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冬
【出 处】
:
大观
【发表日期】
:
2021年9期
其他文献
我在刷抖音,我可以不停地刷下去,一直到手机没电.抖音里什么人都有,大千世界,总有你感兴趣的.你一旦点个赞或者点个关注,抖音会给你源源不断推送类似的视频,让你欲罢不能,就像吸毒一样,但不犯法.抖音里的内容就像无穷尽的瀑布,我的手、眼徜徉其中,疲惫却能产生快感.我的审美越来越挑剔,不管多么精彩的视频内容,我的眼睛在它上面停留的时间也只是几秒钟而已.
期刊
那段时间,县棉纺厂保卫科长走马灯似的换人.某天,厂方把王义从棉纺厂车间主任提拔当上厂保卫科科长,觉得他可靠,可以力挽狂澜.他的前任摊上大事了,管理混乱,一伙人从厂区偷走了几车棉纱,这还了得,直接被厂方开除了.
期刊
一rn我是在一个薄暮四合的黄昏,来到了大兴安岭西北侧的鄂温克草原.其实,最先我是来到呼和浩特,然后,呼伦贝尔.鄂温克草原,已经是森林草原向草甸草原过渡了,远远地,大兴安岭在蜿蜒的丘陵和无际的草甸的掩蔽下,似乎也看不到了.
期刊
小小说虽然文字不长,但可以写得意味深长.所谓“意味深长”是指小小说自身独特的“味外味”.“味外味”源自唐代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中所说的“味外之旨”,后多见于清代文论中,如清代沈德潜《说时晬语》中所说,“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阅读是一种“使人神远”的审美过程,“味外味”是小小说审美属性之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打破时空限制,自由想象,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去品味作品中体现出的“味外味”,即作者创作中呈现出来的“空间的厚重感”(作家墨白语),也正是因为这种“空间的厚重感”可以忽略其因为短小而产生的局限性.在
期刊
三四十个织网姑娘一排排坐开,一人一顶网,深绿色的渔网一半拖于地上,一半在她们的手里起伏,一眼望去,犹如绿色的海洋.海风张开巨大的双臂,一次又一次拥围埋头织网的人儿,尺板与梭子叩击的“笃笃”声,还有姑娘们的说笑声,被海风裹挟、旋绕,说不定早已漂洋过海,传到渔船和货船上去了.
期刊
小说创作是精细勾画“人”与“生活”的创造性劳动过程,在细致的刻画中,作家再现了特定时代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状态,并构筑自己理想中的人与生活.黑龙江作家长白山的“农场人物”系列以一组故事还原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大荒农场小人物的真实样貌,写出了那个时代社会底层的“丑”,也凸显了那个时代的美,在“再现”与“重构”的过程中,让阅读者认识一个时代,读懂那个时代的人.
期刊
这是秋天.rn1947年9月26日正午,伏在光山县斛山寨阵地上的邱红河,侧过身,啜了一口他军用水壶里的水.他啜了几次,都没喝到,他实在舍不得喝.秋老虎实在厉害,午后的太阳,像是大把大把地往阵地上撒滚烫的钢针.他摸了下额头,阴凉,连汗都冒不出来了.可嗓子里,像有火,在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