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小动物有妙招(一)

来源 :小读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妙招一: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要写好小动物,仔细观察少不了。
  什么?观察简单,人人都有一双眼睛,天天在看呢。
  呵呵,观察可是既简单又不简单。不信你瞧:“小乌龟一个脑袋,四条腿,还有一根小尾巴。”这个小作者是看了,但肯定没观察,因此写出来的文字就显得比较空洞。所谓观察,是要用心、仔细地去感受事物的特征,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会栩栩如生。
  怎么观察小动物呢?
  第一,观察要有顺序。一般按照从头到尾的順序观察,把身体分为头部、颈部、躯干、四肢和尾部等部分。这样,读者读后脑中就容易形成这个小动物的整体形象。
  第二,观察不仅指眼睛看,还包括耳听、鼻闻、嘴尝,以及身体的触觉,等等。综合调用这些手段后,你对小动物的感受就全面了。譬如,观察烧熟的小虾,除了眼睛看到的它的大小、颜色等,还可以尝尝它的滋味。
  第三,观察要注意抓住重点与特点,在与众不同的特别处多用心。比如:小白兔,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雪白的皮毛,三瓣嘴,红宝石般的眼睛,长而尖的耳朵,短尾巴,走路一蹦一跳。前面写小乌龟的那段文字,小作者就是没有抓住乌龟的特点。如果花点时间,抓住小乌龟会伸缩的脑袋、硬硬的壳等特点,写出来的文字就逼真了。
  另外,观察不是一会儿时间就完成的,有时得坚持一段时间,观察一段时间内小动物的变化。比如:有个同学写母鸡孵蛋,就连续观察了20天,最后用文字记叙了自己那段时间所观察到的现象。因为是亲眼所见,因而具体翔实。
  妙招二:抓住特点写小动物
  小朋友好,我给大家带来两条谜语,看谁最先猜出来:
  面孔像猫,起飞像鸟,天天上夜班,捕鼠本领高。
  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
  哈,很多小朋友一下就猜出来了,谜底分别是猫头鹰和螃蟹。
  大家怎么猜得这么准呢?那是因为,谜面准确地写出了小动物的特点。我们写小动物的作文也是一样,需要抓住它们的特点来写。
  什么是特点?就是这种小动物与别的小动物不一样的地方,特别的地方。比如猫头鹰,它跟别的鸟在外形上很明显的区别是面孔非常像猫。晚上捕捉田鼠是它的又一个特点,属于生活习性方面。现在请你想想,乌龟的特点是什么?金鱼的特点呢?
  怎么写好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呢?先要准确使用称呼小动物身体各部分的词语。比如“冠、喙、翼、蹄、蹼、前肢、鳞”等。再就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这叫言之有序。一般可以按照由上到下或由头到尾的顺序。还要注意的是,不一定每个部位都写到,要抓住最有特点的几个部位写。
  请看下面这段文字,你觉得是否写出了松鼠的特点,再看看它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想一想,你喜欢的那个小动物是什么样的?可以先画一画,再写一写。
  妙招三:抓住动作写动物
  猴子捞月、鸳鸯戏水、饿虎扑羊、鸡飞狗跳……这些成语你一定熟悉吧?是的,动物有各具特点的外形,也有风趣独特的动作。写好动作,同样是描写好动物的关键。
  同学们对课文《翠鸟》一定印象深刻,我们来看其中的一段文字:“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你们看,短短两句话,就将翠鸟的动作描写得生动传神。
  那么,怎么才能写好动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善于发现、捕捉动物的动作特点。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吃食、游戏、睡觉,不同的动物有各自不同的举止动作。同样是吃食,鸡啄着吃,青蛙吞虫用舌头勾卷,鸭子趴着,边吃边发出“叭叭”声……非常有意思。上面《翠鸟》中的这段文字,就抓住了翠鸟动作迅速、捕鱼专注的特点。当然,这些发现需要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其次,要选准动词。观察后的描写,就好比用文字进行拍摄,这其中,选准动词特别重要。“窜”“蹦”“跳”“爬”“扒”“蹬”“跺”
  “叼”“啃”“吞”“舔”“嚼”“撕”“啄”……这些词的运用得精心选择,符合动物的特点。《翠鸟》的作者就很注意这点,一个“贴”字准确地写出它飞行时与水面的距离,以及飞行本领的纯熟。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人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学校、教师及家长都极为看重数学教学。本文就如何基于网络学习空间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展开论述和探讨。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0-0032-02  引 言  近年
初夏时节的西北戈壁,晨曦微露。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空降兵某旅防空分队实战对抗训练即刻打响,数枚便携式导弹腾空而起、直奔靶机……近年来,该旅聚焦部队动散常态,融合信息优势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探索“网络+党建”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充分发挥组织功能,初步破解了动态分散条件下党课教育不及时、组织生活难落实、党员考评不精准等难题,部队党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旅党委多次被上级表彰为先进师旅级党委。
阐述了 STEAM教育理念,其核心在于多学科的整合,将知识的获取、方法和工具的利用,以及创新生产的过程有机统一,以系统联系的思维面对全球化、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指出发展STEAM课程是新时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新课程的实施为STEAM教学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以“光的折射”为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基于STEAM理念来设计创新课堂。
中国古代建筑屋面的转折处或屋面与墙面等的交接处,在屋面工程中是一个关键部位,由此产生了屋脊,着意使用瓦(或砖)、灰等材料做成砌筑物.除了具有防水的功能以外,屋脊很早就开始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并由此引发出一定的等级意义.一方面,屋脊勾勒出了建筑的整体轮廓,有较强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随着古代建筑的发展,逐渐在屋脊上施用兼具构造和装饰功能的脊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