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春期是每个孩子成长成熟的必经阶段,而这一阶段的初中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叛逆心理问题,让很多家长不知所措,本文梳理了有关初中生叛逆心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的文献资料,在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初中生叛逆心理及在此影响下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应对策略,提出了自己粗浅的观点。
关键词:叛逆心理;初中生;亲子关系;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4-051
叛逆心理是一种反常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是个体在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的对立、抗衡和情绪上的嫌恶、不满,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中学生的一个鲜明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
一、初中生青春期叛逆心理的特点
1.行为偏激
青春期的初中生常用不配合、不合群来表达反叛情绪。例如体育课上不愿意在班级前面单独做广播操等运动项目,不屑参加集体活动。逞强、好胜、爱吹牛。一些好面子的孩子为加入朋友们的圈子而假装老练,用说谎、吹牛来掩饰自己,以便在让同学瞧得起。有的孩子内心敏感常采取极端、激烈的手段来表达不满,如:一女生因为觉得父母偏心弟弟而离家出走;一同学在春节期间因为家长没有答应其玩乐要求而把自己锁在卫生间里撕心裂肺的大哭大叫,以威胁家长。
初中生表现出幼稚的叛逆行为,其实质往往是希望引起更多的关注。
2.个性异常
过分强调自我。做事乖张。个性外向的孩子,企图标新立异,在班级里,喜欢哗众取宠,挑衅滋事。个性内向的孩子,喜欢装酷扮深沉,为赋新词强说愁,莫名的优伤寂寞,对一切规矩无声、消极地抵抗。
3.情感对立
一些在班级中有较强号召力、而学习成绩又不太拔尖的孩子,在情感态度上容易跟教育者对着干;他们天不怕地不怕,认为所谓的规制度大多都是陈旧、腐朽、不合情理的,早该废除;藐视权威、喜欢挑衅,越是三令五申禁止的事清,便越想去尝试;课堂上接嘴起哄、看老师出丑、潮笑弱势同学,是他们认为好玩的事。特别是面对他们不喜欢的老师,更是吹毛求疵,对老师的话进行简单的否定,不接受其教育。
在一次爱国教育活动中,初一年级的孩子们参观了荣桓纪念馆,在纪念馆的广场上,全年级的同学开展了拉歌比赛。其他班级都唱的是爱国主义歌曲,而有个班,在一位颇有号召力的男孩带领下高声齐唱的是时下流行的恶俗网络歌曲《爱情买卖》,那刻全年级的孩子们都沸腾了,党得这太酷了、太好玩了。不管后果,在特定场合中引起关注,哔众取宠令他们兴奋的事。
二、初中生青春期叛逆心理应对策略
1.亲子关系中父母的策略
1.1尊重
著名教育专家孙晓云老师指出:没有尊重的爱是一种伤害。无论是富人、穷人、弱小的人、强大的人都同样有着自己的尊严,需要获得他人的尊重。父母在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时,要特别注意尊重孩子。
因此父母的策略是:在决定某件事情的时候,提前问一问孩子:“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呢?”当孩子表现出不满的情绪,或有的内向的孩子不愿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而勉强委屈时,父母要以孩子的意愿为先,凡事不要强人所难、大包大揽,为日后叛逆情绪的爆发埋下隐患。
有些家长不允许孩子周末看娱乐节目,因为他觉得这些节目很无聊,用“低级趣味”、“电视看久了对眼睛不好”、“你要有時间概念”等道理苦口婆心教育孩子去学习。然而这样自以为“为孩子好”的效果都非常差,孩子不仅不愿配合,还觉得家长唠叨,产生逆反,一意孤行或“阳奉阴违”。家长将主观意愿强加于孩子,便是对孩子的不尊重。适当放手,满足孩子的某些无关原则的要求,会让孩子觉得父母通情达理。
1.2聆听
积极聆听是亲子之间有效的沟通技巧,不加评判、表示理解的聆听在孩子心目中可能是父母送给他的最好的礼物。父母不仅要仔细聆听孩子的感受,还要对孩子的情感做出适当反应。耐心倾听,不时作出积极回答;不急于作出价值判断,不作褒贬;不企图改变孩子,对孩子的思想与情感表示深入的理解。
1.3信任与引导
信任不是放任,尊重不是迁就。无原则等于溺爱。不加节制地满足孩子所有要求同样是不负责。青春期孩子如同站在车马喧嚣的十字路口,他的选择,他的叛逆,本就是一场在迷茫与懵懂中的自我找寻,以为合格的家长不仅需要告诉孩子追寻理想的方向,更需要告诉孩子如何达彼岸的智慧。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监督和正确的引导,因此父母的策略是:提醒孩子规范言行举止,遵守社会规则、法律法规。清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家校沟通良好顺畅。原则问题绝不姑息。
2.师生关系中教师的策略
在儿童时代,大部分孩子是非常听老师话的,也许在家父母的话语,他们会不以为然,但老师的要求绝对是言听计从的。而到了青春期,孩子是不会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他们开始对老师评头论足。他们喜欢老师需要知识渊博、意识前卫、授课水平高、热情有活力,平易近人等等。在青春期孩子的心目中对于他们喜欢的老师,会在行动上做出最好的反应。如,该老师提出的各项要求,严格地执行;该老师教授的科目,全力以赴去学习:该老师提出的意见,很容易接受。
同样,若老师没有获取学生的好感,在心理上,孩子会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各种意见都持拒绝态度:在行为上,挑衅、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位老师要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首先学科的专业知识要扎实。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能获得学生的接纳。其次,丰富的阅历和内涵。有思想、见识广的老师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文化渗透,征服学生,博学多才的老师是求知欲正盛的学生最为佩服和期待的。第三,独有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做学生一生的心灵导师。有实力、有内容、有思想、有个性的老师,必然获得学生欢迎,试想谁不想和“牛人”做朋友呢?纵观史书上多少名流雅士、元帅将军的恩师无不是以一身的文采武艺而令顽童口服心服。
教育专家孙云晓说,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以什么态度看待孩子的叛逆,检测着老师、父母的教育水平:以什么方式化解孩子的叛逆,考验着老师、父母的教育智慧。尊重个体、关爱理解、帮助指导、守候成长是每一个教育者所必须坚守的准则,只有教育者对自己高要求才能激发孩子对自身高要求。青春期其实是孩子、父母、教师三方的共同成长。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能量的激发。初中生孩子的叛逆心理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调查研究还需要在更创新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并且需要更系统地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建构模型,从而探索出更为细致的对应策略,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研究成果更加具有指导作用和实际意义!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县域农村师生心理问题的评估及精准帮扶机制的研究”(XLK18BXL00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阳波,女,湖南省衡东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中级教师
参考文献
1.许哲高《赢在此时青春期叛逆心理分析与对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8
2.李敬.化解逆反:做孩子的知心父母【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
关键词:叛逆心理;初中生;亲子关系;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4-051
叛逆心理是一种反常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是个体在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的对立、抗衡和情绪上的嫌恶、不满,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中学生的一个鲜明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
一、初中生青春期叛逆心理的特点
1.行为偏激
青春期的初中生常用不配合、不合群来表达反叛情绪。例如体育课上不愿意在班级前面单独做广播操等运动项目,不屑参加集体活动。逞强、好胜、爱吹牛。一些好面子的孩子为加入朋友们的圈子而假装老练,用说谎、吹牛来掩饰自己,以便在让同学瞧得起。有的孩子内心敏感常采取极端、激烈的手段来表达不满,如:一女生因为觉得父母偏心弟弟而离家出走;一同学在春节期间因为家长没有答应其玩乐要求而把自己锁在卫生间里撕心裂肺的大哭大叫,以威胁家长。
初中生表现出幼稚的叛逆行为,其实质往往是希望引起更多的关注。
2.个性异常
过分强调自我。做事乖张。个性外向的孩子,企图标新立异,在班级里,喜欢哗众取宠,挑衅滋事。个性内向的孩子,喜欢装酷扮深沉,为赋新词强说愁,莫名的优伤寂寞,对一切规矩无声、消极地抵抗。
3.情感对立
一些在班级中有较强号召力、而学习成绩又不太拔尖的孩子,在情感态度上容易跟教育者对着干;他们天不怕地不怕,认为所谓的规制度大多都是陈旧、腐朽、不合情理的,早该废除;藐视权威、喜欢挑衅,越是三令五申禁止的事清,便越想去尝试;课堂上接嘴起哄、看老师出丑、潮笑弱势同学,是他们认为好玩的事。特别是面对他们不喜欢的老师,更是吹毛求疵,对老师的话进行简单的否定,不接受其教育。
在一次爱国教育活动中,初一年级的孩子们参观了荣桓纪念馆,在纪念馆的广场上,全年级的同学开展了拉歌比赛。其他班级都唱的是爱国主义歌曲,而有个班,在一位颇有号召力的男孩带领下高声齐唱的是时下流行的恶俗网络歌曲《爱情买卖》,那刻全年级的孩子们都沸腾了,党得这太酷了、太好玩了。不管后果,在特定场合中引起关注,哔众取宠令他们兴奋的事。
二、初中生青春期叛逆心理应对策略
1.亲子关系中父母的策略
1.1尊重
著名教育专家孙晓云老师指出:没有尊重的爱是一种伤害。无论是富人、穷人、弱小的人、强大的人都同样有着自己的尊严,需要获得他人的尊重。父母在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时,要特别注意尊重孩子。
因此父母的策略是:在决定某件事情的时候,提前问一问孩子:“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呢?”当孩子表现出不满的情绪,或有的内向的孩子不愿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而勉强委屈时,父母要以孩子的意愿为先,凡事不要强人所难、大包大揽,为日后叛逆情绪的爆发埋下隐患。
有些家长不允许孩子周末看娱乐节目,因为他觉得这些节目很无聊,用“低级趣味”、“电视看久了对眼睛不好”、“你要有時间概念”等道理苦口婆心教育孩子去学习。然而这样自以为“为孩子好”的效果都非常差,孩子不仅不愿配合,还觉得家长唠叨,产生逆反,一意孤行或“阳奉阴违”。家长将主观意愿强加于孩子,便是对孩子的不尊重。适当放手,满足孩子的某些无关原则的要求,会让孩子觉得父母通情达理。
1.2聆听
积极聆听是亲子之间有效的沟通技巧,不加评判、表示理解的聆听在孩子心目中可能是父母送给他的最好的礼物。父母不仅要仔细聆听孩子的感受,还要对孩子的情感做出适当反应。耐心倾听,不时作出积极回答;不急于作出价值判断,不作褒贬;不企图改变孩子,对孩子的思想与情感表示深入的理解。
1.3信任与引导
信任不是放任,尊重不是迁就。无原则等于溺爱。不加节制地满足孩子所有要求同样是不负责。青春期孩子如同站在车马喧嚣的十字路口,他的选择,他的叛逆,本就是一场在迷茫与懵懂中的自我找寻,以为合格的家长不仅需要告诉孩子追寻理想的方向,更需要告诉孩子如何达彼岸的智慧。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监督和正确的引导,因此父母的策略是:提醒孩子规范言行举止,遵守社会规则、法律法规。清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家校沟通良好顺畅。原则问题绝不姑息。
2.师生关系中教师的策略
在儿童时代,大部分孩子是非常听老师话的,也许在家父母的话语,他们会不以为然,但老师的要求绝对是言听计从的。而到了青春期,孩子是不会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他们开始对老师评头论足。他们喜欢老师需要知识渊博、意识前卫、授课水平高、热情有活力,平易近人等等。在青春期孩子的心目中对于他们喜欢的老师,会在行动上做出最好的反应。如,该老师提出的各项要求,严格地执行;该老师教授的科目,全力以赴去学习:该老师提出的意见,很容易接受。
同样,若老师没有获取学生的好感,在心理上,孩子会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各种意见都持拒绝态度:在行为上,挑衅、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位老师要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首先学科的专业知识要扎实。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能获得学生的接纳。其次,丰富的阅历和内涵。有思想、见识广的老师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文化渗透,征服学生,博学多才的老师是求知欲正盛的学生最为佩服和期待的。第三,独有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做学生一生的心灵导师。有实力、有内容、有思想、有个性的老师,必然获得学生欢迎,试想谁不想和“牛人”做朋友呢?纵观史书上多少名流雅士、元帅将军的恩师无不是以一身的文采武艺而令顽童口服心服。
教育专家孙云晓说,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以什么态度看待孩子的叛逆,检测着老师、父母的教育水平:以什么方式化解孩子的叛逆,考验着老师、父母的教育智慧。尊重个体、关爱理解、帮助指导、守候成长是每一个教育者所必须坚守的准则,只有教育者对自己高要求才能激发孩子对自身高要求。青春期其实是孩子、父母、教师三方的共同成长。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能量的激发。初中生孩子的叛逆心理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调查研究还需要在更创新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并且需要更系统地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建构模型,从而探索出更为细致的对应策略,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研究成果更加具有指导作用和实际意义!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县域农村师生心理问题的评估及精准帮扶机制的研究”(XLK18BXL00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阳波,女,湖南省衡东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中级教师
参考文献
1.许哲高《赢在此时青春期叛逆心理分析与对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8
2.李敬.化解逆反:做孩子的知心父母【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