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四川省重点产茶县,也是四川省无公害茶园基地之一。境内的北川苔子茶树生长旺盛,成品茶滋味纯,香气高。本文从北川茶叶产业现状入手,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北川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北川;茶产业;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1.031
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四川省重点产茶县,也是四川省无公害茶园基地之一。境内山地多、平坝少,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适合茶树生长。这里的茶树虫害少,生长旺盛,适应性强,茶芽肥壮,持嫩性强。成品茶滋味纯,香气高,耐冲泡,回味甘甜。北川茶历史悠久,始于唐、宋,产于北川县双潭乡(今香泉鄉)境内“龙潭子”的“绿昌明”茶,早在唐代就成为四川的八大名茶之一。
1产业现状
全县茶叶品种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北川苔子茶”为主,在茶叶基地建设过程中又引进了名山131、福田9号等优良品种。全县现有茶园7.24万亩,由于地处高山峡谷,茶园随海拔和地形变化,分布零散,单位产量相对较低,全年茶叶产量仅600~700吨。茶园主要分布在曲山、擂鼓、陈家坝、漩坪等乡(镇)。全县现有茶叶加工营销企业24家,专业合作社10家。
2存在的问题
虽然北川茶叶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全省茶区近年发展来看,北川茶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全省第1位,滑落到全省靠后位次。
2.1 茶园单产低
该县茶园大多是上世纪60年代种植的老茶树,树龄老化,树势退化严重。全县现有的良种茶园面积1.5万亩,仅占茶园总面积的21%左右,远低于全国50%的平均水平。
2.2 劳动效率低
该县现有茶农2.2万人,根据2014年统计,鲜茶产量655吨,人均产茶仅约30公斤,这反映出了该县茶叶生产劳动效率低的问题。
2.3 龙头企业规模小,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该县茶叶企业总体规模较小,抗市场风险能力低,融资较难,导致流动资金不足,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同时茶企加工设备落后,型号参差不齐、加工工艺落后,直接导致了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
2.4 品牌混杂,缺乏大龙头
目前,该县共有几十个注册商标,质量参差不齐,没有一个区域性的龙头企业来牵头发展,直接导致不能发挥出规模化生产的效应,也不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更不利于品牌的树立。
2.5 管理水平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劳动力价格大幅攀升,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仅剩老年人在家采茶。同时茶企对茶园管理投入不足,导致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茶园建设标准低。此外该县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少,造成茶叶新品种、新技术无人推广,影响了茶叶现代技术的推广应用。
2.6茶产品形式单一
该县主要以绿茶生产为主,且只采春茶,并以单芽为主,大宗茶开发严重滞后,大量夏秋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茶叶原料利用率低。此外,沒有开发茶叶深加工产品,茶产业链条短,茶叶产品附加值少。
3思考与建议
3.1 茶叶产业发展对北川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从该县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实施茶叶产业化经营,是形成该县区域特色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助农增收、振兴山区经济的必由之路。
3.2 名优茶与大宗茶
2012年以前,我国茶叶总产值以名优茶为主,销售几十斤名优茶就比销售1吨的大宗茶赚的多,以至于很多企业只做名优茶,很少做大宗茶。近年来,名优茶的价格大幅下跌,名优茶占茶叶总产值的比重也逐年下滑,大宗茶开始逐步上升。因此该县茶叶企业应把握市场走向,在发展名优茶的同时,把握住中低端茶叶市场,加大大宗茶的开发力度。
3.3 让茶园拴住茶农
该县茶农2.2万人,按2014年茶叶农业产值3800万元计算,每个茶农年产值约1727元,抵不上一个重体力农民工半个月的工资,让茶农常年守着茶园基本不可能。如果若要茶园“拴”住茶农,就需有一个管理得当的茶园,若每年每亩卖鲜茶可得4000元,那么10亩茶园年收益40000元,应该能“拴”住农户。因此如果政府以10亩茶园为起点出台扶持政策鼓励种植专业户从茶农手中流转土地,那么将会大大减少茶园管理粗放和撂荒的问题。
3.4 茶叶深加工
目前,该县夏秋两季茶叶处于无人采摘的情况,夏、秋茶资源浪费严重,因此除了传统茶生产以外,茶叶的深加工(茶饮料、茶食品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5 产品质量标准化
茶叶产品质量标准化应从加工技术入手,依据本地茶叶特点研发适宜的加工技术和选购合适的加工设备,从而实现技术和设备的标准化,进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类茶叶的生产标准,提出茶产品的评价指标,最终实现加工与产品的标准化。
3.6 茶产业的“互联网+”
如何应用“互联网+”营销“北川苔子茶”,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要管控生产,按严格的标准管控北川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茶叶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二是鼓励企业入网,全面开展网络营销,建设北川茶叶企业网站,加盟全国知名网站,加大企业网络营销培训;三是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返乡民工等开设个人网店,营销北川茶叶。
3.7 茶文化与茶品牌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当今消费者消费的已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 更多的是一种产品的文化。因此注入了浓厚文化底蕴的品牌才是永恒的。在营销中,要将北川几千年的羌族文化底蕴融合到茶叶产业中,使北川的茶叶更有灵魂、更有文化,更有故事,这样北川茶的品牌才能印在消费者脑子里。
参考文献
[1] 曲木史哈. 把握机遇挑战突破关键环节加快发展川茶产业[J].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5(02):10-11.
[2] 刘秋彬.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J]. 福建茶叶, 2014, 36(04):2-5.
作者简介:方文,本科学历,助理农艺师 ,研究方向:园艺。
关键词:北川;茶产业;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1.031
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四川省重点产茶县,也是四川省无公害茶园基地之一。境内山地多、平坝少,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适合茶树生长。这里的茶树虫害少,生长旺盛,适应性强,茶芽肥壮,持嫩性强。成品茶滋味纯,香气高,耐冲泡,回味甘甜。北川茶历史悠久,始于唐、宋,产于北川县双潭乡(今香泉鄉)境内“龙潭子”的“绿昌明”茶,早在唐代就成为四川的八大名茶之一。
1产业现状
全县茶叶品种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北川苔子茶”为主,在茶叶基地建设过程中又引进了名山131、福田9号等优良品种。全县现有茶园7.24万亩,由于地处高山峡谷,茶园随海拔和地形变化,分布零散,单位产量相对较低,全年茶叶产量仅600~700吨。茶园主要分布在曲山、擂鼓、陈家坝、漩坪等乡(镇)。全县现有茶叶加工营销企业24家,专业合作社10家。
2存在的问题
虽然北川茶叶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全省茶区近年发展来看,北川茶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全省第1位,滑落到全省靠后位次。
2.1 茶园单产低
该县茶园大多是上世纪60年代种植的老茶树,树龄老化,树势退化严重。全县现有的良种茶园面积1.5万亩,仅占茶园总面积的21%左右,远低于全国50%的平均水平。
2.2 劳动效率低
该县现有茶农2.2万人,根据2014年统计,鲜茶产量655吨,人均产茶仅约30公斤,这反映出了该县茶叶生产劳动效率低的问题。
2.3 龙头企业规模小,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该县茶叶企业总体规模较小,抗市场风险能力低,融资较难,导致流动资金不足,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同时茶企加工设备落后,型号参差不齐、加工工艺落后,直接导致了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
2.4 品牌混杂,缺乏大龙头
目前,该县共有几十个注册商标,质量参差不齐,没有一个区域性的龙头企业来牵头发展,直接导致不能发挥出规模化生产的效应,也不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更不利于品牌的树立。
2.5 管理水平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劳动力价格大幅攀升,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仅剩老年人在家采茶。同时茶企对茶园管理投入不足,导致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茶园建设标准低。此外该县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少,造成茶叶新品种、新技术无人推广,影响了茶叶现代技术的推广应用。
2.6茶产品形式单一
该县主要以绿茶生产为主,且只采春茶,并以单芽为主,大宗茶开发严重滞后,大量夏秋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茶叶原料利用率低。此外,沒有开发茶叶深加工产品,茶产业链条短,茶叶产品附加值少。
3思考与建议
3.1 茶叶产业发展对北川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从该县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实施茶叶产业化经营,是形成该县区域特色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助农增收、振兴山区经济的必由之路。
3.2 名优茶与大宗茶
2012年以前,我国茶叶总产值以名优茶为主,销售几十斤名优茶就比销售1吨的大宗茶赚的多,以至于很多企业只做名优茶,很少做大宗茶。近年来,名优茶的价格大幅下跌,名优茶占茶叶总产值的比重也逐年下滑,大宗茶开始逐步上升。因此该县茶叶企业应把握市场走向,在发展名优茶的同时,把握住中低端茶叶市场,加大大宗茶的开发力度。
3.3 让茶园拴住茶农
该县茶农2.2万人,按2014年茶叶农业产值3800万元计算,每个茶农年产值约1727元,抵不上一个重体力农民工半个月的工资,让茶农常年守着茶园基本不可能。如果若要茶园“拴”住茶农,就需有一个管理得当的茶园,若每年每亩卖鲜茶可得4000元,那么10亩茶园年收益40000元,应该能“拴”住农户。因此如果政府以10亩茶园为起点出台扶持政策鼓励种植专业户从茶农手中流转土地,那么将会大大减少茶园管理粗放和撂荒的问题。
3.4 茶叶深加工
目前,该县夏秋两季茶叶处于无人采摘的情况,夏、秋茶资源浪费严重,因此除了传统茶生产以外,茶叶的深加工(茶饮料、茶食品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5 产品质量标准化
茶叶产品质量标准化应从加工技术入手,依据本地茶叶特点研发适宜的加工技术和选购合适的加工设备,从而实现技术和设备的标准化,进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类茶叶的生产标准,提出茶产品的评价指标,最终实现加工与产品的标准化。
3.6 茶产业的“互联网+”
如何应用“互联网+”营销“北川苔子茶”,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要管控生产,按严格的标准管控北川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茶叶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二是鼓励企业入网,全面开展网络营销,建设北川茶叶企业网站,加盟全国知名网站,加大企业网络营销培训;三是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返乡民工等开设个人网店,营销北川茶叶。
3.7 茶文化与茶品牌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当今消费者消费的已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 更多的是一种产品的文化。因此注入了浓厚文化底蕴的品牌才是永恒的。在营销中,要将北川几千年的羌族文化底蕴融合到茶叶产业中,使北川的茶叶更有灵魂、更有文化,更有故事,这样北川茶的品牌才能印在消费者脑子里。
参考文献
[1] 曲木史哈. 把握机遇挑战突破关键环节加快发展川茶产业[J].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5(02):10-11.
[2] 刘秋彬.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J]. 福建茶叶, 2014, 36(04):2-5.
作者简介:方文,本科学历,助理农艺师 ,研究方向: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