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物理作为重要的自然基础性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应遵循怎样的原则,采取怎样的方法呢?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原则;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等,以渐进或突发的形式对现有信息进行新的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的过程。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基石,要培养创造能力首先要培养创新思维。本文仅对中学物理培养思维的原则与方法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即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创新、自主发展,教师则是把角色定位在“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首创性原则。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具有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思维,它除了具有一般思维的特征之外,还有最突出的两点:新颖性和独创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激励学生发表独特、首创的见解。
(三)求异性原则。
创造性思维不仅要培养辐合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寻找出尽可能新的具有独创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表现为求异性的特点。
(四)多样性原则。
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让学生依据信息广开思路,充分想象,为达到某一目标寻找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这就必然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要遵循以上四条原则,否则研究的目标会出现偏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难以培养。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依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结合物理学科特定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实践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创设宽松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上电路课时,我让学生画出班级中四个电键、七盏日光灯之间的连接,让学生自由的画到黑板上,只要你有与黑板上不同的连接方法,就可以画到黑板上,结果学生无拘无束,共画出了十几种连接,最后我再作评讲,并一一演示给学生看。甚至请学生上去把其中一盏日光灯去掉,看另一盏或另二盏灯同受一只电键控制的情况,这样,学生学习情绪很高。
(二)训练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有效结合。
如学到重力时,向学生提问:物体不受重力作用时,下列现象不存在的是:①人人跳起后,不会落到地上。②水从碗中倒不出来。③人可以倒着行走。④中学生将200千克的石头举不起来。这样一提问,好比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发展学生联想力和想象力。
创造性想象不是想入非非,它必须要沿着一定方向、目的而展开,必须接受抽象思维的指导和调节,创造性思维的新颖性就有创造性想象的成分。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后,我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当突然消失一切外力作用的时候,物体将:①马上停下来。②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运动一段路程后慢慢停下来。④运动状态不能确定。我们常见的物体是外力作用时的状态,在物体不受外力时,可依靠创造性想象,思考物体存在的状态。
(四)要加强七种能力的培养。
(1)培养观察能力。物理知识往往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才能获得,所以要想使学生学会物理,必须培养观察能力。无论在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操作实验,都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变化,同时我还要求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这样,使学生养成“见物思理”和“以物讲理”的习惯。
(2)培养注意能力。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注意力的强弱。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环境的创设”、“提问的设计”以及“课外知识的穿插”等手段,指导学生培养并提高注意力,使学生保持较长的兴奋状态。
(3)培养记忆能力。记忆力的强弱取决于注意力的强弱,我在培养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还在记忆方法的指导方面下了功夫。比如,某一章节学完以后,指导学生采用“列表法”,对所涉及的知识予以梳理归类,列成表格,既一目了然,便于对照,又培养了记忆力。
(4)培养实验操作能力。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我极重视“实验操作”,凡是教学内容能用实验操作的都安排学生去做,不仅如此,而且我还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让学生实验操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5)培养积累资料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应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资料的能力。首先教育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与物理知识有关的材料都注意积累,最终“厚积而薄发”;其次,指导学生利用剪报、摘录等方法,把资料分类。
(6)培养发问能力。培养学生的发问能力,让学生学会提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一环。所以,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并且指导学生如何提问。有时学生提出一个“好问题”,能够造成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认知冲突,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创造性思维就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7)培养讨论能力。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上差异很大,通过讨论甚至争论,能使学生的认知更加完善。在讨论时大家积极开动脑筋,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产生了智慧的火花,创造性思维被激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总之,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对此,我们务必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原则;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等,以渐进或突发的形式对现有信息进行新的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的过程。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基石,要培养创造能力首先要培养创新思维。本文仅对中学物理培养思维的原则与方法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即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创新、自主发展,教师则是把角色定位在“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首创性原则。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具有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思维,它除了具有一般思维的特征之外,还有最突出的两点:新颖性和独创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激励学生发表独特、首创的见解。
(三)求异性原则。
创造性思维不仅要培养辐合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寻找出尽可能新的具有独创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表现为求异性的特点。
(四)多样性原则。
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让学生依据信息广开思路,充分想象,为达到某一目标寻找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这就必然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要遵循以上四条原则,否则研究的目标会出现偏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难以培养。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依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结合物理学科特定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实践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创设宽松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上电路课时,我让学生画出班级中四个电键、七盏日光灯之间的连接,让学生自由的画到黑板上,只要你有与黑板上不同的连接方法,就可以画到黑板上,结果学生无拘无束,共画出了十几种连接,最后我再作评讲,并一一演示给学生看。甚至请学生上去把其中一盏日光灯去掉,看另一盏或另二盏灯同受一只电键控制的情况,这样,学生学习情绪很高。
(二)训练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有效结合。
如学到重力时,向学生提问:物体不受重力作用时,下列现象不存在的是:①人人跳起后,不会落到地上。②水从碗中倒不出来。③人可以倒着行走。④中学生将200千克的石头举不起来。这样一提问,好比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发展学生联想力和想象力。
创造性想象不是想入非非,它必须要沿着一定方向、目的而展开,必须接受抽象思维的指导和调节,创造性思维的新颖性就有创造性想象的成分。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后,我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当突然消失一切外力作用的时候,物体将:①马上停下来。②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运动一段路程后慢慢停下来。④运动状态不能确定。我们常见的物体是外力作用时的状态,在物体不受外力时,可依靠创造性想象,思考物体存在的状态。
(四)要加强七种能力的培养。
(1)培养观察能力。物理知识往往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才能获得,所以要想使学生学会物理,必须培养观察能力。无论在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操作实验,都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变化,同时我还要求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这样,使学生养成“见物思理”和“以物讲理”的习惯。
(2)培养注意能力。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注意力的强弱。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环境的创设”、“提问的设计”以及“课外知识的穿插”等手段,指导学生培养并提高注意力,使学生保持较长的兴奋状态。
(3)培养记忆能力。记忆力的强弱取决于注意力的强弱,我在培养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还在记忆方法的指导方面下了功夫。比如,某一章节学完以后,指导学生采用“列表法”,对所涉及的知识予以梳理归类,列成表格,既一目了然,便于对照,又培养了记忆力。
(4)培养实验操作能力。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我极重视“实验操作”,凡是教学内容能用实验操作的都安排学生去做,不仅如此,而且我还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让学生实验操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5)培养积累资料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应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资料的能力。首先教育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与物理知识有关的材料都注意积累,最终“厚积而薄发”;其次,指导学生利用剪报、摘录等方法,把资料分类。
(6)培养发问能力。培养学生的发问能力,让学生学会提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一环。所以,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并且指导学生如何提问。有时学生提出一个“好问题”,能够造成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认知冲突,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创造性思维就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7)培养讨论能力。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上差异很大,通过讨论甚至争论,能使学生的认知更加完善。在讨论时大家积极开动脑筋,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产生了智慧的火花,创造性思维被激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总之,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对此,我们务必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