学精神。
上面已经论述过,今天的地理课程与生活紧密联系,知识覆盖面较广,涉及到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陆地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还触及到工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等人文地理内容,可谓涉及面广,内容之多。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运用多媒体等来完成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更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讲解科学技术知识,真正发挥科技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探究、理解、实践的能力,对学生来说也很有兴趣,很有必要。
2.启发性原则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载体,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我们要把时间还给学生,从课堂教学的引入、过程是、总结等环节,注意调动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渗透科技教育。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学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要求在进行科技知识渗透时,要从实际出现发,既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接受水平,也要考虑到后进生的接受能力,不做脱离实际的安排。要预想到讲授科技知识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在教学设计时应做预防措施,论证出可行的计划和方案。
4.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习地理知识和科技知识的源泉。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形成全面的能力和较好的习惯,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地理教学的末端是走向实践,要在高考考场上取得好成绩。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既符合学科的指导思想和客观规律,也是高考考纲规定的基本考核要求。
5.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是指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要注重各知识点、块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能多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全面提高各方面能力。
三、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的方法
新课程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增加了许多趣味性强,实用性强的内容,但删减的内容相对较少,各科知识均比较多,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重。无疑,课堂教学是渗透科技教育的主阵地。下面,我谈一谈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的方法。
1.在教学设计时做好全面规划
教学设计是解决教学问题的科学方法,它也是操作和规划教学活动的程序和过程。教学目标很关键,在确定目标时,要有计划地将科技教育的内容渗透进去,在什么时候渗透较好,哪个环节进行渗透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另外,还要注重教学评价,适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科技教育的实施。
2.在课堂活动中与地理知识结合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动起来,多设计教学活动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在设计时,可以设置一些基础的、简单点的思考题让学生单独回答,然后将难度大、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知识设置为合作探究,让小组集体解决。这时候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设置科学知识的题目,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将科技知识与课堂活动结合,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掌握了科技知识,拓宽了学生视野,延长了知识链条。
3.在课堂练习中适当渗透
学习知识最终给要能解决问题,也就是要与生活、生产相联系,这时候课堂练习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而此时也是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契机。可以设置一些难易适中的科学知识题目,让学生当堂思考,当堂解决,不留遗憾。
4.在课堂小结中渗透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这时,学生思维高度集中,印象很深,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段。教师可以进行口头阐述,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补充总结,效果显著。
总之,将科技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之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地理教师大量收集资料,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完美的方法,坚定的态度,不断地探索,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2.
\[2\]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0.
科技教育 地理教学 原则 方法
一、科技教育在高中地理学科发展中的必要性
通过多年教学,我们不难发现,高中地理课程安排已将人地关系作为主线,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命题考试都以它来展开。在现行《地理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地理课程的描述为“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一是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而课程内容的设计也“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可见,探索人地关系,如何解决人地矛盾,已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已经由原始的崇拜自然,经历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盲目发展,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出现了若干重大环境问题,这个时候,应该是我们清醒的时刻了,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盲目发展经济了,我们必须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认识世界,发展科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渗透科技教育的原则
根据学生实际,我认为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要遵循全面性、启发性、可行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原则,把地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讲授科学方面的知识,调动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使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教学过程,逐步掌握科学技术的操作流程,培养积极的科学精神。
上面已经论述过,今天的地理课程与生活紧密联系,知识覆盖面较广,涉及到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陆地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还触及到工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等人文地理内容,可谓涉及面广,内容之多。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运用多媒体等来完成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更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讲解科学技术知识,真正发挥科技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探究、理解、实践的能力,对学生来说也很有兴趣,很有必要。
2.启发性原则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载体,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我们要把时间还给学生,从课堂教学的引入、过程是、总结等环节,注意调动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渗透科技教育。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学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要求在进行科技知识渗透时,要从实际出现发,既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接受水平,也要考虑到后进生的接受能力,不做脱离实际的安排。要预想到讲授科技知识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在教学设计时应做预防措施,论证出可行的计划和方案。
4.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习地理知识和科技知识的源泉。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形成全面的能力和较好的习惯,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地理教学的末端是走向实践,要在高考考场上取得好成绩。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既符合学科的指导思想和客观规律,也是高考考纲规定的基本考核要求。
5.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是指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要注重各知识点、块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能多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全面提高各方面能力。
三、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的方法
新课程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增加了许多趣味性强,实用性强的内容,但删减的内容相对较少,各科知识均比较多,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重。无疑,课堂教学是渗透科技教育的主阵地。下面,我谈一谈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的方法。
1.在教学设计时做好全面规划
教学设计是解决教学问题的科学方法,它也是操作和规划教学活动的程序和过程。教学目标很关键,在确定目标时,要有计划地将科技教育的内容渗透进去,在什么时候渗透较好,哪个环节进行渗透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另外,还要注重教学评价,适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科技教育的实施。
2.在课堂活动中与地理知识结合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动起来,多设计教学活动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在设计时,可以设置一些基础的、简单点的思考题让学生单独回答,然后将难度大、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知识设置为合作探究,让小组集体解决。这时候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设置科学知识的题目,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将科技知识与课堂活动结合,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掌握了科技知识,拓宽了学生视野,延长了知识链条。
3.在课堂练习中适当渗透
学习知识最终给要能解决问题,也就是要与生活、生产相联系,这时候课堂练习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而此时也是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契机。可以设置一些难易适中的科学知识题目,让学生当堂思考,当堂解决,不留遗憾。
4.在课堂小结中渗透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这时,学生思维高度集中,印象很深,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段。教师可以进行口头阐述,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补充总结,效果显著。
总之,将科技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之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地理教师大量收集资料,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完美的方法,坚定的态度,不断地探索,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2.
\[2\]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