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具有创造性的学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后备军。进行创新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的重要途径,而创新教育离不开创造型教师。文章对创造型教师的含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并从创设宽松的教育环境、组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进行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参与科学的教育研究等方面来论述如何培养创造型教师,为教师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创造型教师;创造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5-0070-01
当今社会正处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时代。当今教育亟需思考如何来应对科技变革和知识爆炸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的教师对知识“四分五裂”,要求学生通过“机械记忆、反复练习”来掌握知识,这显然不是目前时代发展和学生生活的需要。可见,进行创新教育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然而创新教育离不开创造型教师。要进行创新教育,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就要有创造型教师。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具有创造性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探讨创造型教师及其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创造型教师的含义
中外学者对创造型教师这一概念的含义有不同的阐述。美国创造教育的权威史密斯认为创造型教师是吸取教育科学提供的新知识,在课堂中积极运用并能发现新的实际方法的教师。中国学者季诚钧认为创造型教师是有层次之分的,分为基本层次和创造层次,他认为创造型教师是能遵循现代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能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并进行教育科研的教师。另一位中国学者何齐宗认为创造型教师有两个特点,首先创造型教师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其次他能发现学生的创造性,并予以尊重、鼓励和培养。以上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造型教师的含义进行了解读。
二、创造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一)创新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教师习惯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教师是主体,要求学生服从教师的权威。这种“模式化教育”使得学生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型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能够根据学生的经验、兴趣、基础和能力进行教学,用自身的示范去积极影响学生。
(二)恰当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并没有恰当的教法,倾向于按照课本将知识“满堂灌输”,并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过分强调书本知识使学生与生活实践脱节。老师和学生只追求分数,造成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创造型教师能够真正运用好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创造型教师会提前根据学习材料设置好一系列问题,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
(三)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师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大多数教师只具有所从教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如,中学英语老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只关注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方面是不行的,还要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要在课堂中渗透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教师成为创造型教师的基础,这种结构应该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创造型教师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良好的互动关系非常重要,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往教师用权威来管理学生,在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不能感受到民主和自由,只有强制和压抑,更谈不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创造型教师会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如地位平等、彼此尊重、互相信任、共同合作等。
三、创造型教师的培养
(一)创设宽松的教育环境。
如同培养语言人才要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一样,培养创新型教师需要有一个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来使其成长。在这个环境里人人崇尚创新,推陈出新,不会墨守成规,每个老师都将创新意识扎根在自己的头脑中,才能更容易地培养出创造型教师。
(二)组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
创造型教师的培养需要一定的过程,通过组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够更快地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教师。教师之间现场观摩或者共同分析教学录像等交流活动能够使经验欠缺的老师快速成长。组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年轻教师能够学得优秀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
(三)进行教师的自我反思。
科学的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師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创造型教师的培养不仅是基本的教学反思,而且是进行批判的反思。这多出了创造性教育的思想,在批判性反思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思考,注重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以及他们的创造性表现。
(四)参与科学的教育研究。
有一线教师参与的教育研究的目的更多的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因此创造型教师需要具有教育科研的能力。在参与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大胆的探索,在一定的教育情境里反复验证,获得成功的经验,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或者总结出新的教学内容,成长为创造型教师。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创新教育离不开创造型教师。创造型教师具有创造的教育理念,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基本特征,另外可以通过创设宽松的教育环境、组织教师间合作交流、进行教学反思和参与教育研究等方式来培养创造型教师。
参考文献
[1] 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38-240.
[2] 季诚钧.创造型教师:一个值得推广的概念[J].教师教育研究,2006,(2):45.
[3] 何齐宗.创造教育新论[J].江西教育科研,2002,(10):4.
[4] 梁晓燕.创造型教师及其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8.
[5] 刘倩.创造型教师及其自主成长[J].教师教育论坛,2006,(11):29.
关键词: 创造型教师;创造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5-0070-01
当今社会正处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时代。当今教育亟需思考如何来应对科技变革和知识爆炸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的教师对知识“四分五裂”,要求学生通过“机械记忆、反复练习”来掌握知识,这显然不是目前时代发展和学生生活的需要。可见,进行创新教育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然而创新教育离不开创造型教师。要进行创新教育,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就要有创造型教师。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具有创造性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探讨创造型教师及其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创造型教师的含义
中外学者对创造型教师这一概念的含义有不同的阐述。美国创造教育的权威史密斯认为创造型教师是吸取教育科学提供的新知识,在课堂中积极运用并能发现新的实际方法的教师。中国学者季诚钧认为创造型教师是有层次之分的,分为基本层次和创造层次,他认为创造型教师是能遵循现代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能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并进行教育科研的教师。另一位中国学者何齐宗认为创造型教师有两个特点,首先创造型教师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其次他能发现学生的创造性,并予以尊重、鼓励和培养。以上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造型教师的含义进行了解读。
二、创造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一)创新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教师习惯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教师是主体,要求学生服从教师的权威。这种“模式化教育”使得学生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型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能够根据学生的经验、兴趣、基础和能力进行教学,用自身的示范去积极影响学生。
(二)恰当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并没有恰当的教法,倾向于按照课本将知识“满堂灌输”,并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过分强调书本知识使学生与生活实践脱节。老师和学生只追求分数,造成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创造型教师能够真正运用好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创造型教师会提前根据学习材料设置好一系列问题,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
(三)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师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大多数教师只具有所从教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如,中学英语老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只关注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方面是不行的,还要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要在课堂中渗透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教师成为创造型教师的基础,这种结构应该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创造型教师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良好的互动关系非常重要,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往教师用权威来管理学生,在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不能感受到民主和自由,只有强制和压抑,更谈不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创造型教师会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如地位平等、彼此尊重、互相信任、共同合作等。
三、创造型教师的培养
(一)创设宽松的教育环境。
如同培养语言人才要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一样,培养创新型教师需要有一个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来使其成长。在这个环境里人人崇尚创新,推陈出新,不会墨守成规,每个老师都将创新意识扎根在自己的头脑中,才能更容易地培养出创造型教师。
(二)组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
创造型教师的培养需要一定的过程,通过组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够更快地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教师。教师之间现场观摩或者共同分析教学录像等交流活动能够使经验欠缺的老师快速成长。组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年轻教师能够学得优秀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
(三)进行教师的自我反思。
科学的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師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创造型教师的培养不仅是基本的教学反思,而且是进行批判的反思。这多出了创造性教育的思想,在批判性反思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思考,注重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以及他们的创造性表现。
(四)参与科学的教育研究。
有一线教师参与的教育研究的目的更多的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因此创造型教师需要具有教育科研的能力。在参与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大胆的探索,在一定的教育情境里反复验证,获得成功的经验,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或者总结出新的教学内容,成长为创造型教师。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创新教育离不开创造型教师。创造型教师具有创造的教育理念,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基本特征,另外可以通过创设宽松的教育环境、组织教师间合作交流、进行教学反思和参与教育研究等方式来培养创造型教师。
参考文献
[1] 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38-240.
[2] 季诚钧.创造型教师:一个值得推广的概念[J].教师教育研究,2006,(2):45.
[3] 何齐宗.创造教育新论[J].江西教育科研,2002,(10):4.
[4] 梁晓燕.创造型教师及其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8.
[5] 刘倩.创造型教师及其自主成长[J].教师教育论坛,200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