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动态地震数据采集器技术研究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ao1981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采集是地震信号数字化最为根本的环节,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地震信号采集的质量,并最终影响数据应用处理的结果。对地震数据采集而言,动态范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性能指标,它表示在把模拟地震信号转换为数字输出信号的过程中,所能够不失真转换的最大输入信号和最小输入信号的幅度跨度。地震动信号的幅度跨度很大,由监测几千公里之外的微弱地震信号到近场监测8级以上的大地震,总的动态范围达到了160dB以上,宽频带地震计的动态范围也达到了155dB以上。而现代广为使用的基于ΔΣAD(Analog-to-Digital Conv
其他文献
1970年以来,内蒙古地区连续发生了1976年和林格尔6.2、巴音木仁6.2、1979年五原6.0、1996年包头6.4级等地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所在的鄂尔多斯地块北缘已经成为华北北部地区中
第四届SWARM卫星工程科学大会(SWARM-2017)于2017年3月20-24日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班夫(Banff)举行。这是SWARM卫星星座发射后举办的第二次国际科学会议,其在轨成功运行3年多,成果丰
应中国全球地震台网建设预研项目的需求,对全球地震台网(Global Seismograph Network,GSN)的运行与维护、数据质量控制以及数据服务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研究表明:运维系统中,程序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部门应做好重大地震声像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等项工作。声像档案有声、有形,具有不可替代性、真实可信性和实用性。研究重大地震声像档案的管理
在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廊坊市迎来历史发展机遇,通过分析研究廊坊市在京津冀防震减灾领域的定位,探索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领域中的可行
以汶川8.0级地震震中(31°N,103.4°E)为中心,选取±20°范围的DEMETER卫星电离层电子浓度、电子温度参量,采用改进的图像信息(Modified Pattern Informatics)方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后,中国地震局组织专家经过系统的总结,认为300 km范围内震前只看到3%的前兆出现异常,震后再挖掘也只有6%的异常是客观事实,这可能是汶川地震没有预报,也没有办法预报的原因。但汶川地震后有部分学者提出了较多的前兆观测异常,说明300 km外前兆观测曾经看到异常现象。通过对汶川地震前的前兆观测异常清理,发现汶川8.0级地震前,在震源区外围出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