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家乡新农村建设改造,土砖屋,杉树皮屋顶房,吊脚楼,还有土夯墙,都要拆除,平整后进行新规划。我回家住了几天,在几个同姓的村庄转了一遍,这里有条长长的巷,那里有棵大樟树,还有被土车碾出深槽的石板路,只能靠记忆定位。在一幢破旧不堪,年久失修,当年是村里最大、最雄伟的老土固屋里,我见到了靠在墙边已被尘封且腐朽的一排老土车。
在江南,土车大同小异,两个扶手,一个独轮,头上两个羊角,一边一块座板,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乡村主要的运载工具。伫立土车旁,油然而生的是儿时的记忆。第一次坐上它,是舅舅带我去见在外地工作的我的父亲。那时我才5岁,舅舅就推着一辆土车,一边坐着我,另一边是空的,舅舅只能一手往上提,一手往下压,“吱呀”“吱呀”用了大半天的时间,才走完了几十里路程到达父亲的单位。回来时,父亲用半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条10多斤重的大鳙鱼放在车上,又加了一些日用品,这样才保持了车的平衡,舅舅又把我推了回来。记得这条鱼舅舅家和我家各分一半,我们将鱼切成小块,用油炸了后储存起来,吃了几个月。
17岁那年,我第一次推上了土车。因参加工作,我转为非农业户口,可以吃商品粮,但必须先交半年的口粮。于是,我装了两麻袋稻谷,向叔叔家借了土车,去公社粮管所交粮。我不会推车,便请来两位同学帮忙,结果他们也不会,我们只好一人推车,两人扶羊角。我们在乡村的土路或麻石路上艰难前行,不是走偏了路,就是翻了车,折腾了一上午,才走完8里路,总算交上了粮。
有一次,我受邀回乡参加族亲嫁女。我还記得当时送嫁的大阵势,10辆装着棉絮、棉被、樟木箱,木桌、竹椅和肉面等嫁妆的土车在前,送亲的亲友在后,好不热闹。
20世纪70年代,农村劳作采用记工分形式,男劳力一天最高可拿10分,女劳力一天最高可拿7分。记得当时公社有一名女同志不服气,提出同工分最高的男同志比赛耕田、耙地、推车、送公粮。最后两人决定比用土车送公粮,每车一千斤。几天下来,女同志赢了。
几年后,家乡要修建一座大型水库,按家庭人口出劳力,我母亲带着我和弟妹5人生活,家庭条件困难,没钱请劳力,只能由我请假回乡参加劳动。我不会推车,一般的家庭也置办不起,于是,我只好挑着担土箕上了工地。工地上,千军万马,红旗招展,肩挑背扛,喇叭声震天,好一派农村大搞建设的新景象。而出力最多、贡献最大的,还是推土车的壮劳力。
5年前,一位战友的儿子要结婚,一块闲聊时,有人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标新立异,接新娘有用的士的,有用自行车的,还有用驴、用马的,于是,新郎突发奇想,决定用父辈的土车组队接新娘,而联系土车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回乡跑了许多地方,找到了几十辆土车,但不是缺了胳膊就是断了腿,虽有些完整的,但毕竟几十年没用过,外观破旧不说,推起来也不灵便。一位老者告诫我:“你别费心了,结婚是件大喜事,如果新娘坐上车,半路上车子散了架,岂不尴尬?不吉利。”于是计划泡汤。
家乡的这排老土车,动不能动,碰不能碰,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在推土机下消失。剩下的,只有感慨和联想。它们作出过贡献,而今天,它们将成为历史。
家乡的老土车,明天,我们只能在博物馆一睹你的风采了。
在江南,土车大同小异,两个扶手,一个独轮,头上两个羊角,一边一块座板,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乡村主要的运载工具。伫立土车旁,油然而生的是儿时的记忆。第一次坐上它,是舅舅带我去见在外地工作的我的父亲。那时我才5岁,舅舅就推着一辆土车,一边坐着我,另一边是空的,舅舅只能一手往上提,一手往下压,“吱呀”“吱呀”用了大半天的时间,才走完了几十里路程到达父亲的单位。回来时,父亲用半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条10多斤重的大鳙鱼放在车上,又加了一些日用品,这样才保持了车的平衡,舅舅又把我推了回来。记得这条鱼舅舅家和我家各分一半,我们将鱼切成小块,用油炸了后储存起来,吃了几个月。
17岁那年,我第一次推上了土车。因参加工作,我转为非农业户口,可以吃商品粮,但必须先交半年的口粮。于是,我装了两麻袋稻谷,向叔叔家借了土车,去公社粮管所交粮。我不会推车,便请来两位同学帮忙,结果他们也不会,我们只好一人推车,两人扶羊角。我们在乡村的土路或麻石路上艰难前行,不是走偏了路,就是翻了车,折腾了一上午,才走完8里路,总算交上了粮。
有一次,我受邀回乡参加族亲嫁女。我还記得当时送嫁的大阵势,10辆装着棉絮、棉被、樟木箱,木桌、竹椅和肉面等嫁妆的土车在前,送亲的亲友在后,好不热闹。
20世纪70年代,农村劳作采用记工分形式,男劳力一天最高可拿10分,女劳力一天最高可拿7分。记得当时公社有一名女同志不服气,提出同工分最高的男同志比赛耕田、耙地、推车、送公粮。最后两人决定比用土车送公粮,每车一千斤。几天下来,女同志赢了。
几年后,家乡要修建一座大型水库,按家庭人口出劳力,我母亲带着我和弟妹5人生活,家庭条件困难,没钱请劳力,只能由我请假回乡参加劳动。我不会推车,一般的家庭也置办不起,于是,我只好挑着担土箕上了工地。工地上,千军万马,红旗招展,肩挑背扛,喇叭声震天,好一派农村大搞建设的新景象。而出力最多、贡献最大的,还是推土车的壮劳力。
5年前,一位战友的儿子要结婚,一块闲聊时,有人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标新立异,接新娘有用的士的,有用自行车的,还有用驴、用马的,于是,新郎突发奇想,决定用父辈的土车组队接新娘,而联系土车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回乡跑了许多地方,找到了几十辆土车,但不是缺了胳膊就是断了腿,虽有些完整的,但毕竟几十年没用过,外观破旧不说,推起来也不灵便。一位老者告诫我:“你别费心了,结婚是件大喜事,如果新娘坐上车,半路上车子散了架,岂不尴尬?不吉利。”于是计划泡汤。
家乡的这排老土车,动不能动,碰不能碰,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在推土机下消失。剩下的,只有感慨和联想。它们作出过贡献,而今天,它们将成为历史。
家乡的老土车,明天,我们只能在博物馆一睹你的风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