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某井工矿为例,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根据现场工况以及相关规范和经验,设计了该矿的矿井排水系统。该设计研究可为同类型井工矿提供排水系统的设计参考,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复杂地质条件;井工矿;排水系统;设计
1 矿井涌水
1.1 概述
(1)自然地理
本矿井位于辽河平原西侧,地势稍有起伏,无高山,一般为平缓低山丘陵及第四纪洪冲积平原,地表绝大多数为农田,一般标高为+80~+120m。地势最高处位于煤田西南后部的旧门山,其标高为130.30m。
矿井内无较大河流,只是在矿井外的西南有一条小河,为李家河,未流经本矿井。而在矿井的中部、北部和南部有许多人工渠和季节性冲沟;主要有一道河、二道河等。在矿井的西南大平煤矿境内有三台子水库,集水面积为140km2,水库最大面积14 km2,储水量4900万m3,标高+83.5m;水库一般面积8 km2,储水量1500万m3,标高+81.0m。水库水的主要来源,除季节性冲沟汇集外,主要靠南部李家河和康平西泡子水库溢洪通过人工渠道注入。排水主要靠人工渠进行调节,调节水量500万m3。
本区年平均降水量877.4mm,年最大降水量1518.6mm,年最小降水量为556.2mm,降水多集中于7、8、9三个月。
(2)矿井划分三个含水层,现分述如下:1)第四系洪积含水层;2)白垩系砂岩、砂砾岩承压含水层;3)白垩系底部砂岩、砂砾岩承压含水层
(3)涌水量:矿井正常涌水量为63.9m3/h,最大矿井涌水量为102.2m3/h。
1.2 矿山技术条件
矿井产量为2.40Mt/a,矿井开采最大深度为-480m,副井井口标高为+99.91m,排水高度为580m。
煤矿排水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关系到矿井能否正常生产,同时关系到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在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1]。
矿井全部涌水由井底车场附近的中央水泵房一次排到地面.一部分矿井水可以作为地面灌浆站用水,排水管路沿副井井筒敷设到井口。
2 排水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1)水泵最小排水能力计算:根据《矿井规程》[2]的规定:每组水泵的排水能力必须在20小时内将24小时的正常涌水排除。正常涌水时,工作水泵最小排水能力应为:,Qr=63.9 m3/h, =24×63.9/20= 76.68 m3/h。最大涌水时,工作水泵的排水能力应为:Qrˊ=,Qbˊ=24×102.2/20=122.6 m3/h。
(2)水泵扬程的估算:,k:管道损失系数,取1.1;:排水高度,取井筒垂高,580m;:吸水高度,Hx=5m。Hb =1.1×(580+5)=643.5m。根据计算选用QKSG--75型矿用潜水泵
(3)水泵台数的确定:正常涌水时的工作水泵台数: = Qb /Qn=76.68/750=1台,取N1=1台工作水泵台数=1×70%=0.7。取=1 為备用水泵台数。最大涌水时的各种水泵台数: =122.6 /750=0.16 台。=0.25台。取=1台为检修泵。故水泵的总台数为:n==1+1+1=3台。综上所述:设计矿井选用QKSG--75型矿用潜水泵三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3 水泵房的设计
3.1 水泵房支护方式和起重设备
水泵房采用料石砌碹,在水泵房上部安装起重梁供检修水泵及电机使用。
3.2 水泵房的位置
矿井的主排水泵房应设在井底车场副井附近。主要设计原则如下:1)运输巷道有朝向井底车场的坡度,便于井下涌水沿运输巷道的排水沟流至水泵房附近的水仓中。2)副井一般都是进风井,靠近副井的水泵房将有足够的新鲜风流,有利于电机的冷却。3)连通水泵房与副井井筒的斜巷出口处有平台,罐笼可停靠在平台处装卸设备,为便于运输,斜巷内可设钢轨及手摇绞车,轨道间设人行台阶。4)减少排水管长度,从而减少阻力损失。5)水泵房地面标高比井底车场轨面高0.5m,地面应向吸水井一侧有1%的坡度。
3.3 水泵房规格尺寸的计算
在泵房内水泵应顺着水泵房的横轴向排列,泵房轮廓尺寸应根据安装设备的最大外形尺寸,通道宽度和安装检修条件等确定。
(1)水泵房长度的确定:,式中:n:水泵台数,n =3;L’:水泵机组的总长度,L`=5.2 m;l:水泵机组的净空距离,取1.5 m;L=3×5.2+1.5×(3+1)=21.6 m。
(2)水泵房的宽度:,式中::水泵基础宽度,取2.0 m;:水泵基础边到有轨一侧墙壁的距离,取2.0m;:水泵基础边到吸水井墙壁的距离,取1.0m;则B=2+2+1=5 m。
(3)泵房的高度应满足检修时的高度,由手册查得:泵房的高度为4.2m。
4 水仓设计
矿井主要水仓是由两个独立的巷道组成,分别为主、副水仓,当一个进行清理时,另一个能正常使用,设计将水仓布置在水泵房的一侧[3]。
主、副水仓的总容量是按规定应能容纳矿井8小时的正常涌水,为了方便涌水中的泥沙得到充分沉淀,水在水仓中流速不大于0.005m/s,在水仓中流动的时间不少于6小时,此处取7小时,故每个水仓的长度为:=3600×0.005×6=126 m。以防最大涌水时之需,本设计取L=130m。水仓断面为:,式中:S:水仓的断面,㎡;V:水仓容积,,(8小时的正常涌水量);所以,S =8×63.9/(2×130)=2㎡。
取水仓的断面7㎡,巷道采用锚喷支护。另外,水仓顶板的标高应低于水仓入口处水沟的底板标高,清理水仓的工作由人工来完成。所以水仓内设有轨道,水仓入口处还设有小绞车作为清理水仓时提拉矿车用。
5 结论:
煤矿排水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关系到矿井能否正常生产,同时关系到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财产安全。
通过本文中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井工矿的排水系统设计,并同时参考规范和经验,设计得到的排水系统完全符合实际要求。该设计可为同类型矿井提供排水系统设计参考。
参考文献:
[1]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M].第1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 煤矿安全规程[M].第1版.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3] 阎海鹏,黄江宁.采煤工艺.第1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复杂地质条件;井工矿;排水系统;设计
1 矿井涌水
1.1 概述
(1)自然地理
本矿井位于辽河平原西侧,地势稍有起伏,无高山,一般为平缓低山丘陵及第四纪洪冲积平原,地表绝大多数为农田,一般标高为+80~+120m。地势最高处位于煤田西南后部的旧门山,其标高为130.30m。
矿井内无较大河流,只是在矿井外的西南有一条小河,为李家河,未流经本矿井。而在矿井的中部、北部和南部有许多人工渠和季节性冲沟;主要有一道河、二道河等。在矿井的西南大平煤矿境内有三台子水库,集水面积为140km2,水库最大面积14 km2,储水量4900万m3,标高+83.5m;水库一般面积8 km2,储水量1500万m3,标高+81.0m。水库水的主要来源,除季节性冲沟汇集外,主要靠南部李家河和康平西泡子水库溢洪通过人工渠道注入。排水主要靠人工渠进行调节,调节水量500万m3。
本区年平均降水量877.4mm,年最大降水量1518.6mm,年最小降水量为556.2mm,降水多集中于7、8、9三个月。
(2)矿井划分三个含水层,现分述如下:1)第四系洪积含水层;2)白垩系砂岩、砂砾岩承压含水层;3)白垩系底部砂岩、砂砾岩承压含水层
(3)涌水量:矿井正常涌水量为63.9m3/h,最大矿井涌水量为102.2m3/h。
1.2 矿山技术条件
矿井产量为2.40Mt/a,矿井开采最大深度为-480m,副井井口标高为+99.91m,排水高度为580m。
煤矿排水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关系到矿井能否正常生产,同时关系到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在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1]。
矿井全部涌水由井底车场附近的中央水泵房一次排到地面.一部分矿井水可以作为地面灌浆站用水,排水管路沿副井井筒敷设到井口。
2 排水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1)水泵最小排水能力计算:根据《矿井规程》[2]的规定:每组水泵的排水能力必须在20小时内将24小时的正常涌水排除。正常涌水时,工作水泵最小排水能力应为:,Qr=63.9 m3/h, =24×63.9/20= 76.68 m3/h。最大涌水时,工作水泵的排水能力应为:Qrˊ=,Qbˊ=24×102.2/20=122.6 m3/h。
(2)水泵扬程的估算:,k:管道损失系数,取1.1;:排水高度,取井筒垂高,580m;:吸水高度,Hx=5m。Hb =1.1×(580+5)=643.5m。根据计算选用QKSG--75型矿用潜水泵
(3)水泵台数的确定:正常涌水时的工作水泵台数: = Qb /Qn=76.68/750=1台,取N1=1台工作水泵台数=1×70%=0.7。取=1 為备用水泵台数。最大涌水时的各种水泵台数: =122.6 /750=0.16 台。=0.25台。取=1台为检修泵。故水泵的总台数为:n==1+1+1=3台。综上所述:设计矿井选用QKSG--75型矿用潜水泵三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3 水泵房的设计
3.1 水泵房支护方式和起重设备
水泵房采用料石砌碹,在水泵房上部安装起重梁供检修水泵及电机使用。
3.2 水泵房的位置
矿井的主排水泵房应设在井底车场副井附近。主要设计原则如下:1)运输巷道有朝向井底车场的坡度,便于井下涌水沿运输巷道的排水沟流至水泵房附近的水仓中。2)副井一般都是进风井,靠近副井的水泵房将有足够的新鲜风流,有利于电机的冷却。3)连通水泵房与副井井筒的斜巷出口处有平台,罐笼可停靠在平台处装卸设备,为便于运输,斜巷内可设钢轨及手摇绞车,轨道间设人行台阶。4)减少排水管长度,从而减少阻力损失。5)水泵房地面标高比井底车场轨面高0.5m,地面应向吸水井一侧有1%的坡度。
3.3 水泵房规格尺寸的计算
在泵房内水泵应顺着水泵房的横轴向排列,泵房轮廓尺寸应根据安装设备的最大外形尺寸,通道宽度和安装检修条件等确定。
(1)水泵房长度的确定:,式中:n:水泵台数,n =3;L’:水泵机组的总长度,L`=5.2 m;l:水泵机组的净空距离,取1.5 m;L=3×5.2+1.5×(3+1)=21.6 m。
(2)水泵房的宽度:,式中::水泵基础宽度,取2.0 m;:水泵基础边到有轨一侧墙壁的距离,取2.0m;:水泵基础边到吸水井墙壁的距离,取1.0m;则B=2+2+1=5 m。
(3)泵房的高度应满足检修时的高度,由手册查得:泵房的高度为4.2m。
4 水仓设计
矿井主要水仓是由两个独立的巷道组成,分别为主、副水仓,当一个进行清理时,另一个能正常使用,设计将水仓布置在水泵房的一侧[3]。
主、副水仓的总容量是按规定应能容纳矿井8小时的正常涌水,为了方便涌水中的泥沙得到充分沉淀,水在水仓中流速不大于0.005m/s,在水仓中流动的时间不少于6小时,此处取7小时,故每个水仓的长度为:=3600×0.005×6=126 m。以防最大涌水时之需,本设计取L=130m。水仓断面为:,式中:S:水仓的断面,㎡;V:水仓容积,,(8小时的正常涌水量);所以,S =8×63.9/(2×130)=2㎡。
取水仓的断面7㎡,巷道采用锚喷支护。另外,水仓顶板的标高应低于水仓入口处水沟的底板标高,清理水仓的工作由人工来完成。所以水仓内设有轨道,水仓入口处还设有小绞车作为清理水仓时提拉矿车用。
5 结论:
煤矿排水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关系到矿井能否正常生产,同时关系到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财产安全。
通过本文中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井工矿的排水系统设计,并同时参考规范和经验,设计得到的排水系统完全符合实际要求。该设计可为同类型矿井提供排水系统设计参考。
参考文献:
[1]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M].第1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 煤矿安全规程[M].第1版.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3] 阎海鹏,黄江宁.采煤工艺.第1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