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宣纸产生于中国乡土社会,也发展壮大于中国乡土社会。在中国古代社会,凭借着中国乡土社会独特的优势,宣纸发展迅速,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十分深远。在现代化社会中,随着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变迁,宣纸文化逐渐衰落,宣纸文化传承面临很大挑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通过对宣城泾县小岭村实地调查,结合《乡土中国》文本,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经综合研究后总结分析问题后得出结论。以中国乡土社会对中国对宣纸的影响的角度,为正处于困境中的宣纸文化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关键词:宣纸研究;乡土社会;文化变迁;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38-03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费孝通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论断。所谓乡土社会,是与城市城镇社会相对应的乡村乡镇社会,其居民可被称为乡下人。乡土社会在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中是占绝对地位的。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对中国的传统乡土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准确的概括,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传统乡土社会的文化面貌。其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深刻剖析,对于我们探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文化有很大启示作用。
宣纸起源于宣城地区的乡村地区,它是中国古代乡土社会的产物,乡土文化对宣纸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笔者将通过解剖宣城地区乡土社会结构与文化特征,来了解宣纸的发展历史和传承。
一、宣纸的产生
宣纸,一般认为产生于宣城泾县小岭村,发明者为小岭曹氏。清乾隆年间重修《小岭曹氏宗谱》中就记载:
“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从十三宅,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法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
但实际早于宋末时期的史料中也有关于宣纸的记载,据《旧唐书》所载:
天宝元年三月,擢为陕郡太守、水陆转远使。自西汉及隋,有运渠自关门西抵长安,以通山东租赋。奏请于咸阳拥渭水作兴成堰,截灞、浐水旁东注,至关西永丰仓下与渭合。于长安城东九里长乐坡下、浐水之上架苑墙,东面有望春楼,楼下穿广运潭以通舟楫,二年而成。……宣城郡船,即空青石、纸、笔、黄连……
虽不能由此就断定宣城郡的纸就是宣纸,但是这段文字已经明确指出唐朝时宣城郡盛产纸笔。又据唐朝著名书画评论家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卷二记载:“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可见唐朝已经有“宣纸”这个称号,而且宣纸在当时确实十分有名,并备受文人青睐。又据《小岭曹氏族谱》中《五九公传》:“我泾宣纸,名驰宇内,实惟曹氏为独得之秘。”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可知宣纸应该在唐朝之时已经出现雏形,且相较其他纸类已经具有优势。最终在宋末时期时期,曹氏祖先迁居泾县小岭地区,凭借着其独到创新,使宣纸工艺技艺更加成熟,最终使宣纸能够在中国,甚至是在大中华文化圈有巨大影响。
由于史料文字记载十分匮乏,宣纸究竟起源于何时,仍然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我们所称呼的宣纸,它的生产技术应该是发源于曹氏迁居宣城小岭地区之后,并最终兴起于宣城的乡土社会之中。宣纸既然产生于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之中,它必然是离不开中国乡土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二、宣城乡土社会对宣纸产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为生产宣纸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据《小岭曹氏宗谱》中《兴文会引》一文所记载:
“吾族始祖大三公徙居小岭,来自春谷虬川五百余年,于兹已递传二十有一世矣,绳绳继继数千余户,不可谓不繁,而人文蔚起卒少,概见者曰,山陬僻壤清淑之所不锺。……
中国传统手工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它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是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手工业经济只是农业经济的一种补充,作为农民的副业而存在,利润自然不是中国传统手工业的追求目标。但是这个特点的前提是建立在该地区农业十分发达,完全能够实现家庭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若这片地区的自然环境不适宜农业生产,那么这块地区的民众就会选择从事其他行业来谋生,像手工业和商业。由《小岭曹氏宗谱》中《兴文会引》一段文字记载可知,小岭地区是“山陬僻壤”之地,自然以农业为根基是难以为继的。实际上,我们依据现代地理学知识,可以知道宣城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皖南山区的过渡地带,皖南丘陵是江南丘陵的一部分,传统农业是难以为继的。
笔者走访了小岭村的传统古法宣纸生产作坊,在当地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到古法宣纸的生产工艺。古法宣纸生产工艺十分复杂,其主要生产步骤主要分为纸浆的制作和纸张抄制两大部分,其中纸浆的制作分为皮料浆制作和草料浆制作两大部分。皮料浆制作主要材料是青檀树皮,草料浆的制作主要材料是沙田稻草,这两个制作过程十分复杂费时,各自包含几十个步骤,总共有过百道工序,完成一批宣纸要历时数年,工艺难度巨大。
由此可知宣纸生产具有区域独特性,宣纸生产需要大量的青檀树皮、沙田稻草。由于宣城地区位于江南丘陵地区,据笔者的实地调研,当地村庄一般都是倚山坐落,山上一般种植着青檀树,山脚下是村庄,在往下就是平地,平地地区分布着广袤的农田,能够满足沙田稻草的需要。宣纸是宣城地区独特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这是相比城镇社会的巨大优势。
(2)中国古代乡土社会是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兴盛地;
中国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其中民间手工业主要为个体经营。中国民间手工业主要是农业的辅助,故主要分布在农村。
中国古代农村社会有着众多的手工业分布,这些手工业多数为资源导向性或者劳动力导向型手工业,广袤的农村有着充足的煤矿、瓷土、陶土、木材等资源,所以中国古代农村乡镇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小型陶瓷作坊、砖窑、铸铁作坊等手工业经营地,宣纸产业同样也是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农村地区市场也是十分广阔,像砖、铁制品等都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但是宣纸产业的市场却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 (3)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宣纸产业能够面向城镇广阔的市场;
中国古代城乡二元结构中,以城镇为中心,四周环绕着众多的乡村,形成了众星捧月之势,城镇与乡村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城镇既通过乡村为其输送资源,也发挥作为区域内交易中心的作用,促进商品的流通来满足乡村地区人员的多样生活需求。中国传统手工业中的官营手工业规模较大,官营手工业的分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位于城镇地区;另一种就是,原先在乡村地区兴起的官营手工业,吸引周围地区的消费者,形成聚拢效应,最终在逐渐聚拢成城镇。与官营手工业相反,民间手工业多分布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之中,这里不仅是有着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优势,还有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农村多是环绕在城镇周边,这样目标消费人群就既能包括乡下人还能包括城里人,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宣纸又不同了,宣纸的消费群体主要在城镇,因为纸的用途特殊性,消费群体需要较高的教育水平,乡土社会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没有文字的社会,这在《乡土中国》中的《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中已经详细论及了。但这并不表明宣纸生产没有市场优势,由于中国古代城乡结构,乡村与城镇的距离十分接近,同时宣纸的可保存时间又长,尽管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也能将宣纸运输出至城市或城镇之中,满足宣纸的市场需求。
(二)消极影响
这些手工业分布在乡村或乡镇地区,条件并也不是都有利的。由于中国乡土社会的封闭性,分布在乡土社会的手工业模式相比于城镇分布的手工业更加不擅长于技术创新。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多为生产经验的总结,这就导致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往往不是将新技术手段运用到一个手工业领域,而是这个手工业从业者自己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升华出更加省时省力的制作方法。所以我国古代手工业创新主体就是工匠,即手工业者。
在上文笔者已经提到乡土社会多为民间手工业中心。中国宣城地区的宣纸制作多为家族传承,手工业形态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这些个体手工业者,为保持竞争优势,往往将自身所怀绝技只在家庭内部传承,对外尽量不公开,这是中国的一个奇特现象,这些家庭内部流传的生产技艺被称为“家传绝技”。这种技艺传承方式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通过实现技术封闭的手段,凭借自身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保持在市场上对竞争对手的压制;第二是各个经营户都通过技术封闭的手段,实现技术垄断,最终造成行业断层,防止其他劳动力进入这个行业导致行业竞争加大。技术封闭手段在中国古代十分常见,民间不仅技术不外传,甚至会有传男不传女的现象存在,以防女儿嫁人之后技术流入夫家。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织女词》就有描写:“东家白头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反映了为使“挑纹”绝活不外传,竟使两个女儿不得嫁人,老于家中的现象。技术封闭的原因之一就是乡土社会家族意识过强。为了使家族利益最大化,这些家族传承的手工业往往世代都保守祖先技艺,由于技术的领先,使市场优势十分明显,同样因为技术的领先,往往不需要技术革新就已经取得竞争优势,工匠们的技术革新力度也就十分小,甚至存在着千百年来依然沿用旧制的生产手段的现象,导致生产技术发展滞缓。宣纸生产广泛着这种现象,在当今现代化生产技术引进之前,宣纸制作工艺几乎没有进步,依然沿用明朝时祖先就已经采用的老手段。
三、乡土社会促进宣纸发展传承的积极影响
(一)乡土社会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人员流动性极低,“乡土社会是重土安迁,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乡土社会,后世子孙,除非面临难以抵抗的灾难,会背井离乡,否则他们会重复祖先步伐,在自己出生的地方,精心耕耘,直到死亡来临,我们可以用安土重迁这个词来表述乡土社会的家庭传统思想。这种传统思想对宣纸传承十分有利,《小岭曹氏宗谱》中卷一卷二部分的记载在许多曹姓后人经营宣纸业的情况,具体为《廷启公传》《学文公传》《瑞祥公传》等传记中记载。
(二)乡土社会家庭结构稳定性很强。这个特点从乡土社会人员流动性低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家庭结构稳定需要两点,一是要有着稳定的家庭内部关系,使家庭成员彼此不至于从内部分崩离析;第二就是家庭结构能够应对外部冲击,不轻易在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而解体。乡土社会中家庭是有着较强规范的事业社群,“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在乡土社会家庭中,大家各司其职,既有领导者,也有实干家,这样的家庭是稳定的。乡土社会中的家族矛盾可以向领导者诉说,由领导者(即一家之长)来判定是非。乡土社会的家族中强调的是服从与和谐,在一家之长的决断下,很多矛盾都会迎刃而解,稳定的家族结构对家族事业的帮助是明显的。
(三)《乡土中国》中,在“家族”篇中,费孝通先生就提出乡土社会的家是具有绵延性的事业社群。家族的目的就是实现事业的发展,在中国传统社会,除非子孙能够实现寒门出上品,踏上科举之路,实现仕途。否则传承祖先先业就是子孙最应该同时也是最佳的选择。这里的最应该继承家族事业的原因是来自于中国人传统观点,中国本质上是一个父权主义家庭结构,父权处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子承父业被认为是理所应当。而最佳就更加容易理解,经过家族传承,这项事业的准入门槛就十分低,还有家族前辈来帮助你,相比另谋别的出路,经营家族事业出路极容易成功。据《小岭曹氏宗谱》中《兴文会引》:
“大抵中才之子弟,未有不乐贤父兄之教育而成者。然文会不兴,士气终为之不振,盖学有独治之功,亦不可无借证之事,不取人以相求不知,在己者之甚浅,不及我以自审不知,在人者之甚深。考课之法,彼此勉励之方也,故每月须设会期,赋诗作文,编号列坐,严革代递课艺。公收封固,选择高明,分较优劣,庶几各鼓其志,各勤其业,而进身有由,光宗可俟也夫。……”
由此可知在曹氏迁居小岭后,后世子弟“文会不兴”,如此子弟从事着家族事业就顺理成章,这为后世宣纸传承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乡土社会有着与现代法治社会完全不同的秩序维持方式,这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说的礼治秩序。这个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点:一、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是在长期的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乡土社会低人员流动性的情况下,一年一度,周而复始重复下形成的;第二、礼治秩序与法治不同,礼治秩序是用道德来约束民众,法制则通过强制手段来威慑民众,当然礼治秩序中也有暴力惩罚的手段,但这是在道德的力量已经无法管制住人的情况下的最终手段。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礼治秩序是在家族传承的基础上延续下来的,它有着道德的约束,家法就是道德手段的代表之一,子孙往往恪守祖先遗训,运用祖先所创制的方法去生产,经过多代的发展与成熟之后,往往具有规模或者品牌效应。曹天生就提到,依曹氏族人宣纸保密,虽然没有成文家训加以约束但不成文的“口训”则在族人中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曹氏子弟数百年来对宣纸事业的传续,家训有很大作用。
四、乡土社会在现代化影响下的异变
“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乡土中国也迈入了后乡土中国时代,乡土性特征演化为后乡土性特征。”后乡土性特征是指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观念和行为都已受到现代化的渗透,并或多或少具有了现代性特征。
社会的首要变化就是农业生产模式的变化,现代以机械化为代表的工业化生产模式被引入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之中,生产力得到巨大解放,社会生产中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农村劳动力开始出现富余现象。
第二种变化就是社会组成人员由低流动性转变为高流动性。后乡土社会下农业已经不是村民们的主要营生手段,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务工收入比农业收入更高,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农村寻找工作。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融入到传统农业生产之中,农业也不再需要从前那么多的劳动力,也加速了农村劳动力走出农村。
第三种变化就是社会基层结构的变化。传统乡土社会的基础结构是礼治秩序,长幼有序的模式下导致乡土权力结构中,长老统治处于乡土权利的最高层,这是一种教化性权利,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无为而治模式下的代表治理方式。但是在后乡土社会就不同了,基层政权组织代替了礼治秩序,法治的观点深入人心,长老统治只是农村稳定模式的辅助手段而存在,基层政权才是调节后乡土社会矛盾的主要手段。“当前的村民自治制度反映了后乡土中国乡村政治生活和权力结构的新特征和新趋势。首先,村民自治实质上属于一种制度实践,这一制度是在顺应现代化、民主化的要求下推进的,它改变了乡土中国的那种“无为而治”的自治状态,一方面,它在形式上迎合了现代民主政治的程序需要,另一方面它又成为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在基层社会发挥更大作用。”
五、后乡土社会下宣纸传承发展问题
乡土社会进入后乡土社会变化为宣纸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宣纸从业人员面临流失问题
在传统乡土社会,社会流动性极低,从空间上本村与外村,本地区与外地区是隔绝的,古代众多村民,往往是从出生到死亡都没有离开过本地区。但是在中国现代社会,后乡土社会下,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由于宣纸生产劳动强度很大,往往都是脏活累活,工资条件相对于在东部地区务工,又相对较低,年轻人自然不愿从事这种职业。宣纸从业人员的流失使宣纸产业的发展与宣纸制作技艺的传承面临很大挑战。
(二)手工技艺在现代化生产工艺前,面临失传的危险
由于先进的现代工艺的引进,手工宣纸制作面临很大挑战。相对于机械化生产的巨大优势,传统宣纸生产技艺后继乏人。
(三)原料短缺严重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宣纸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使原料供给难度大大增加,导致过度向自然索取的现象,同时工业化生产又大大加重环境污染,使原料供给更加紧张,走到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
在这些问题之中,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现代化的生产模式下使传统宣纸生产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传统宣纸生产工艺的保护是宣纸文化传承保护的核心,面对中国后乡土社会变革,现代化因素融入中国乡村地区,对传统的宣纸制造工艺产生巨大的冲击,宣纸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任务十分艰巨。
六、宣纸文化衰落原因探索
宣纸所面临的挑战是以农业文明为代表的传统乡土社会和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现代化社会冲突的必然结果。
以宣纸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的衰落不应该以孤立或者狭义的眼光看待,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在后乡土社会,传统手工生产方式无法适应生产力变革方向的需要,智能化、机械化、专业化的现代生产模式出现后,由于它带来了巨大生产力革新,必然会对传统手工生产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最终现代化生产模式凭借着巨大生产力优势,吸引生产者都转而采用这种生产模式。生物进化论认为,环境的极速变化,往往会导致生物很难适应,而最终能够活下来都是能够适应的生物。我们可以将进化论的思想应用的社会分析之中,在现代社会,传统生产模式如果不能够适应生产力需要,它就必然会衰落,甚至消失。
但是文物保护工作的要求就是保存有价值的人类生产方式,宣纸作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的代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文化瑰宝,我们应该做好宣纸生产技艺的保护工作。这也需要我们政策制定者和文物保护者的共同努力,希望他们能够探索到一条可持续的宣纸文化保护道路。
七、结语
本文是通过中国乡土社会的理论来研究中国宣纸文化的发展历程,文章思路是在笔者在阅读费老社会学名著《乡土中国》的启发下得出的。中国古代兴起于乡土社会的众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技术,自然也都是根基发展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之中,随着乡土社会在工业化社会冲击下的异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巨大挑战,亟需保护。笔者希望中国乡土社会分析模式不仅适用于探索中国宣纸文化历史,也能对其他一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项目类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宣城宣纸文化研究及其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项目编号:201310357272
指导老师:周晓光(安徽大学历史系主任)
关键词:宣纸研究;乡土社会;文化变迁;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38-03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费孝通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论断。所谓乡土社会,是与城市城镇社会相对应的乡村乡镇社会,其居民可被称为乡下人。乡土社会在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中是占绝对地位的。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对中国的传统乡土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准确的概括,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传统乡土社会的文化面貌。其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深刻剖析,对于我们探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文化有很大启示作用。
宣纸起源于宣城地区的乡村地区,它是中国古代乡土社会的产物,乡土文化对宣纸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笔者将通过解剖宣城地区乡土社会结构与文化特征,来了解宣纸的发展历史和传承。
一、宣纸的产生
宣纸,一般认为产生于宣城泾县小岭村,发明者为小岭曹氏。清乾隆年间重修《小岭曹氏宗谱》中就记载:
“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从十三宅,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法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
但实际早于宋末时期的史料中也有关于宣纸的记载,据《旧唐书》所载:
天宝元年三月,擢为陕郡太守、水陆转远使。自西汉及隋,有运渠自关门西抵长安,以通山东租赋。奏请于咸阳拥渭水作兴成堰,截灞、浐水旁东注,至关西永丰仓下与渭合。于长安城东九里长乐坡下、浐水之上架苑墙,东面有望春楼,楼下穿广运潭以通舟楫,二年而成。……宣城郡船,即空青石、纸、笔、黄连……
虽不能由此就断定宣城郡的纸就是宣纸,但是这段文字已经明确指出唐朝时宣城郡盛产纸笔。又据唐朝著名书画评论家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卷二记载:“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可见唐朝已经有“宣纸”这个称号,而且宣纸在当时确实十分有名,并备受文人青睐。又据《小岭曹氏族谱》中《五九公传》:“我泾宣纸,名驰宇内,实惟曹氏为独得之秘。”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可知宣纸应该在唐朝之时已经出现雏形,且相较其他纸类已经具有优势。最终在宋末时期时期,曹氏祖先迁居泾县小岭地区,凭借着其独到创新,使宣纸工艺技艺更加成熟,最终使宣纸能够在中国,甚至是在大中华文化圈有巨大影响。
由于史料文字记载十分匮乏,宣纸究竟起源于何时,仍然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我们所称呼的宣纸,它的生产技术应该是发源于曹氏迁居宣城小岭地区之后,并最终兴起于宣城的乡土社会之中。宣纸既然产生于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之中,它必然是离不开中国乡土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二、宣城乡土社会对宣纸产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为生产宣纸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据《小岭曹氏宗谱》中《兴文会引》一文所记载:
“吾族始祖大三公徙居小岭,来自春谷虬川五百余年,于兹已递传二十有一世矣,绳绳继继数千余户,不可谓不繁,而人文蔚起卒少,概见者曰,山陬僻壤清淑之所不锺。……
中国传统手工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它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是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手工业经济只是农业经济的一种补充,作为农民的副业而存在,利润自然不是中国传统手工业的追求目标。但是这个特点的前提是建立在该地区农业十分发达,完全能够实现家庭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若这片地区的自然环境不适宜农业生产,那么这块地区的民众就会选择从事其他行业来谋生,像手工业和商业。由《小岭曹氏宗谱》中《兴文会引》一段文字记载可知,小岭地区是“山陬僻壤”之地,自然以农业为根基是难以为继的。实际上,我们依据现代地理学知识,可以知道宣城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皖南山区的过渡地带,皖南丘陵是江南丘陵的一部分,传统农业是难以为继的。
笔者走访了小岭村的传统古法宣纸生产作坊,在当地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到古法宣纸的生产工艺。古法宣纸生产工艺十分复杂,其主要生产步骤主要分为纸浆的制作和纸张抄制两大部分,其中纸浆的制作分为皮料浆制作和草料浆制作两大部分。皮料浆制作主要材料是青檀树皮,草料浆的制作主要材料是沙田稻草,这两个制作过程十分复杂费时,各自包含几十个步骤,总共有过百道工序,完成一批宣纸要历时数年,工艺难度巨大。
由此可知宣纸生产具有区域独特性,宣纸生产需要大量的青檀树皮、沙田稻草。由于宣城地区位于江南丘陵地区,据笔者的实地调研,当地村庄一般都是倚山坐落,山上一般种植着青檀树,山脚下是村庄,在往下就是平地,平地地区分布着广袤的农田,能够满足沙田稻草的需要。宣纸是宣城地区独特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这是相比城镇社会的巨大优势。
(2)中国古代乡土社会是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兴盛地;
中国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其中民间手工业主要为个体经营。中国民间手工业主要是农业的辅助,故主要分布在农村。
中国古代农村社会有着众多的手工业分布,这些手工业多数为资源导向性或者劳动力导向型手工业,广袤的农村有着充足的煤矿、瓷土、陶土、木材等资源,所以中国古代农村乡镇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小型陶瓷作坊、砖窑、铸铁作坊等手工业经营地,宣纸产业同样也是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农村地区市场也是十分广阔,像砖、铁制品等都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但是宣纸产业的市场却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 (3)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宣纸产业能够面向城镇广阔的市场;
中国古代城乡二元结构中,以城镇为中心,四周环绕着众多的乡村,形成了众星捧月之势,城镇与乡村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城镇既通过乡村为其输送资源,也发挥作为区域内交易中心的作用,促进商品的流通来满足乡村地区人员的多样生活需求。中国传统手工业中的官营手工业规模较大,官营手工业的分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位于城镇地区;另一种就是,原先在乡村地区兴起的官营手工业,吸引周围地区的消费者,形成聚拢效应,最终在逐渐聚拢成城镇。与官营手工业相反,民间手工业多分布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之中,这里不仅是有着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优势,还有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农村多是环绕在城镇周边,这样目标消费人群就既能包括乡下人还能包括城里人,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宣纸又不同了,宣纸的消费群体主要在城镇,因为纸的用途特殊性,消费群体需要较高的教育水平,乡土社会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没有文字的社会,这在《乡土中国》中的《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中已经详细论及了。但这并不表明宣纸生产没有市场优势,由于中国古代城乡结构,乡村与城镇的距离十分接近,同时宣纸的可保存时间又长,尽管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也能将宣纸运输出至城市或城镇之中,满足宣纸的市场需求。
(二)消极影响
这些手工业分布在乡村或乡镇地区,条件并也不是都有利的。由于中国乡土社会的封闭性,分布在乡土社会的手工业模式相比于城镇分布的手工业更加不擅长于技术创新。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多为生产经验的总结,这就导致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往往不是将新技术手段运用到一个手工业领域,而是这个手工业从业者自己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升华出更加省时省力的制作方法。所以我国古代手工业创新主体就是工匠,即手工业者。
在上文笔者已经提到乡土社会多为民间手工业中心。中国宣城地区的宣纸制作多为家族传承,手工业形态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这些个体手工业者,为保持竞争优势,往往将自身所怀绝技只在家庭内部传承,对外尽量不公开,这是中国的一个奇特现象,这些家庭内部流传的生产技艺被称为“家传绝技”。这种技艺传承方式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通过实现技术封闭的手段,凭借自身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保持在市场上对竞争对手的压制;第二是各个经营户都通过技术封闭的手段,实现技术垄断,最终造成行业断层,防止其他劳动力进入这个行业导致行业竞争加大。技术封闭手段在中国古代十分常见,民间不仅技术不外传,甚至会有传男不传女的现象存在,以防女儿嫁人之后技术流入夫家。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织女词》就有描写:“东家白头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反映了为使“挑纹”绝活不外传,竟使两个女儿不得嫁人,老于家中的现象。技术封闭的原因之一就是乡土社会家族意识过强。为了使家族利益最大化,这些家族传承的手工业往往世代都保守祖先技艺,由于技术的领先,使市场优势十分明显,同样因为技术的领先,往往不需要技术革新就已经取得竞争优势,工匠们的技术革新力度也就十分小,甚至存在着千百年来依然沿用旧制的生产手段的现象,导致生产技术发展滞缓。宣纸生产广泛着这种现象,在当今现代化生产技术引进之前,宣纸制作工艺几乎没有进步,依然沿用明朝时祖先就已经采用的老手段。
三、乡土社会促进宣纸发展传承的积极影响
(一)乡土社会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人员流动性极低,“乡土社会是重土安迁,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乡土社会,后世子孙,除非面临难以抵抗的灾难,会背井离乡,否则他们会重复祖先步伐,在自己出生的地方,精心耕耘,直到死亡来临,我们可以用安土重迁这个词来表述乡土社会的家庭传统思想。这种传统思想对宣纸传承十分有利,《小岭曹氏宗谱》中卷一卷二部分的记载在许多曹姓后人经营宣纸业的情况,具体为《廷启公传》《学文公传》《瑞祥公传》等传记中记载。
(二)乡土社会家庭结构稳定性很强。这个特点从乡土社会人员流动性低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家庭结构稳定需要两点,一是要有着稳定的家庭内部关系,使家庭成员彼此不至于从内部分崩离析;第二就是家庭结构能够应对外部冲击,不轻易在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而解体。乡土社会中家庭是有着较强规范的事业社群,“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在乡土社会家庭中,大家各司其职,既有领导者,也有实干家,这样的家庭是稳定的。乡土社会中的家族矛盾可以向领导者诉说,由领导者(即一家之长)来判定是非。乡土社会的家族中强调的是服从与和谐,在一家之长的决断下,很多矛盾都会迎刃而解,稳定的家族结构对家族事业的帮助是明显的。
(三)《乡土中国》中,在“家族”篇中,费孝通先生就提出乡土社会的家是具有绵延性的事业社群。家族的目的就是实现事业的发展,在中国传统社会,除非子孙能够实现寒门出上品,踏上科举之路,实现仕途。否则传承祖先先业就是子孙最应该同时也是最佳的选择。这里的最应该继承家族事业的原因是来自于中国人传统观点,中国本质上是一个父权主义家庭结构,父权处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子承父业被认为是理所应当。而最佳就更加容易理解,经过家族传承,这项事业的准入门槛就十分低,还有家族前辈来帮助你,相比另谋别的出路,经营家族事业出路极容易成功。据《小岭曹氏宗谱》中《兴文会引》:
“大抵中才之子弟,未有不乐贤父兄之教育而成者。然文会不兴,士气终为之不振,盖学有独治之功,亦不可无借证之事,不取人以相求不知,在己者之甚浅,不及我以自审不知,在人者之甚深。考课之法,彼此勉励之方也,故每月须设会期,赋诗作文,编号列坐,严革代递课艺。公收封固,选择高明,分较优劣,庶几各鼓其志,各勤其业,而进身有由,光宗可俟也夫。……”
由此可知在曹氏迁居小岭后,后世子弟“文会不兴”,如此子弟从事着家族事业就顺理成章,这为后世宣纸传承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乡土社会有着与现代法治社会完全不同的秩序维持方式,这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说的礼治秩序。这个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点:一、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是在长期的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乡土社会低人员流动性的情况下,一年一度,周而复始重复下形成的;第二、礼治秩序与法治不同,礼治秩序是用道德来约束民众,法制则通过强制手段来威慑民众,当然礼治秩序中也有暴力惩罚的手段,但这是在道德的力量已经无法管制住人的情况下的最终手段。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礼治秩序是在家族传承的基础上延续下来的,它有着道德的约束,家法就是道德手段的代表之一,子孙往往恪守祖先遗训,运用祖先所创制的方法去生产,经过多代的发展与成熟之后,往往具有规模或者品牌效应。曹天生就提到,依曹氏族人宣纸保密,虽然没有成文家训加以约束但不成文的“口训”则在族人中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曹氏子弟数百年来对宣纸事业的传续,家训有很大作用。
四、乡土社会在现代化影响下的异变
“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乡土中国也迈入了后乡土中国时代,乡土性特征演化为后乡土性特征。”后乡土性特征是指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观念和行为都已受到现代化的渗透,并或多或少具有了现代性特征。
社会的首要变化就是农业生产模式的变化,现代以机械化为代表的工业化生产模式被引入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之中,生产力得到巨大解放,社会生产中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农村劳动力开始出现富余现象。
第二种变化就是社会组成人员由低流动性转变为高流动性。后乡土社会下农业已经不是村民们的主要营生手段,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务工收入比农业收入更高,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农村寻找工作。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融入到传统农业生产之中,农业也不再需要从前那么多的劳动力,也加速了农村劳动力走出农村。
第三种变化就是社会基层结构的变化。传统乡土社会的基础结构是礼治秩序,长幼有序的模式下导致乡土权力结构中,长老统治处于乡土权利的最高层,这是一种教化性权利,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无为而治模式下的代表治理方式。但是在后乡土社会就不同了,基层政权组织代替了礼治秩序,法治的观点深入人心,长老统治只是农村稳定模式的辅助手段而存在,基层政权才是调节后乡土社会矛盾的主要手段。“当前的村民自治制度反映了后乡土中国乡村政治生活和权力结构的新特征和新趋势。首先,村民自治实质上属于一种制度实践,这一制度是在顺应现代化、民主化的要求下推进的,它改变了乡土中国的那种“无为而治”的自治状态,一方面,它在形式上迎合了现代民主政治的程序需要,另一方面它又成为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在基层社会发挥更大作用。”
五、后乡土社会下宣纸传承发展问题
乡土社会进入后乡土社会变化为宣纸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宣纸从业人员面临流失问题
在传统乡土社会,社会流动性极低,从空间上本村与外村,本地区与外地区是隔绝的,古代众多村民,往往是从出生到死亡都没有离开过本地区。但是在中国现代社会,后乡土社会下,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由于宣纸生产劳动强度很大,往往都是脏活累活,工资条件相对于在东部地区务工,又相对较低,年轻人自然不愿从事这种职业。宣纸从业人员的流失使宣纸产业的发展与宣纸制作技艺的传承面临很大挑战。
(二)手工技艺在现代化生产工艺前,面临失传的危险
由于先进的现代工艺的引进,手工宣纸制作面临很大挑战。相对于机械化生产的巨大优势,传统宣纸生产技艺后继乏人。
(三)原料短缺严重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宣纸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使原料供给难度大大增加,导致过度向自然索取的现象,同时工业化生产又大大加重环境污染,使原料供给更加紧张,走到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
在这些问题之中,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现代化的生产模式下使传统宣纸生产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传统宣纸生产工艺的保护是宣纸文化传承保护的核心,面对中国后乡土社会变革,现代化因素融入中国乡村地区,对传统的宣纸制造工艺产生巨大的冲击,宣纸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任务十分艰巨。
六、宣纸文化衰落原因探索
宣纸所面临的挑战是以农业文明为代表的传统乡土社会和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现代化社会冲突的必然结果。
以宣纸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的衰落不应该以孤立或者狭义的眼光看待,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在后乡土社会,传统手工生产方式无法适应生产力变革方向的需要,智能化、机械化、专业化的现代生产模式出现后,由于它带来了巨大生产力革新,必然会对传统手工生产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最终现代化生产模式凭借着巨大生产力优势,吸引生产者都转而采用这种生产模式。生物进化论认为,环境的极速变化,往往会导致生物很难适应,而最终能够活下来都是能够适应的生物。我们可以将进化论的思想应用的社会分析之中,在现代社会,传统生产模式如果不能够适应生产力需要,它就必然会衰落,甚至消失。
但是文物保护工作的要求就是保存有价值的人类生产方式,宣纸作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的代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文化瑰宝,我们应该做好宣纸生产技艺的保护工作。这也需要我们政策制定者和文物保护者的共同努力,希望他们能够探索到一条可持续的宣纸文化保护道路。
七、结语
本文是通过中国乡土社会的理论来研究中国宣纸文化的发展历程,文章思路是在笔者在阅读费老社会学名著《乡土中国》的启发下得出的。中国古代兴起于乡土社会的众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技术,自然也都是根基发展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之中,随着乡土社会在工业化社会冲击下的异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巨大挑战,亟需保护。笔者希望中国乡土社会分析模式不仅适用于探索中国宣纸文化历史,也能对其他一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项目类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宣城宣纸文化研究及其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项目编号:201310357272
指导老师:周晓光(安徽大学历史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