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教师公开课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了体现课堂教学的改革、现代技术的植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成为加分项。参赛老师们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庖丁解牛》一开始就是一段《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让人顿时口齿生津;而另一位老师在讲《小狗包弟》时展示了上十张文革时期图片,解读说明那是一个怎样混淆黑白的时代,使得与那个时代相距甚远的学生看到触目惊心的图片后震惊害怕,似乎,这样就达到了讲课者想要的效果。
我在眼花缭乱、震惊不已的同时,也感到无奈惋惜,这种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与文本、与语文渐行渐远,甚至最终背道而驰……
进行阅读教学的前提是以文本为基础的。文本,就是以文为本,它要基于文本的内容、逻辑、思想、情感来说话。如果片面强调读者的解读自由而无视文本及其意义的客观性,甚至为了所谓的个性和创新而过度阐释乃至逆向思维解读,只会导致文本解读中的“信息过量”和“意义溢出”。真正的文本解读应是读者的心得与文本内涵、逻辑、作者思想情感的融合,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走入文本、了解作者、感悟情感。李启荣《文学语言学》中说过:“每一部作品都有一种内在的一致性、一系列特征,它们为作品在接受过程中被接受的方式、产生的效应以及对它的评估预定了特定的方向”。
《随想录》的出版引发了文坛的震动,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记住历史教训。《小狗包弟》是其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这样看来,本文的重点就是作者的深刻的反思和深沉的情感。所以,我在教学本文时,抛开了许多与文章似有若无的关联点以及精心设计的问题,而是正本清源、回归本真,抓住中心,深入剖析,从而把教学重点确立为:带领学生发掘文章的思想价值。教学难点确立为:从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写作启示。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认识一只小狗
问: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狗?(结合小狗的来历、品种、平时表现、结局)
明确:日本种、曾有一位瑞典主人、受到一位日本作家的喜爱和关心、可爱聪明、善解人意、有情有义、最终本送上解剖台……
二.走入一个时代
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从文中找关键语句或词组)
明确:“文革”、“里通外国”、武斗、痛打、拳打脚踢、抄“四旧”、红卫兵、抄家、大声叱骂、大喊大嚷……
三.理清两条线索
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能否理清?
明线: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与包弟亲密接触——不知如何安排包弟——送走包弟——送走之后心不得安——包弟之死留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
暗线:悲伤——欢乐——忧虑——轻松——沉重——歉疚
明确: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歉疚、忏悔。
四.进行三点思考
1.本文重在写小狗包弟,为什么以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开头?
明确:由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一种铺垫、启发的作用;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相互补充映照,由此深化文章主题。
2.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明确:作者通过一只小狗的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遭侵害的事实,作者以一只小狗的命运无情地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进而引出对人的命运乃至国家的命运的思考。
3.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许多人卷入纷争之中,巴金属于被侵害被侮辱的人,“文革”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本文的歉疚和忏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体体现,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醒人们的良心、良知,引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巴金由此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与称颂。
五.获得一些启示
从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写作启示?
学生总结:关心社会,重视文章思想意义;写作学会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小见大,传达深刻意义;表达真情实意,不追求浮夸;合理安排材料的详略……
【教后反思】:
在优质课课堂上,看到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见识到五花八门的现代技术手段,我记住的不是文章深刻的思想、师生之间深入的挖掘探讨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延伸,而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光影声色的多媒体展示。固然,现代化的高中课堂教學应该紧跟时代发展,但在我看来与时俱进不一定就是“破”,还可以是“承”。传统的优秀的东西我们不仅不能丢,还应该很好地传承下去。所以,无论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我认为课堂上的一些本质东西不能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让教学目标简单一些
一堂课的设计安排必须有教学目标,这意味着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影响着学生在这堂课中能否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然而在现代的一些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空泛或定位不准,常常导致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模糊与无序,或者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脱离了学生认知,或者是游离于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这些问题都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获得。所以在教育理论中就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三维目标,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是不可分的,于是乎,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严格按照这三维来做,每一维目标下又细分为不同的小目标,少则两个,多则三个、四个,这样的三维算下来,一堂课的目标是越来越多了。这样的设定让人感到的不是教学目的的清晰,反而是越来越茫然:一堂课能承载这么多目标吗?学生在这堂课中到底能学到什么呢?
过大、过虚、过多的教学目标不仅不能准确地帮助我们有效地选择与确定一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还可能将教学带向肤浅表面化,甚至可能带着学生偏离文章本意,这样的目标审定注定是无效的、失败的。 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与教学环节实施中所使用的教学行为相一致,否则便会出现目标与结果的分离,使得教学行为的实施路径与设定的目标不一致。所以,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上一堂课前首先一定要明确要教什么、怎么教、要让学生学到什么等问题,然后再设计教学目标,以此为导引,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重难点,并根据学情特点采用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二.让文本解读理性一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将“理性思维”列为科学精神的第一要素,这告诉我们,理性思维是科学精神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一堂课让学生产生共鸣的不仅仅是情感,还应有理性的认知。
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简单地说理性思维就是一种“建立在证据与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一篇文章,比如散文,我们就可以在感性思维基础上,寻找关键点,把其中的细节描写、记叙片段、抒情语句等整理、综合、分析、概括,以此作为证据,经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深入思考探讨,从而形成反映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理性思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告诉我们,我们在感受一篇文章深沉的情感之外,还要探求“经正、理定”的深刻内涵,情感中蕴含哲理,理性中升华情感,二者水溶交融,合二为一。
我们现在再回过头看《小狗包弟》的写作目的,“情怀与理性齐飞,于无声处显真情”,这是我教完《小狗包弟》后对文章的感想。作者在文中强调的是内心的“熬煎”“羞耻”“歉意”,而不是通过此文去批判抨击那个时代。李存光在《巴金传》中这样写道:“《随想录》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是一个受害者的严肃反思,一个正直心灵的痛苦自审,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我们明确了这一点,就应该在学习本文时多运用理性思维去思考问题、深入探究内涵,而不是带着学生把目光过多放在如何认识那个时代上了。
三.让课堂设计单纯一些
梁实秋先生在求学期间听过许多老师的无数次讲课,但几十年过去,他仍然对老师梁启超先生的演讲记忆犹新,他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在梁先生的课堂上,没有详细鉴赏和分析,没有任何多媒体手段,只有旁若无人、陶醉其中的朗读和神采,他的课堂显得那么纯粹,纯粹得简单,可是偏偏这样的课堂给人留下的是一种美的享受、情的感染,让人念念不忘。梁先生启示我们:课堂教学可以更单纯一些,更真实一些,不必介意教学手段不够丰富、教学理念不够先进,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安全可以通过自己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充满魅力的个人风格,引导学生领略文学世界的无穷魅力。
著名作家晓苏老师在《文科课堂教学应该少用多媒体》一文中说:“文史哲更侧重于认知、感悟、体验、思辨、判断和发现,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另类思维、逆向思维与多元思维。……多媒体课堂在很多时候是不太适合文史哲这类学科的教学实际的,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遮蔽和过滤了这些学科固有的復杂性、丰富性和深刻性,从而严重降低和削弱了其教学的有效性。”但现实是大到全国性竞赛,小到学校语文优质课竞赛,多媒体的运用已经成为了比赛必备项,好像这就可以说明这一堂课是否与现代教育理念接轨。结果,我们看到的一些课堂几乎是吹拉弹唱各种技艺的展示,音乐、电影、视频、漫画轮番上场,生怕课堂学生兴趣调动不够,担心自己课堂特色不够突出,竭力渲染课堂氛围,以此为自己的课堂增分加码。但他们已经忘了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最单纯、最本真的思想内涵,作者最纯粹的写作目的。
我这样说并不是反对多媒体的运用,它确实可以弥补传统教学课堂的一些不足,但多媒体的运用应该体现出“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正本清源,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上,加强与文章对话,与学生之间的探讨,而非用喧宾夺主的声色光影来宣扬所谓的改革和创新!我们应以文为本,以生为本,注意语文学科特点。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致远中学)
我在眼花缭乱、震惊不已的同时,也感到无奈惋惜,这种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与文本、与语文渐行渐远,甚至最终背道而驰……
进行阅读教学的前提是以文本为基础的。文本,就是以文为本,它要基于文本的内容、逻辑、思想、情感来说话。如果片面强调读者的解读自由而无视文本及其意义的客观性,甚至为了所谓的个性和创新而过度阐释乃至逆向思维解读,只会导致文本解读中的“信息过量”和“意义溢出”。真正的文本解读应是读者的心得与文本内涵、逻辑、作者思想情感的融合,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走入文本、了解作者、感悟情感。李启荣《文学语言学》中说过:“每一部作品都有一种内在的一致性、一系列特征,它们为作品在接受过程中被接受的方式、产生的效应以及对它的评估预定了特定的方向”。
《随想录》的出版引发了文坛的震动,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记住历史教训。《小狗包弟》是其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这样看来,本文的重点就是作者的深刻的反思和深沉的情感。所以,我在教学本文时,抛开了许多与文章似有若无的关联点以及精心设计的问题,而是正本清源、回归本真,抓住中心,深入剖析,从而把教学重点确立为:带领学生发掘文章的思想价值。教学难点确立为:从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写作启示。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认识一只小狗
问: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狗?(结合小狗的来历、品种、平时表现、结局)
明确:日本种、曾有一位瑞典主人、受到一位日本作家的喜爱和关心、可爱聪明、善解人意、有情有义、最终本送上解剖台……
二.走入一个时代
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从文中找关键语句或词组)
明确:“文革”、“里通外国”、武斗、痛打、拳打脚踢、抄“四旧”、红卫兵、抄家、大声叱骂、大喊大嚷……
三.理清两条线索
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能否理清?
明线: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与包弟亲密接触——不知如何安排包弟——送走包弟——送走之后心不得安——包弟之死留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
暗线:悲伤——欢乐——忧虑——轻松——沉重——歉疚
明确: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歉疚、忏悔。
四.进行三点思考
1.本文重在写小狗包弟,为什么以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开头?
明确:由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一种铺垫、启发的作用;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相互补充映照,由此深化文章主题。
2.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明确:作者通过一只小狗的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遭侵害的事实,作者以一只小狗的命运无情地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进而引出对人的命运乃至国家的命运的思考。
3.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许多人卷入纷争之中,巴金属于被侵害被侮辱的人,“文革”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本文的歉疚和忏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体体现,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醒人们的良心、良知,引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巴金由此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与称颂。
五.获得一些启示
从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写作启示?
学生总结:关心社会,重视文章思想意义;写作学会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小见大,传达深刻意义;表达真情实意,不追求浮夸;合理安排材料的详略……
【教后反思】:
在优质课课堂上,看到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见识到五花八门的现代技术手段,我记住的不是文章深刻的思想、师生之间深入的挖掘探讨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延伸,而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光影声色的多媒体展示。固然,现代化的高中课堂教學应该紧跟时代发展,但在我看来与时俱进不一定就是“破”,还可以是“承”。传统的优秀的东西我们不仅不能丢,还应该很好地传承下去。所以,无论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我认为课堂上的一些本质东西不能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让教学目标简单一些
一堂课的设计安排必须有教学目标,这意味着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影响着学生在这堂课中能否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然而在现代的一些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空泛或定位不准,常常导致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模糊与无序,或者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脱离了学生认知,或者是游离于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这些问题都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获得。所以在教育理论中就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三维目标,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是不可分的,于是乎,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严格按照这三维来做,每一维目标下又细分为不同的小目标,少则两个,多则三个、四个,这样的三维算下来,一堂课的目标是越来越多了。这样的设定让人感到的不是教学目的的清晰,反而是越来越茫然:一堂课能承载这么多目标吗?学生在这堂课中到底能学到什么呢?
过大、过虚、过多的教学目标不仅不能准确地帮助我们有效地选择与确定一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还可能将教学带向肤浅表面化,甚至可能带着学生偏离文章本意,这样的目标审定注定是无效的、失败的。 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与教学环节实施中所使用的教学行为相一致,否则便会出现目标与结果的分离,使得教学行为的实施路径与设定的目标不一致。所以,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上一堂课前首先一定要明确要教什么、怎么教、要让学生学到什么等问题,然后再设计教学目标,以此为导引,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重难点,并根据学情特点采用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二.让文本解读理性一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将“理性思维”列为科学精神的第一要素,这告诉我们,理性思维是科学精神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一堂课让学生产生共鸣的不仅仅是情感,还应有理性的认知。
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简单地说理性思维就是一种“建立在证据与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一篇文章,比如散文,我们就可以在感性思维基础上,寻找关键点,把其中的细节描写、记叙片段、抒情语句等整理、综合、分析、概括,以此作为证据,经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深入思考探讨,从而形成反映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理性思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告诉我们,我们在感受一篇文章深沉的情感之外,还要探求“经正、理定”的深刻内涵,情感中蕴含哲理,理性中升华情感,二者水溶交融,合二为一。
我们现在再回过头看《小狗包弟》的写作目的,“情怀与理性齐飞,于无声处显真情”,这是我教完《小狗包弟》后对文章的感想。作者在文中强调的是内心的“熬煎”“羞耻”“歉意”,而不是通过此文去批判抨击那个时代。李存光在《巴金传》中这样写道:“《随想录》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是一个受害者的严肃反思,一个正直心灵的痛苦自审,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我们明确了这一点,就应该在学习本文时多运用理性思维去思考问题、深入探究内涵,而不是带着学生把目光过多放在如何认识那个时代上了。
三.让课堂设计单纯一些
梁实秋先生在求学期间听过许多老师的无数次讲课,但几十年过去,他仍然对老师梁启超先生的演讲记忆犹新,他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在梁先生的课堂上,没有详细鉴赏和分析,没有任何多媒体手段,只有旁若无人、陶醉其中的朗读和神采,他的课堂显得那么纯粹,纯粹得简单,可是偏偏这样的课堂给人留下的是一种美的享受、情的感染,让人念念不忘。梁先生启示我们:课堂教学可以更单纯一些,更真实一些,不必介意教学手段不够丰富、教学理念不够先进,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安全可以通过自己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充满魅力的个人风格,引导学生领略文学世界的无穷魅力。
著名作家晓苏老师在《文科课堂教学应该少用多媒体》一文中说:“文史哲更侧重于认知、感悟、体验、思辨、判断和发现,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另类思维、逆向思维与多元思维。……多媒体课堂在很多时候是不太适合文史哲这类学科的教学实际的,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遮蔽和过滤了这些学科固有的復杂性、丰富性和深刻性,从而严重降低和削弱了其教学的有效性。”但现实是大到全国性竞赛,小到学校语文优质课竞赛,多媒体的运用已经成为了比赛必备项,好像这就可以说明这一堂课是否与现代教育理念接轨。结果,我们看到的一些课堂几乎是吹拉弹唱各种技艺的展示,音乐、电影、视频、漫画轮番上场,生怕课堂学生兴趣调动不够,担心自己课堂特色不够突出,竭力渲染课堂氛围,以此为自己的课堂增分加码。但他们已经忘了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最单纯、最本真的思想内涵,作者最纯粹的写作目的。
我这样说并不是反对多媒体的运用,它确实可以弥补传统教学课堂的一些不足,但多媒体的运用应该体现出“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正本清源,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上,加强与文章对话,与学生之间的探讨,而非用喧宾夺主的声色光影来宣扬所谓的改革和创新!我们应以文为本,以生为本,注意语文学科特点。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致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