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食管心房调搏中两种不同刺激方法在终止阵发性室上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un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中两种不同刺激方法[短阵猝发(Burst)刺激法和改良非程序(S1S1)超速刺激法]在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阵发性室上速采用Burst刺激法诊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7例阵发性室上速采用改良S1S1超速刺激法诊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转复成功率以及调搏过程中各种心律失常现象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转复成功率为98.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374,P<0.05).研究组患者房颤/房扑、终止后再诱发心动过速、长RR间歇、单发室早和成对室早发生率分别为0、0、1.1%、5.7%、3.4%,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8%、8.8%、11.8%、16.2%、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86、7.986、7.864、4.485、8.803,P<0.05).结论 阵发性室上速患者采用改良S1S1超速刺激法治疗,相比Burst刺激法治疗,其转复成功率更高,房颤/房扑、终止后再诱发心动过速、长RR间歇、单发室早和成对室早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领域覆盖了转移性黑色素瘤、肺癌、肾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类型肿瘤,已成为晚期实体肿瘤治疗的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烟酸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踝肱指数(ABI)的影响。方法 248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126例)和常规组(122例)。强化
目的 探究异甘草酸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对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8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