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信息化教学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石的新型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信息化教学也成为彰显学校教学特色,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努力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准,增强老师教学设计能力,开拓更多信息化教学途径,加强信息化课程建设就变得非常重要,也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们仔细研究与探索。
一、信息化课程建设的现状
随着MOOC,微课等在线课程的开放,打破了传统教育面对面的传授方式,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我们看到了新型教育方式的新出口,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与参与,更快的催熟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高职院校中,信息化课程最初主要是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资源的建设,而这个建设也仅仅是将纸质课本变成电子教材。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于我们信息化课堂建设也是有益的,最起码让我们公共资源的平台变得更大更完善,各种资料的库存变得丰富。而事实上我们离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信息化课程建设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1教师对信息化课程的认知和教学能力不到位。
虽然大部分学校都在努力响应信息化教学的号召,要求教师们进行信息化课程的完善,但事实上我们大部分教师对于信息化课程的认知还不够深,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也不达标。我们大部分人对网络的应用认知还是停留在即时通信,网络浏览等表面。
我们的信息化课程建设,大部分还停留在PPT上,实际上就是老师把纸质教案改成了电子版而已。老师对信息化课程认知的不足,导致信息化教学手段单一和枯燥,自然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所以,想要完善信息化课程的建设,让老师深刻认识到信息化课程的重要性,提高老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1.2师生关系的固化印象让信息化教学方式很难施展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是也让师生关系进入了固化局面。老师只在课堂上出现,课后如非必要,互不联系,更别提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所以要想完善信息化课程的建设,首先要打破师生固有关系,才能增加更多信息化教学手段。
1.3信息化教学资源配套设施和课程设计不完善
信息化教学是系统性的,想要完成一堂完美的信息化课程,需要一整套完善的资源配套设施,也需要多重课程设计方案,而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大部分都达不到完善的配套标准。教师的信息化课程设计单一,教学方式单一,自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以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为例,完善信息化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是工作就业问题,所以我们《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应当注重实用性。所以我们的课程教学应该优选来自办公室事务管理工作岗位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进行课堂教学情境,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切实感到现实工作的实际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让教师从课堂上的主导者,变成课堂上的引导者,促进者,激发者,帮助学生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1课前成立学习群和学习小组,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课前准备。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老师备课,讲课,学生听课完成课后作业,老师批改,最后完成了填鸭式教学。这对于其他传统性文化课程还能好一点,而对于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学生毫无参与感和實操体验,可以说收效甚微,甚至根本学不会。
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课前准备,那么效果要好很多。我们以《信息技术基础》里面的课程简单举个例子,比如下一堂课我们要讲Excel的制作。
课前我们在信息化教学平台提前建好的这门课程的班课里,老师把制作方法录制成微课发布上去,学生根据视频提前预习,并尝试制作。在等到上课的时候就不会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
2.2课堂上成立竞争小组,以实际案例为载体,设计趣味性情景教学。
像《信息技术基础》这一类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如果是干听干看老师讲述或者演示的话,不仅想要学会很难,想要集中精神认真学习都不容易,并且容易造成学生的盲目性,因为类似于这种数据化的课程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那如果我们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不拘泥于传授,而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设计多样而富有乐趣的情景式教育,就会轻松很多。
比如说这堂课需要学习的是Photoshop,如果只是听讲和看普通教程是没意思的,但是如果把视频教程的内容改成网络上流行的PS梗,那就有意思多了,例如把苏大强PS成吴彦祖的过程,或者是网上大家耳熟能详的搞笑P图,老师的实际操作,然后再带上讲解,让学生清晰明了,一学就会。看完教程,然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操练习,组与组之间比赛互相处理照片等等,一堂课既实用又充满趣味,课后学生也印象深刻,并且能够实际地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2.3课后的持续性沟通,趣味性或者有实用价值的作业布置。
经过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的老师的指导与实操,课后持续性加深印象是必不可少的。单纯的课本上的课后练习不完全适合信息技术的学科,所以老师与学生课后建立持续性联系是很有必要的。根据学生不同的强弱点,因材施教,用布置不一样的作业让学生加固已学课程的印象等方式。
比如说,让学生为学校毕业年级的学生做纪念PPT,或者让学生用PPT或者word为下一堂课尝试做教案,或者用Excel统计自己微信运动排行榜,做数据分析等等一些有实操性又有趣味性的课后作业。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改变固有的师生关系,让老师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更能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以致用,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以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实现“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会自己安装使用计算机外部设备,能够自己根据实际需求配置计算机。能够熟练的使用一种或多种输入法进行信息的录入。能够熟练的使用办公软件,完成图文排版,制作电子表格并对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管理,完成美观的精致的演示文稿。会使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基本的加工处理。能够了解计算机领域的前沿信息技术,能利用计算机快速获取有效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培养信息素养。 但是要能够用信息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圆满的完成课程任务,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在目前国内信息化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耕发展。
三、高职院校信息化课程建设的完善条件
3.1加深教师对信息化教学重要性的认知,提升其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高低是信息化课程效率高低的前提与关键,所以要想建设完善信息化课程必须先让教师深刻认知并重视信息化教学,然后经过学习培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多种方式培训学校现有的教师队伍,提升信息技术技能,这也是最根本的途径;二是适当的引进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专业技能。
3.2建立完整的信息化教学资源配套设施,转变教学主体,强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除了信息技术上以外,就是主体的不同。由以前的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当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变为让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过程由讲解说明的过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媒体作用也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用此来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3.3构建资源共享渠道,及时更新资源库,紧跟互联网发展。
要在“互联网+”时代,建设信息化课程,高职院校就应該构建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保证通畅的信息资源积累。在课程标准指引下,学校应该加强网络资源库的建设,让信息化资源系统化,让学生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拥有强大的资源保障。我们教师要紧跟互联网发展,及时更新自己了解的互联网资讯,了解当下互联网上学生们关注的事件与现象,保证我们教师与学生的零代沟,保持课前、课中、课后的乐趣和新鲜感。
四、结束语
总之,教学信息化,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信息化课堂教学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高职院校信息化课程的建设,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信息化课程建设的后期研究与探索中,高职院校应该总结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和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发,不断地探索与改进,努力寻找更多有利于信息化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完成对高职院校信息化课程效率提高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郭淑贞.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现状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5,08.
[2]张丹丹.高职院校信息化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A).现代信息科技,2018,09.
[3]何美武.高职高专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改革方案(J).信息系统工程,2010.7.20.
[4]赵丽,孙彬.高职院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信息化教学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石的新型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信息化教学也成为彰显学校教学特色,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努力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准,增强老师教学设计能力,开拓更多信息化教学途径,加强信息化课程建设就变得非常重要,也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们仔细研究与探索。
一、信息化课程建设的现状
随着MOOC,微课等在线课程的开放,打破了传统教育面对面的传授方式,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我们看到了新型教育方式的新出口,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与参与,更快的催熟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高职院校中,信息化课程最初主要是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资源的建设,而这个建设也仅仅是将纸质课本变成电子教材。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于我们信息化课堂建设也是有益的,最起码让我们公共资源的平台变得更大更完善,各种资料的库存变得丰富。而事实上我们离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信息化课程建设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1教师对信息化课程的认知和教学能力不到位。
虽然大部分学校都在努力响应信息化教学的号召,要求教师们进行信息化课程的完善,但事实上我们大部分教师对于信息化课程的认知还不够深,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也不达标。我们大部分人对网络的应用认知还是停留在即时通信,网络浏览等表面。
我们的信息化课程建设,大部分还停留在PPT上,实际上就是老师把纸质教案改成了电子版而已。老师对信息化课程认知的不足,导致信息化教学手段单一和枯燥,自然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所以,想要完善信息化课程的建设,让老师深刻认识到信息化课程的重要性,提高老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1.2师生关系的固化印象让信息化教学方式很难施展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是也让师生关系进入了固化局面。老师只在课堂上出现,课后如非必要,互不联系,更别提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所以要想完善信息化课程的建设,首先要打破师生固有关系,才能增加更多信息化教学手段。
1.3信息化教学资源配套设施和课程设计不完善
信息化教学是系统性的,想要完成一堂完美的信息化课程,需要一整套完善的资源配套设施,也需要多重课程设计方案,而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大部分都达不到完善的配套标准。教师的信息化课程设计单一,教学方式单一,自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以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为例,完善信息化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是工作就业问题,所以我们《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应当注重实用性。所以我们的课程教学应该优选来自办公室事务管理工作岗位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进行课堂教学情境,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切实感到现实工作的实际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让教师从课堂上的主导者,变成课堂上的引导者,促进者,激发者,帮助学生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1课前成立学习群和学习小组,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课前准备。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老师备课,讲课,学生听课完成课后作业,老师批改,最后完成了填鸭式教学。这对于其他传统性文化课程还能好一点,而对于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学生毫无参与感和實操体验,可以说收效甚微,甚至根本学不会。
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课前准备,那么效果要好很多。我们以《信息技术基础》里面的课程简单举个例子,比如下一堂课我们要讲Excel的制作。
课前我们在信息化教学平台提前建好的这门课程的班课里,老师把制作方法录制成微课发布上去,学生根据视频提前预习,并尝试制作。在等到上课的时候就不会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
2.2课堂上成立竞争小组,以实际案例为载体,设计趣味性情景教学。
像《信息技术基础》这一类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如果是干听干看老师讲述或者演示的话,不仅想要学会很难,想要集中精神认真学习都不容易,并且容易造成学生的盲目性,因为类似于这种数据化的课程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那如果我们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不拘泥于传授,而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设计多样而富有乐趣的情景式教育,就会轻松很多。
比如说这堂课需要学习的是Photoshop,如果只是听讲和看普通教程是没意思的,但是如果把视频教程的内容改成网络上流行的PS梗,那就有意思多了,例如把苏大强PS成吴彦祖的过程,或者是网上大家耳熟能详的搞笑P图,老师的实际操作,然后再带上讲解,让学生清晰明了,一学就会。看完教程,然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操练习,组与组之间比赛互相处理照片等等,一堂课既实用又充满趣味,课后学生也印象深刻,并且能够实际地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2.3课后的持续性沟通,趣味性或者有实用价值的作业布置。
经过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的老师的指导与实操,课后持续性加深印象是必不可少的。单纯的课本上的课后练习不完全适合信息技术的学科,所以老师与学生课后建立持续性联系是很有必要的。根据学生不同的强弱点,因材施教,用布置不一样的作业让学生加固已学课程的印象等方式。
比如说,让学生为学校毕业年级的学生做纪念PPT,或者让学生用PPT或者word为下一堂课尝试做教案,或者用Excel统计自己微信运动排行榜,做数据分析等等一些有实操性又有趣味性的课后作业。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改变固有的师生关系,让老师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更能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以致用,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以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实现“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会自己安装使用计算机外部设备,能够自己根据实际需求配置计算机。能够熟练的使用一种或多种输入法进行信息的录入。能够熟练的使用办公软件,完成图文排版,制作电子表格并对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管理,完成美观的精致的演示文稿。会使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基本的加工处理。能够了解计算机领域的前沿信息技术,能利用计算机快速获取有效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培养信息素养。 但是要能够用信息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圆满的完成课程任务,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在目前国内信息化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耕发展。
三、高职院校信息化课程建设的完善条件
3.1加深教师对信息化教学重要性的认知,提升其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高低是信息化课程效率高低的前提与关键,所以要想建设完善信息化课程必须先让教师深刻认知并重视信息化教学,然后经过学习培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多种方式培训学校现有的教师队伍,提升信息技术技能,这也是最根本的途径;二是适当的引进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专业技能。
3.2建立完整的信息化教学资源配套设施,转变教学主体,强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除了信息技术上以外,就是主体的不同。由以前的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当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变为让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过程由讲解说明的过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媒体作用也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用此来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3.3构建资源共享渠道,及时更新资源库,紧跟互联网发展。
要在“互联网+”时代,建设信息化课程,高职院校就应該构建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保证通畅的信息资源积累。在课程标准指引下,学校应该加强网络资源库的建设,让信息化资源系统化,让学生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拥有强大的资源保障。我们教师要紧跟互联网发展,及时更新自己了解的互联网资讯,了解当下互联网上学生们关注的事件与现象,保证我们教师与学生的零代沟,保持课前、课中、课后的乐趣和新鲜感。
四、结束语
总之,教学信息化,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信息化课堂教学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高职院校信息化课程的建设,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信息化课程建设的后期研究与探索中,高职院校应该总结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和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发,不断地探索与改进,努力寻找更多有利于信息化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完成对高职院校信息化课程效率提高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郭淑贞.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现状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5,08.
[2]张丹丹.高职院校信息化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A).现代信息科技,2018,09.
[3]何美武.高职高专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改革方案(J).信息系统工程,2010.7.20.
[4]赵丽,孙彬.高职院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