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平台,也不只是教师一个人主导的课堂。课堂离不开互动,互动离不开引导,引导离不开提问。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语文知识接受的渠道拓宽,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变得多样,课堂提问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原则角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13
有效的提问能够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构建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加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及时地增强信息交流效益,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重视课堂提问,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 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立足文本的原则
有效提问,要求教师吃透教材,一切提问立足于文本。
首先,得有效把握文章整体。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要有整体意识,注意问题设计的系统性,能够设计出思路清晰、指向明确的“问题链”。其次,要合理地拓展延伸。有效提问需要立足于文本,却又不拘泥于文本,要有相应的拓展,才能不断打开学生的思维,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烛之武退秦师》,根据文章内容“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教师可以介绍其中涉及的典故,但是这种教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法参与教学,久而久之就会觉得乏味;若是换一种方法,教师在课前设问:秦晋围郑的背景是什么?可以给出提示,文章含有典故,让学生自己分析文章。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教学效果也会愈加明显。
2.目的性原则
课堂时间毕竟短暂,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定要紧扣教学内容,紧抓教学目的,以便突出文章重点、突破文章难点。例如教学《祝福》,在讲解该文时,首先抓住标题“祝福”,谁祝福谁?祝福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祝福的场景、人物?分析文章,不难看出,文章中有关“祝福”的细节描写十分重要,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可以让学生了解祥林嫂的性格以及精神面貌的变化。我曾经就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第一次祥林嫂去鲁家祝福时,其精神面貌如何?第二次去鲁家,又是如何?捐门槛后,祥林嫂的精神面貌如何?祥林嫂是如何惨死在祝福的爆竹声之中?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抓住“祝福”,紧扣住了文章主要线索,逐步把学生的情感与思路引向深处,使他们能体会到在封建制度下祥林嫂悲惨的遭遇,从而产生共鸣。这种切题的、围绕文章重难点设计的、引人深思的问题才能真正落实教学目的。
3.开放性原则
这里的开放性指的是“一题多解”,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和培养学生以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去获取答案。例如大家很熟悉的《鸿门宴》,项羽在席间并未杀死刘邦,对此举到底是“君子之度”还是“妇人之仁”?教师可以不局限答案,不妄加定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判断。开放性设题,一方面摆脱了标准答案的禁锢,最大化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开拓了学生求异、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剖析历史,增强学生的史学素养和语文素养。
二、 提问角度,不同的提问角度会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1.直问。简而言之,直接提问,意思清晰明确,学生易懂。例如讲解《愚公移山》一文,“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一句,教师可以直接提问:何为孀妻?何为遗男?这样不仅直接让学生对“孀妻”和“遗男”两词加强重视,也能节省时间,直接切入,有利于文章顺利讲解。
2逆问。一般提问多采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的方式逆问,即从相反的方向提出假设,“不这么写可不可以”,这种文法直接突出矛盾,更引人深思,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再拿《失街亭》来看,如果马谡没有被“空城计”吓退,结果如何?这种虚拟性的问题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不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比较式提问。有比较有衡量才有高低之分、错对之分,语文授课时亦是同样的道理,比较事物异同才能更好地揣摩出事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才能更好地鉴赏文章。比如讲解《六一居士传》时,不妨提问:传记与记叙文、散文等有什么差异?该文章又与我们平时读的传记有什么异同?以便学生更好地参悟文章的写法以及主旨思想。
4.层进式提问。顾名思义,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铺叙和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延伸和深化。如朱自清的《背影》,文章富有大量的白描,那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文章有哪些细节描写是用来写父亲的背影的?分别是父亲什么时候的背影?“背影”有什么深刻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父亲什么的情感?这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断引导学生触及文章内涵。
当然还有其他提问角度,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角度切入,以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原则角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13
有效的提问能够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构建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加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及时地增强信息交流效益,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重视课堂提问,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 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立足文本的原则
有效提问,要求教师吃透教材,一切提问立足于文本。
首先,得有效把握文章整体。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要有整体意识,注意问题设计的系统性,能够设计出思路清晰、指向明确的“问题链”。其次,要合理地拓展延伸。有效提问需要立足于文本,却又不拘泥于文本,要有相应的拓展,才能不断打开学生的思维,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烛之武退秦师》,根据文章内容“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教师可以介绍其中涉及的典故,但是这种教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法参与教学,久而久之就会觉得乏味;若是换一种方法,教师在课前设问:秦晋围郑的背景是什么?可以给出提示,文章含有典故,让学生自己分析文章。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教学效果也会愈加明显。
2.目的性原则
课堂时间毕竟短暂,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定要紧扣教学内容,紧抓教学目的,以便突出文章重点、突破文章难点。例如教学《祝福》,在讲解该文时,首先抓住标题“祝福”,谁祝福谁?祝福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祝福的场景、人物?分析文章,不难看出,文章中有关“祝福”的细节描写十分重要,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可以让学生了解祥林嫂的性格以及精神面貌的变化。我曾经就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第一次祥林嫂去鲁家祝福时,其精神面貌如何?第二次去鲁家,又是如何?捐门槛后,祥林嫂的精神面貌如何?祥林嫂是如何惨死在祝福的爆竹声之中?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抓住“祝福”,紧扣住了文章主要线索,逐步把学生的情感与思路引向深处,使他们能体会到在封建制度下祥林嫂悲惨的遭遇,从而产生共鸣。这种切题的、围绕文章重难点设计的、引人深思的问题才能真正落实教学目的。
3.开放性原则
这里的开放性指的是“一题多解”,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和培养学生以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去获取答案。例如大家很熟悉的《鸿门宴》,项羽在席间并未杀死刘邦,对此举到底是“君子之度”还是“妇人之仁”?教师可以不局限答案,不妄加定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判断。开放性设题,一方面摆脱了标准答案的禁锢,最大化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开拓了学生求异、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剖析历史,增强学生的史学素养和语文素养。
二、 提问角度,不同的提问角度会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1.直问。简而言之,直接提问,意思清晰明确,学生易懂。例如讲解《愚公移山》一文,“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一句,教师可以直接提问:何为孀妻?何为遗男?这样不仅直接让学生对“孀妻”和“遗男”两词加强重视,也能节省时间,直接切入,有利于文章顺利讲解。
2逆问。一般提问多采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的方式逆问,即从相反的方向提出假设,“不这么写可不可以”,这种文法直接突出矛盾,更引人深思,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再拿《失街亭》来看,如果马谡没有被“空城计”吓退,结果如何?这种虚拟性的问题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不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比较式提问。有比较有衡量才有高低之分、错对之分,语文授课时亦是同样的道理,比较事物异同才能更好地揣摩出事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才能更好地鉴赏文章。比如讲解《六一居士传》时,不妨提问:传记与记叙文、散文等有什么差异?该文章又与我们平时读的传记有什么异同?以便学生更好地参悟文章的写法以及主旨思想。
4.层进式提问。顾名思义,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铺叙和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延伸和深化。如朱自清的《背影》,文章富有大量的白描,那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文章有哪些细节描写是用来写父亲的背影的?分别是父亲什么时候的背影?“背影”有什么深刻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父亲什么的情感?这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断引导学生触及文章内涵。
当然还有其他提问角度,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角度切入,以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