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援藏,真正去了才知道,任务不是一般的艰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对于特别贫困的地区来说,非常不容易。“虽然条件特别艰苦,但面对看到的一切,想做事情的信念会油然而生。”这是成都市金牛区对口援藏队成员、成都市洞子口高级职业中学信息中心主任王海洋,在甘孜州石渠县经过两年援藏工作后最深的感悟。
一人援藏全家动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海洋听到有援藏的机会后,主动请缨,报名加入了金牛区第四批援藏队,他去的地方是甘孜州石渠县。石渠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是四川省海拔最高的牧业县。接到任务后,王海洋开始作充分的准备:准备战胜高原反应;准备相关的援助计划;准备预防包虫病,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俗称“虫癌”,病程长、病死率高……
2016年9月,一切准备就绪,整装待发的前一天,妻子发现怀孕了。面对任务和突然到来的喜讯,夫妻俩商量决定:援藏是组织的信任,二胎是意外的幸福,一起面对和接受。第二天,王海洋准时跟着队伍出发了。两年援藏结束,他正式回到成都工作时,儿子已经一岁多了。王海洋的父母也从昆明来到成都,一人带一个娃,支持儿子和儿媳的工作。“虽然是一个人去援藏,实际上一家人都在援藏。”
尽管事前已有过许多预想和准备,但到了石渠,才真切感受到有多艱难。首当其冲的,就是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环境中战胜高原反应和寒冷。初到时,王海洋在平地走路都很累,爬楼梯更是特别困难。天冷的时候,房间里除了电热毯没有其它取暖设备,窗户还必须开道缝,因为关严了就会缺氧无法入睡,早上起来,经常会看到脚底的被子上有一层冰。有一次下乡考察村小学返回途中,遇到了暴风雪,短时间内积雪达到1米左右,手机也没有信号,还好司机师傅有经验,摸索到有信号的地方打了求救电话,最后一行四人坐在铲垃圾的铲车框里下的山,第二天才去取回车子。
面对巨大的压力和困难,王海洋一直坚守初心:缺氧不缺信念,有志出发,有为而归。而对于家庭,记忆中最焦心的一次,他正和同事讨论工作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他妻子在万达广场因出血晕倒,他以为是诈骗电话,直到工作忙完和妻子通话才知道是真的。当时组织和同事紧急安排他回家看望,妻子告诉他,自己已经好了,路途遥远,让他先忙工作。王海洋带着更多的牵挂投入到援藏工作中,“只有更加用心,做出成绩,才对得起家人的付出,弥补对家人的愧疚。”
计划跟着变化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去对口援藏,王海洋在去之前一直准备的是怎么提升当地的教育质量,很充分地准备了教育援助计划,立志要帮助当地更多的孩子通过学习知识和提高成绩走出来。到了那儿,才深刻体会到什么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到石渠前,王海洋和队员们都曾对包虫病有过深入研究,也做好了各种预防准备。当上班第一周开展工作摸查学校学生情况时,王海洋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对一所中学上千名学生筛查,有100多人患有包虫病。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很多孩子都不能健康成长,甚至有生命危险。
生命健康是教知识抓成绩的前提,无论何时都应该放在第一位。面对这种状况,王海洋意识到必须调整工作重点,开始专注于包虫病的预防教育。挂职教育局副局长的他组织石渠县专业教师编排预防包虫病的童谣、洗手操、课间操等,组织全县教师参与预防包虫病的赛课,想尽各种办法来让学生和家长重视生活习惯预防,让他们明白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在这个地方,扶贫首先得从健康开始。”时至今日,王海洋依然挂怀着那些生病的孩子。
最让王海洋刻骨铭心的是有一次下乡时,村长带他走进一个低矮的黑帐篷,一张不到10平方米的地垫上聚集着大大小小7个衣不蔽体的孩子,相互依偎着,有的昏昏欲睡,有的喃喃自语。大点的孩子看到王海洋,立刻起身叫了声“叔叔”,这一声,叫得王海洋眼泪直往下掉。面对这些孩子,提升教育质量的计划也暂时没有用,“首先得让他们走出家门、走进学校,才能有机会改变命运。”他把身上仅有的几百块钱给了最大的那个孩子,嘱咐他先买些保暖的衣物,随后找到附近村小的校长,沟通孩子上学的问题。临走时,村里的牧民们亲切地叫他“金牛亲家”——这一声称呼,也更激发了王海洋扎实搞好扶贫的动力,工作必须再做得深入点。
刻骨铭心的温暖
下乡去村小学调研,让王海洋印象最深刻的,是坚守在那里的老师们,“他们见到来人时眼中的喜悦,让我怎么也无法忘记。”一次,在村小学见到一位老师——小伙子拉着王海洋的手,眼里含着泪说:“哥啊,你们来了!”简单的话语,拉着不放的手,舍不得他们离开,包含了太多的情绪。同行的局长也是每次都把老师们当孩子一样安慰,每次下乡,都要给那里的老师买些零食之类的。看着这些简单、淳朴而又艰难困苦的坚守者,王海洋再一次明白,在这个地方,还有比知识援助更重要的工作,让他更加关注学生和老师们的生活细节。“差距太大了,内心震撼太大,自然而然地想把事情做好。”
在调查中,王海洋注意到很多学校的学生喝不到热水,吃的米饭是夹生的、冰冷的,这主要也是因为海拔高气候冷的原因造成的,加上经济条件限制,设备落后,水烧不开,米饭蒸不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海洋多方联系慈善企业去考察赞助,终于找到一家企业为学校专门设计制造了高原高压饮水机和高原高压蒸饭车,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保证了师生们饮水、吃饭安全。与此同时,以往做饭的人员中一部分改为督促和保障学生的饮水和卫生习惯,也进一步加强了包虫病的预防。
“一个问题解决了,一定会看到新的问题。”王海洋感叹说。有开水喝了,有热饭吃了,他发现,很多孩子还没有水杯,“有的孩子就拿矿泉水瓶子对半剪开去接水,一边取暖一边喝。”看着那些被开水烫变形了的“杯子”,王海洋坐不住了,经过多方联系沟通,找到一家慈善企业,为每个孩子和每位老师都争取到一个免费保温杯。在巡查学生宿舍时,他又发现没有取暖设备,学生们的取暖方式就是“抱团儿”。想到冬天宿舍的情景,寒冷仿佛钻进了王海洋心里,他再次与慈善企业沟通,签订了永久捐赠协议,每年向石渠学生捐赠不低于50万元的保温杯、棉衣、棉被。
绝大多数孩子能在学校喝上开水、吃上热腾腾的饭菜、穿着温暖的衣服,晚上也能温暖地入睡了,“临走时,看到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心里由衷地感到欣慰!”结束了两年的援藏工作,回到成都投入城市的教育工作,但王海洋心里,仍一直牵挂着石渠……
一人援藏全家动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海洋听到有援藏的机会后,主动请缨,报名加入了金牛区第四批援藏队,他去的地方是甘孜州石渠县。石渠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是四川省海拔最高的牧业县。接到任务后,王海洋开始作充分的准备:准备战胜高原反应;准备相关的援助计划;准备预防包虫病,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俗称“虫癌”,病程长、病死率高……
2016年9月,一切准备就绪,整装待发的前一天,妻子发现怀孕了。面对任务和突然到来的喜讯,夫妻俩商量决定:援藏是组织的信任,二胎是意外的幸福,一起面对和接受。第二天,王海洋准时跟着队伍出发了。两年援藏结束,他正式回到成都工作时,儿子已经一岁多了。王海洋的父母也从昆明来到成都,一人带一个娃,支持儿子和儿媳的工作。“虽然是一个人去援藏,实际上一家人都在援藏。”
尽管事前已有过许多预想和准备,但到了石渠,才真切感受到有多艱难。首当其冲的,就是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环境中战胜高原反应和寒冷。初到时,王海洋在平地走路都很累,爬楼梯更是特别困难。天冷的时候,房间里除了电热毯没有其它取暖设备,窗户还必须开道缝,因为关严了就会缺氧无法入睡,早上起来,经常会看到脚底的被子上有一层冰。有一次下乡考察村小学返回途中,遇到了暴风雪,短时间内积雪达到1米左右,手机也没有信号,还好司机师傅有经验,摸索到有信号的地方打了求救电话,最后一行四人坐在铲垃圾的铲车框里下的山,第二天才去取回车子。
面对巨大的压力和困难,王海洋一直坚守初心:缺氧不缺信念,有志出发,有为而归。而对于家庭,记忆中最焦心的一次,他正和同事讨论工作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他妻子在万达广场因出血晕倒,他以为是诈骗电话,直到工作忙完和妻子通话才知道是真的。当时组织和同事紧急安排他回家看望,妻子告诉他,自己已经好了,路途遥远,让他先忙工作。王海洋带着更多的牵挂投入到援藏工作中,“只有更加用心,做出成绩,才对得起家人的付出,弥补对家人的愧疚。”
计划跟着变化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去对口援藏,王海洋在去之前一直准备的是怎么提升当地的教育质量,很充分地准备了教育援助计划,立志要帮助当地更多的孩子通过学习知识和提高成绩走出来。到了那儿,才深刻体会到什么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到石渠前,王海洋和队员们都曾对包虫病有过深入研究,也做好了各种预防准备。当上班第一周开展工作摸查学校学生情况时,王海洋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对一所中学上千名学生筛查,有100多人患有包虫病。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很多孩子都不能健康成长,甚至有生命危险。
生命健康是教知识抓成绩的前提,无论何时都应该放在第一位。面对这种状况,王海洋意识到必须调整工作重点,开始专注于包虫病的预防教育。挂职教育局副局长的他组织石渠县专业教师编排预防包虫病的童谣、洗手操、课间操等,组织全县教师参与预防包虫病的赛课,想尽各种办法来让学生和家长重视生活习惯预防,让他们明白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在这个地方,扶贫首先得从健康开始。”时至今日,王海洋依然挂怀着那些生病的孩子。
最让王海洋刻骨铭心的是有一次下乡时,村长带他走进一个低矮的黑帐篷,一张不到10平方米的地垫上聚集着大大小小7个衣不蔽体的孩子,相互依偎着,有的昏昏欲睡,有的喃喃自语。大点的孩子看到王海洋,立刻起身叫了声“叔叔”,这一声,叫得王海洋眼泪直往下掉。面对这些孩子,提升教育质量的计划也暂时没有用,“首先得让他们走出家门、走进学校,才能有机会改变命运。”他把身上仅有的几百块钱给了最大的那个孩子,嘱咐他先买些保暖的衣物,随后找到附近村小的校长,沟通孩子上学的问题。临走时,村里的牧民们亲切地叫他“金牛亲家”——这一声称呼,也更激发了王海洋扎实搞好扶贫的动力,工作必须再做得深入点。
刻骨铭心的温暖
下乡去村小学调研,让王海洋印象最深刻的,是坚守在那里的老师们,“他们见到来人时眼中的喜悦,让我怎么也无法忘记。”一次,在村小学见到一位老师——小伙子拉着王海洋的手,眼里含着泪说:“哥啊,你们来了!”简单的话语,拉着不放的手,舍不得他们离开,包含了太多的情绪。同行的局长也是每次都把老师们当孩子一样安慰,每次下乡,都要给那里的老师买些零食之类的。看着这些简单、淳朴而又艰难困苦的坚守者,王海洋再一次明白,在这个地方,还有比知识援助更重要的工作,让他更加关注学生和老师们的生活细节。“差距太大了,内心震撼太大,自然而然地想把事情做好。”
在调查中,王海洋注意到很多学校的学生喝不到热水,吃的米饭是夹生的、冰冷的,这主要也是因为海拔高气候冷的原因造成的,加上经济条件限制,设备落后,水烧不开,米饭蒸不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海洋多方联系慈善企业去考察赞助,终于找到一家企业为学校专门设计制造了高原高压饮水机和高原高压蒸饭车,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保证了师生们饮水、吃饭安全。与此同时,以往做饭的人员中一部分改为督促和保障学生的饮水和卫生习惯,也进一步加强了包虫病的预防。
“一个问题解决了,一定会看到新的问题。”王海洋感叹说。有开水喝了,有热饭吃了,他发现,很多孩子还没有水杯,“有的孩子就拿矿泉水瓶子对半剪开去接水,一边取暖一边喝。”看着那些被开水烫变形了的“杯子”,王海洋坐不住了,经过多方联系沟通,找到一家慈善企业,为每个孩子和每位老师都争取到一个免费保温杯。在巡查学生宿舍时,他又发现没有取暖设备,学生们的取暖方式就是“抱团儿”。想到冬天宿舍的情景,寒冷仿佛钻进了王海洋心里,他再次与慈善企业沟通,签订了永久捐赠协议,每年向石渠学生捐赠不低于50万元的保温杯、棉衣、棉被。
绝大多数孩子能在学校喝上开水、吃上热腾腾的饭菜、穿着温暖的衣服,晚上也能温暖地入睡了,“临走时,看到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心里由衷地感到欣慰!”结束了两年的援藏工作,回到成都投入城市的教育工作,但王海洋心里,仍一直牵挂着石渠……