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粉彩艺术是我国绘画史上的一朵奇葩。文章着眼于现代粉彩的创新,从工艺材质、装饰题材、艺术表现三个层面,作出探讨与分析,意在为现代粉彩的现实应用与不断发展提供思路与支持。
关键词:现代粉彩;创新;工艺;题材;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199-1
现代粉彩的发展得益于当代艺术的影响,为了与大众审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粉彩立足于当代艺术找到了同自身发展相适合的一条道路,从而完成了由传统粉彩向现代粉彩的转变。如不给粉彩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使其重塑生机,必然会遭到厌弃或淘汰,创新势在必行。因此,对现代粉彩的创新进行探讨,来对其在工艺、题材、艺术表现方面的创新突破作出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粉彩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粉彩在工艺材质上的创新表现
在创作初始,现代粉彩艺术家发现了许多的偶然效果。在工艺材质上,现代粉彩有着新的创新与突破,不但实现了对传统技艺精华的继承,且融入了时代精神,将新的生机注入到了粉彩艺术创作当中。在形式手法上,新工艺层出不清,且别具一格,如粉彩综合装饰、粉彩雪景、水点桃花等。同时,现代粉彩创作为寻求视觉突破和更为丰富的画面色彩,将粉彩本身的特性同其他绘画艺术特点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集百家之所长。如《松岩无岁月》粉彩瓷瓶,是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作品,其中就是将松石与书法印记有机的融合,通过国画写意山水和釉上粉彩装饰的搭配,来完成对一松一石的勾画,虽用墨有限,却笔法藏进,浓淡妇幼变化,画面明快雅洁、清新质朴,具有高洁永恒的文化意蕴和象征寓意。
二、现代粉彩在装饰题材上的创新表现
在装饰形式与题材上,传统粉彩较为固定,多事对人物、历史、花鸟及诗词中人物、神话传说、古典小说等特定题材的描绘。比较典型的有八仙、四美、喜鹊梅花图等,已经形成了一种约定的概念或程式。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受历史传统的影响,作品的题材与装饰不能够与时俱进,表现为对现实生活营养的缺乏。这样,作品在整体上就会给人以呆板质感,缺乏了时代感和生活气息,但这并非是对部分艺术精品的否定。为对这一情况进行改变,现代粉彩瓷画家摆脱了思想上的束缚,着眼于现实生活,来广泛收集艺术灵感,在作品的创作中,思路不断开拓,主观意念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进一步创新了装饰的题材。同时,也表现为更加广泛的装饰炫彩,更加多样化的表现形式,题材上,有古今人物、飞禽走兽、花鸟草虫、美景山川,但在表现上同传统装饰题材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尤其是自然的人格化表达,是创作者精神和心灵意识的产物,对形式美感的创新与追求成为作品的主要诉求。因此,当代粉彩瓷艺术在文化内涵与审美品位上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丰富,在进行历史典故的描绘时,不需要局限在对于某个特定或具体年代的表现,画中人物也可结合创作者的理解和需要加以表现,如夸张化的人物造型,这在传统粉彩瓷绘作品中是很少见的。这样,作品所呈现给人们的不再是传统的装饰习俗和语言形式,更强调的是一种美的熏陶与艺术境界,凸显了艺术气韵下的魅力格调。
三、现代粉彩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表现
现代粉彩瓷绘家为寻求新的意境,在表现形式上力求创新,在对传统粉彩用笔技能的突破的基础上,同西画中物体的结构表现相结合,注重对物体空间、块面和层次等的表现。通常来讲,大多现代粉彩瓷绘家在造型能力方面是很强的,在对人物神情、形态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朝着变形、夸张、概括的方向逐渐拓展,从而营造出可爱幽默、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且含蓄地彰显了现代社会的生活情趣。传统粉彩瓷绘在表现形式上较为单一,现代粉彩积极寻求突破,高温色釉粉彩瓷绘综合装饰的表现形式应运而生。如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宁钢教授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其在作品中就融入对高温色釉综合装饰表现形式的巧妙运用。同时,粉彩泼料法的出现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瓷绘泼料法的应用是对国画泼墨法的借鉴,作为中国传统技法的重要内容,泼墨浑厚潇洒,传承至当今社会。在实际的创作中,需首要着眼于对象外形和结构的描绘,将浓料、淡料泼于器物上,油汁和料色在釉面上流淌扩散,伴随料色的变化,就产生了艺术的灵感,或用油滴冲刷出料色流动的痕迹,来对湖石皱折和山体纹理进行表现,活用各种工具拓抹料色,来形成虚化的山体形态,加之起伏空白的保留,来给人烟雾飘动之感。
四、结语
现代粉彩与传统粉彩相比,确实有着很多的创新与突破,见证了粉彩艺术家门的坚持与执着。然而,时代发展的车轮并未停止,在粉彩艺术上,仍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来赋予其时代背景下的新元素。我们有理由相信,坚持将创新融入到粉彩艺术中,其必将永葆生机,更好地服务于新中国的文化传承与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杨丽,吴云玲.浅谈粉彩的艺术表现形式[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06).
[2]孙立丰.试论粉彩艺术的现代之路[J].佛山陶瓷,2013,(03).
[3]张春秋.浅析粉彩的装饰演变[J].景德镇陶瓷,2012,(17).
[4]王琰,杨丽.浅谈中国粉彩艺术创新[J].艺术鉴赏,2012,(05).
[5]刘小庆,李束娜.试论粉彩艺术的继承与创新[J].综合学术论坛,2011,(09).
作者简介:
熊丹青,女,江西南昌人,高级美术教师;付强,河北涿州人,高级美术教师。
关键词:现代粉彩;创新;工艺;题材;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199-1
现代粉彩的发展得益于当代艺术的影响,为了与大众审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粉彩立足于当代艺术找到了同自身发展相适合的一条道路,从而完成了由传统粉彩向现代粉彩的转变。如不给粉彩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使其重塑生机,必然会遭到厌弃或淘汰,创新势在必行。因此,对现代粉彩的创新进行探讨,来对其在工艺、题材、艺术表现方面的创新突破作出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粉彩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粉彩在工艺材质上的创新表现
在创作初始,现代粉彩艺术家发现了许多的偶然效果。在工艺材质上,现代粉彩有着新的创新与突破,不但实现了对传统技艺精华的继承,且融入了时代精神,将新的生机注入到了粉彩艺术创作当中。在形式手法上,新工艺层出不清,且别具一格,如粉彩综合装饰、粉彩雪景、水点桃花等。同时,现代粉彩创作为寻求视觉突破和更为丰富的画面色彩,将粉彩本身的特性同其他绘画艺术特点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集百家之所长。如《松岩无岁月》粉彩瓷瓶,是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作品,其中就是将松石与书法印记有机的融合,通过国画写意山水和釉上粉彩装饰的搭配,来完成对一松一石的勾画,虽用墨有限,却笔法藏进,浓淡妇幼变化,画面明快雅洁、清新质朴,具有高洁永恒的文化意蕴和象征寓意。
二、现代粉彩在装饰题材上的创新表现
在装饰形式与题材上,传统粉彩较为固定,多事对人物、历史、花鸟及诗词中人物、神话传说、古典小说等特定题材的描绘。比较典型的有八仙、四美、喜鹊梅花图等,已经形成了一种约定的概念或程式。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受历史传统的影响,作品的题材与装饰不能够与时俱进,表现为对现实生活营养的缺乏。这样,作品在整体上就会给人以呆板质感,缺乏了时代感和生活气息,但这并非是对部分艺术精品的否定。为对这一情况进行改变,现代粉彩瓷画家摆脱了思想上的束缚,着眼于现实生活,来广泛收集艺术灵感,在作品的创作中,思路不断开拓,主观意念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进一步创新了装饰的题材。同时,也表现为更加广泛的装饰炫彩,更加多样化的表现形式,题材上,有古今人物、飞禽走兽、花鸟草虫、美景山川,但在表现上同传统装饰题材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尤其是自然的人格化表达,是创作者精神和心灵意识的产物,对形式美感的创新与追求成为作品的主要诉求。因此,当代粉彩瓷艺术在文化内涵与审美品位上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丰富,在进行历史典故的描绘时,不需要局限在对于某个特定或具体年代的表现,画中人物也可结合创作者的理解和需要加以表现,如夸张化的人物造型,这在传统粉彩瓷绘作品中是很少见的。这样,作品所呈现给人们的不再是传统的装饰习俗和语言形式,更强调的是一种美的熏陶与艺术境界,凸显了艺术气韵下的魅力格调。
三、现代粉彩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表现
现代粉彩瓷绘家为寻求新的意境,在表现形式上力求创新,在对传统粉彩用笔技能的突破的基础上,同西画中物体的结构表现相结合,注重对物体空间、块面和层次等的表现。通常来讲,大多现代粉彩瓷绘家在造型能力方面是很强的,在对人物神情、形态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朝着变形、夸张、概括的方向逐渐拓展,从而营造出可爱幽默、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且含蓄地彰显了现代社会的生活情趣。传统粉彩瓷绘在表现形式上较为单一,现代粉彩积极寻求突破,高温色釉粉彩瓷绘综合装饰的表现形式应运而生。如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宁钢教授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其在作品中就融入对高温色釉综合装饰表现形式的巧妙运用。同时,粉彩泼料法的出现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瓷绘泼料法的应用是对国画泼墨法的借鉴,作为中国传统技法的重要内容,泼墨浑厚潇洒,传承至当今社会。在实际的创作中,需首要着眼于对象外形和结构的描绘,将浓料、淡料泼于器物上,油汁和料色在釉面上流淌扩散,伴随料色的变化,就产生了艺术的灵感,或用油滴冲刷出料色流动的痕迹,来对湖石皱折和山体纹理进行表现,活用各种工具拓抹料色,来形成虚化的山体形态,加之起伏空白的保留,来给人烟雾飘动之感。
四、结语
现代粉彩与传统粉彩相比,确实有着很多的创新与突破,见证了粉彩艺术家门的坚持与执着。然而,时代发展的车轮并未停止,在粉彩艺术上,仍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来赋予其时代背景下的新元素。我们有理由相信,坚持将创新融入到粉彩艺术中,其必将永葆生机,更好地服务于新中国的文化传承与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杨丽,吴云玲.浅谈粉彩的艺术表现形式[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06).
[2]孙立丰.试论粉彩艺术的现代之路[J].佛山陶瓷,2013,(03).
[3]张春秋.浅析粉彩的装饰演变[J].景德镇陶瓷,2012,(17).
[4]王琰,杨丽.浅谈中国粉彩艺术创新[J].艺术鉴赏,2012,(05).
[5]刘小庆,李束娜.试论粉彩艺术的继承与创新[J].综合学术论坛,2011,(09).
作者简介:
熊丹青,女,江西南昌人,高级美术教师;付强,河北涿州人,高级美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