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趣味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改革就是要恢复学习的本来面目,把学习的乐趣还给学生,让他们爱学习、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如何去唤醒学生潜在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课堂上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是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因此,充分挖掘教学中的趣味性,无疑也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要恰如其分地把握这种教法,就必须研究趣味教学的艺术。
  趣味法教学不是一种独立的教学法,它和其他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生物教学过程中。因此,进行趣味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做法:
  一、巧用语言艺术,增加课堂趣味性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生动形象、富有情
  趣、简洁准确的语言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巧用比喻化疑难。例如,把细胞比作一个工厂,那细胞膜就是工厂的围墙,细胞器就是工厂的各个车间,细胞核就是这个工厂的控制指挥部;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这样一来,枯燥的知识点就被非常形象地表达出来。
  妙用诗词添兴趣。例如,“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在讲授生物与环境时,可运用古代诗人描述环境的优美诗句来导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讲到生物的保护色时,引用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在讲授ATP时,重温唐代诗人杜牧这情景交融的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想像夜空中与星光媲美的点点流萤,思考有关的生物学问题:①萤火虫体内有
  特殊的发光物质吗?②萤火虫发光的过程有能量的转换吗?从而引出以萤火虫发光器为材料的有关ATP的实验。在课堂上,巧借善用,旁征博引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使生物课生动而雅致,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口诀谐音助记忆。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可记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必需的微量元素记成“铁锰碰新木桶”(铁锰硼锌钼铜);大量元素记成“她请杨丹流连盖美家”(碳氢氧氮硫磷钙镁钾);有丝分裂时期的特点记成“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线(放线菌)蓝(蓝藻)子。通过口诀法,难记的知识点便可以轻松地被学生记住。
  二、巧用小资料,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
  恰当地利用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有趣的、新颖的小资料,可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可这样引入:“英国近代有一大文豪,名叫肖伯纳。有一位女演员读了他的作品后,便萌生了爱慕之情,向肖翁写信求爱。信中写到,你是如此的聪明,我是这般的美貌,倘若我与你结婚,生下的孩子既有你的聪慧,同时又具我的美貌,岂不是很好吗?肖翁幽默地回信说,也可能生下的孩子,具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那岂不是糟透了吗!”然后笔者就势提问:“如果他们果真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再如,在讲授《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时,可引用:“楚汉相争,垓下一战,项羽兵败,逃至乌江边,正欲乘一只船渡江时,突然看见江岸沙滩上有黑压压的蚂蚁群集成‘楚霸王死’四个大字,他仰天长叹:‘此乃天意,非战之过’。说完,便拔剑自刎。”设问:韩信设计谋害项羽,其计谋的生物学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些趣闻轶事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开动脑筋思索,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发言,活跃了课堂气氛,并激发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索,从而达到突破难点、巩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巧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教学情境
  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都有着良好的作用。多媒体课件以其特有的动画效果、生动的解说、优美的乐曲,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可亲可敬的艺术世界,学生置身其中,身心会倍感轻松愉快,思维也就异常活跃。教师可以学生为主线安排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多媒体生物教学的设计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灵活确定。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要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采用的多媒体一定要紧扣主题,同时还要抓住适当的环节和呈现的时机,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导入新课时一定要抓住“新奇”二字。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和适当的形式,如运用投影、幻灯、播放录像或录音等引出课题,在一开始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对知识的悬念、联想,把精神集中到课堂上来。例如,在讲授《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时,一开始就介绍在安徽阜阳的农村,有一件怪事。从2004年开始,那里的100多名婴儿,陆续患上了一种怪病。本来健康出生的孩子,在喂养期间,开始变得四肢短小,身体瘦弱,尤其是婴儿的脑袋显得偏大,当地人称这些孩子为大头娃娃,并播放大头娃娃的图片给学生看。大头娃娃的元凶是劣质的婴儿奶粉,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把乳粉换成淀粉以后孩子就会出现这种症状呢?通过图片的直观刺激,引起学生的好奇,提高学生的兴趣,以更大的热情开始新知识的探索。
  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灵活性。在这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注意媒体出现的顺序和呈现的时机,以便能逐次展开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科学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生物课教学中,学生对有些概念、原理的学习理解是较困难的,如果单纯通过讲授法,很难让学生对知识有感性的认识和长久的记忆,而利用直观的多媒体,就能帮助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代替了严肃死板的教学,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其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例如,在学习有丝分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从分裂间期到末期全过程,先连续展现,再以慢镜头逐个放映,使这一抽象的过程得以直观地展现。在观看前设问:细胞在各个时期有哪些生理变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DNA数目、染色单体数目是如何变化的?放映时,在每个时期做定格,要学生描述刚才看到的生理过程,并分析三种数目的变化情况。在这样的课上,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渴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其创新意识便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总之,趣味教学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紧张、活泼、和谐生动、有张有弛的理想氛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多运用一些直观的、生动活泼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激情与兴趣。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当前,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和改制正处在攻坚阶段,同以往改革的不同点是,他触及到了外贸行业最根本要素--外贸人,其成功与否,不仅决定着以怎样的模式发展国际贸易,也决定着改制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贸易也以前所未有的幅度不断扩大,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其中信函是传递信息和洽谈业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即使是传真机、国际互联网等现代化工具日益普及的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
一、前言    1981年国家体委提出:“要大力加强业余体育训练,整顿现在的业余体校,提倡各种形式的业余训练,提出业余训练质量。”其目的是不断提高青少年运动技术水平,为优秀运动队和各级代表队培养新生力量。为了大规模地发展和选拔人才,国家体委先后创建了一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使业余训练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行圆满成功,使得我国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有了全方面发展,尤其是学校体育也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武术作为中国的民族瑰宝,武术公共选修课的开设肩负着继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通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重要性不育而喻。编辑作为一个传播文化知识的职业群体,必然要求自觉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因此,构建学习型编辑队伍不仅可以帮助编辑个体成长和发展,而且还能
作为一种鲜活地保留了富有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的活态文化遗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精华。随着社会格局和文化生态的变迁,单一的口传心授已难以担负维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它会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更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反思毛泽东的教育公平思想,对解决现实中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